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美國族裔反戰小說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30244
- 條形碼:9787520330244 ; 978-7-5203-302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族裔反戰小說研究 內容簡介
《美國族裔反戰小說研究》對當代美國族裔作家的反戰小說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主要從后現代主義敘事理論視角探討了族裔作家如何用并置、措置、黑色幽默等手法來抨擊美國白人政府所發動和參與的戰爭,憧憬世界和平與自由之精神,如土著人對白人入侵的抗爭與頑強生存;黑人和亞裔人對戰爭的逃避;奇卡諾族裔律師為本族老兵和城市貧民爭得的司法公正;俄裔和德裔人用黑色幽默與科幻的手法譏諷戰爭的荒誕性;混種青年戰后的身心創傷與創傷治愈以及奇卡諾女性通過跨國愛情故事揭露美國政府的虛偽等。美國族裔作家的反戰小說是對人類殘酷的戰爭和美國種族歧視的辛辣批判。 《美國族裔反戰小說研究》內容新穎,適合高校文科專業的教師、研究生、本科生及族裔文學愛好者閱讀參考。
美國族裔反戰小說研究 目錄
**節 美國的反戰文學
一 美國的反戰運動
二 美國內戰和反戰文學的萌芽
三 反戰文學的反戰——美國內戰后的30年
四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反戰文學
五 **次世界大戰后到20世紀末的反戰文學
第二節 美國少數族裔反戰小說的興起
第三節 族裔文學敘事理論
一 后現代主義理論
二 族裔批評理論
第四節 國內美國族裔反戰文學研究
第五節 本書的研究路徑
第二章 反白人之戰:《福爾斯·克羅》
**節 詹姆斯·韋爾奇和他的小說《福爾斯·克羅》
第二節 為土地和信仰與白人抗爭
一 大平原上的反白入侵略
二 山丘地帶的反白人蠶食
三 反抗失敗成因
第三節 與天花瘟疫的生死之戰
一 天花肆虐
二 拯救族人
三 遷徙之路
第四節 土著民族文化保衛戰
一 永遠的大自然之子
二 延綿不絕的獨特土著印第安文化
三 黑腳部落文化保護神:福爾斯·克羅
第三章 逃避戰爭:《桑尼的藍調》與《不不兒》
**節 以黑人爵士樂為武器的反戰:《桑尼的藍調》
一 作家詹姆斯·鮑德溫與他的小說《桑尼的藍調》
二 逃避戰爭與邪惡:桑尼的藍調
三 靈魂救贖
四 作家無聲的反抗:敘事中的隱姓埋名人
第二節 “不”參戰:《不不兒》
一 作家約翰·岡田和他的《不不兒》
二 對祖籍日本的愚忠
三 置身戰爭之外:蹲監獄
四 “不不兒”的破繭成蝶
五 作家岡田的反戰與族裔身份危機意識
……
第四章 越戰陰影下的無硝煙戰爭:《諸神去乞討》
第五章 黑色幽默與科幻
第六章 戰爭創傷與療傷:《日誕之地》與《典儀》
第七章 和平與自由之光:《母語》
第八章 結語
后記
美國族裔反戰小說研究 節選
《美國族裔反戰小說研究》: 三 靈魂救贖 桑尼奏響的藍調不只是對現實的逃避,更是對貧窮的人們的心靈救贖。敘述者“我”和弟弟桑尼生活的世界被黑暗、絕望、毒品和牢獄所折磨,人們都在尋求一種拯救的方式來凈化不僅是來自世界,而且來自他們自己的罪惡。 在整個故事中,敘述者“我”反復敘述周圍的人幾乎毫不掩飾的憤怒,以此來表現人物的內心與外界的矛盾沖突。生氣和憤怒不僅僅是因為當時的非裔美國人在哈萊姆區生活的機會有限,在故事開始時,敘述者“我”就指出他的學生們“充滿了憤怒”,他們意識到機會甚少,而這種意識滋生了一種破壞生命的內在的、毀滅性的憤怒。他們被困在貧民區,無處可去,因而不可避免地把憤怒發泄到自己身上,*終導致他們進入黑暗的生活。而且他們面臨的是兩種黑暗:一是現實生活的黑暗,二是電影里所描述的黑暗,這種銀幕上的黑暗讓他們盲從另一種夢寐以求的黑暗——聚眾報仇①。 從年輕的時候起,桑尼就被貧窮、黑人身份和被束縛在自己社會范圍內的重壓所困擾。作為一個出生在哈萊姆的非裔年輕男性,他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局限和障礙。他試圖努力擺脫人們對黑人的成見,離開哈萊姆區,開始一段音樂生涯。