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復雜高層結構的整體抗震試驗與非線性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874265
- 條形碼:9787560874265 ; 978-7-5608-742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復雜高層結構的整體抗震試驗與非線性分析 內容簡介
在充分了解目前工程抗震動力試驗和計算方法現狀的基礎上,《復雜高層結構的整體抗震試驗與非線性分析/同濟博士論叢》按模擬地震振動臺試驗和非線性時程分析兩個步驟,完成了模擬地震振動臺試驗模型設計、試驗方案到試驗結果后處理的全過程;對結構的動力特性、位移反應等結果進行分析;提出一種建立構件試驗恢復力模型的方法。 《復雜高層結構的整體抗震試驗與非線性分析/同濟博士論叢》適合土木工程專業人員閱讀。
復雜高層結構的整體抗震試驗與非線性分析 目錄
總序
論叢前言
前言
第1章 結構抗震研究現狀及計算方法
1.1 引言
1.1.1 本課題的研究現狀
1.1.2 本書的主要內容
1.2 結構抗震計算方法的發展
1.2.1 基于承載力的設計方法
1.2.2 基于損傷/能量的設計方法
1.2.3 基于能力的設計方法
1.2.4 基于性能的設計方法
1.2.5 基于位移的設計方法
1.3 結構動力彈塑性分析方法
1.3.1 輸入地震波的選取
1.3.2 計算結果的判斷或評價
1.4 本章小結
第2章 結構構件的簡化模型和恢復力模型
2.1 引言
2.2 簡化模型研究
2.2.1 結構的簡化模型
2.2.2 構件的簡化模型
2.3 恢復力模型研究
2.3.1 一種構件的試驗恢復力模型研究
2.3.2 構件的計算恢復力模型研究
2.3.3 通用計算構件恢復力模型軟件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整體結構動力試驗與分析
3.1 引言
3.2 結構概況
3.3 模型設計
3.3.1 試驗振動臺性能
3.3.2 模型材料
3.3.3 模型相似設計
3.3.4 模型施工
3.4 試驗方案
3.4.1 試驗定位
3.4.2 傳感器的布置
3.4.3 輸入地震激勵
3.4.4 試驗進程
3.5 試驗結果及分析
3.5.1 模型結構試驗現象
3.5.2 模型結構動力特性
3.5.3 模型結構慣性力及層間剪力
3.6 原型結構動力反應分析
3.6.1 原型結構動力特性
3.6.2 原型結構加速度反應
3.6.3 原型結構慣性力及樓層剪力
3.6.4 原型結構位移反應
3.6.5 原型結構剛度分布
3.6.6 原型結構傾覆力矩分布
3.7 結構動力試驗討論
3.8 整體結構動力試驗分析小結
3.9 本章小結
第4章 結構分析軟件
4.1 引言
4.2 國內外結構設計計算軟件
4.2.1 空間桿系模型類計算軟件
4.2.2 板一梁墻元模型類計算軟件
4.2.3 殼元墻元模型類計算軟件
4.3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4.3.1 有限元分析總體思路
4.3.2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4.4 Strand7軟件介紹
4.4.1 Strand7軟件介紹
4.4.2 Strand7常用線單元
4.4.3 Strand7常用面單元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整體結構彈塑性時程計算分析
5.1 引言
5.2 模型結構的彈塑性動力時程計算分析
5.2.1 計算相關信息
5.2.2 動力特性計算結果
5.2.3 彈性靜力計算結果
5.2.4 單元材料非線性關系
5.2.5 彈塑性動力時程計算結果及分析
5.3 原型結構的彈塑性動力時程計算分析
5.3.1 計算相關信息
5.3.2 動力特性計算結果
5.3.3 彈塑性動力時程計算結果及分析
5.4 彈塑性時程分析小結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本書主要結論
6.2 進一步工作方向
參考文獻
附錄A 國內外主要模擬地震振動臺匯總
附錄B Strand 7應用流程總結
附錄C 模型結構配筋圖表
后記
論叢前言
前言
第1章 結構抗震研究現狀及計算方法
1.1 引言
1.1.1 本課題的研究現狀
1.1.2 本書的主要內容
1.2 結構抗震計算方法的發展
1.2.1 基于承載力的設計方法
1.2.2 基于損傷/能量的設計方法
1.2.3 基于能力的設計方法
1.2.4 基于性能的設計方法
1.2.5 基于位移的設計方法
1.3 結構動力彈塑性分析方法
1.3.1 輸入地震波的選取
1.3.2 計算結果的判斷或評價
1.4 本章小結
第2章 結構構件的簡化模型和恢復力模型
2.1 引言
2.2 簡化模型研究
2.2.1 結構的簡化模型
2.2.2 構件的簡化模型
2.3 恢復力模型研究
2.3.1 一種構件的試驗恢復力模型研究
2.3.2 構件的計算恢復力模型研究
2.3.3 通用計算構件恢復力模型軟件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整體結構動力試驗與分析
3.1 引言
3.2 結構概況
3.3 模型設計
3.3.1 試驗振動臺性能
3.3.2 模型材料
3.3.3 模型相似設計
3.3.4 模型施工
3.4 試驗方案
3.4.1 試驗定位
3.4.2 傳感器的布置
3.4.3 輸入地震激勵
3.4.4 試驗進程
3.5 試驗結果及分析
3.5.1 模型結構試驗現象
3.5.2 模型結構動力特性
3.5.3 模型結構慣性力及層間剪力
3.6 原型結構動力反應分析
3.6.1 原型結構動力特性
3.6.2 原型結構加速度反應
3.6.3 原型結構慣性力及樓層剪力
3.6.4 原型結構位移反應
3.6.5 原型結構剛度分布
3.6.6 原型結構傾覆力矩分布
3.7 結構動力試驗討論
3.8 整體結構動力試驗分析小結
3.9 本章小結
第4章 結構分析軟件
4.1 引言
4.2 國內外結構設計計算軟件
4.2.1 空間桿系模型類計算軟件
4.2.2 板一梁墻元模型類計算軟件
4.2.3 殼元墻元模型類計算軟件
4.3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4.3.1 有限元分析總體思路
4.3.2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4.4 Strand7軟件介紹
4.4.1 Strand7軟件介紹
4.4.2 Strand7常用線單元
4.4.3 Strand7常用面單元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整體結構彈塑性時程計算分析
5.1 引言
5.2 模型結構的彈塑性動力時程計算分析
5.2.1 計算相關信息
5.2.2 動力特性計算結果
5.2.3 彈性靜力計算結果
5.2.4 單元材料非線性關系
5.2.5 彈塑性動力時程計算結果及分析
5.3 原型結構的彈塑性動力時程計算分析
5.3.1 計算相關信息
5.3.2 動力特性計算結果
5.3.3 彈塑性動力時程計算結果及分析
5.4 彈塑性時程分析小結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本書主要結論
6.2 進一步工作方向
參考文獻
附錄A 國內外主要模擬地震振動臺匯總
附錄B Strand 7應用流程總結
附錄C 模型結構配筋圖表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