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史歌——華夏文明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160660
- 條形碼:9787558160660 ; 978-7-5581-6066-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史歌——華夏文明頌 本書特色
用詩歌再現真實鮮活的歷史瞬間,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到高度繁榮的清王朝,帶你真切感受歷史的脈動。將中國歷史發展中有文字記載的朝代更替、偉大發明、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一一記述下來,從中可以領略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整篇詩歌文字淺顯易懂,合轍押韻,用簡便有趣的方法帶領少年兒童了解上下五千年華夏文明史。
史歌——華夏文明頌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五言詩歌的形式, 描繪了華夏悠遠的文明簡史。從上古時期的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寫起, 一直寫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統治為止。書中重點敘述了華夏歷史發展中有文字記載的朝代更替、重大戰爭、偉大發明、重要事件和縱橫捭闔, 叱咤風云的風流人物, 使讀者能感受到華夏文明歷史的燦爛與輝煌。
史歌——華夏文明頌 目錄
**章 上古歷史悠遠 神話傳說精彩
盤古開天地 乾坤始形成
伏羲與女媧 捏泥造生靈
燧人氏鉆木取火 吃熟食減少疾病
后羿射九日 英雄救蒼生
神農氏嘗百草 舍己身為大眾
軒轅黃帝戰蚩尤 人文始祖傳美名
倉頡觀足印 象形造文字
英勇共工為擴田 舍身撞倒不周山
唐堯一生廉儉 為民禪位虞舜
大禹治水十三年 三過家門而不入
第二章 走出原始邁向文明 進入燦爛青銅時代
夏啟奪天下 世襲制形成
商湯滅夏桀 帝辛燒身終
盤庚遷都城 商轉衰而興
紂王殺比干 朝運亦漸終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
姜太公釣魚 輔武王伐紂
西周(前1046——前771年)
姬誦繼大位 周公旦輔政
厲王施弊政 逼國人暴動
為博美人笑 烽火戲諸侯
第三章 群雄逐鹿春秋戰國 烽火連天波瀾壯闊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
周平王遷都到落邑 中國進入春秋時期
虞國君貪財亡國 晉獻公假途滅虢
秦穆公求賢輔國政 百里奚白發遇明主
弦高犒秦師救國 秦穆公伐鄭未成
楚莊王幡然醒悟 理國政一鳴驚人
晏子使楚國 機智結聯盟
孫武演兵 殺一儆百
申包胥忠義哭秦廷 秦哀公感動出救兵
老子出關不知終 寫下著名《道德經》
孔子游列國 編撰儒典經
鄭武公稱霸 父子把朝政
五霸爭雄 戰亂不停
韜光養晦 楚王問鼎
晉楚實力均 拉鋸戰形成
