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民工社會保障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34044
- 條形碼:9787520334044 ; 978-7-5203-340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民工社會保障研究 內容簡介
《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民工社會保障研究》作者綜合運用人口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科知識,在城鄉統籌發展、城鄉公共服務均化、社會主要矛盾轉變、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思想以及國外社會保障理論、勞動力轉移理論、政府職能理論、福利經濟學理論、公平效率理論以及馬克思主義社會保障思想等的指導下,綜合運用文獻研究法、社會調查法、案例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民工社會保障”這一核心議題展開研究,以期為完善中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順利推進鄉村振興,進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提供理論參考與實踐指導。全書布局合理,結構嚴謹,敘述清晰,論證有力,文筆流暢。 《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民工社會保障研究》的貢獻主要有:一,以農民工社會保障和勞動力市場良性互動為目標,以發揮農民工社會保障人力資本效應和遷移效應等為核心主題的研究,有利于完善流動人口社會保障理論、農民工返鄉創業理論和勞動力市場經濟理論,進而為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理論體系建構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第二,為地方政府、用人單位等相關決策主體提供農民工社會保障完善的操作指南,有序促進農民工市民化及農民工返鄉創業、共享發展成果,維護社會穩定和實現公平正義;第三,加快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以及鄉村振興步伐,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
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民工社會保障研究 目錄
**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意義
一 理論意義
二 現實意義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 國外相關文獻綜述
二 國內相關文獻綜述
三 國內外相關文獻述評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可能的創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可能的創新
第五節 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章 基本概念辨析與基本理論闡述
**節 基本概念辨析
一 傳統城鎮化與新型城鎮化
二 農民工與農民工返鄉創業
三 農村剩余勞動力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四 社會保障與農民工社會保障
五 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振興
第二節 基本理論闡述
一 西方社會保障理論
二 馬克思主義社會保障思想
三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四 福利經濟學理論
五 社會公正理論
六 理論啟示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我國農民及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的演變歷程
**節 我國古代社會保障思想與實踐
一 先秦時期的社會保障思想與實踐
二 兩漢時期的社會保障思想與實踐
三 唐宋時期的社會保障思想與實踐
四 明清時期的社會保障思想與實踐
五 我國古代社會保障思想與實踐的簡要評述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農民社會保障問題的演變歷程
一 “五!惫B和集體依托階段
二 家庭生產保障階段
三 社會化發展階段
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簡要評述
……
第四章 農民工進城務工面臨的主要風險
第五章 鄉村振興與農民工社會保障的內在關聯
第六章 社會保障對農民工參與鄉村振興意愿影響的實證分析
第七章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
第八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民工社會保障研究 節選
《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民工社會保障研究》: 。ǘ┺r民工返鄉創業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部分進城務工農民工經過一段時間的打拼,又陸續返回家鄉,利用務工過程中積累的人力資本、資金與信息,在家鄉的農村、小城鎮創辦實體。農民工的這種逆向回流,打破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傳統模式,日益形成了農村勞動力在城鄉間雙向流動的新格局。進入21世紀以來,沿海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向中國內陸地區和勞動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轉移,特別是在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發展、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創業環境的日益改善,農民工返鄉創業進程進一步加快。農民工這種從“城市打工者”嬗變為“鄉村創業者”的現象,在學界被稱為農民工返鄉創業。① 然而,截至目前,學界尚未形成被廣泛認可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概念。有研究者將其定義為:農民工進城務工或者在城市積累了一定的經商經驗以及資金、技術、熟知家鄉經濟環境,為了個人和家鄉的發展而回鄉創辦工、商等企業的行為。另有學者認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是指部分農民工在非農化過程中從農村轉移出來,通過進城務工積累了技術、經驗、人力、社會資本之后,*終又回到家鄉創業的行為。還有人將其描述為:在城鎮務工、經商中,開闊了眼界、增加了膽識、積累了一定資金.還受到內外部主、客觀因素雙重影響的農民工,利用在城市中掌握的新技術和管理經驗,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返回家鄉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或工、商企業,帶領家鄉農民發家致富的過程。 綜上不難發現,農民工返鄉創業是一個跨領域的概念,既涉及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和人口學等學科領域,也涉及產業規劃發展與創業者個體決策等宏、微觀問題。《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民工社會保障研究》結合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具體情景與創業的四要素,將農民工返鄉創業作如下定義:在農村剩余勞動力向發達地區和城市跨區域流動務工、經商的進程中,農民工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機遇及在城市務工所面臨的生存壓力,出于生計、自我發展、家鄉發展等方面的動機,利用自身在務工過程中積累的人力資本(專業技術、企業管理經驗、遷移經驗)、資金和信息等資源,返回原來所在的鄉村、小城鎮創辦實體,發展工商服務業,投資商品性農業等活動。 外出務工農民基于外部環境施加的壓力(如城市生活成本上升、不平等待遇的事實存在、就業難度日益加大)和提供的機遇(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發展、鄉村振興等戰略實施下農村創業環境的改善,政府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與自身資源和條件(務工積累的資金以及技術、經驗等人力資本)的權衡,在理性心理的驅使下作出的決策。顯然,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必須具有“識別機會的能力”,也就是創業信息獲取與把握能力,在此基礎上,“根據已經控制的資源獲取機會”,并利用這種機會創造財富;在決策實施過程中,作為創業者的農民工必須具備一定的“首創精神、想象力、靈活性、創造性”,這無疑是農民工創業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①;*終,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結果,就是通過新實體促進了鄉村產業發展、社會效益增加和鄉村崛起(見圖2-1)。這實際上就是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形成機理!
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民工社會保障研究 作者簡介
江維國,湖南益陽人,管理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副教授、高級經濟師,湖南農業大學“1515”人才培養團隊核心人員,主要從事農民社會保障與農村公共管理研究。主持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持完成省級科研項目1項、廳級科研項目2項。近五年在《華南農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現代經濟探討》等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論文10篇,在其他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2篇,在省級期刊上發表論文21篇,在湖南人民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專著5本! ∮谟拢嫌乐萑耍┦俊,F就職于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碩士生導師,湖南農業大學“1515”學術骨干人才。主要研究領域:農村健康服務、衛生信息管理、衛生資源配置等。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M-health導向下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供給側創新研究”,主持、參與多項省廳級項目,公開發表論文10余篇,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專著2本! ≈苜t君,湖南長沙人,博士,F為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民健康與農村經濟發展、醫療保障、數據統計與分析等研究。近年來,主持有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教育廳優秀青年基金項目等10項課題,在清華大學出版社、上海交大出版社、北京理工出版社等出版教材專著4部,在重要學術期刊公開發表論文10余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