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能源綠色轉型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653824
- 條形碼:9787513653824 ; 978-7-5136-538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能源綠色轉型之路 本書特色
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能源綠色轉型之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能源綠色轉型之路無
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能源綠色轉型之路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與2016年接受國家能源局委托, 對中國2050年前能源綠色轉型的問題進行專門研究, 旨在明確2050年前我國能源綠色轉型的路線圖, 從技術、經濟、資源和環境的可行性角度, 制定3-4個能源平衡方案, 并提出推薦方案, 以及相關重大措施。以期為制定2050年前能源發展綠色轉型的總體思路提供政策參考, 為切實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建議。
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能源綠色轉型之路 目錄
**章世界能源轉型發展大勢及對中國的啟示 /
一、世界能源轉型發展大勢
二、主要國家能源轉型實踐
三、對中國能源綠色轉型的啟示
第二章中國2050年國家發展愿景及目標研究 /
一、2050年國家發展愿景
二、2050年經濟社會環境發展目標研究
第三章中國2050年能源綠色轉型的方案研究 /
一、研究思路概述
二、2050年能源需求研究綜述
三、典型方案綜述
四、邊界方案設定
五、邊界方案評價
六、方案優化
第四章實現2050年能源綠色轉型路線圖的總體思路 /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三、轉型方向
四、總體目標
第五章2050年能源綠色轉型路徑 /
一、煤炭綠色轉型路徑
二、天然氣發展路徑
三、非化石能源發展路徑
四、電力綠色轉型路徑
第六章實現2050年能源綠色轉型的重大措施 /
一、加強能源轉型的頂層設計和階段性部署
二、建立健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法律法規體系
三、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能源市場體系
四、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經濟激勵政策
五、有序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
六、推動關鍵技術的突破和示范應用
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能源綠色轉型之路 節選
**章世界能源轉型發展大勢及對中國的啟示 一、世界能源轉型發展大勢 自18世紀以來,以蒸汽機、內燃機及電氣設備為代表的能源科技創新,先后引領了**次、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大發展,使人類社會從農耕文明邁向現代工業文明。當前,世 界新一輪能源變革正在孕育,不僅將引發能源體系的巨大變革,而且有望引領全球經濟恢復繁榮發展,并深刻影響和改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 (一) 世界能源正加速向低碳化、無碳化轉型 近一個多世紀以來,世界能源結構已實現從以煤炭為主向以油氣為主的轉變。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世界能源結構正加速向低碳化、無碳化方向演變。目前,全球一次能源結構中, 非化石能源利用規模已達30億噸油當量,占世界能源需求總量比重接近20%。未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速度還將進一步加快,利用規模將不斷增大。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后,全球核 電的發展態勢并未出現根本性變化,盡管歐洲三國有“逐步放棄核電”的政治表態,但美國、俄羅斯、中東以及許多亞洲國家仍在積極發展和使用核電。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預測,到2040年世界核電發電量將達到46萬億千瓦時,較2012年增長887%。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開發利用成本的持續下降,可再生能源將繼續快速增長。2012—2040年,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新增373億千瓦,占世界新增電力裝機總容量的48%;到2040年,世 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達132萬億千瓦時,較2012年增長近2倍。2040年,全球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發電總量比重將上升至45%;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將超過46億噸油當量,與石油消費量基 本相當,高于煤炭消費量。屆時,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非化石能源比重將提高到26%,比煤炭高出2個百分點。 (二) 分布式能源發展將深刻改變生產供應方式 分布式能源是指將能源系統以小規模、小容量、模塊化、分散化的方式布置在用戶端并雙向傳輸冷熱電能的供應方式。分布式能源不僅具有利用高效、運輸損耗小、運行靈活、系統經濟等 優點,而且可通過分散式生產、大電網統籌的方式促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已成為全球電力行業和能源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據統計,近年來,世界新增發電裝機容量中的25%~30%為分布式電源。未來,分布式光伏發電將成為分布式能源的發展重點,一場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革命即將到來。IEA預計,屋頂太 陽能光伏裝機規模將由2013年的不足09億千瓦增至2040年的5億千瓦,增長近5倍。在光照充足、零售電價較高的地區,家庭和企業將優先安裝屋頂光伏發電系統。可以預見,分布式能源系統 將徹底改變原有“集中生產—大規模輸送—分散消費”的產業格局,構建全新的供應消費體系。分布式能源系統不僅將節約大量建設輸電網的資金和時間,而且能讓用戶成為能源生產和供應 商,帶來能源供應方式的根本性改變,乃至社會利益格局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 (三)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將顯著提升 電氣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全社會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發達國家發展歷程表明,人均用電量隨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隨著人均GDP的升高,用電需求不斷 增加,即使能源消費出現下降,電力消費也仍在增加。在人均GDP達到3萬美元以2005年不變價計算。前,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人均用電量呈持續增長態勢;達到3萬美元后,人均用電量開始 逐步趨于穩定,但仍持續增長。 目前,多數發達國家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普遍在20%以上。未來,隨著能源新技術革命的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將得到大規模發展,電動汽車等新型交通工具將占據更為重要的地位,世界 終端用能電氣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IEA預測,在“新政策情景”下,2010—2035年,世界電力消費增速將達到17%~26%,約是終端能源消費增速(07%~15%)的2倍,終端用能電氣化水 平將顯著提升。 (四)智慧能源體系建設步伐日益加快 21世紀以來,一場以能源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為特征的能源科技革命正在孕育,由此推動了以智能電網為核心的智慧能源體系建設步伐。目前,主要發達國家已在智能計量、智能電網平 臺、電網監控和管理、需求側管理、可再生能源接入、大規模儲能、智能能源建筑、充電式混合動力車或純電動汽車等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未來,融合信息網絡技術、以“全球電網”為核心 的智慧能源體系將加快形成。
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能源綠色轉型之路 作者簡介
張有生,博士 研究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所長。1989年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并留校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1999年進入石油大學(北京)博士后流動站,2001年始進入國 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能源經濟、能源戰略與規劃和能源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近幾年,主要從事能源安全、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能源轉型與能源革命、能源供需兩側結 構性改革等方面課題與政策研究。先后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5項,公開發表論文40多篇,合作出版學術專著6部。 高虎,博士,研究員,長期從事新能源政策、戰略和規劃研究。參加了我國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等法律、規劃和相關政策的研究和起草工作,是國家“十二五”“十 三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出版物包括《中國非化石能源之路-2020年非化石能源滿足15%能源需求目標的途徑和措施研究》、《可再生能源規模發展戰略與支持政策研究》 《可再生能源發電經濟性和經濟總量》等。 楊晶,管理學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能源系統分析專業,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日本京都大學訪問學者。任職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長期從事能源發展戰略 和規劃、能源經濟形勢分析、石油天然氣行業體制改革和立法、非常規天然氣發展政策、國際能源合作、車用能源和碳排放等研究。參與了國家長期能源戰略、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方案和立法 的前期研究,以及G20能源部長會議談判工作。主持或參與課題50余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出版專著《中國汽車二氧化碳減排路徑》,合作出版專著6本,在國內外學術 期刊上發表《2017年能源發展形勢和政策建議》《“五問”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等文章20余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