聯宋納吳 晉悼續霸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 巧用美人滅掉吳國
三家分晉國 戰國已形成
商鞅變法 革秦弊政
孫臏巧用換馬計 田忌賽馬贏威王
孫臏圍魏救趙 龐涓憤愧自殺
蘇秦合縱六國 共抗強盛秦廷
張儀推行連橫策 合縱聯盟終成空
秦昭王不講信用 藺相如完璧歸趙
藺相如以國為重 廉將軍負荊請罪
屈原忠心難報國 含恨投入汨羅江
撤廉頗主意錯定 用趙括兵敗長平
信陵君竊虎符 殺晉鄙救趙國
武侯即位 魏國稱霸
推行改革 齊秦稱王
秦國宣太后 羋月耀群星
悼王變法 楚國復興
胡服騎射 戰力倍增
韓國兵器 弩劍鋒利
荊軻獻圖勇刺秦王 圖窮匕現被殺身亡
諸子百家
儒家
兵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名家
陰陽家
縱橫家
雜家
第四章 秦漢王朝大統一 嬴政劉邦開國帝
秦朝
秦將六國統 嬴政稱始皇
始皇五出巡 駕崩于途中
始皇聽讒言 焚書將儒坑
為防胡人攻 修筑萬里城
趙高弄權 指鹿為馬
陳勝吳廣 揭竿而起
巨鹿之戰 破釜沉舟
劉邦滅秦 約法三章
楚漢相爭
鴻門宴放虎歸山 劉邦逃埋下禍患
四面楚歌響 項羽刎烏江
白登之圍劉邦遇險 買通閼氏轉危為安
封王勢強聯手造反 景帝力平七國之亂
張騫出使西域 絲綢之路打通
飛將軍李廣 抗匈奴英雄
衛青霍去病 大破匈奴兵
蘇武牧羊 誓死不降
司馬遷受腐刑 忍屈辱著《史記》
昭君出塞 遠嫁匈奴
王莽改制 反復不定
綠林赤眉起義 王莽被殺臺中
劉秀稱帝 光武中興
班固著《漢書》 班昭續遺篇
班超出使西域 為漢立下大功
蔡倫功卓著 發明造紙術
張衡發明地動儀 地震方向從此明
醫圣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
官逼民反 黃巾起義
第五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 狼煙四起出英豪
董卓專權 帶劍上殿
王允施巧計 借刀殺董卓
孫策與孫權 兄弟據江東
曹操挾天子 號令各諸侯
官渡之大戰 曹操勝袁紹
劉備三顧茅廬 孔明應請出山
火燒赤壁 三足鼎立
才子曹植 七步成詩
曹丕廢漢 登基稱帝
司馬懿裝病 伺機奪兵權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也
劉禪入洛陽 貪樂忘蜀鄉
王濬建樓船 水上破東吳
八王之戰亂 西晉遭涂炭
劉淵繼部帥 伺機稱漢王
聞雞鳴起舞練劍 念家鄉祖逖北伐
淝水秦晉大交戰 草木皆兵史話傳
北魏孝文帝 迂回遷都城
隋大將賀若弼瞞天過海 陳后主貪酒色被俘亡國
第六章 隋唐盛世大開放 文化燦爛國力強
隋朝
楊堅廢周建隋 開皇勵精圖治
文帝廢太子鑄成大錯 楊廣弒父兄登上皇位
唐朝
李淵太原起兵 開始建唐征程
李世民智克竇建德 回馬攻城奪取東都
李世民先發制嫡兄 唐太子命殞玄武門
太宗治國清正賢明 貞觀之治八方來貢
魏征直諫盡忠 房謀杜斷賢能
玄奘西行求取佛經 歷盡千辛大功告成
文成公主遠嫁吐蕃 松贊干布實現夙愿
女皇武則天 功過任后評
用酷吏冤獄大興 來俊臣請君入甕
開元盛世物阜民豐 玄宗用賢政治清明
李白斗酒詩百篇 因酒傷人離長安
鑒真東渡日本 六次終于成行
唐玄宗歌舞升平 安祿山叛亂起兵
唐玄宗逃難遭兵諫 馬嵬驛賜死楊玉環
杜甫一生寫詩史 世人尊稱為詩圣
李光弼大敗史思明 安史亂八年才告終
仆固懷恩發動政變 郭子儀單騎退回紇
