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思想與修辭:法學范疇與法理研究學術研討會全實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29233
- 條形碼:9787519729233 ; 978-7-5197-292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思想與修辭:法學范疇與法理研究學術研討會全實錄 內容簡介
《思想與修辭:“法學范疇與法理研究”學術研討會全實錄》是“法學范疇與法理研究”學術研討會的全過程紀實。此次會議于2018年7月20日至21日在長春召開,會議以紀念1988年“法學基本范疇研討會”召開三十周年為契機,回顧并全面系統總結了三十年來法學基本范疇研究的新成果,進一步深化法學范疇研究,將法學范疇研究與法理研究緊密結合,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張文顯、徐顯明、公丕祥、李林等有名法學家出席了本次會議。
思想與修辭:法學范疇與法理研究學術研討會全實錄 目錄
代序 邁向科學化、現代化的中國法學
開幕式
主持詞
致辭
致辭
致辭
電話致辭
書面致辭
書面致辭
書面致辭
書面致辭
**單元 法學范疇研究與新時代中國法學
主持詞和點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
新時代的中國法理學
1978—2018:走向實踐的中國法理學
從法學范疇的討論看中國法學的走向
建設中國的法理學
建設滿足制度創新需求的法學
法理的核心思想、關聯概念與基本規定性
評議語
評議語
第二單元 法理學核心概念與法學概念體系
主持詞和點評
權利本位與社會本位的關系
義務重心論的研究成果與權利本體
全球化時代的正義標準
“法源”的誤用:關于法律淵源的思考
構建權利義務責任相平衡的法學范疇共同體
中國證據制度轉型:從義務本位向權利本位的回歸
法學基本范疇與法理學研究體系
法學概念類型化技術的新發展:動態體系
作為法學新范疇的“黨內法規”
評議語
評議語
第三單元 法理與法理學
主持詞和點評
中國法理學的探索:階段、地位、問題
法與道德關系在法理學教材中的表達與置放
作為人的價值的法的價值
法理之于立法的意義與功能
權利本位的內在分化及其治理
“法理”的含義和意義
關于“法學基本范疇與法理”的思考
國家精品教材《法理學》第五版評介
評議語
評議語
分論壇一 權利范疇與權利本位
主持詞和點評
權利的規范力:一個對利益論的批判
談權利的建設性
權利本位的時代價值與中國意義
重新理解優先性:權利本位論的內涵澄清
“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總量等值”命題辯議
中西方權利理論之比較研究及其前提批判
返本開新:民本傳統與權利本位
權利話語個人主義方法論的檢討與重整
中西比較研究背景下的權利話語
評議語
評議語
分論壇二 法理與法治
主持詞和點評
法治的形式與實質
法理學如何面對當代中國法治
從概念史研究進路看中國的法學基本范疇
“法理”概念的意義
“法理中國”的提出及其對法治中國的新發展
法學基石范疇的再思考
古代“法理”生成考析
新時代首次修憲的法理基礎
從權利本位到法理中心
評議語
評議語
分論壇三 法學范疇的實踐維度
主持詞和點評
論權利的行使
有關權利沖突幾個核心范疇的理解
范疇研究、憲法轉型與合憲性審查
論案件事實的四個層次
經濟法哲學:經濟法的“法理”表達
論社會整體利益
作為一個概念的“法律制度”:概念化和問題化
作為基石范疇的“司法權”的內涵
評議語
評議語
分論壇四 法學理論與方法前沿
主持詞和點評
智能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法學自主性
近40年中國法理的“三次發現”
人工智能對國際法的挑戰與機遇
刑法解釋如何走進社會生活:從法理思維的視角
法律指引為何失效
知識產權的法律邏輯與修辭
價值的司法適用是冗余的嗎?
公民權與社會團結的關系研究
法的價值之普遍性何以可能?
評議語
評議語
閉幕式
主持詞和點評
新時代中國法理學的邏輯力量
堅持五個面向 推動法理學創新
閉幕辭
附錄一 追尋和感悟中國法學的歷史邏輯
附錄二 出席嘉賓簡介
編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