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的中國智慧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89475
- 條形碼:9787010189475 ; 978-7-01-018947-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的中國智慧 本書特色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發展成就舉世矚目。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成功之道是什么?認真總結成功經驗,對于堅定“四個自信”以及闡釋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王炳林等著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的中國智慧》分為10個專題,全面地、系統地闡述了中國為什么能走上改革開放之路、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什么能行穩致遠、為什么改革開放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等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有助于廣大讀者進一步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和輝煌成就、進一步堅定走好改革開放道路的決心和信心,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而努力奮斗。
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的中國智慧 內容簡介
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的中國智慧》在深刻分析歷史事實的基礎上,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豐富生動的案例和故事,從確立正確的思想路線、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堅持正確的改革方法論、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圍家、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等10個方面,系統地論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密碼,有助于我們汲取歷史經驗,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以及向世界闡釋好改革開放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的中國智慧 目錄
**章 思想路線關乎前途和命運
——為什么中國能走上改革開放之路?
一、打開解放思想這個“總開關”
二、評價歷史是為了向前看
三、牢牢立足*大的實際
四、邁進新時代、把握新矛盾、展現新作為
第二章 旗幟引領方向
——為什么必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一、既不丟“老祖宗”,也要講新話
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
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
四、新思想引領新征程
第三章 將改革進行到底
——為什么中國的改革開放能行穩致遠?
一、摸石頭過河到頂層設計
二、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三、膽子要大,步子要穩
四、不在根本性問題上犯顛覆性錯誤
第四章 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為什么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一、打消顧慮敞開國門
二、由點到面逐步開放
三、改革與開放相得益彰
四、獨立自主與對外開放有機統一
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五章 發展才是硬道理
——為什么必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一、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
二、體制改革“活起來”
三、用好新發展理念這個“指揮棒”
四、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
五、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
第六章 堅持人民當家作主
——為什么必須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第七章 奉法者強則國強
——為什么必須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第八章 文化興國運興
——為什么必須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第九章 人民群眾有獲得感
——為什么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第十章 改革開放成功的關鍵在黨
——為什么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
后記
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的中國智慧 節選
《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的中國智慧》: 像中國這樣一個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時間不長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社會,對它的基本國情應該怎樣認識?從1956年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我們黨對此做過有益的探索,但總的來說,一直處在不完全清醒的狀態。我們曾一度認為“共產主義在我國的實現,已經不是什么遙遠將來的事情了”;在較長的時間里,又認為我國社會主義社會仍然處在兩個階級、兩條道路激烈斗爭的“過渡時期”。過去出現的像人民公社化運動和“文化大革命”那樣的錯誤,一個重要的認識根源就在于對基本國情作了錯誤的判斷。正如《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所總結的那樣:“我們過去在經濟工作中長期存在的‘左’傾錯誤的主要表現,就是離開了我國國情,超越了實際的可能性。”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同志提出,現在搞建設,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1980年,鄧小平同志談到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時指出:“不要離開現實和超越階段采取一些‘左’的辦法,這樣是搞不成社會主義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明確提出,“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于初級的階段”。以后在黨的十二大報告和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中,都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問題做過一定的闡述。十三大前夕,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黨的十三大要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一個什么階段,就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的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劃。”黨的十三大系統地論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并以此為根據明確概括和全面闡發了黨的基本路線,脫離國情的歷史失落終于在重新認識國情的歷史進步中得到了補償。 正反兩方面的實踐充分證明,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是從本本出發,從主觀愿望出發,從這樣那樣的外國模式出發,還是從中國現在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的興衰成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 什么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論斷包括兩層含義:**,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不發達的階段。根據鄧小平同志的戰略思考,這個歷史階段,是從進入社會主義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整個歷史階段,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一階段。這是對我國現有社會發展水平的總認識和總判斷,反映了我國社會生產力還不發達,生產關系、上層建筑、意識形態等方面都還不完善的實際。這兩層含義都是中國的基本國情。只有全面把握這兩個方面的含義,才能避免片面性,既同否定社會主義的右的思潮劃清界限,也同超越階段的“左”的思潮劃清界限。黨的十三大以后,歷次黨代會和黨的重要文獻,都一再重申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判斷,并一再強調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定政策,推進任何領域任何方面的改革發展,都要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大實際,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在這個問題上的堅定和清醒。 ……
關鍵一招-改革開放的中國智慧 作者簡介
王炳林,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負責人。先后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出版《從封閉到開放一一中國開放的歷程》《抉擇——共和國重大思想論爭》《治國之道——中國共產黨以德治國的理論與實踐》《黨的領袖與黨史研究》等10余部著作,發表100余篇學術論文。博士論文《鄧小平理論與中共黨史學》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