韓愈倡古文運動 開創文學史新風
牛李兩派傾軋不停 朋黨之爭朝廷亂政
黃巢起義奪長安 殘敵未剿成禍患
第七章 五代十國宋遼夏金 精忠報國汗青丹心
朱溫叛黃巢廢唐建后梁 友珪弒生父奪位當皇上
耶律阿保機 廢舊制稱帝
李存勖建后唐 克開封梁朝亡
石敬瑭自稱兒皇帝 向契丹割讓十六州
一代英主周世宗 南征北伐求一統
順應眾將之軍心 趙匡胤黃袍加身
宋太祖有意設席宴 眾將軍杯酒釋兵權
風流才子李后主 歡歌樂舞失江山
宋太宗親征北漢 阻遼兵攻克太原
契丹蕭太后 執掌遼國政
宋遼立下澶淵之盟 兩國罷兵邊境和平
元昊建立西夏國 形成對峙于遼宋
宋夏多年戰爭 *后議和告終
不堪受遼國之壓迫 阿骨打反遼建金國
宋與金聯兵滅遼 遼滅后金又伐宋
抑武揚文將無兵 靖康之變北宋亡
岳飛精忠報國 浩氣千古傳頌
愛國詩人陸放翁 報國無門含恨終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陸秀夫負帝投海 南宋朝至此滅亡
第八章 元朝一統江山 幅員遼闊空前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開疆擴土南征北戰
忽必烈東征西討建立元朝 仿漢制中央集權經濟發展
馬可波羅在中國 游歷山川十七年
關漢卿雜劇《竇娥冤》 譯外文在歐洲流傳
紅巾軍聚眾起義 十三年敗于元廷
第九章 明清朝廷亡 封建帝制崩
布衣皇帝朱元璋 歷經征戰建大明
朱元璋誅殺胡惟庸 廢丞相中央集權政
燕王發起靖難之役 朱棣得勝入京登基
鄭和七下西洋 壯舉史上無雙
智將戚繼光 抗倭大英雄
首輔張居正 改革興朝廷
三十余年統一女真 努爾哈赤建立后金
李闖王南征北戰打進北京 吳三桂開關引清戰敗自成
多爾袞入關 北京歸大清
史可法灑血染揚州 大清軍滅明小朝廷
著書立說顧炎武 啟蒙思想之先驅
大明悍將鄭成功 收復臺灣留英名
清修《四庫全書》 保留古籍大成
尾歌
史歌——華夏文明頌 節選
**章 上古歷史悠遠 神話傳說精彩 華夏大地上,一百萬年前。已經生活有,中華的祖先。生存之環境,殘酷且艱難。忍凍又挨餓,露宿身無棉。疾病靠自愈,難避虎狼險。長期斗爭中,慢慢累經驗。邁向了文明,逐步脫野蠻。祖先大約在,四千年之前。黃帝和炎帝,不斷在征戰。炎帝被打敗,黃帝操勝券。兩部結聯盟,又與蚩尤戰。雙方鏖戰急,逐鹿在中原。蚩尤被打敗,黃帝部擴展。此時華夏族,雛形已展現。中華之文明,從此未間斷。綿延至今日,悠久又燦爛。上古之歷史,如同神話般。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寰。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患。傳說極浪漫,活靈又活現。盤古開天地 乾坤始形成混沌太古時,天地分不清。其狀恍如卵,封閉在殼中。殼內有生靈,熟睡正朦朧。一覺足足有,億萬年時空。忽然醒過來,雙目看不清。漆黑一大片,難分西與東。酷熱實難當,四肢不能動。盤古遂發怒,身搖足又蹬。揮劈巨神斧,響聲震耳聾。蛋殼被劈裂,散落在宇空。濁物往下降,清氣向上升。下降成大地,上升變天空。盤古又擔心,天地再合攏。雙腳踏大地,頭顱向上撐。天升地下落,不斷擴時空。身長九萬里,天地始穩定。英雄之壯舉,舍己又忘生。混沌初開后,命竭力亦窮。四肢化巨柱,天地來支撐。血液成江河,須發變辰星。皮毛全化作,花草與青松。牙齒和骨骼,生成金銀銅。肥沃之土地,肌肉演變成。