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當代贛商·張華榮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0103271
- 條形碼:9787210103271 ; 978-7-210-1032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贛商·張華榮 本書特色
2018年,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已經走過了整整四十個年輪,四十年來,一大批優秀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迅速成長,為他們著錄宏大創業史,即是向改革開放40周年的獻禮,也是新時代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的主旋律。他們在開拓奮進、勇于擔當中積淀的寶貴經驗,他們厚德實干、以利天下的深厚感召力,必將匯聚成激勵和引導人們健康成長的強大正能量。內容簡介
當代贛商·張華榮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一批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敢為人先、勇于探索、成就大業且具有深厚家國情懷的江西優秀企業家作為杰出贛商代表, 每位企業家自成一卷, 以報告文學敬重誠直的紀實方式再現他們的創業心路歷程, 展現他們的商業智慧、商道品格和人生情懷。本冊為張華榮。
當代贛商·張華榮 目錄
概述
**章 漸行漸遠的沉重夢想 21
**節 年少歲月深留痕23
第二節 沉重的退伍返鄉歸途31
第三節 “只要不種田干什么都行” 34
第二章 在走出農村的艱辛中與鞋結緣 40
**節 艱辛奔波的游販時光42
第二節 小鞋販的大夢想51
第三節 從家庭作坊到規模化鞋廠61
第四節 燈火闌珊望來路 68
第三章 被騙出來的“江西華堅” 73
**節 臺商“慕名”上門合作辦廠 75
第二節 騙局揭穿后的進退維谷83
第四章 不堪回首的從頭再來 91
**節 痛苦而艱難的選擇93
第二節 絕處逢生的外貿訂單95
第三節 東山終又重漸起102
第四節 從外貿“滑鐵盧”中果斷撤退 104
第五章 非同尋常的逆轉之機 109
**節 在東莞厚街發現新天地111
第二節 始料不及再陷困境116
第三節 逃往俄羅斯計劃123
第四節 生死攸關“第d一單” 127
第五節 百感交集的大逆轉136
第六章 氣勢磅礴大崛起 147
**節 東莞制鞋業界一傳奇149
第二節 再突重圍 傲立業界152
第三節 敢為人先謀大局159
第四節 奠基現代鞋企集團航母164
第七章 問鼎中國女鞋制造業翹楚 170
**節承載壯闊夢想的紅土地 171
第二節開啟自主品牌打造之路 177
第三節金融風暴中的穩健崛起 183
第四節成就中國女鞋制造翹楚 190
第八章 打造“世界鞋業硅谷” 193
**節 行業領軍者的責任憂思195
第二節 引y領行業宏大轉型之路201
第三節 順勢鑄就中國鞋業大平臺207
第四節 世界鞋業“硅谷”崛起 214
第九章 走向鞋業制造國際大舞臺 218
**節 目光投向海外制造220
第二節 邁出布局全球堅實步伐224
第三節 馳騁在“一y帶一路”廣闊天地 236
第四節 成就民族品牌企業的光榮夢想241
第十章 責任與使命同行 245
**節 一封感謝信映照創業感恩路247
第二節 三十年慷慨教育慈善251
第三節 鮮為人知的一道美麗風景256
第四節 博大的企業家情懷263
當代贛商·張華榮 節選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是一個偉大時代的起點,也是許許多多普通人命運的重大轉折點。 在工商業領域,一個向個體小商小販們敞開廣闊天地的壯闊時代,潮涌而起。那些不甘于命運、渴望改變自己現實窘境、大多數來自“草根”的人們,在國家改革開放波瀾壯闊大幕徐徐開啟之后,開始成為中國廣大城鄉應運而生的第d一批個體戶。 當時,社會上將這個群體稱作個體小商販。 那時,人們對個體小商販還存在幾分偏見甚至是不屑。這源于在改革開放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個體經商曾被視為是投機倒把的活動,是要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來割除的行為。