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西方形而上學思想史.1/思想文化史書系(西方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6008
- 條形碼:9787010196008 ; 978-7-01-01960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方形而上學思想史.1/思想文化史書系(西方系列) 本書特色
形而上學是一個曾對西方哲學、文化和社會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學科,它從*深層的根源上影響著西方的哲學、文化和社會,并使西方的哲學、文化和社會形成了有別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的獨特特征。探討、歸納和分析形而上學產生、發展乃至逐步衰落的歷史和內在邏輯,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西方的哲學、文化和社會的現狀,并且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展望西方的哲學、文化和社會的未來。強以華、唐東哲著的《西方形而上學思想史(Ⅰ)》是《西方形而上學思想史》**卷,在探討了何謂形而上學以及形而上學內部學派區分的基礎上,基于突出主要哲學家并圍繞主要哲學家兼顧其他哲學家的原則,主要圍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托馬斯的形而上學系統地探討了形而上學在西方古代社會的發源、確立和發展。本卷以描述為基礎,以分析為核心,這就是說,以哲學家的著作為藍本,在尊重客觀史實的基礎上描述古代形而上學的發展歷程,并在這一描述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古代形而上學發展的內在邏輯,從而努力發現西方古代形而上學思想的本來面貌和深層本質。
西方形而上學思想史.1/思想文化史書系(西方系列) 內容簡介
形而上學是一個曾對西方哲學、文化和社會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學科,它從很深層的根源上影響著西方的哲學、文化和社會,并使西方的哲學、文化和社會形成了有別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的獨特特征。探討、歸納和分析形而上學產生、發展乃至逐步衰落的歷史和內在邏輯,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西方的哲學、文化和社會的現狀,并且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展望西方的哲學、文化和社會的未來。本書是《西方形而上學思想史》靠前卷,在探討了何謂形而上學以及形而上學內部學派區分的基礎上,基于突出主要哲學家并圍繞主要哲學家兼顧其他哲學家的原則,主要圍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托馬斯的形而上學系統地探討了形而上學在西方古代社會的發源、確立和發展。本卷以描述為基礎,以分析為核心,這就是說,以哲學家的著作為藍本,在尊重客觀史實的基礎上描述古代形而上學的發展歷程,并在這一描述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古代形而上學發展的內在邏輯,從而努力發現西方古代形而上學思想的本來面貌和深層本質。 全書分三篇十二章,約30萬字。
西方形而上學思想史.1/思想文化史書系(西方系列) 目錄
一、何謂形而上學?
二、形而上學的命運
三、本卷的內容與結構
**篇 理念論:形而上學的發源
**章 柏拉圖理念論的思想基礎
一、柏拉圖其人其事
二、自然哲學的理論淵源
三、蘇格拉底的理論資源
四、柏拉圖理念論的誕生
第二章 柏拉圖哲學的理念論
一、理念:世界的真正根源
二、理念世界和現實世界
三、離合:模仿說與分有說
四、作為普遍性的理念
五、理念論存在論的影響
第三章 柏拉圖哲學的認識論
一、真理的認識
二、光照與善照
三、知識的系統
四、辯證的方法
五、靈魂回憶說
六、柏拉圖認識論的影響
七、洞穴的比喻
第四章 理念論:形而上學的發源
一、辯證科學:形而上學的發源
二、以真為核心的真與善的統一
三、以理性為正宗的哲學與文學的對立
四、柏拉圖晚年的自我批判
第二篇 存在論:形而上學的確立
**章 亞里士多德存在論的思想基礎
一、亞里士多德其人其事
二、世界四種原因的探討
三、理念論的批判
第二章 亞里士多德哲學的存在論
一、四種原因學說
二、潛能現實學說
三、一般實體學說
四、**實體學說
五、亞里士多德存在論的影響
第三章 亞里士多德的認識論
一、亞里士多德認識論的基礎
二、統一:靈魂與軀體的關系
三、認識:主體與對象的關系
