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羊脂球/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41978
- 條形碼:9787550241978 ; 978-7-5502-4197-8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羊脂球/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 本書特色
“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轟動文壇之作以一葉盡觀全樹,揭露人性的美麗與丑陋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莫泊桑成名作。 ★以世俗故事登上經典殿堂的典范。 ★轟動法國文壇且長盛不衰的巨著。 ★居里夫人贊其為“世界小說史上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的那么糟。”
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羊脂球/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 內容簡介
《羊脂球》收錄了莫泊桑經典名篇《羊脂球》《月光》《兩個朋友》等。《羊脂球》講述普軍軍官中途扣留了一輛馬車,放行的條件是要車中妓女羊脂球陪他睡覺。在車中的大商人、大企業主和貴族及他們的夫人的花言巧語下,羊脂球被迫讓步了。當馬車放行后,她卻遭到車中那些高貴的人們的鄙視。馬車在《馬賽曲》伴著羊脂球的哭泣聲中奔跑著。這一革命歌曲沒有伴著法軍的勝利步伐,這是多么絕妙的諷刺。《兩個朋友》講述巴黎被圍時,兩個老人寧死不屈的悲壯故事。普法戰爭題材的小說在莫泊桑作品中占有相當的分量,這些作品中洋溢著愛國主義的感情,揭露了法國統治者的無能與自私,表現了侵略者的殘暴,歌頌了人民抗敵的勇氣。
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羊脂球/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 目錄
兩個朋友
真實的事
皮埃洛
月光
騎馬
蠻子大媽
戴利埃公館
一個諾曼底人
俘虜
在樹林里
懊惱
旅途上
一名農場女傭的故事
一場決斗
我的叔叔于勒
床邊協定
保護人
勛章到手了
雨傘
一場政變
散步
珠寶
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羊脂球/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 節選
羊脂球 連續好幾天,零零星星的殘余潰軍在魯昂市區里穿行。那已經不是什么軍隊了,只能算是七零八落的散兵游勇而已。他們臉上的胡子又長又臟,軍服也是破爛不堪,沒有軍旗,更沒有團幟,走路的樣子有氣無力。這些人似乎都垂頭喪氣,看上去無精打采,腦袋迷迷糊糊,沒有任何主意,只是習慣性地向前走,如果停下來就立刻累倒的樣子。 眼前看到的主要是一些因動員令應征入伍的人和一向因機警出名的國民別動隊。前者都是有固定收入,安分守己的人,現在卻被沉重的槍支壓彎了腰;后者容易張皇失措,也容易狂熱興奮,隨時準備沖鋒,也隨時準備逃跑。幾個紅褲子正規軍夾在這兩類人中間,他們都是某一師在一場惡戰后被擊潰的殘余。一些無精打采的炮兵同這些各式各樣的步兵混在一起。偶爾會冒出一個戴著發亮頭盔的龍騎兵,拖著沉重的步子跟在輕快的步兵后面吃力地走著。 很多義勇隊給自己起了種種壯烈的名稱:“掘墓國民隊”“復仇雪恥隊”“同生共死隊”,他們的表情和土匪沒什么兩樣。 他們的上司或是呢絨商人或是糧食商人,或是歇業的油脂販子或者是肥皂販子。開戰以后,他們被迫應征。由于他們財產多并蓄著長胡子,都做了軍官。他們全副武裝,身著鑲著金線的法蘭絨軍服。他們高談闊論地討論著作戰計劃,用浮夸而令人不齒的語氣斷言整個垂危的法國全靠他們的臂膀支撐。有時候他們也擔心自己的部下,這些士兵雖然作戰勇猛,但是燒殺劫掠,無惡不作,都是些十足的暴徒。 傳聞普魯士人快要進入魯昂市區了。 