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國外電子與通信教材系列數字通信(第5版)/(美)JOHN G.PROAKIS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55790
- 條形碼:9787121355790 ; 978-7-121-3557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外電子與通信教材系列數字通信(第5版)/(美)JOHN G.PROAKIS 本書特色
本書是數字通信領域的一本優秀教材,既論述了數字通信的基本理論,又對數字通信的新技術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分析。本書采用信號空間、隨機過程的級數展開和等效低通等分析方法,根據*接收準則,先后討論并分析了在加性高斯白噪聲(AWGN)信道、帶限信道(有符號間干擾和加性噪聲)和多徑衰落信道三種基本的典型信道條件下的數字信號可靠高效傳輸及*接收問題;從信號傳輸角度介紹了通信信號、數字調制、自適應均衡、多天線系統和*接收等內容;從信息傳輸角度介紹了信息論基礎、信道容量和信道編碼等內容。
國外電子與通信教材系列數字通信(第5版)/(美)JOHN G.PROAKIS 內容簡介
本書是數字通信領域的一本很好教材,既論述了數字通信的基本理論,又對數字通信的新技術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分析。本書采用信號空間、隨機過程的級數展開和等效低通等分析方法,根據很好接收準則,先后討論并分析了在加性高斯白噪聲(AWGN)信道、帶限信道(有符號間干擾和加性噪聲)和多徑衰落信道三種基本的典型信道條件下的數字信號可靠高效傳輸及很好接收問題;從信號傳輸角度介紹了通信信號、數字調制、自適應均衡、多天線系統和很好接收等內容;從信息傳輸角度介紹了信息論基礎、信道容量和信道編碼等內容。
國外電子與通信教材系列數字通信(第5版)/(美)JOHN G.PROAKIS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數字通信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 (1)
1.2 通信信道及其特征 (2)
1.3 通信信道的數學模型 (7)
1.4 數字通信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8)
1.5 本書概貌 (10)
1.6 文獻注釋與參考資料 (11)
第2章 確定信號與隨機信號分析 (12)
2.1 帶通信號與低通信號的表示 (13)
2.1.1 帶通信號與低通信號 (13)
2.1.2 帶通信號的等效低通 (15)
2.1.3 能量考慮 (17)
2.1.4 帶通系統的等效低通 (19)
2.2 波形的信號空間表示 (19)
2.2.1 矢量空間概念 (20)
2.2.2 信號空間概念 (21)
2.2.3 信號的正交展開 (22)
2.2.4 格拉姆-施密特(Gram-Schmidt)過程 (23)
2.3 常用的隨機變量 (29)
2.4 尾部概率的邊界 (41)
2.5 隨機變量總和極限定理 (47)
2.6 復隨機變量和復隨機矢量 (47)
2.7 隨機過程 (49)
2.7.1 廣義平穩隨機過程 (50)
2.7.2 循環平穩隨機過程 (52)
2.7.3 本征與環隨機過程 (53)
2.7.4 馬爾可夫鏈 (53)
2.8 隨機過程的級數展開 (55)
2.8.1 帶限隨機過程的抽樣定理 (56)
2.8.2 K-L(Karhunen-Loève)展開式 (57)
2.9 帶通和低通隨機過程 (59)
2.10 文獻注釋與參考資料 (61)
習題 (61)
第3章 數字調制方法 (71)
3.1 數字調制信號的表示 (71)
3.2 無記憶調制方法 (73)
3.2.1 脈沖幅度調制(PAM) (73)
3.2.2 相位調制 (76)
3.2.3 正交幅度調制 (77)
3.2.4 多維信號傳輸 (80)
3.3 有記憶信號傳輸方式 (84)
3.3.1 連續相位頻移鍵控(CPFSK) (86)
3.3.2 連續相位調制(CPM) (87)
3.4 數字調制信號的功率譜 (95)
3.4.1 有記憶數字調制信號的功率譜密度 (96)
3.4.2 線性調制信號的功率譜密度 (97)
3.4.3 有限記憶數字調制信號的功率譜密度 (99)
3.4.4 馬爾可夫結構調制方式的功率譜密度 (99)
3.4.5 CPFSK和CPM信號的功率譜密度 (101)
3.5 文獻注釋與參考資料 (107)
習題 (108)
第4章 AWGN信道的*佳接收機 (116)