筋脈成大路,四方可達通。手腳和頭顱,四極與山陵。眼睛化日月,內氣成云風。*后呼喊聲,變成雷電鳴。始有天和地,孕育眾蒼生。伏羲與女媧 捏泥造生靈伏羲和女媧,同姓共為風。人首蛇身像,本是親妹兄。居住在昆侖,寂寞又孤零。女媧嫌沉寂,決定造生靈。用泥捏成人,日夜干不停。手捏速度慢,累得難支撐。藤條蘸泥漿,泥點甩在空。待其落地時,立刻成人形。天長日久后,大地滿生靈。不料人會死,天天要補充。女媧使新法,泥人分兩性。男人吹陽氣,陰氣化女形。男女成婚配,人類得衍生。男聘和女嫁,成為法規定。族外配婚制,結婚必禮成。女媧煉丹石,辛苦補天洞。伏羲畫八卦,卦理顯神通。神龜背啟示,因此鑄大成。百獸集成龍,中華之圖騰。學蛛結漁網,捕魚又捉鯨。養蠶兼狩獵,馴獸和養牲。歌謠與樂曲,琴瑟可共鳴。分而治國家,任官行政令。三皇排首位,唯爾稱其名。燧人氏鉆木取火 吃熟食減少疾病先祖上古時,火還沒發明。只好吃生食,常得傳染病。突然有一次,電閃又雷鳴。打雷未下雨,山林大火生。連燒十數日,雨澆火才停。大火熄滅后,獸尸遍地橫。幸存之動物,逃得無影蹤。人們無獵狩,餓的頭發蒙。偶有膽大者,熟肉把饑充。驚奇地發現,熟肉味香濃。畢竟數量少,幾日便吃空。只好去打獵,四處覓獸蹤。因不會生火,還得食冷生。鳥啄樹起火,給人以啟蒙。兩木相鉆磨,過熱火焰生。灰飛煙散時,火種已形成。鉆木取明火,燧人氏發明。黑夜被照亮,驅寒又御冷。熟以進餐食,可口味香濃。消殺病毒菌,防止染疾病。恐嚇狼虎豹,睡覺得安寧。因為有了火,陶器才燒成。進而煉金屬,武器堅又鋒。禽獸蟲豸類,分別被命名。河圖與洛書,記事用結繩。人類開始有,初始之文明。后羿射九日 英雄救蒼生十輪烈炎日,本是一母生。東方天帝妻,太陽之母名。日沐于東海,棲息扶桑中。扶桑藏九日,一日在空中。每天從東起,越空向西行。一天一輪換,大地享光明。日出而耕作,日落而息寧。長久皆如此,九日覺冷清。一起商量好,結群而同行。十日一起出,同照在當空。百物欲燃燒,熱氣在升騰。江河遂干涸,水沸魚蝦烹。炎熱實難忍,危及眾生命。后羿英俊男,神箭之英雄。騎射術超群,百發定百中。決心去射日,解救眾蒼生。單弓加匹馬,立刻踏行程。穿過河隘谷,跨越眾山峰。頭頂烈日跑,一直奔向東。到達東海岸,爬上無名峰。搭弓發弩箭,箭箭都命中。射落九輪日,大功已告成。天下氣象新,四季又分明。解除烈日害,拯救眾蒼生。感動上天神,天將名冊封。英雄始得志,神話萬古頌。神農氏嘗百草 舍己身為大眾開荒之始祖,炎帝曰神農。牛首蛇身像,姜氏為其姓。三天會說話,五日便能行。偉岸之身材,七日便長成。儀表堂堂漢,成為部首領。人口逐漸多,禽獸又不豐。食而不飽腹,饑餓難維生。犁地耒耜具,炎帝之發明。號召眾子民,棄獵去耕種。打井來汲水,灌溉秧田垅。稻菽育良種,種地養眾生。發明諸陶器,五谷得以盛。冬寒夏酷熱,春秋刮大風。四季頻變化,疾病廣流行。先祖神農氏,草藥之鼻祖。一心又一意,為民來治病。草木雨露滋,靈藥土里生。君臣相配伍,口嘗試藥性。百草之藥毒,一身來擔承。帶領眾臣子,翻山又越嶺。不辭辛勞苦,尋藥在山中。晝勞夜寄宿,木架搭茅棚。懸崖實難攀,學猴爬樹藤。以木搭成架,直通到崖頂。天長加地久,暴雨伴雷風。木架腐散落,雨露滋芽生。漫山遍野長,日久森林成。為贊神農氏,偉績和豐功。后人稱其為,“神農架”之名。一群白仙鶴,圍繞炎帝鳴。帝乘仙鶴去,扶搖上天庭。炎帝成天神,萬民同賀慶。民康神農樂,和諧又太平。因此才傳下,華夏之眾生。軒轅黃帝戰蚩尤 人文始祖傳美名先祖軒轅帝,公孫是本姓。