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語言學經典文叢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484251
- 條形碼:9787544484251 ; 978-7-5444-842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言學經典文叢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第2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語言文字工作者 本書是漢語詞匯研究,尤其是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領域的開創之作,在學術界有重要影響。
語言學經典文叢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第2版) 內容簡介
漢語常用詞演變是漢語詞匯史研究的重點問題,也一直是漢語史研究領域的薄弱環節。本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于19的,被認可為是漢語常用詞演變的研究領域的靠前部學術專著。作者根據當前研究的前沿理論和很新成果,作了較為全面的修訂,學術價值較高。
語言學經典文叢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第2版) 目錄
目 錄
專題討論
關于研究對象的界定
衍生性演變
交替性演變
常用詞演變的原因
常用詞演變研究所要回答的問題
常用詞演變研究的方法
常用詞演變研究的意義
常用詞演變問題存疑
個案研究
“V得(不得)”與“V得了(不了)”(1994)
《紅樓夢》中的“與”和“給”(1996)
“即、便、就”的歷時關系(1997a)
“進”對“入”的歷時替換(1997b)
“也”的來源及其對“亦”的歷時替換(1997c)
漢語總括副詞的來源和演變(1998a)
漢語“才”類副詞的演變(1998b)
漢語“還”類副詞的演變(1998c)
漢語限制副詞的演變(1998d)
關于《“進”對“入”的歷時替換》的幾個問題
——答董志翹先生(1998e)
漢語重復副詞的演變(2002)
參考文獻
語料文獻
工具書
語言學經典文叢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第2版) 節選
討論詞匯演變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個問題是討論一個詞怎樣變生出另外一個詞。這又分為以下三種情況。**,一個詞由a義位演變出b義位,這個詞在兩個義位上讀音(有時包括文字形式)發生了分化,有時詞類也發生了轉化。如由“長(zhǎng)”到“脹(zhàng)”讀音和字形都變了。“衣”由“上衣(yī)”演變出“穿著”(yì)”,這兩個意義不但讀音不同,而且詞性也不同,前者是名詞,后者是動詞。第二,一個詞由a義位演變出b義位,這個詞在兩個義位上讀音和字形都不發生分化,只是詞類發生了轉化,如“餐”由動詞義的“吃飯”變為名詞義的“飯食”。第三,一個詞由a義位演變出b義位,僅是增加了一個義位,讀音和詞類都不發生分化。在詞典上,一般把**種情況的兩個義位看作兩個不同的詞,即演變的結果產生了一個新詞;而把第二、第三這兩種情況僅僅看作是產生了一個新義,不看作是產生了一個新詞,這是因為編詞典著眼于幾個意義之間的聯系。但從詞匯系統的角度來看,這三種情況都可以看作是產生了新詞。因為一個詞多了一個義位,就在詞匯系統中多了一重聚合關系和組合關系,也就等于產生了一個新詞,原有的語音形式帶著這個義位以一個詞的身份參與新的聚合內成員的歷時替換。例如“亡”在“丟失”這個義位上,與“失”構成同義聚合關系,與“得”構成反義聚合關系,與指物名詞構成組合關系,如“亡羊補牢”;在“滅亡”這個義位上,與“滅”、“廢”等構成同義聚合關系,與“存”、“興”等構成反義聚合關系,與表示“國家、政權、軍隊、民族”等等名詞構成組合關系,如“亡國”。所以在下文的討論中對詞和義位不作區分,只要是產生了一個新的義位就看作是產生了一個新詞,不管語音是否分化,也不管詞性是否轉類。我們管這種從甲詞變生出乙詞的詞匯演變叫“衍生性演變”,管甲詞叫“源詞”(需要時也稱為“源義位”),管乙詞叫“新詞”(需要時也稱為“新義位”)。 第二個問題是討論詞匯成員的新增舊減以及新舊詞語的歷史交替。我們管這種意義上的詞匯演變叫“交替性演變”。本書著重討論交替性演變問題,下文再提到詞匯演變時,只要不作說明,一律指交替性演變而言。由于討論交替性演變離不開衍生性演變,因為在交替性演變中要討論新詞的產生,而新詞的產生主要是衍生性演變的結果,①所以也將涉及衍生性演變的類型及相關問題。 ……
語言學經典文叢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第2版) 作者簡介
李宗江,解放軍外語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漢語史和漢語詞匯研究,主要著作有《漢語新虛詞》 《現代漢語通論》(編者之一)《淺說“及其”》《演變視角的漢語研究》等。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