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新型城鎮化下土地低碳利用戰略級優化途徑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84310
- 條形碼:9787514184310 ; 978-7-5141-843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型城鎮化下土地低碳利用戰略級優化途徑研究 本書特色
劉金花著的《新型城鎮化下土地低碳利用戰略及優化途徑研究》在低碳經濟發展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變化對碳排放的影響,探索低碳土地利用評價及發展路徑,對減排溫室氣體,促進生態文明發展,應對全球變暖,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有重要意義。全書分為8章,內容包括:濟南市土地利用變化碳排放估算、濟南市生態足跡動態分析、低碳土地利用評價、濟南市低碳土地利用時空優化及發展路徑等。
新型城鎮化下土地低碳利用戰略級優化途徑研究 內容簡介
《新型城鎮化下土地低碳利用戰略及優化途徑研究》將在已有研究基礎上,首先構建低碳土地利用研究理論框架,然后提出一套適合于市域低碳土地利用評價、預測、優化、驗證的方法、技術,*后以山東省濟南市為例進行實證研究,并提出促進區域低碳經濟發展的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和發展路徑。
新型城鎮化下土地低碳利用戰略級優化途徑研究 目錄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3 研究目的與內容
1.4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5 本章小結
第2章 理論基礎與方法
2.1 相關概念及內涵
2.2 理論基礎
2.3 方法及改進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低碳土地利用評價、預測優化集成技術
3.1 低碳土地利用評價
3.2 低碳土地利用時空預測優化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濟南市土地利用變化碳排放估算
4.1 濟南市概況
4.2 數據來源及處理
4.3 濟南市土地利用變化研究
4.4 土地利用變化碳排放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濟南市生態足跡動態分析
5.1 2010年生態足跡測算
5.2 2010年生態足跡空間變化
5.3 2000~2010年生態足跡動態變化
5.4 2000~2010年生態足跡社會經濟分析
5.5 生態足跡預測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低碳土地利用評價
6.1 2010年低碳土地利用分析
6.2 2010年低碳土地利用空間分析
6.3 2000~2010年低碳土地利用動態變化分析
6.4 2000~2010年低碳土地利用時空聚類分析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濟南市低碳土地利用時空優化及發展路徑
7.1 低碳土地利用結構優化
7.2 低碳土地利用空間布局優化配置
7.3 低碳土地利用發展路徑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8.1 主要研究結論
8.2 創新點和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新型城鎮化下土地低碳利用戰略級優化途徑研究 節選
《新型城鎮化下土地低碳利用戰略及優化途徑研究》: 2.1.2 低碳土地利用 2.1.2.1 低碳經濟 國內外學者對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產業布局、低碳城市研究較多。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量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①低碳經濟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低碳”,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將目前高度依賴化石燃料的高碳排放強度的能源體系通過技術創新、新能源開發等手段降低碳排放強度,使得碳排放降低到自然資源和環境能夠消納的目標;另一方面,是“經濟”,低碳同時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手段,以較低的碳排放強度支撐并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低碳發展既關注單位GDP碳排放下降,同時也應關注人均碳排放量的降低。低碳經濟的實現,需要調整產業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產業,降低單位GDP能耗、碳排放強度,這也是實現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這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和途徑也是相一致的。 2.1.2.2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是人類勞動與土地結合獲得物質產品和服務的經濟活動,是由土地質量特性和社會土地需求協調決定的土地功能實現過程。這一活動表現為人類與土地進行的物質、能量、信息、價值的交流、傳輸、轉換。人類利用土地的目標,一是取得物質產品,滿足生產生活所需;二是取得服務效用,滿足人類社會需求的經濟、社會、生態目標的實現。近年來,人口增多、城市化快速發展、工業化進程加快、高碳排放等因素導致土地利用出現生態環境質量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增多,阻礙了土地可持續利用的發展,許多國家開始關注土地利用模式,探索低碳、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 2.1.2.3 低碳土地利用 在低碳經濟這一新型發展模式的要求下,土地利用應拋開單一的“經濟導向型”標準,重視土地的生態價值,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強度,因地制宜地采取和推廣“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土地利用方式。結合低碳經濟和土地利用概念,充分考慮前人對低碳土地利用的理解,本節重新定義低碳經濟背景下的土地利用,提出“低碳土地利用”概念。所謂低碳土地利用,是指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通過土地利用結構調整、布局優化、集約利用,增加碳匯,減少碳源,降低碳排放,形成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土地利用方式,實現土地利用碳排放降低和生態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協調一致的土地功能實現的過程。具體來說,可以從“減排”和“增匯”兩方面著手,減少土地利用直接碳排放、間接碳排放,增加土地碳吸納能力,實現土地的低碳利用。低碳土地利用內涵包括以下方面: (1)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是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正式提出的,所謂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后代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土地資源是人類生存**基礎之一,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更需要人類對其進行可持續利用。 ……
新型城鎮化下土地低碳利用戰略級優化途徑研究 作者簡介
劉金花,漢族,山東濰坊人,出生于1979年,獲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學位,任職于山東建筑大學管理工程學院,土地資源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碩導。以第1作者發表論文20余篇,EI檢索4篇;副主編《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參編《房地產估價》;主持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山東省重點研發項目,山東建筑大學博士基金各1項,橫向課題多項。指導本科畢業論文獲省級優秀論文稱號,被評為省級優秀指導老師。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