后改姓為姬,三月份出生。父親名少典,附寶是母名。弱而能言語,生而即神靈。長而又敦敏,成而倍聰明。即會推歷法,又能五谷種。天干地支學,至今在沿用。劃野分疆制,八家為一井。三井是一鄰,三鄰成一朋。生活反奢靡,修生又振兵。一生共計有,多項大發明。紡織之機杼,軒冕和銅鼎。衣冠與舟車,刀錢和銅鏡。尺斗加墨硯,床席與火燈。碗碟壇盆罐,建殿和造宮。粥飯就酒肉,指南車出行。建立諸典章,百官行政令。黃帝先滅炎,又與蚩尤爭。逐鹿在中原,疆場久馳騁。蚩尤被打敗,黃帝得戰勝。一統華夏土,四海享太平。功高蓋塵世,萬民齊拜頌。天帝傳召見,升天乘龍騰。人文之始祖,炎黃共齊名。倉頡觀足印 象形造文字倉頡四只眼,從小倍聰明。令他管記事,打結用彩繩。事情逐漸多,結繩難記清。必尋其他法,否則難行通。冥思又苦想,晝夜苦用功。鳥獸足跡印,倉頡受啟蒙。以此造漢字,喻意又象形。*初的漢字,倉頡之發明。有成便自滿,故步就自封。居功又自傲,“牛、魚”字混形。“重、出”音讀錯,部落已推行。發現時已晚,欲改已不能。沿用至今日,大都不知情。百歲來指點,迷津方弄清。立改諸前非,謙虛謹慎行。知錯就改正,終于鑄大成。英勇共工為擴田 舍身撞倒不周山黃帝升天后,顓頊做首領。手下有水官,名字叫共工。蒼天與厚土,乃其父子名。雙首蛇身像,頭上赤發生。聰明又敏慧,坐下兩條龍。忠誠又能干,農業倍精通。立志削高山,將洼地填平。擴大耕種地,便于灌田壟。顓頊怕天怒,因而不答應。共工持己見,駕起雙飛龍。撞向不周山,巨響環宇驚。大山攔腰斷,猶如天地崩。日月換位置,山川方向動。天地支柱折,宇空向西傾。星辰和日月,西落而東升。大地東南陷,江河流向東。共工未如愿,英勇萬代頌!唐堯一生廉儉 為民禪位虞舜唐堯倡廉儉,與民共存生。糲粢之主食,藜藿之粥羹。采椽不斫修,茅茨之屋棚。帝堯識雄才,虞舜早看中。下嫁兩女兒,娥皇與女英。舜攜二公主,艱難查水情。路遇奸佞害,九死存一生。千山和萬水,牢牢記心中。繪制水網圖,堆出眾山嶺。人才實難得,虞舜做攝政。舜弟名曰象,生來便惰性。發到有庳去,自耕以謀生。發明了象棋,以其名命名。不朽之藝具,至今仍使用。舜帝德仁厚,懲罰用象刑。虛懲無痛癢,仁慈不中用。皋陶為治國,舍身試實刑。畫地為牢獄,德法結合用。司法之鼻祖,獄典量五刑。堯帝為統一,奮斗之一生。百歲乘鶴去,天下未鑄鼎。禪位給虞舜,新主更英明。舜帝嚴律己,寬待諸眾生。農業大發展,祥和又太平。天下沒統一,逝者魂未寧。三苗與歡兜,罪鯀和共工。各據一方土,分疆自為政。幻想統天下,德薄事難成。有苗氏無德,一心動刀兵。下令命方相,監工鑄大鼎。避免戰亂事,兵器熔成銅。為與有苗絕,跳入熔爐中。方相就大義,化身為和平。百姓享幸福,社會亦安寧。大禹治水十三年 三過家門而不入無私大禹帝,大義滅親情。盡忠誓為國,治水建奇功。疏浚加導滯,壅塞得流通。自制測量具,規矩和準繩。跋山又涉水,露宿加餐風。劈開龍門山,鑿穿峽青銅。鯉魚躍龍門,此處之盛景。三次過家門,也不入其中。身先眾士卒,腿毛全磨凈。苦干十三年,治水終成功。千古一明君,萬代稱英雄。
史歌——華夏文明頌 作者簡介
李耀文,吉林省大安人。1970年入伍,1990年轉業到地方工作。幾十年來一直從事文秘工作。愛好詩歌、書法、攝影和繪畫。在部隊期間,書畫和攝影作品都曾榮獲軍旅大賽的獎項。硬筆書法作品被北京奧運會收藏。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