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沉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959788
- 條形碼:9787553959788 ; 978-7-5539-597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沉思 本書特色
譚暑生著的《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沉思(精)》內容是對于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繼承和發揮,著力于分析和探討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理論觀點,對涉及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幾乎所有主干構件的基本問題做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其中包括許多與傳統的哲學教科書不同的、原創的理論觀點。不僅如此,書稿對許多次要問題,諸如世界如何劃分、區分認識對象和關于認識對象的概念、宏觀層次的物質的分類、實踐是否是對于自然的否定性活動、事物的質和本質的區分等大量的問題,也提出了新觀點,或者糾正了傳統哲學教科書的錯誤,特別是自然科學常識的錯誤。本書是作者幾十年來深思熟慮的結果,努力于哲學思維的結晶。
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沉思 內容簡介
源自蘇聯的傳統的哲學教科書敘述了許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同時包含了許多同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并無淵源關系,甚至是背道而馳的理論認識。在這些哲學論述中,究竟有什么偏差和缺陷?留下了什么值得深思、有待完善、甚至是背離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觀點的問題?這是可以而且應當、甚至是必須加以討論的。在現代科學長足進步的基礎上,我們能夠而且應當站得更高,看得更深更遠。現代唯物主義哲學要獲得理論的發展,需要自我反思和自身完善。這是《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沉思》所從事的主要工作。 對于涉及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幾乎所有基本問題,《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沉思》做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對于諸如普適的物質定義、物質的兩種基本的形態(彌散態和聚集態)、時間空間的本質、人類的意識和意識活動、開放的循環演化律、對立同一規律等,闡述和論證了許多創新的理論觀點。不僅如此,對幾十個次要問題,《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沉思》也提出了新觀點,或糾正傳統哲學教科書的一些顯然的錯誤,特別是自然科學常識的錯誤。 人類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人類社會的進程已經提出當代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應當如何改變世界。哲學必須關注人們如何改變世界,使地球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合或者更加適合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而不至于導致人類社會的毀滅。從長遠的未來考慮,應當在廣袤的宇宙之中,尋找和追求人類的未來。 《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沉思》對此所涉及的各個方面的問題做了深入的思考和闡述。
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沉思 目錄
**章 緒論
1.1 什么是哲學
1.2 哲學研究的內容
1.3 哲學的基本派別和歷史形態
1.4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和發展
1.5 現代唯物主義哲學面臨新的突破和發展
第二章 中國古代元氣論和古希臘原子論
2.1 萌發、形成和發展中的元氣論
2.2 成熟形態的元氣論的主要觀點
2.3 古希臘原子論
2.4 元氣論和原子論之比較
第三章 世界的物質性
3.1 本體論和*基本、*普遍的哲學范疇——存在
3.2 唯物論物質觀的發展過程和分析
3.3 物質是世界的基礎和本源
3.4 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3.5 兩種*基本的物質形態:彌散態和聚集態
3.6 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第四章 物質的存在形式和普遍屬性
4.1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屬性
4.2 時間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和順序性空間是運動物質的廣延性和并存性
4.3 系統結構和功能
4.4 自然界物質的層次性
第五章 人類的意識和意識活動
5.1 人類意識活動的起源
5.2 人類意識活動是*高形式的物質運動
5.3 人類意識是人腦對于世界的主觀映像
5.4 物質世界和人類意識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 人類的實踐活動
6.1 馬克思實踐觀的創立及其基本特征
6.2 實踐的本質、定義、形式和要素
6.3 人對世界的實踐把握
6.4 關于實踐的幾個爭議觀點的論辯
第七章 人類的認識活動
7.1 認識的發生和認識的本質
7.2 認識的辯證運動過程
7.3 真理和價值
第八章 世界普遍聯系和運動變化的基本規律(1)
8.1 世界的普遍聯系
8.2 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對立統一規律
8.3 世界的運動和變化、發展和衰退
8.4 古代哲學和近現代哲學的變化觀
8.5 開放的循環演化律
第九章 世界普遍聯系和運動變化的基本規律(2)
9.1 唯物辯證法學說的幾個主要范疇簡述
9.2 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事物在相對穩定狀態下的質的規定性
9.3 人類歷史上主要的辯證法學說的比較概述
9.4 質、量、度量變質變規律
9.5 對立同一規律(1)
9.6 對立同一規律(2)
9.7 否定之否定規律
第十章 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10.1 人類社會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
