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德國戰后經濟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26339
- 條形碼:9787520326339 ; 978-7-5203-263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德國戰后經濟史 內容簡介
德國著名經濟史學家維爾納·阿貝爾斯豪塞的《德國戰后經濟史》1983年出版后在德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以后幾次再版,作者又做了大量的修改和補充。 《德國戰后經濟史》不是一部關于“二戰”后德國經濟重大事件的編年史,而是一部對于德國經濟模式及其影響的研究著作。 《德國戰后經濟史》重要的特點是強調德國經濟發展的連續性,德國在威廉帝國時期建立的“社團市場經濟”體制奠定了德國社會生產體系的比較優勢,它成為聯邦德國戰后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兇。 此外,《德國戰后經濟史》還詳細描述了歐洲一體化與德國政治經濟之間的相互作用。
德國戰后經濟史 目錄
**節 并非零起點
第二節 邁向新經濟之路
一 社會生產體系在帝國的奠基
二 中斷的全球化
三 德國的生產體系
四 趨勢與周期
五 福特主義與戰爭經濟
第三節 社團主義市場經濟
一 生產性秩序政策
二 社團主義利益政策
三 政治主導權
第二章 1945年以后經濟走向的確定
**節 初始條件
一 德國的經濟分裂
二 資源狀況
三 戰爭賠款問題
四 對外貿易與跨區貿易
第二節 經濟政策構想
一 尋找第三條道路
二 自由派的改革進路:前衛的社會市場經濟
三 另一種選擇:凱恩斯主義
四 公有經濟與計劃
第三節 經濟復蘇
一 美國占領區
二 英國占領區
三 法國占領區
四 蘇聯占領區
五 關鍵之年:1947年
第三章 從貨幣改革到朝鮮戰時繁榮
**節 東西德的經濟與貨幣改革
一 漫長的"助跑期
二 貨幣對決
三 結果
第二節 馬歇爾計劃:神話與現實
一 物資援助
二 內部馬歇爾計劃與重建援助的融資
三 輔助性原則
第三節 西德經濟與經濟秩序的突破危機
一 繁榮前的寧靜
二 朝鮮戰爭與社會市場經濟危機
三 黑格爾式的社會市場經濟:重回社團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四章 艾哈德時代的社會市場經濟實踐
**節 《卡特爾法》——社會市場經濟的"憲法
第二節 調控漏洞:擴充軍備的秩序政策與現實經濟問題
一 軍備與市場經濟
二 軍備赤字的政治代價
第三節 公平漏洞:俾斯麥式的社會市場經濟
一 社會國家的要求
二 西德市場經濟的社會維度
三 養老金改革
第四節 行動漏洞:煤炭與政治
一 礦區的秩序政策權力之爭
二 魯爾河畔的持續危機
三 為挽救煤業的聯合行動
四 整頓、適應、倒退
……
第五章 重返(西部)歐洲
第六章 重建、延續、變革: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基本路線
第七章 經濟奇跡的錯時
第八章 經濟奇跡之后
第九章 德國問題的經濟視角
第十章 兩次世界經濟危機之間
參考文獻
人名譯名對照
詞條譯名對照
德國戰后經濟史 作者簡介
維爾納·阿貝爾斯豪塞(Werner Abelshauser)教授,出生于1944年,1970年畢業于曼海姆大學經濟學系,1973年獲波鴻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德國比勒菲爾德大學經濟史教授,是當前重要的德國戰后經濟史學家和工商業史專家,德國新工商史學的核心人物。其2004年的英文版著作《巴斯夫化工公司史》名聞遐邇。《德國戰后經濟史》研究的是1945年以來的德國經濟發展史,1996年德國《時代周報》(Die Zeit)贊譽此書改寫了戰后德國經濟史。他的德國新工商史觀目前在德國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