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國家治理現代化視角下的公共政策創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57898
- 條形碼:9787509657898 ; 978-7-5096-578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治理現代化視角下的公共政策創新 本書特色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構成了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第五個現代化”,其現代化的程度直接關系到其他“四個現代化”的進一步推進。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勢必要求國家行政決策制度進行突破性變革,公共政策活動必須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總體原則下邁上現代化的道路。
國家治理現代化視角下的公共政策創新 內容簡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構成了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第五個現代化”,其現代化的程度直接關系到其他“四個現代化”的進一步推進。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勢必要求國家行政決策制度進行突破性變革,公共政策活動必須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總體原則下邁上現代化的道路。
國家治理現代化視角下的公共政策創新 目錄
**章 緒論
**節 研究背景
一、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公共政策創新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三、基于公共治理的政策創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
第二節 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分析法
二、內容分析方法
三、調研訪談方法
第三節 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內容概覽
三、數據來源
第四節 主要創新點
一、研究視角創新:嘗試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理論框架下研究公共政策創新
二、研究內容創新:構建創新理論、公共政策和治理理論的多元理論框架
三、研究方法創新:結合“大數據”和內容分析法進行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第二章 理論基礎
**節 國家治理現代化
一、治理理論
二、國家治理體系
三、現代化與良治
第二節 政策網絡理論
一、政策網絡理論的產生
二、政策網絡理論的主要內容
三、政策網絡理論在本書中的適用性
第三節 創新生態體系理論
一、創新理論
二、創新研究從“創新系統”逐漸走向“創新生態體系
第三章 科技治理體系現代化:概念、特征與挑戰
**節 “科技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概念內涵
一、科學、技術與創新的治理問題
二、“科技治理體系現代化”概念的提出
第二節 “科技治理體系現代化”概念的基本特征
一、強調對科學、技術和創新(STI)的治理
二、與過去的科技體制改革不同,這個概念強調多主體民主參與
三、完善的制度體系是科技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法制基礎
四、科技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目的是利益相關者的長期共贏
五、法治化、科學化、民主化、文明化為科技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標志
第三節 影響我國科技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制約因素
一、創新鏈與資金鏈的協調問題
二、科技創新主體自身的治理體系及能力建設問題
三、科技資源配置中的政府與市場的定位與協調問題
四、治理過程的公眾參與問題
第四章 政策生命周期視野下的中國創新政策演變
第五章 大數據背景下的公共政策量化研究:以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為例
第六章 創新理論與公共政策實踐研究:以一項土地政策分析為例
第七章 我國耕地占補平衡政策的成效與局限
第八章 內容分析方法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應用
第九章 我國農地非農化亂象中政府角色的政策網絡分析
第十章 基于政策網絡視角的公共政策主體互動模式探究
第十一章 總結與討論
附錄A 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樣本(2010-2015年)
附錄B 我國耕地占補平衡相關政策匯總
附錄C 我國耕地占補平衡政策主題詞的頻數統計
附錄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al Policies of China 2010—2015 and Their Implications
附錄E 個人簡歷及博士后期間的主要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國家治理現代化視角下的公共政策創新 作者簡介
孫蕊,女,管理學博士,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博士后,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共政策和科技創新等。主持參與多項國家級科研課題;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