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國寶迷蹤-II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58471
- 條形碼:9787501058471 ; 978-7-5010-584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寶迷蹤-II 本書特色
為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的講稿整理而成。《國寶迷蹤(2)/百家講壇》共選取了21件國寶,包括青銅器(蔡侯申銅方壺、曾侯乙編鐘等)、書法(《姨母帖》、《苦筍帖》等)、繪畫(《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等)以及越王劍、石鼓文、馬踏飛燕等。 每件國寶單獨作為一講。每一講主要講述了國寶的價值,以及國寶發掘、流傳的故事。如《敦煌經卷》,就從敦煌藏經洞發現的始末,以及王道士的身份說起,講述了這一重大文化寶藏的前世今生。從每一講中可以看到國寶凝聚著古代人的智慧,反映出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的高度發達;從它們背后的故事中可以看到王朝的興衰、社會的曲折。他們不僅自己蘊含著歷史,而且見證著歷史。
國寶迷蹤-II 內容簡介
越王劍為什么歷經兩千多年依舊精美如初、鋒利無比?唐代始見于世,后來卻長年被遺棄在野外的石鼓真的是“古物有靈,炸不爛,摔不壞”嗎?《清明上河圖》畫的真的是汴京清明時節的場景嗎?傳世巨作《富春山居圖》怎么會被一分為二,各自漂泊流轉、飽受磨難呢?絕世珍寶“馬踏飛燕”又為什么差一點兒被當作廢銅爛鐵賣掉呢?…… 每件國寶都有一個跌宕起伏、百轉千回的身世:每件國寶的背后都有一段難以忘懷、感人至深的故事。《國寶迷蹤(2)/百家講壇》繼續帶您破除時空的限制,體會解謎的魅力,一起觸摸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明。
國寶迷蹤-II 目錄
第2講 神秘的石鼓
第3講 《聽琴圖》之謎
第4講 李斯碑之謎
第5講 和氏璧與傳國玉璽之謎
第6講 《清明上河圖》之謎
第7講 海內三寶之謎
第8講 《永樂大典》之謎
第9講 《富春山居圖》之謎
第10講 蔡侯申銅方壺之謎
第11講 《鵲華秋色圖》之謎
第12講 《姨母帖》之謎
第13講 “東方微笑”之謎
第14講 曾侯乙編鐘之謎
第15講 元青花之謎
第16講 金縷玉衣之謎
第17講 《苦筍帖》之謎
第18講 “馬踏飛燕”之謎
第19講 《洛神賦圖》之謎
第20講 素紗禪衣之謎
第21講 敦煌卷子之謎
國寶迷蹤-II 作者簡介
傅小凡,籍貫遼寧省,華東師范大學哲學博士。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宋明理學、閩學、中國美學等方面的研究。 著有《晚明自我觀研究》《宋明道學新論》《朱子與閩學》《李贄哲學思想研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中華民族精神概論》等。2014年2月在《百家講壇》開講《大明悲歌》,2015年6月開講《大明疑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