兩個月以來,本市的國民衛隊在附近各處森林里小心翼翼地偵察著敵情,有時還放槍誤傷了自己的哨兵。現在他們都回到自己家中了。他們的武器、軍服還有殺人的器械——都是以前被他們拿著嚇唬三法里區域內的在國道邊上的界碑的——現在全都不翼而飛了。 *后一批法國士兵終于渡過了塞納河,準備從圣塞維爾和阿夏爾鎮轉移到奧德梅爾橋去。走在*后面的將軍一籌莫展。眼看著一個盛名遠播的善戰民族因為慘敗而崩潰,將軍萬念俱灰。兩個副官跟在他旁邊,徒步走著。 生活像是停止了,店鋪全都關了門,街上靜悄悄的。偶爾有一兩個居民沿著墻邊迅速地溜過,他們都被這寧靜嚇壞了。因為掙錢弄昏了腦袋的富翁都愁苦地等候勝利者,一想到廚房里的烤肉鐵扦和廚刀可能被當作武器看待,富翁們都不免渾身打戰。令人恐懼和無望的等待反而使人盼望著敵人早點到來。 在法國軍隊完全撤退的第二天下午,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普魯士騎兵急匆匆地從市區里穿過。緊接著就從圣卡德琳的山坡上開過來一大片黑壓壓的人馬,這時另外兩股入侵者也在達爾內塔爾和布瓦吉奧姆兩條大路上出現了。按照計劃,這三支隊伍的先頭部隊準時在市政府廣場上會師。*后,成群的日耳曼人主力從周圍地區涌過來,他們沉重而有節奏的步伐踏得石板路面橐橐作響。 敵人的口令用一種陌生的嗓音被人吼出來,沿著那些像是死一般沉靜的空房子向天空升上去。房子的百葉窗后面卻有不計其數的眼睛正在窺視這些戰勝的人——這些依據“戰爭法律”奪得全市生命財產的主人身份的人。居民們在晦暗屋子里嚇傻了,就像在洪水和毀滅性的大地震面前,任何氣力和智慧都是沒用的。因為每當秩序受到破壞,安全不復存在,人類法律和自然法則所保護的事物聽憑一種不可理喻的殘忍暴力來擺布時,這種凄凄惶惶的感覺必然接踵而至。地震把一方生靈壓死在倒塌的房屋下面,泛濫的江河把人畜的尸體連同房屋一起沖走,打了勝仗的軍隊不可一世地帶走俘虜,殘殺那些自衛的人,又以刀神的名義進行搶劫,再用炮聲向神靈表示感謝,這一切都是令人恐怖的災難,同樣破壞了人們對于永恒的公理的信仰,破壞了人們對上天的庇佑和對人類理性的信心。 每家每戶門口,都有人數不多的小分隊敲門,隨后便進入屋內。這是在入侵之后接踵而來的占領行動。戰敗者開始履行義務,在勝利者面前,他們必須和顏悅色、畢恭畢敬。 初期的恐懼一旦消失,一種新的寧靜祥和的氣氛又建立起來。在很多家庭里,普魯士軍官上了主人家的餐桌。軍官當中自然也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出于禮貌原因他們也替法國叫屈,說自己參加這次戰爭也是迫不得已。人們當然對他這種看法表示感謝,說不定將來某一天還需要他的保護。而且應付這一個,或許可以少供養幾個士兵呢。 既然一切都由他們做主,又何必得罪他們呢?魯莽這種錯誤,魯昂居民不會再犯了。這和他們當初因為英勇保衛魯昂而名揚天下的時代已經截然不同了。終于有人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出于法國人待客的禮儀,只要不在公共場合和異國士兵表示親熱,在家中謙恭待客是完全可以的。因此在門外形同陌路,在屋里彼此卻談笑風生。漸漸地,日耳曼人每天晚上和主人在壁爐前烤火的時間更久了。 雖然城市漸漸恢復往日的狀態,但法國人還是不怎么出門。普魯士士兵卻在街道上招搖過市。很多身穿藍色輕騎兵制服的軍官挎著又長又大的殺人武器在街上大搖大擺。比起去年同樣在這幾家咖啡館里喝酒的法國步兵軍官,他們對老百姓的輕蔑態度也不過如此。然而總有點東西混雜在空氣中,一種難以名狀的、陌生的東西,一種讓人難以忍受的異樣氣氛。好像有一種氣味彌漫開來,這就是侵略的氣味。這種氣味彌漫在各家各戶和公共廣場,它使飲食變了味道,使人感覺故鄉變作他鄉,像是旅居在遙遠的、野蠻而又兇險的部落中。 戰勝者貪得無厭,索要大量錢財,市民們照數上繳,反正他們有的是錢。不過諾曼底生意人越是富裕就越吝嗇,哪怕讓他們做出一點犧牲,看著自己的一點點錢財落到別人手上,他們都心疼不已。 與此同時,在城外沿著河流往下兩三法里,靠近克魯瓦塞、迪耶普達爾或比沙爾的地方,那里的漁人或船夫經常能從水底撈起穿著制服、身體腫脹的日耳曼人的尸首。他們要么被人戳了一刀,要么被石頭砸中腦袋,要么被人從橋上推到水里。河底的污泥掩蓋了這種野蠻但合法的復仇。