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2018年12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01726
- 條形碼:9787010201726 ; 978-7-01-02017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2018年12月) 內容簡介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成功地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揭開了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4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勇往直前,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4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40年來,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尊重人權,在改革開放中保障人權,在改革開放中促進人權,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人權保障的新經驗、新奇跡。 40年來,中國總結歷史經驗,汲取人類文明發展成果,堅持把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本國實際相結合,不斷創新人權發展理念,形成了以人民為中心、以生存權發展權為首要的基本人權、以全面加強人權法治建設為路徑、以各項人權綜合協調發展為目標的人權發展新理念。 40年來,中國廣泛開展人權領域交流合作,認真履行國際人權義務,全面參與國際人權事務,積極促進全球人權治理體系變革,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推動世界人權事業發展不斷作出新貢獻。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2018年12月) 目錄
一、牢固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治國理政原則
二、大幅提升生存權發展權保障水平
三、有效實現各項人權全面發展
四、顯著改善特定群體權利
五、全面加強人權法治建設
六、努力推動各國人權事業共同發展
七、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
八、成功走出符合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
結束語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2018年12月) 節選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2018年12月 16開)》: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堅持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人權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協調推進各項人權全面實現,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保障機制不斷加強。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1978年至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3679億元增至827122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85元增至59660元,扣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增長22.8倍,年均實際增長8.5%。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由1978年的200美元提高到2017年的8690美元,超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中國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由1978年的343元、134元增長至2017年的36396元和13432元。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322元,扣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實際增長18倍,年均增長7.8%。消費層次由溫飽型向全面小康型轉變。1978年,城鎮和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為57.5%和67.7%,2017年分別下降至28.6%和31.2%。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大幅提高,從1980年的0.423提高到2017年的0.752,逐步從低人類發展水平國家躍升至高人類發展水平國家。在1990年處于低人類發展水平組別的47個國家中,中國是目前唯一躋身高人類發展水平組的國家。 人身人格權保障不斷加強。憲法確認了公民人格權。中共十九大再次強調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彰顯了保護人格尊嚴、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人文關懷。民法通則和侵權責任法進一步建立了人格權保護體系。民法總則專設“民事權利”一章,其中對人格權作了專門規定。2018年8月,提請審議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中,設立了獨立的人格權編。廢止收容遣送制度和勞動教養制度。大力推進戶籍制度改革。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進一步放寬了戶口遷徙政策限制,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2017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2.35%,比2012年提高7個百分點。中共十八大以來,共為1400余萬無戶口人員辦理了落戶,全國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已經基本解決。嚴格依法保障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信息安全。2017年,公安機關開展專項行動,集中辦理了一批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事件,泄露公民個人信息案事件得到有效遏制。 財產權受到法律保護。中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物權法規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改革開放以來實施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現行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基石,農民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2014年以來,中國扎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截至2018年6月,31個省(區、市)均開展了承包地確權工作,承包地確權面積達13.91億畝,建立完善土地承包合同1.89億份,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1.35億份。中共十九大明確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2018年12月) 作者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簡稱國務院新聞辦),組建于1991年1月,負責推動中國媒體向世界說明中國,包括介紹中國的方針政策、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提供書籍資料、影視制品等方式開展工作,對外介紹中國;協助外國記者在中國的采訪,以便有效、客觀、準確地報道中國;廣泛開展與各國政府機構和新聞媒體的交流、合作;與有關部門合作推動對外文化交流。 國務院新聞辦在推動中國媒體向世界報道中國的同時,還積極推動中國媒體對各國情況和國際問題的報道,促進中國公眾及時了解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進步情況。 國務院新聞辦的工作目的是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溝通了解與合作互信,通過組織新聞報道,為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和推進人類進步事業發揮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 新華社5月4日發布新聞通稿,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辦公廳就設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出通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不另設新的機構,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加掛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牌子。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