10.2 人的類本質
10.3 人類社會的起源物質生產原理
10.4 生產力生產關系生產方式
10.5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狀況
10.6 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發展狀況
10.7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10.8 階級和國家
10.9 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10.1 0社會形態的更替
第十一章 人與自然的對立和和諧在宇宙中尋求人類的未來
11.1 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決定因素
11.2 人類面臨的危機
11.3 人與自然的對立和和諧——對于人和自然的關系應持的觀點和對策
11.4 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近期的未來
11.5 宜居行星外星文明人類更遠的未來
附錄一 主要參考書和一般參考書
附錄二 本書所涉及的著名哲學家和科學家人名表
后記
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沉思 節選
《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沉思》: §3.2 唯物論物質觀的發展過程和分析 1 古代和近代唯物主義哲學的物質觀 如何理解物質世界?古代唯物主義哲學圍繞關于世界本原的問題展開討論。古希臘原子論和中國古代元氣論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的兩種主要形式。對此,第二章已經做了充分的闡述。現歸納如下。 *初,古希臘唯物論哲學家把某種或某些具體的物質形態看作是世界的物質本原。如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提出水、氣、火或者四根(火、水、土、氣)是萬物的始基或本原。多元的結構性的物質概念的形成,以留基伯和德謨克里特提出的原子論為標志。德謨克里特認為,萬物都由*小的、不能再分的微粒一原子組成。原子是永恒的,不能分割,不可毀滅,處在永遠的運動之中。原子之間的空隙里有什么呢?一無所有,一片虛空。這樣,“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虛空”,而原子在虛空中運動著。總之,世界萬物都是由原子按一定規律組合而成的。萬物的產生和滅亡只是由于原子的結合和分離。由留基伯創立、德謨克里特系統化的古希臘原子論形成了西方**個比較系統的唯物主義派別。 在中國古代,較之泰勒斯早約一個世紀,管仲就提出了“水者,萬物之本原”的思想。氣的觀念肇始于《周易》,太極陰陽說認為,太極和由此產生的陰陽二氣是世界萬物的本原。元氣的觀念,是幾千年來中國古代的賢哲們在探討世界本原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錘煉和完善起來的。元氣論自然觀萌發于先秦,形成于兩漢,至宋、明、清得到了高度的發展。元氣論是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理論。 元氣論和原子論都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承認世界的客觀性和物質性;承認物質不滅性和宇宙的無限性;承認物質處在永恒的有規律的運動變化之中。元氣和原子都不是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元氣論和原子論已經不局限于把某種或某些具體的物質形態看作世界的物質本原。它們是關于世界本原的一種一般性的探索和研究。盡管如此,元氣論和原子論還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缺乏科學的依據,都具有直觀性、思辨性和猜測性等特點。 近代唯物主義物質觀與近代自然科學緊密相連。古希臘原子論在中世紀受到基督教會的壓制,陷于停止狀態,直到文藝復興以后,在歐洲才重新活躍起來。培根、伽利略、波義耳和牛頓在關于化學和物理學的思辨性的見解中都使用了它。1803年,英國人道爾頓根據實驗事實,創立化學原子論,完成哲學原子論向自然科學原子論的轉變。爾后,原子論逐漸地擺脫了直觀的猜測,著力于實驗的根據,朝著自然科學的方向發展。近代自然科學揭示,各種各樣物質由不同的元素組成,各種元素又可以分解為原子。原子是當時自然科學認識達到的物質結構的*深層次。在近代自然科學的基礎上產生了機械唯物主義哲學的物質觀,它認為,原子是*小的物質單位,原子的屬性是不變的,把物質歸結為原子,得出原子是世界本原的結論。例如,伽森狄(1592-1655)恢復了伊壁鳩魯的原子唯物主義,給出了物質定義:“物質是按一定次序結合的不可分不可滅的原子的總和。”近代唯物主義哲學以此解釋世界的物質性,這是唯物主義物質觀的發展和深化。但是由于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辯證思維,它仍然存在著很大的缺陷。近代唯物主義哲學又稱為機械唯物主義哲學。它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解釋世界,只承認機械的運動和機械的聯系,看不到世界上事物和現象之間的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表現為機械論、孤立靜止觀;它不理解特殊和一般、個性和共性的辯證統一,把物質的某種特殊層次誤認為物質一般,把原子的個性錯看成物質的共性;把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關于物質結構的自然科學理論同哲學的物質范疇混為一談;不理解人類社會的物質性,割裂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物質統一性,從而在歷史觀中陷入了唯心主義。 ……
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沉思 作者簡介
譚暑生,男,湖南省醴陵市人,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從事激光技術、物理學基礎理論和哲學研究。作為主要的理論研究成果,譚暑生教授瀝20多年的心血,創立標準時空論。標準時空論是作者從中國古代元氣論思想出發,將洛倫茲以太論完善化、系統化,以絕對參考系原理和回路平均光速不變原理為基本假設建立的嚴謹的邏輯體系。它完滿地解釋了迄今為止的所有的實驗結果,包括狹義相對論無法解釋的幾大類實驗事實。標準時空論獲得國內外許多著名科學家和學者的高度贊譽。2007年,專著《從狹義相對論到標準時空論》出版。此書獲得首屆湖南出版政府獎圖書獎,又于2008年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獎。2011年出版了標準時空論英文著作。作者關心和思考哲學問題,《現代唯物主義哲學的沉思》是作者一生致力于哲學思維的結晶。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