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許永璋先生說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628328
- 條形碼:9787550628328 ; 978-7-5506-283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許永璋先生說詩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將原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許永璋先生講授、鑒賞詩歌的相關文字匯編成冊, 其主體部分是《詩詞備課筆記》、《杜詩新話》, 大部分內容未曾公開發表過, 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對于普及優秀傳統文化也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許永璋先生說詩 目錄
前言
詩詞備課筆記
杜詩新話
唐代律詩研究五題
讀唐詩偶筆(十則)
附錄
從軍樂古詩選
一爐詩鈔
后記
許永璋先生說詩 節選
《許永璋先生說詩》: **節寫狂風吹破茅屋的情況。“八月秋高風怒號”,“八月秋高”是寫八月的天氣高朗,緊接著“風怒號”,是寫忽然刮起大風。這一句里呈現兩種極不調和的氣象,表現事出倉卒,無法提防,這就暗含著破屋的因素。詩一開頭,就來勢洶洶,使人好像聽到咆哮的風聲,感到猛烈的風勢。 “卷我屋上三重茅”,“卷”是風的動作,“三重”顯示風的力量,只有那怒號的風,才能卷起屋上的三重茅草。“我”字在這里很重要,表示這次風災首當其沖的便是詩人自己,并暗示出詩人親眼看著大風把茅草一層一層又一層地卷起來的焦灼心情。 “茅飛渡江灑江郊”,這句連用三個動詞,把茅草被風卷走的勢態描繪出來:“飛”是高飛,“渡”是橫渡,“灑”是亂灑。連用兩個“江”字,**個表明茅飛的距離,第二個表明茅灑的地點。茅草本身并沒有這三種動作,而所以如此,正是由于風的力量。 “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高者”是高飛的茅,“下者”是灑下的茅,“林梢”、“塘坳”不僅表示茅草“掛罥”、“飄轉”的地點,而且鮮明地襯托出“高”和“下”。“長”、“沉”這兩個動詞,和“掛罥”、“飄轉”兩個動詞,各為連動關系,但更重要的作用是加強語氣:“長”表示茅草掛在林梢,掛得很緊.好像長上去的一樣;“沉”表示茅草在空中飄轉而逐漸下沉之勢。 以上四句,都是從“風怒號”發出。寫茅草被風卷走的態勢,正所以表現風勢猛烈。 第二節寫群童抱茅,引起詩人的感嘆。“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南村”二字,表明這群孩子和詩人平時是相識的,“童”和“老”一對照,就表示這件事是不足計較的,因此“欺”字就只表現出孩子們頑皮的態度。既是小孩子頑皮,為什么接著第二句要那樣大發牢騷呢?這是詩人借題發揮,罵那些公開壓榨勒索人民的貧官污吏,使人意識到國危家破是那些“盜賊”所造成的,詩人曾有“盜賊本王臣”的詩句,更可證實這一點。因此這兩句詩應該這樣理解:詩人草堂上的茅草被狂風卷掉了,無知無識的南村群童卻趕來湊熱鬧,看到詩人正在倉惶失措,就想動手抱茅,所以詩人說:“頑皮的孩子們欺負我年老多病,想抱我的茅草,難道他們競忍心像那些貪官污吏一樣對面做盜賊嗎?”這兩句詩,從來解詩者都把它當作肯定的語氣,認為是詩人受到群童的欺侮而感到難堪。這樣解釋,是不了解詩人的偉大胸襟。詩人曾自比稷契,詩人曾想剖心瀝血來哺育鳳雛(中興的征兆),詩人曾做到“堂前撲棗任西鄰”,難道對南村群童頑皮抱茅的小事而便加以為盜為賊的罪名嗎?顯然詩人的感情不是那樣狹隘。因此只有把“忍能對面為盜賊”這句改為疑問語氣,空挑一筆,才能把詩人在國家風雨飄搖之際的曲折復雜的感情表達出來。照我個人理解,《文學》課本上這句詩下打的逗號,應該改為問號才合適。 “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這些頑皮的孩子們竟公開地抱著茅草鉆到竹林中去,詩人跟著后面叫喊,嘴叫干了也叫不出來。“公然”是接上句的“對面”,轉入“抱茅”,把問題縮小,把語氣沖淡;接著又用“入竹去”,顯然不是“為盜賊”,而是頑皮。“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只是詩人對這些孩子的頑皮表示無可奈何。這些地方,都表現詩人的心地寬厚和對孩子們的慈愛。 ……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