4.1 波形與矢量信道的模型 (116)
4.2 波形與矢量AWGN信道 (121)
4.2.1 矢量AWGN信道的*佳檢測 (123)
4.2.2 AWGN信道*佳接收機的實現 (127)
4.2.3 *大似然檢測差錯概率的一致邊界 (131)
4.3 帶限信號的*佳檢測和差錯概率 (135)
4.3.1 ASK或PAM信號的*佳檢測和差錯概率 (135)
4.3.2 PSK信號的*佳檢測和差錯概率 (136)
4.3.3 QAM信號的*佳檢測和差錯概率 (140)
4.3.4 解調與檢測 (144)
4.4 功限信號的*佳檢測和差錯概率 (146)
4.4.1 正交信號的*佳檢測和差錯概率 (146)
4.4.2 雙正交信號的*佳檢測和差錯概率 (149)
4.4.3 單純信號的*佳檢測和差錯概率 (150)
4.5 不確定情況下的*佳檢測:非相干檢測 (150)
4.5.1 載波調制信號的非相干檢測 (152)
4.5.2 FSK調制信號的*佳非相干檢測 (154)
4.5.3 正交信號非相干檢測的差錯概率 (154)
4.5.4 相關二進制信號包絡檢測的差錯概率 (157)
4.5.5 差分PSK(DPSK) (158)
4.6 數字信號調制方法的比較 (161)
4.7 格和基于格的星座圖 (163)
4.7.1 格的介紹 (164)
4.7.2 基于格的信號星座圖 (169)
4.8 有記憶信號的檢測 (172)
4.9 CPM信號的*佳接收機 (175)
4.9.1 CPM信號的*佳解調和檢測 (175)
4.9.2 CPM信號的性能 (178)
4.9.3 CPM信號的次*佳解調和檢測 (184)
4.10 有線通信系統和無線通信系統的性能分析 (184)
4.10.1 再生中繼器 (184)
4.10.2 無線通信系統中鏈路預算分析 (185)
4.11 文獻注釋與參考資料 (188)
習題 (188)
第5章 載波和符號同步 (207)
5.1 信號參數估計 (207)
5.1.1 似然函數 (208)
5.1.2 信號解調中的載波恢復與符號同步 (209)
5.2 載波相位估計 (211)
5.2.1 *大似然載波相位估計 (212)
5.2.2 鎖相環 (213)
5.2.3 加性噪聲對相位估計的影響 (215)
5.2.4 面向判決環 (216)
5.2.5 非面向判決環 (220)
5.3 符號定時估計 (225)
5.3.1 *大似然定時估計 (226)
5.3.2 非面向判決定時估計 (227)
5.4 載波相位和符號定時的聯合估計 (229)
5.5 *大似然估計器的性能特征 (231)
5.6 文獻注釋與參考資料 (233)
習題 (234)
第6章 信息論基礎 (237)
6.1 信源的數學模型 (237)
6.2 信息的對數度量 (238)
6.3 信源的無損編碼 (241)
6.3.1 無損信源編碼定理 (241)
6.3.2 無損編碼算法 (243)
6.4 有損數據壓縮 (250)
6.4.1 連續隨機變量的熵和互信息 (250)
6.4.2 率失真函數 (251)
6.5 信道模型和信道容量 (254)
6.5.1 信道模型 (255)
6.5.2 信道容量 (258)
6.6 用正交信號集獲取信道容量 (264)
6.7 信道可靠性函數 (265)
6.8 信道截止速率 (267)
6.8.1 Bhattacharyya界和Chernov界 (267)
6.8.2 隨機編碼 (269)
6.9 文獻注釋與參考資料 (272)
習題 (273)
第7章 線性分組碼 (287)
7.1 基本定義 (288)
7.1.1 有限域的結構 (289)
7.1.2 矢量空間 (295)
7.2 線性分組碼的一般性質 (295)
7.2.1 生成矩陣和校驗矩陣 (296)
7.2.2 線性分組碼的重量與距離特性 (297)
7.2.3 重量分布多項式 (298)
7.2.4 線性分組碼的差錯概率 (299)
7.3 一些特殊的線性分組碼 (301)
7.3.1 重復碼 (301)
7.3.2 漢明碼 (301)
7.3.3 *大長度碼 (302)
7.3.4 Reed-Muller碼 (302)
7.3.5 哈達瑪碼 (303)
7.3.6 高萊碼 (304)
7.4 線性分組碼的*佳軟判決譯碼 (304)
7.5 線性分組碼的硬判決譯碼 (308)
7.5.1 分組碼的檢錯和糾錯能力 (310)
7.5.2 硬判決譯碼的碼組和比特差錯概率 (311)
7.6 硬判決譯碼與軟判決譯碼的性能比較 (313)
7.7 線性分組碼*小距離的邊界 (316)
7.7.1 辛格爾頓界 (316)
7.7.2 漢明界 (317)
7.7.3 普洛特金界 (318)
7.7.4 埃利斯界 (318)
7.7.5 McEliece-Rodemich-Rumsey-Welch(MRRW)界 (318)