四、實踐:主體與對象的關系
五、亞里士多德認識論的影響
第四章 形而上學的確立
一、**哲學及其學科地位
二、形而上學的**科學性質
三、形式因就是目的因
四、邏輯科學與理性本質
五、形而上學的內在分歧
第三篇 上帝論:形而上學的發展
**章 托馬斯上帝論的思想基礎
一、托馬斯其人其事
二、托馬斯所面臨的問題
三、托馬斯形而上學思想的誕生
第二章 托馬斯的上帝論
一、上帝存在的證明
二、上帝的本質與屬性
三、上帝創造萬物
第三章 托馬斯的認識論
一、人的認識能力
二、以上帝為核心的兩種知識體系
三、托馬斯形而上學思想的總結
第四章 形而上學的發展
一、形而上學的上帝對象
二、以上帝為對象的真與善的統一
三、理性和信仰的爭執與統一
四、走向近代形而上學
參考文獻
后記
西方形而上學思想史.1/思想文化史書系(西方系列) 節選
《西方形而上學思想史1/思想文化史書系·西方系列》: 其一,靈魂必須不朽!熬裰a術”是對心靈或靈魂中已有知識的助產,若是靈魂和肉體一道誕生并且一道死亡,那么,我們就無法說明靈魂何以先天具有了自己的知識;只有靈魂不朽,我們才能說明它在與肉體結合之前就已獲得了自己的知識,并且在肉體死亡之后它仍具有這些知識。因此,蘇格拉底非常重視對于靈魂不朽的論證。在《斐多篇》中,柏拉圖記敘了蘇格拉底在被處死之前所談到的靈魂不死的論證,在論證中,蘇格拉底向西米亞斯說:“……我們的靈魂在獲得人形之前就有一個在先的存在,西米亞斯。它們獨立于我們的身體,也擁有理智!薄 ∑涠R必須先有!熬裰a術”之所以可能“助產”,是因為被助產的對象早已先行存在于人的心靈之中,正如在肉體助產時嬰兒早已先行存在于孕婦的身體之中一樣。顯然,早已存在于心靈的東西還需要助產的情況表明,心靈必定已經忘掉了那需要被助產的東西,否則,助產就無從說起。根據蘇格拉底的解釋,不朽的靈魂(心靈)在與肉體結合時受到了污染,所以,對于這樣的心靈來說,知識需要在助產的幫助下才能重新被回憶起來。蘇格拉底認為,若說某人回憶起什么東西,那一定是他先已在某個時間或其他時間認識了它。 其三,回憶必須刺激。“精神助產術”是一種現實的人與人之間的問答,它通過對于人在經驗世界中獲得的各類具體的、個別的所謂知識的詰難而引申(助產)出早已存在于他的心中的普遍的、一般的知識,這種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得出結論,即:盡管那些一般的知識早已存在于人們的心靈之中,但是,它在被忘記的情況下能被回憶起來還需要來自經驗世界的某種刺激。蘇格拉底在探討人們心靈中的先天知識需要經驗刺激才能被回憶起來的問題時舉例說:“當情人們看到他們所愛的人的樂器、衣裳,或她的其他任何私人物品,你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會有什么事情發生。他們一認出某種東西,心里就幻想出它的主人的形象。這就是回憶!币虼,“學習就是回憶”! 「鶕陨蠋讉要點可見,蘇格拉底的問答方法(“精神助產術”或歸納論證)系統表述了一種先驗論的認識論(方法論)。這種認識論明顯地影響到了柏拉圖,柏拉圖的認識論(以及他的辯證法)其實是在這三個方面的系統發揮。經由柏拉圖的認識論(以及辯證法),蘇格拉底又影響到了典型形而上學中的認識論亦即唯理論的認識論。不同的唯理論者的具體觀點雖有這樣那樣的差異,但是,所有的唯理論者歸根到底都是先驗論者,他們一致地把天賦觀念和天賦知識作為認識的基礎。一些更為極端的唯理論完全排除經驗性的認識而強調理性與認識對象的直接貫通;一些不太極端的唯理論則在強調經驗認識不是通向真理的必要途徑的同時也像蘇格拉底那樣又以某種方式強調經驗的“刺激”作用(例如萊布尼茨)。當然.除了柏拉圖之外,大多數唯理論者并不把靈魂不朽作為先驗論的基礎,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認識論的獨斷論色彩更為強烈!
西方形而上學思想史.1/思想文化史書系(西方系列) 作者簡介
強以華,1956年生,安徽南陵人,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暨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美國康乃爾大學訪問學者! ≈饕芯款I域為形而上學、西方哲學、倫理學。曾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項目和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出版著作、譯著多部,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論文100余篇! √茤|哲,1993年生,河南鄭州人。湖北大學哲學學院研究生! ≈饕芯糠较驗樾味蠈W和倫理學。曾在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發表論文若干篇。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