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烽火剪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07837
- 條形碼:9787520507837 ; 978-7-5205-078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烽火剪影 本書特色
《烽火剪影/縱橫精華第二輯·歷史的側影》整理收錄了武昌首義的臨時總指揮吳兆麟、“取義成仁”共和魂——記辛亥烈士張鐘端、長留浩氣在人寰——辛亥先烈范鴻仙、義炳千秋——徐鏡心生平事略、同盟會女杰杜黃、辛亥勇士景梅九、“天神”高志航、航空女杰、“飛虎隊”中的“中國虎”、強虜不滅誓不還——我的飛行生涯等文章。
烽火剪影 內容簡介
《烽火剪影/縱橫精華第二輯·歷史的側影》是對自1984年以來《縱橫》所收文章進行碎片化整理,匯集了講述自清末到新中國前后,一些稱不上重大的歷史事件或人物,但是亦有其獨特性、可從側面印證歷史的精彩文章。《烽火剪影》主要收錄了曾奮戰于各個戰場上,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士們的事跡。
烽火剪影 目錄
“取義成仁”共和魂——記辛亥烈士張鐘端/石薔
長留浩氣在人寰——辛亥先烈范鴻仙/壽魁成
義炳千秋——徐鏡心生平事略/久深
同盟會女杰杜黃/廖友陶口述黃越整理
辛亥勇士景梅九/劉存善
“天神”高志航/黃越
航空女杰/時平
長矢射天狼
——飛行員陸光球傳奇/韓明陽孟力
“飛虎隊”中的“中國虎”/紅翼孟力
強虜不滅誓不還——我的飛行生涯/馬叔青口述傅紹信程士貴整理
他穿越“死亡航線”500次/韓明陽
領航轟炸員何健生/韓明陽
四二九武漢空戰/吳淑聰口述吳德明整理
歸德空戰三連捷/韓明陽王德中
越海揚威/楊蘊成
重慶之鷹——抗日時期的空中保衛戰/楊耀健
一敵八與3:0
——記抗日空軍英雄周志開/程樹武王德中
鐵血御外侮——國民黨中央海軍江陰抗戰記/葉芳玲
擦皮鞋的少將/楊耀健
王門“國術隊”/岳少男孫捷郭文峰張文興
他為抗日獻出五位親人——記模范教師任瑞卿/亦斌
黃鎮與《長征畫集》/張義生
蘇聯航空大隊長犧牲在漢江邊/姜維翰
我參加了莫斯科保衛戰/楊醒夫
抗戰中,一次秘密的中英空軍情報合作/邱沈鈞口述丁緒曾整理
一位朝鮮族抗聯女戰士/劉建國
何凌登:入朝犧牲**人/曉農
烽火剪影 節選
武昌首義的臨時總指揮吳兆麟 李然 清朝末葉,封建政府喪權辱國、腐敗無能,致使民眾群情鼎沸,革命形勢一觸即發。1911年10月9曰晚,湖廣總督瑞激得到密報,逮捕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等三名湖北新軍的革命黨人,并于次日清晨將他們殺害。至此,湖北新軍中的革命黨人感到形勢緊迫,不能坐以待斃,便于10日晚7時倉促起義。擔任起義臨時總指揮的就是吳兆麟。 吳兆麟,字畏三,1882年2月28日生于湖北省鄂城吳家畈的一個農民家庭。因為家境貧寒,16歲時到武昌,入工程營當兵。他聰穎好學,常在操練之余發憤讀書,尤其喜愛《孫子兵法》。17歲即考取隨營將校講習所,翌年又入工程營專門學校學習。他在學習軍事知識的同時,對西方傳入的科學技術知識也產生了極大興趣,開始關心天下大事。不久又加入劉靜庵、曹亞伯等人創辦的“日知會”,并成為該會的一名活躍分子。1906年,吳兆麟入參謀學校,三年后以全校**名的成績畢業,任工程營左隊隊長。 