-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2019)一本通/內蒙古社區工作者考試專用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065323
- 條形碼:9787510065323 ; 978-7-5100-653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9)一本通/內蒙古社區工作者考試專用教材 本書特色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面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別,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9內蒙古社區工作者考試專用教材:一本通》嚴格依據內蒙古社區工作者考試真題編寫,凸顯內蒙古社區工作者考試特點,深度把握命題趨勢,系統優化知識體系,幫助考生復習考試內容廣泛的社區考試知識。 體系科學,內容豐富 教材按照學科設置篇章內容。體例設置符合考生思維,內容覆蓋了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所涉及的知識點分為上下兩篇,即基本素質測試和申論。 突出重點,有的放矢 教材在知識點的選取上將知識點考點化,精心篩選,去粗取精,并搭配圖表和表格,利于考生把握考試內容,融合貫通,事半功倍。 超值服務,隨時陪伴 購書享有移動自習室配套全方位服務——核心考點輕松學+在線題庫任意練+考友圈答疑解惑+視頻直播免費看。
(2019)一本通/內蒙古社區工作者考試專用教材 內容簡介
本書嚴格按照相關考試大綱編寫,對各考點和知識點認真梳理,講解全面。本書精選很新考試真題為典例,幫助學生理解重點難點,每章配以同步練習題幫助讀者提高,是廣大考生備考復習的靠前選擇。本書在深入研究全國各地區招聘考試歷年真題和考情的基礎上,認真分析了考試的發展趨勢,合理規劃知識體系,幫助考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很終取得好的成績。
(2019)一本通/內蒙古社區工作者考試專用教材 目錄
**章社區概述(4)
**節社區的內涵(4)
第二節社區發展(8)
第二章社區建設(10)
**節社區建設概述(10)
第二節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15)
第三節城鄉社區治理建設(19)
第三章社區組織(25)
**節社區黨組織(25)
第二節社區居民委員會(26)
第三節社區村民委員會(30)
第四節其他社區組織(31)
第四章社區服務(38)
**節社區服務概述(38)
第二節社區服務工作方法(42)
第三節社區服務人員素質要求(47)
第二部分綜合知識
**章政治(54)
**節黨的十九大報告(要點)(54)
第二節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要點)(58)
第三節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點)(62)
第四節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點)(63)
第五節時政新聞(65)
第六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75)
第七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80)
第二章法律(84)
**節法理學(84)
第二節憲法(85)
第三節民法(93)
第四節刑法(100)
第五節行政法(107)
第六節經濟法(110)
第三章經濟(115)
**節市場經濟(115)
第二節微觀經濟(116)
第三節宏觀經濟(118)
第四章人文歷史(121)
**節中國文學常識(121)
第二節中國文化常識(123)
第三節中國古代史(127)
第四節中國近現代史(129)
第五節外國名家名篇(132)
第五章科技生活(134)
**節前沿科技(134)
第二節生活常識(137)
第六章管理(143)
**節管理學基本原理(143)
第二節公共管理基礎知識(143)
第三節行政管理基礎知識(147)
第七章公文(153)
**節公文基礎知識(153)
第二節公文處理(157)
第三節常用法定公文寫作(159)
第八章內蒙古區情(164)
**節自然概況(164)
第二節歷史人文(165)
第三節社會經濟發展(172)
第九章國情地理(174)
**節國情概況(174)
第二節自然地理(177)
第三節世界地理(179)
