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2018)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與對策:國務院研究室調研成果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29264
- 條形碼:9787517129264 ; 978-7-5171-292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8)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與對策:國務院研究室調研成果選 本書特色
本書是國務院研究室2017年下半年的調研成果集,大多數作者是國務院研究室的同志。全書分為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勢頭、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大精準脫貧力度、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推進衛生健康和養老服務業改革發展、國際經驗借鑒和國外考察報告等七個部分。書中收錄的這些成果,是針對2017年下半年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形成的,有的成果受到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重視和批示,有的成果直接推動了政府工作。本書的編輯出版,對研究中國2018年經濟社會形勢、把握國家宏觀政策,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權wei 性。
(2018)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與對策:國務院研究室調研成果選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務院研究室2017年下半年的調研成果集,大多數作者是國務院研究室的同志。全書分為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勢頭、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大精準脫貧力度、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推進衛生健康和養老服務業改革發展、靠前經驗借鑒和國外考察報告等七個部分。書中收錄的這些成果,是針對2017年下半年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形成的,有的成果受到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重視和批示,有的成果直接推動了政府工作。本書的編輯出版,對研究中國2018年經濟社會形勢、把握國家宏觀政策,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很好不錯性。
(2018)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與對策:國務院研究室調研成果選 目錄
黃守宏 1
一、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勢頭
經濟形勢穩中向好 宏觀調控可精準發力
宋 立 史德信 劉雪燕 呂 峰 3
金融運行穩中趨緊 穩健中性取向宜堅持
宋 立 史德信 王 元 孫建坤 安邦坤 9
經濟形勢尚存分歧 金融調控需精準發力
——經濟金融形勢座談會專家觀點綜述
宋 立 史德信 呂 峰 15
多措并舉應對股市短期調整
安邦坤 22
消費信貸增長過快 隱藏風險不容忽視
史德信 宋 立 李奇霖 27
應關注居民債務過快上升對消費穩定增長的影響
鄧 林 李宏軍 33
當前進出口形勢和下半年走勢
四季度進出口有望緩中趨穩
黃 濤 譚亞波 王檢貴 38
外貿穩增長調結構政策力度不能放松
黃 濤 王檢貴 43
二、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中科院部分院士對用好高端人才推進科技創新的三點建議
馬志剛 陳光華 王建芳 49
科技成果產業化需進一步解決好投入、交易和轉化三個環節的問題
平臺經濟在我國為什么越來越“火”
王 巍 55
王敏瑤 61
平臺模式在促進教育、醫療等民生事業發展方面大有可為
王敏瑤 67
汽車動力電池“報廢潮”將至 亟須破解五大瓶頸 打通回收利用鏈條
李 釗 邢建武 李攀輝 72
三、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基層對“放管服”改革幾個突出問題的反映
孫慧峰 鄧 林 79
減許可、推認證、強標準 加快轉變我國質量監管模式
喬尚奎 劉軍民 王曉丹 84
用好缺陷產品召回制度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李 釗 馬 波 91
改革銀行賬戶開立許可制度 破解新設企業開戶難題
喬尚奎 宋 立 馮曉嵐 劉軍民 96
國有資本開展創業投資亟須打破繁瑣僵化的制度性壁壘
王 巍 102
著力打造全程留痕、陽光透明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喬尚奎 劉軍民 108
農民工等返鄉創業的成效、問題和建議 關于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分析及建議
大運河保護和管理工作亟待加強
劉 力 張凱竣 114 李宏軍 李逸浩 124
馬志剛 劉學謙 詹文宏 李趕順 楊多貴 132
當前我國引進外資面臨困難多挑戰大
應通過“四優”擴大開放遏制增長持續下行
牛發亮 137
四、加大精準脫貧力度
小香菇變成扶貧大產業
貧困地區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怎么解
用好**書記和駐村干部這支脫貧攻堅特殊力量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的新探索
陳規陋習透支農民財力 亟須疏堵結合綜合施策
方 華 147
方松海 152
劉一寧 156
劉一寧 163
楊春悅 167
五、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地方高校自主辦學反映突出的十個問題
范緒鋒 周海濤 景安磊 175
以更大力度激發地方高校辦學活力
范緒鋒 劉永林 梁晶晶 郭二榕 181
應重視對我國學制改革的研究探索
應重視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型教育模式發展
鄭真江 185
鄭真江 192
六、推進衛生健康和養老服務業改革發展
應進一步打通社會辦醫等健康服務業發展面臨的堵點痛點
侯萬軍 王漢章 王天龍 許金華 203
應及時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我國大病保險制度
侯萬軍 王漢章 王天龍 209
關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幾點認識和思考
喬尚奎
促進民辦養老機構發展需要“放管服”改革再發力 孫慧峰 216
姜秀謙 王曉丹 228
關于加快適老化無障礙建設的建議
喬尚奎 孫慧峰 李宗伯 234
發展居家養老重在做足上門服務
喬尚奎 朱 峰 241
發展養老服務業亟須補上專業技能人員“短板”
喬尚奎 王曉丹 成海軍 247
推進醫養結合實踐中應力避五個“誤區”
加快推動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農村養老短板突出亟須加快補齊
喬尚奎 王曉丹 253
喬尚奎 劉軍民 260
張順喜 劉一寧 266
七、國際經驗借鑒和國外考察報告
“德國制造”何以久盛不衰 “中國制造”如何鳳凰涅槃
——赴德國“依靠創新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比較研究” 培訓考察報告之一
楊春悅 苑衍剛 張元軍 275
借鑒德國工業 4.0 實施經驗 提升中國制造水平
——赴德國“依靠創新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比較研究” 培訓考察報告之二
張凱竣 陳克龍 281
借鑒德國創新從協同到融通經驗 加快形成我國創新發展新動能
——赴德國“依靠創新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比較研究” 培訓考察報告之三
張凱竣 陳敬全 高潤生 288
德國中小企業“隱形冠軍”的成功之道
——赴德國“依靠創新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比較研究” 培訓考察報告之四
朱 寧 苑衍剛 295
適應新趨勢 推進企業組織結構變革
——赴德國“依靠創新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比較研究” 培訓考察報告之五
張凱竣 苑衍剛 301
借鑒德國雙元制教育模式 大力支持我國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
——赴德國“依靠創新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比較研究” 培訓考察報告之六
方 華 苑衍剛 李 宏 308
以工匠精神打造“中國制造”卓越品質
——赴德國“依靠創新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比較研究” 培訓考察報告之七
李 坤 史 鋒 314
德國政府是如何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
——赴德國“依靠創新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比較研究” 培訓考察報告之八
朱 峰 320
德國巴伐利亞州是如何由農牧業大州向高新技術強州轉型的
——赴德國“依靠創新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比較研究” 培訓考察報告之九
德國促進產學研融通創新的做法與啟示對德國工業 4.0 的幾點新認識
呂 學 張元軍 326 范緒鋒 許金華 333
胡 成 340
從芝加哥經濟轉型看美國傳統制造業中心 從“銹帶”到 “智帶”的演變
——赴美國“發達國家支持實體經濟、重振制造業政策措施”培訓團調研報告之三
歐陽進 張春生 葉仁雄 白 華 345
(2018)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與對策:國務院研究室調研成果選 作者簡介
黃守宏,1964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范縣,中國共產黨黨員,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書記、主任。其他作者系國務院研究室的同志及相關部委的專家學者。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