7.7.6 烏沙莫夫-吉爾伯特界 (319)
7.8 修改的線性分組碼 (320)
7.8.1 縮短和伸長 (320)
7.8.2 刪余和擴展 (321)
7.8.3 刪信和增廣 (321)
7.9 循環碼 (321)
7.9.1 循環碼定義和基本性質 (321)
7.9.2 系統循環碼 (326)
7.9.3 循環碼編碼器 (328)
7.9.4 循環碼的譯碼 (330)
7.9.5 循環碼實例 (331)
7.10 BCH碼 (334)
7.10.1 BCH碼的結構 (334)
7.10.2 BCH碼譯碼 (337)
7.11 里德-所羅門碼 (339)
7.12 突發差錯信道的編碼 (342)
7.13 組合碼 (343)
7.13.1 乘積碼 (344)
7.13.2 級聯碼 (345)
7.14 文獻注釋與參考資料 (347)
習題 (347)
第8章 基于網格和圖形的編碼 (354)
8.1 卷積碼的結構 (354)
8.1.1 樹圖、網格圖和狀態圖 (357)
8.1.2 卷積碼的轉移函數 (360)
8.1.3 系統卷積碼、非遞歸卷積碼和遞歸卷積碼 (363)
8.1.4 卷積碼編碼器的逆與惡性碼 (365)
8.2 卷積碼的譯碼 (366)
8.2.1 卷積碼的*大似然譯碼—維特比算法 (366)
8.2.2 卷積碼*大似然譯碼的差錯概率 (368)
8.3 二進制卷積碼的距離特性 (370)
8.4 刪余卷積碼 (373)
8.5 卷積碼的其他譯碼算法 (377)
8.6 卷積碼應用的實際考慮 (383)
8.7 非二進制的雙k碼和級聯碼 (386)
8.8 卷積碼的*大后驗概率譯碼—BCJR算法 (389)
8.9 Turbo碼和迭代譯碼 (394)
8.9.1 Turbo碼的性能邊界 (395)
8.9.2 Turbo碼的迭代譯碼 (397)
8.9.3 迭代譯碼的EXIT圖研究 (399)
8.10 因子圖與和-積算法 (401)
8.10.1 Tanner圖 (401)
8.10.2 因子圖 (403)
8.10.3 和-積算法 (405)
8.10.4 利用和-積算法的MAP譯碼 (407)
8.11 低密度奇偶校驗碼 (408)
8.12 帶限信道的編碼—網格編碼調制TCM (410)
8.12.1 格和網格編碼調制 (419)
8.12.2 Turbo碼的高帶寬效率調制 (421)
8.13 文獻注釋與參考資料 (423)
習題 (424)
第9章 通過帶限信道的數字通信 (430)
9.1 帶限信道的特征 (430)
9.2 帶限信道的信號設計 (433)
9.2.1 無符號間干擾的帶限信號的設計—奈奎斯特準則 (435)
9.2.2 具有受控ISI的帶限信號設計—部分響應信號 (439)
9.2.3 受控ISI的數據檢測 (442)
9.2.4 失真信道的信號設計 (446)
9.3 ISI和AWGN信道的*佳接收機 (449)
9.3.1 *佳*大似然接收機 (449)
9.3.2 ISI信道的離散時間模型 (451)
9.3.3 離散時間白噪聲濾波器模型的維特比算法 (453)
9.3.4 ISI信道的MLSE性能 (456)
9.4 線性均衡 (462)
9.4.1 峰值失真準則 (463)
9.4.2 均方誤差(MSE)準則 (467)
9.4.3 MSE均衡器的性能特征 (470)
9.4.4 分數間隔均衡器 (474)
9.4.5 基帶和帶通線性均衡器 (476)
9.5 判決反饋均衡器 (478)
9.5.1 判決反饋均衡器系數*佳化 (479)
9.5.2 判決反饋均衡器的性能特征 (479)
9.5.3 預測判決反饋均衡器 (482)
9.5.4 發送機的均衡—Tomlinson-Harashima預編碼 (484)
9.6 降低復雜性的ML檢測器 (4
國外電子與通信教材系列數字通信(第5版)/(美)JOHN G.PROAKIS 作者簡介
John G. Proakis:美國東北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其研究方向為數字通信與數字信號處理,主要包括自適應濾波、自適應通信系統、自適應均衡技術、多徑衰落信道的通信、雷達偵測、信號參數估計、通信系統建模與仿真、最優化技術、統計分析等,已多次出版《數字通信》《數字信號處理》等經典著作。
張力軍,男,1964年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原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數字通信的科研和教學工作。1997年起兼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及博士生導師。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