起義首先在工程營內爆發。由于起義者大部分是士兵和下級軍官,主張“排滿殺官”,不少軍官被殺害或逃避,加之起義計劃泄露,組織者被清政府捕殺,使起義陷入混亂。作為左隊隊長的吳兆麟,此時不顧安危,挺身出任起義總指揮。因為他曾任“日知會”理事,學識廣博,得到起義士兵的一致擁戴。他高聲問起義士兵:“你們的代表推舉我為總指揮,你們愿意嗎?”“愿意!”士兵們回答。 “如果愿意,就要聽從指揮,違令者斬!”吳兆麟宣布。 “聽從指揮!違令者斬!”士兵們的態度非常堅決。 于是,吳兆麟下令:分兵兩路攻占督署;消滅憲兵隊;固守楚望臺軍械庫;奪取中和門,策應并掩護炮隊入城,破壞敵人交通和通信系統。吳兆麟對拿破侖的炮戰戰術頗有研究,他利用大炮射程遠、殺傷力強的特點,指揮火炮向督署衙門守軍猛烈轟擊。湖廣總督瑞瀲被隆隆炮聲嚇破了膽,眼見電話線被切斷,指揮失靈,便倉皇從后院破墻而逃,躲到“楚豫號”兵艦上。夜半時分,天降小雨,全城斷電,一片漆黑。清軍借夜幕拼力頑抗,義軍炮兵失去目標,一些士兵逡巡不前,督署久攻未下。**路軍指揮鄺杰擅自率隊退回楚望臺指揮所。吳兆麟見狀大怒,命令處決鄺杰,以肅軍紀。經眾人求情,吳兆麟才寬免鄺杰一死,乃通告全軍以此為戒,下不為例。他先向部下曉以利害:“今夜如不將敵人擊潰,到天亮之后,我們就會被敵人消滅。”隨后又從預備隊中挑選了百余名士兵,采用火攻,親自督率猛撲督署衙門。熊熊大火給炮兵指示了目標,瞬時槍炮聲大作,使清軍頓時大亂。激戰至凌晨5時,革命軍攻下督署,起義成功了。 正當雙方交戰正酣、相持不下時,吳母葉老夫人聞聽吳兆麟擔任了起義總指揮,又急又擔心,竟致全身劇烈顫抖,突然倒地而亡。吳兆麟獲悉后心中悲痛交加。但因戰事方興,無暇顧及,急令家人回去照料,自己仍舊堅持指揮。直至次日午時攻占漢口及漢陽兵工廠之后,他才回家料理喪事。 首義成功了,湖北各界代表共同推舉吳兆麟為全省都督。吳兆麟以年少資淺之由堅辭不就。當他得知原清軍第二十一混成協統領官黎元洪尚在武漢,便派人找到黎元洪。黎元洪見革命軍前來領他去見吳兆麟時,嚇得渾身發抖,百般推脫,連說:“吳畏三乃余之學生,富有軍事學識,有伊一人足矣!”來人見他執意不從,厲聲喝道:“從則生,不從則死,統領自己選擇吧!,’黎元洪只好從命。吳兆麟聞訊后派兵列隊鳴號歡迎。黎元洪身著青呢長夾袍,頭戴瓜皮小帽,來到楚望臺。他一面強笑著向眾人拱手道賀:“各位辛苦了!”一面卻私下責問吳兆麟為什么“造反”。在討論成立軍政府的會議上,吳兆麟、湯化龍等人推舉黎元洪為湖北都督,得到大部分與會者的認同,但黎元洪仍然不肯就職,遂被軟禁在軍政府中。 10月中下旬,清政府派重兵南下,圍剿鎮壓武昌革命。吳兆麟與各將領一道指揮漢口保衛戰,與清軍展開殊死戰斗。苦戰之下,漢口、漢陽相繼失守,黎元洪攜都督印逃往葛店,武昌危在旦夕。吳兆麟毅然繼黃興之后出任民軍總司令,力撐危局。正當戰事處于膠著狀態,英國使節盤思來到吳兆麟的洪山司令部,表示愿在清軍與民軍之間調解停戰,但提出要見黎元洪并在停戰協議上加蓋都督印。吳兆麟急中生智,假說都督府失火,黎元洪已移到劉家祠辦公,可派人前往取印。他一面安排盤恩在司令部用飯,一面派人在城里找到一名刻字工匠,匆匆刻制了一枚都督官印,促使停戰協議達成,武昌得以轉危為安。嗣后,清廷遜位,南北議和,吳兆麟任大元帥參謀總長,兼陸軍第五師師長。但黎元洪施用調虎離山之計,將吳兆麟、竇秉鈞等首義軍官調往北京。 ……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