第三部分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章言語理解與表達(182)
**節選詞填空(182)
第二節語句表達(187)
第三節片段閱讀(193)
第四節文章閱讀(204)
第二章判斷推理——圖形推理(208)
**節圖形構成(208)
第二節幾何性質(214)
第三節圖形轉化(216)
第三章判斷推理——演繹推理(218)
**節必然性推理(218)
第二節可能性推理(225)
第四章判斷推理——定義判斷(235)
**節單定義判斷(235)
第二節多定義判斷(238)
第五章判斷推理——類比推理(240)
**節類比推理題型分類精講(240)
第二節類比推理核心考點(241)
第六章判斷推理——事件排序(245)
第七章資料分析(247)
**節資料分析概念(247)
第二節計算技巧(254)
第三節資料分析例題精講(258)
**部分考試綜述及題型解析
**章內蒙古社區工作者考試申論綜述(266)
**節申論概述(266)
第二節申論考試備考策略(267)
第二章審題策略(269)
**節審題的作用與原則(269)
第二節審題技巧(270)
第三章閱讀理解(273)
**節閱讀理解的原則(273)
第二節閱讀理解的應試方法(273)
第四章歸納概括(277)
**節歸納概括綜述(277)
第二節歸納概括的應試方法(279)
第三節歸納概括的答題步驟和答題思路(280)
第五章綜合分析(285)
**節題型概述(285)
第二節詞句闡釋(288)
第三節啟示型分析(292)
第四節評論型分析(297)
第六章提出對策(303)
**節提出對策綜述(303)
第二節提出對策運用的思維方法(304)
第三節提出對策的角度(305)
第七章議論文(308)
**節議論文綜述(308)
第二節議論文的審題與立意(309)
第三節議論文的四個關鍵點(311)
第四節評論文章的寫作方法(314)
第五節議論文的語言要求及文風(316)
第二部分申論寫作資料儲備
**章黨的十九大報告政策解讀與應用實例(320)
第二章主題范文解讀(333)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表(342)
(2019)一本通/內蒙古社區工作者考試專用教材 節選
上篇 基本素質測試 **部分 社區工作知識 考情分析 本部分在內蒙古社區工作者考試中所占比重不大,難度較低,側重考查考生對社區工作基礎知識的掌握,如社區概述、社區建設、社區組織、社區自治、社區服務等內容。本部分是考生參加社區工作需要具備的基礎知識,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這一部分的內容,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識記。 學習目標 1.了解并掌握與社區工作相關的基本概念 2.掌握社區建設、社區組織相關的理論知識 **節社區的內涵 一、社區的含義 現今我們經常使用的“社區”概念早由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于1887年提出,其本義是指人們生活的共同體和親密的伙伴關系。 現代社會對“社區”概念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注釋。我國使用的“社區”概念,主要是指以一定的地區為范圍,在這個地區中,人們相互間結成的、具有一定關系的社區群體。同時區分了在血緣關系基礎之上所形成的具有親屬關系的群體。 (一)社區的概念 從現代社會學的意義上看,社區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的社會組織和社會群體,依據一套社會規范和制度結合而成的社會生活實體,是一個地域社會共同體。從這一概念我們可以知道,社區是進行一定社會活動、具有某種相互關系和共同文化維系力的人類群體,在特定的地域內,按照某種制度或規范從事著社會的政治、經濟等活動,并由此形成的、具有從屬心理的、具體的社會單位。 確定一個社區的標準,可以采用客觀標準和主觀標準兩種。 (1)客觀標準。客觀標準是指在我國社區的界定中,要考慮社區劃分的自然地理條件等因素,即設定一個社區要考慮社區的自然河流、山脈、道路等自然界限。以自然地理條件來劃分社區,主要是為了考慮社區之間的地理分隔的因素,比較有利于社區的管理、人員來往方便、自然生產和生活的實用性、人際關系的親疏程度等。 (2)主觀標準。我國為了進一步加強管理,在行政區劃上,劃分了若干個具有行政性質的社區。尤其是在我國的城市中,社區的界定就具有人為劃分的意味。但是,在我們確定一個城市社區時,除了要考慮行政區劃的因素外,還應注意社區構成的基本要素。