與他的哥哥不同,桑尼非常渴望逃離哈萊姆和傳統的社會秩序。然而,桑尼不僅沒有能夠逃離,反而被關進了監獄。他不是被局限在自己的社區里,現在是真正地被囚禁了。即使在桑尼被釋放出獄后,敘述者“我”還把他描述成一個籠子里的動物,試圖擺脫監獄對他施加的影響,以及導致他人獄的毒癮。 敘述者“我”也被自己的失敗困住了心靈,陷入自責之中。他的母親委托他照顧弟弟桑尼,要求他充當弟弟的監護人。母親在敘事中扮演了先知的角色。她能看到自己即將死去的情景和她*小的兒子將面臨的危險。作為一個母親,她守護著自己的家庭,但現在她知道自己將要死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引導和保護家庭。她的死亡預示著敘述者“我”與他兄弟關系的轉變,使他成為桑尼的新保護者,對抗世界上要入侵他們生活的更大的黑暗。在母親去世后,桑尼的生活就被監獄和吸毒所破壞。兩兄弟之間的關系是如此緊張,以至于在一次特別兇的吵鬧之后,桑尼告訴哥哥從那一刻開始權當他已經死了。敘述者“我”背叛了他的兄弟,桑尼蹲監獄,他沒有按照母親的命令去監視兄弟,但故事結束時,講述者把桑尼帶回了自己的家,終于扮演好了兄弟守護者的角色,不斷觀察和擔心著桑尼,希望他從監獄和毒品的陰影中走出來。 《桑尼的藍調》中的主要角色敘述者“我”和桑尼在生理上和情感上都被囚禁了。在整個故事中,他們一直在努力擺脫一個又一個障礙。桑尼不僅吸毒成癮,還被關在監獄里失去了人身自由。敘述者“我”的生活被限制在哈萊姆區政府為窮人建的廉租房里,他顯然很討厭這種環境。此外,他還被困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無法表達自己的情感,也不能履行他作為兄弟的義務,直到女兒的死亡給了他改變的動力。 敘述者“我”和桑尼都被囚禁,但他們被囚禁的方式完全相反。桑尼在監獄里,身體被禁閉,但作為一個年輕人,他能夠做哥哥從未做過的事:逃離哈萊姆,創造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敘述者“我”身體上是自由的。他不在監獄里,也不像桑尼和他所在社區的許多年輕人一樣沉迷于毒品。盡管如此,他還是被困在哈萊姆區及政府的廉租房中。作為一名音樂家,桑尼能夠表達他人獄的沮喪和憤怒。彈鋼琴時,他可以掙脫束縛,像任何人一樣自由地生活。敘述者“我”則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難與弟弟溝通,因為無法忍受一起生活帶來的價值觀的沖突。“我”*終被桑尼釋放了,因為后者在小俱樂部演奏的爵士樂給了“我”一個難得的了解弟弟和釋放自我情緒的機會。 ……
美國族裔反戰小說研究 作者簡介
袁雪芬,中南民族大學外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湖北省外國文學學會理事、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評委和湖北省職稱評定委員會評委。主要從事美國族裔文學研究和英語教育研究,參與設計與研究的“民族院校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改革研究”于1997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教學研究成果二等獎。發表論文17篇,出版專著3部、合著3部,副主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一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湖北省教育廳項目2項。 郝健,中南民族大學外語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美國后現代敘事學理論和后現代作品的研究。2009年起著重于美國少數族裔作家文學的敘事策略及其后現代文化策略研究,發表論文《男性筆下的女性主義解構:從瓜達盧佩到勞安》《否定與自我否定:瓦爾德茲筆下族裔文化的發展之路》等。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