這種無名的英雄行為和悄無聲息的打擊,比光天化日下的戰斗更加危險,但是無法換來揚名天下的榮譽。 對入侵者的仇恨素來能激起一些堅強無畏的法國人。為了某種信念,他們不惜犧牲生命。 雖然入侵者將全城置于他們鐵的紀律的管控之下,但是傳聞他們在勝利進軍時所犯下的暴行,一件也沒有在這里出現。人們的膽子又大了起來,當地商人們做買賣的想法又蠢蠢欲動。有幾個人在當時還處于法軍據守之下的勒阿弗爾港有大筆投資,因此他們都想由陸路起程先到迪耶普去,再坐船轉赴這個海港。 他們利用幾個熟識的德軍軍官的影響,終于從總司令那里弄到了一張出境許可證。 于是,有十個人到車行里訂了座位,一輛用四匹牲口拉的長途馬車被預訂走這一趟。他們計劃在星期二早上天還沒亮的時候起程,免得招來許多人的圍觀。 幾天以來,地面都凍得堅硬了。星期一午后三點鐘,從北方吹來成片的黑云,大雪紛飛,一直到深夜都沒有停。 凌晨四點半的時候,旅客們都到了諾曼底旅館,他們要從這里出發。他們的臉上都蒙著睡意。厚重的冬衣把他們裹得像是穿上長袍的肥胖教士,身子卻還是瑟瑟發抖。黑暗中誰也看不清楚對方的面目,不過有兩個旅客認出了彼此,第三個也向他們這邊走了過來,他們一起聊起天來。一人說:“我帶上了我的妻子。”另外兩個附和著“我也是”。一個人接著說:“我們不會回魯昂了,如果普魯士人向勒阿弗爾推進,我們就去英國。”他們像商量好了一樣,因為他們“秉性”相同。 還是沒人來套車。手提一盞小風燈的馬夫從一間漆黑的屋子里走出來,又很快鉆進了另一間房里。馬蹄踢著路面,地面上的廄草減弱了馬蹄的響聲。接著一陣輕微的鈴聲響起,有人正在搬動馬具。這種輕微的響聲很快變成了一陣清脆而連續的鈴鐺顫動聲,鈴聲隨著馬的動作而變化,時快時慢,有時一無聲息,有時又劇烈的響起,伴著蹄鐵敲著地面的沉悶聲同時傳到了外面。 門猛然關上了,一切聲音都停止了。那些凍僵了的大商人都不說話了,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 連續不斷的雪花織成一幅帷幕,一面向大地飄落,一面不停地閃閃發光。它在一切事物的表面撒上了一層雪苔,讓原本的面貌變得模糊。在這個寧靜而且被嚴寒籠罩的夜里,只聽見雪片兒落下來的窸窸窣窣的摩擦聲。與其說是聲息,不如說是一種感覺,這些混雜在一起的碎屑充塞了空間,又遮蓋了整個世界。 那個馬夫又帶著風燈出來了,手里緊緊地牽著一匹可憐的馬——它看起來瘦弱而且疲憊。他把它拉到了車轅,系上了繩套。由于他一只手拎著風燈,只有另一只手可以做事。所以前前后后在馬車周圍轉了好久,才把各種馬具拴好。馬夫去牽第二匹馬時才注意到那些凍僵了的旅客,他們全身被白雪覆蓋著。他說道:“你們為什么不上車呢,車里至少淋不到雪。” 之前他們絲毫沒有意識到可以坐到車里,聽到車夫這樣說趕忙向車子走過去。三個男旅客把他們的妻子都安排在*前頭的座位上,隨后自己也跟著上來。其他的旅客坐在了剩下的位子上,互相之間沒有說一句話。 車廂地面上鋪著麥秸,旅客們都把腳藏在里面。坐在*里面的太太們都捧著裝好化學炭的銅質手爐。她們低聲細語地述說著它的種種好處,其實這些事大家早就很清楚了。 車子終于套好了。由于拉起來比較艱難,在往常的四匹牲口以外又加了兩匹。車子外面有人問:“都上了車嗎?”車里一個聲音回答:“是的。”車子便起程了。 車子慢悠悠的,幾乎全是小碎步兒。輪子陷在雪里,車廂咯吱咯吱地呻吟著,牲口老打滑,喘著粗氣,汗氣蒸騰。車夫手里那根長鞭不停地噼噼啪啪抽著,像一條長蛇時而蜷縮,時而伸展。有時毫無征兆地抽在一匹牲口撅起的臀部上,馬便拼命地飛奔起來。 ……
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羊脂球/中小學生閱讀文庫全新修訂版 作者簡介
居伊·德·莫泊桑,19世紀后半葉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曾參加普法戰爭,這一經歷成為他日后創作的重要主題。十年間,他完成了三百多部短篇小說和六部長篇小說。長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羊脂球》《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于勒》《一名農場女傭的故事》等。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