社區的組織或群體是具有一定的心理、文化的從屬關系,他們在生產和生活中構成了相同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社區這一社會實體的生活之中,具有強烈的相互關系和聯系。因此,在劃分社區時,也應當考慮這種心理上的主觀因素。由此我們在確定社區時,也可以跨出行政區劃的范圍或框架,從社區居民心理和文化的角度來設定社區界限。 (二)社區的構成要素 確定或劃分一個社區,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要素。 (1)地域。地域要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自然地理條件和人文地理條件。自然地理條件是指所處方位、地貌特征、自然資源、空間形狀等,而人文地理條件則指人文景觀、建筑設施等。社區是一個具體的社會實體,它并不是一個廣大的、無限制的疆域,而是有限度的區域。現代社會學的社區研究,社會服務機構開展的社區工作,一般都是選擇某個中小城鎮或大中型城市中的某個居民區或農村的某個鄉、村落等作為具體的對象。 (2)人口。一定數量的人口是一切社會群體所必需的構成要素,當然也是社區構成的要素。社區構成的人口要素是指居住在本區域內的居民,非居民人口(如商店的營業員)應排除在外,而其他社會群體構成要素的人口劃分則可以是跨區域的。社區人口狀況的子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數量與質量、人口的結構、人口的分布與流動狀況等。 (3)組織結構。社區組織結構主要指社區內部各種社會群體、社會組織之間的構成方式及其相互關系。社區是一個社會的具體生活共同體,人們在社區中生活要遵循一定的生活規范和制度。而社區的管理機構是管理、監督社區民眾生活和貫徹、執行規范制度的主要保障。 (4)文化。一般來講,社區文化包括歷史傳統、風俗習慣、村規民約、生活方式、交際語言、精神狀態、社區歸屬與社區認同感等(至于宗教信仰,可以構成一個社區文化的子要素,但不是一個必然的要素)。由于受到不同歷史傳統、地理環境和人口構成的影響和作用,社區文化呈現出一定的地域性與特殊性。這種不同的文化,是不同社區的地理環境、人口狀況以及居民共同生活的歷史與現實的反映。 上述社區構成的四個基本要素,是社區形成的必要條件。四個基本要素之間是相互依賴、有機統一的辯證關系。其中,地域是社區的地理環境要件,人口是社區生活的主體要件,組織結構是社區居民交往和整合得以實現的客觀機制,而文化則是社區居民交往和整合得以實現的精神要件,四者緊密相關,缺一不可。 【例題】在社區的構成要素中,()總是有形無形地為社區居民提供著比較系統的行為規范,不同程度地約束著居民的行為方式和道德實踐。 A.社區地域B.社區人口 C.社區組織D.社區文化 解析:社區文化包括歷史傳統、風俗習慣、村規民約、生活方式、交際語言、精神狀態、社區歸屬與社區認同感等(至于宗教信仰,可以構成一個社區文化的子要素,但不是一個必然的要素)。在現實的社區實踐中,社區文化總是有形無形地為社區居民提供著比較系統的行為規范,不同程度地約束著社區居民的行為方式和道德實踐,客觀上對居民擔負著社會化的功能,并對居民生活提供某種心理支持。故本題選D。 (三)社區的特征 (1)地域性。社區是人群在一定的自然地域空間上的聚集。一方面,它并不是一個無限大的區域范圍,具有有限的地域空間。另一方面,社區還是一個人文的空間。在地域范圍上,社區還是居民群眾的社會心理空間,人類在這一空間上創造出了社區的特有文化。因此,社區是地域空間和人文空間的結合,它體現了人類活動的地理區域和社會心理的維系空間。 (2)共同性。居住在同一地域社區的居民具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有相同的利益,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自然形成了一個有組織的社區實體,并維護著共同的社區群體利益,以共同的方式處理問題,形成傳統上的行為規范。同時社區生活的共同性還在于社區居民長此以往形成了共同的社區傳統文化,形成了特別的地域社區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等社區意識,形成了社區實體特有的內聚力,并以此作為社區居民相互社會關系的重要紐帶。不同地域的社區會有不同的社區文化形態。 (3)互動性。社區是一個微小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是具體的、密切的,人們在地域社區中生活,相互之間的社會互動較多。人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社區中,相互的協調和共性需要社區成員積極的往來、溝通與互動,才能達到一個良性的運行過程,才能為本社區的發展和功能的體現創造條件。 總之,社區是在一定地域中形成的、具有密切相互關系和意識的人們生活共同體。