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基因工程學原理(第4版)/馬建崗/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十三五規劃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308907
- 條形碼:9787569308907 ; 978-7-5693-0890-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因工程學原理(第4版)/馬建崗/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十三五規劃教材 內容簡介
《基因工程學原理(第4版)》是定位于于大學本科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專業的教材,作為西安交大連續三屆的規劃教材,本書較為成熟,反映較好,此版在~3版的基礎上對內容進行了修改和調整。內容編排以基因工程的操作過程為順序,突出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并適當介紹基因工程學領域很新研究進展和應用以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書中配有適當的插圖,使一些復雜的基因工程操作看起來簡明而清晰,便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組織。
基因工程學原理(第4版)/馬建崗/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十三五規劃教材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基因與基因工程 1.1.1 基因的概念 1.1.2 基因工程的誕生與發展 1.1.3 基因工程的研究內容 1.1.4 基因工程與生物工程的關系 1.2 基因工程的操作和應用 1.2.1 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 1.2.2 基因工程的應用 1.3 基因工程的安全性 1.3.1 基因工程的安全隱患 1.3.2 重組DNA研究的安全措施 1.3.3 轉基因產品的消費安全性 1.4 本教材的結構安排第2章 基因工程的工具酶 2.1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 2.1.1 宿主的限制和修飾現象 2.1.2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類型 2.1.3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命名 2.1.4 影響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活性的因素 2.1.5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對DNA的消化作用 2.1.6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反應的終止 2.2 DNA修飾酶 2.2.1 核酸酶 2.2.2 聚合酶 2.2.3 修飾DNA分子末端的酶 2.3 DNA連接酶 2.3.1 大腸桿菌和T4噬菌體的DNA連接酶 2.3.2 影響連接反應的因素第3章 目的基因 3.1 基因的組織 3.1.1 原核生物基因的結構 3.1.2 真核生物基因的結構 3.2 從基因文庫中篩選目的基因 3.2.1 基因組文庫的構建 3.2.2 cDNA文庫的構建 3.3 化學法合成目的基因 3.3.1 磷酸二酯法 3.3.2 亞磷酸三酯法 3.3.3 寡核苷酸的連接 3.4 通過PCR獲得目的基因 3.4.1 PCR技術 3.4.2 聚合酶鏈式反應的*適條件 3.4.3 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的應用第4章 基因的體外重組 4.1 基因克隆策略 4.2 克隆載體 4.2.1 質粒載體 4.2.2 噬菌體載體 4.2.3 柯斯質粒載體 4.2.4 人工染色體載體 4.3 DNA的連接 4.3.1 DNA片段在體內和體外的連接——黏性末端的連接 4.3.2 F齊末端的連接 4.3.3 TA克隆第5章 基因的轉移與重組體的檢測 5.1 基因克隆的宿主細胞 5.2 重組體向宿主細胞的導人 5.2.1 重組體DNA分子的轉化或轉染 5.2.2 入DNA的體外包裝 5.2.3 體外包裝的入噬菌體的轉導 5.3 重組體克隆的篩選與鑒定 5.3.1 遺傳檢測法 5.3.2 物理檢測法 5.3.3 核酸雜交篩選法 5.3.4 免疫化學檢測法 5.3.5 DNA一蛋白質篩選法第6章 原核細胞的基因工程 6.1 原核表達的宿主細胞 6.2 影響原核細胞基因表達的因素 6.2.1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特點 6.2.2 原核基因表達的調控序列 6.2.3 原核表達載體 6.2.4 提高克隆基因表達效率的途徑 6.3 利用原核細胞生產人胰島素和生長激素 6.3.1 生產重組蛋白的表達系統 6.3.2 重組人胰島素的生產 6.3.3 重組人和牛生長激素的生產 6.4 利用原核細胞生產小分子抗體第7章 酵母細胞的基因工程 7.1 酵母染色體的人工合成 7.2 酵母基因的克隆 7.2.1 酵母基因克隆載體——穿梭質粒 7.2.2 利用大腸桿菌突變互補法克隆酵母生物合成基因 7.2.3 用簡單的互補法克隆酵母基因 7.3 以酵母細胞為材料對真核生物功能的研究 7.3.1 酵母的同源重組 7.3.2 用酵母研究高等生物基因的信號通路 7.3.3 用酵母研究真核細胞核內小分子.RNA U2的功能 7.3.4 用酵母研究真核細胞蛋白質一蛋白質相互作用 7.4 利用酵母細胞生產乙肝疫苗第8章 哺乳動物細胞的基因工程 8.1 哺乳動物細胞的基因轉移 8.1.1 哺乳動物細胞的選擇性標記 8.1.2 哺乳動物細胞基因轉移的途徑 8.2 轉基因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的表達 8.2.1 基因的瞬時表達 8.2.2 基因的長期穩定表達 8.2.3 基因的高效表達 8.3 用哺乳動物細胞大規模生產人的復雜蛋白質第9章 轉基因植物 9.1 植株再生 9.1.1 植物在遺傳工程方面的優缺點 9.1.2 原生質體再生植株 9.1.3 葉盤再生植株 9.2 植物基因轉移的途徑 9.2.1 土壤農癌桿菌的Ti質粒引起冠癭瘤 9.2.2 Ti質粒的T-DNA部分轉移至植物細胞 9.2.3 T-DNA經過改造后作為基因工程載體 9.2.4 植物基因轉移的方式 9.2.5 用報告基因證明轉移基因在植物組織中的表達 9.2.6 病毒作為植物基因轉移的載體 9.2.7 用基因槍和電擊法將DNA轉移入植物細胞 9.2.8 用DNA包裹的粒子轟擊可產生轉基因細胞器 9.3 轉基因植物基因的表達 9.3.1 植物表達抗感染的病毒外殼蛋白 9.3.2 植物表達微生物毒素以阻止昆蟲蠶食 9.3.3 抗除草劑植物 9.3.4 轉基因花卉植物 9.3.5 利用轉基因植物生產有重要價值的蛋白質 9.4 轉基因植物生產基因代謝產物 9.4.1 “黃金大米”的基因工程生產 9.4.2 PHB的基因工程生產第10章 轉基因動物 10.1 轉基因小鼠 10.1.1 轉基因小鼠的微注射途徑 10.1.2 轉基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