因此,在改革開放之初的一段時間里,買賣仍是社會慣性意識中的“禁區”。那些從事個體販賣活動的私人經營者,在世人眼里,自然也是多少有些“投機取巧”和“不務正業”思想的那類人。 也正因為如此,在那時,像張華榮這樣的個體小商販們,在開始他們艱辛不易的個體經營生計的同時,不僅需要有不拘泥于世俗偏見的勇氣,還要有敢為人先的膽量氣魄。 在家鄉南昌縣麻丘鎮厚溪村一帶的十里八鄉販賣油菜籽,在麻丘小鎮上擺地攤的過程中,張華榮已漸漸地意識到,外面的世界有更加熱鬧開闊的生意天地。 于是,他果敢地走出了家鄉那方狹小的空間,嘗試著去往浙江等地見世面、找機會。 張華榮果真見到了世面,找到了機會,也結下了今生與鞋業的不解之緣! 80年代初,浙江義烏等地自發形成的小商品市場開始蓬勃興起。在這里,張華榮發現一款北京布鞋很流行,他試著販運到江西南昌、九江等地來擺攤設點進行銷售,居然十分暢銷。 從此,張華榮就做起了販鞋的生意。 在這一過程中,張華榮一點點積累,賺到了他人生中的**桶“金”。 在走出鄉村,往返于浙贛兩省販賣布鞋的過程里,呈現于眼前廣闊且欣榮蓬勃的城鄉商品市場,讓張華榮興奮地發現,自己身邊的一切越來越不同了。而且,他還漸漸發現,曾被人們認為是“不入流”的販進賣出的行當,加入其中的人越來越多了,在社會的主流意識里,人們甚至開始認為,這是有能耐的人所做的事。 張華榮逐漸深刻地意識到,時代真的變了,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巨變之中,一定潛藏有屬于自己人生的機會。而這一機會,也一定是能夠讓自己實現擺脫依賴土地為生強烈愿望的一條途徑。 后來的現實,證明了張華榮的判斷和努力方向極為正確。 當全國城鎮各地隨處可見個體鞋帽經營戶的時候,張華榮已小有積蓄了。這時,他也漸漸發現,短短兩三年時間里,一些曾經與自己情況類似的個體戶中,有人在小有積蓄后,開始著手把生意做大。 張華榮也萌生出了一個念頭——把自己經營鞋子的生意做大起來! “現在市面上北京布鞋很暢銷,自己何不開一家生產北京布鞋的制鞋廠呢?”此時,走南闖北做鞋生意不到兩年時間的張華榮,眼光和膽量已今非昔比,他既看到了省內外正蓬勃而起的商品市場,又看到了國家政策鼓勵私人經商辦廠。 想好了看準了,張華榮說干就干。 1984年10月,張華榮靠著自己的積蓄和借來的共4000多元錢,在家鄉厚溪村自己的家里辦起了“南昌縣麻丘厚溪青春鞋帽廠”。這個家庭作坊式的小鞋廠,包括張華榮和請來的工人共10個人,3臺縫紉機,主要生產當時市面上頗為流行暢銷的北京布鞋。 從這個家庭作坊式小鞋廠開始,張華榮邁出了艱苦創業的步伐。 由個體小商販到私人小鞋廠的老板,在這人生角色的悄然轉變過程中,張華榮隨后也真切體驗到了無數的艱辛。除此之外,還有對小鞋廠將來發展前景的未知。 然而,在張華榮的內心深處,卻充滿著激情和無限憧憬,他把改變一輩子種田當農民命運的希望,全部寄予在了自己那家庭作坊式的小鞋廠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張華榮誠信傾力經營之下,他那偏居于家鄉厚溪村的作坊式小鞋廠,開始一點點有了起色,逐漸在南昌市一帶小有名氣,所生產的北京布鞋常常供不應求。 “鞋廠要想發展,必須要走出閉塞的家鄉”——1986年,張華榮把南昌縣麻丘厚溪青春鞋帽廠搬遷到了南昌市湖坊鄉順外村,并更名為“南昌市湖坊鞋廠”,以期在行業信息靈通、市場氛圍濃厚的環境中,讓鞋廠獲得更快的發展。 接下來的事實又證明,張華榮的這一決定,是讓鞋廠邁向大發展十分重要的關鍵一步! 果不其然,在搬遷到湖坊鄉順外村之后,鞋廠的快速發展大大超出預期。 從1986年到1991年,鞋廠的發展幾乎一年一個臺階,產銷量連年翻番,員工人數也增至近200人,一躍而成為一家擁有多套制鞋機械設備和年生產幾十萬雙布鞋的中型規模制鞋廠,并榮獲南昌市先進私營企業稱號。 從一個家庭作坊式小鞋廠到一家初具規模的中型鞋廠,張華榮前后用了整整8年的時間,在南昌市制鞋行業創造了一個讓人驚嘆的奇跡。 意氣風發、信心倍增的張華榮,此時又有了更大想法,他迫切希望把南昌市華榮鞋廠做成行業里的佼佼者,快速發展成為一家大型現代化制鞋廠。 就在這時,一位臺商慕名上門找到張華榮,提出雙方一起合作,共同創辦一家大型現代化制鞋廠。 1992年,基于對這位臺商的信任和自己想把鞋廠做大的迫切愿望,張華榮欣然應允,傾其所有,與臺商合資成立了“江西華堅鞋業有限公司”。
當代贛商·張華榮 作者簡介
熊波,男,1982年11月生,江西南昌人。從事新聞工作,歷任記者和專欄主編。發表紀實類文學作品百余萬字。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