地域和人群構成了社區的基本要素,而人群的相互關系和互動則構成了社區的核心要素。 (四)研究社區的意義 社區為社會研究提供了空間。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是在共同的物質生產活動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社會聯系的人們的總體。社區是人們在地域空間上的人群聚集地,它是一個典型的人類社會生活的空間。在這個空間內,演繹著許多現實、客觀、實際的人和事,并構成了我們具體的社會生活。無論社區規模的大小,它都是社會結構的一部分,社區在結構、組織、制度、功能、行動、變遷、發展等方面,都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因此,研究抽象的社會就可從具體的社區進行研究。 社區是社會研究的基本單位。社區是我們的“微型社會”,社區的范圍雖小,但卻具有社會的基本特征,故可以將社區研究作為我們對社會研究的一個樣本。 社區問題是社會學研究的源泉。近年來我國無論是城市社區,還是農村社區,在結構和功能上都發生著重大的變遷,其發生的事例或問題都引起了社會學家對社區研究的廣泛熱情。社區的生活和生產的方式、社區問題的產生和存在、社區如何與現代化的發展步伐相適應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正等待社會學家進行研究與思考。所以社區研究是我們進行社會研究的源泉。 社區研究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社區的研究結果可以廣泛應用于解決社區問題。對社區的研究有助于我們對所存在的問題的真相進行了解,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社區的研究結果可以預測未來社區問題的演變,并及時做好預防工作;對于社區的發展和行動的研究結果,可以直接應用于社區發展與行動的規劃之中。 社區研究為形成新的理論提供基礎。社會學家研究社區的終目的,是為社會學這門學科的發展創立新的社會理論。社區包含了大量的社會事實、信息和問題,從事對社區的研究,就是社會學家借助社區研究來豐富和修正社會學的理論。 二、社區的類型 根據社區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狀況、人口狀況、文化傳統,以及不同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條件,社區主要有以下幾種劃分方法: (1)地域型社區劃分法。這是常見、通用的劃分法,主要是根據地域條件和特征去比較、劃分社區的類型。據此,可分為農村社區、集鎮社區和城市社區三大類型。農村社區又可區分為山村社區、平原農村社區、高原農村社區、江南農村社區等;城市社區也可細分為沿江沿海帶社區、內陸型社區等。 (2)功能型社區劃分法。這種方法主要是注重或強調社區的某些功能性特征,如政治功能、經濟功能、社會功能、文化功能。其中,按政治功能劃分,可分為省會所在地社區、鄉鎮政府所在地社區等;按經濟職能劃分,可分為城市經濟社區、工業經濟社區、林業經濟社區、游牧經濟社區、漁業經濟社區等;按文化職能劃分,可分為物質文化社區、非遺文化社區、娛樂文化社區等。 (3)其他社區劃分法。除了上述兩種劃分方法外,還有其他劃分法。如按社區的特殊地位來劃分,可分為軍事型社區、邊境型社區、風景型社區、交通型社區等。按社區的建筑風格來劃分,可分為東方式社區、歐洲式社區、中亞式社區等。其中,東方式社區是指具有中國式建筑風格的社區,如美國的唐人街、東南亞國家的中式建筑社區等;采用中亞地區建筑風格的中亞式社區,如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地區,以游牧建筑為主要風格的社區等。
(2019)一本通/內蒙古社區工作者考試專用教材 作者簡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畢業于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具有深厚的公務員考試核心理論專業背景,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各級公務員招錄考試有著博大精深的研究,極具豐富的公務員考試實戰經驗。主持并研發了引領公考領域行業標準的深度輔導教材系列和輔導課程、專項突破輔導教材和輔導課程,幫助無數考生成就了夢想,備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輔導領域行業標準的開創者和引領者。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