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物病害化學防治研究(第11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37604
- 條形碼:9787511637604 ; 978-7-5116-376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植物病害化學防治研究(第11卷) 本書特色
《中國植物病害化學防治研究》對從事植物保護和農藥學科教學、科研、技術推廣和農藥開發、生產和經營等科技工作者具有實用和參考價值!吨袊参锊『瘜W防治研究》編輯了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化學防治專業委員會第九屆中國植物病害化學防治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對所投稿件沒有做大的修改,盡量保持其原有風貌,文責自負。《中國植物病害化學防治研究》側重報道了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麥角甾醇生物合成劑、苯并咪唑類殺菌劑和二甲酰亞胺類等殺菌劑的生物學及其應用技術研究進展。特別是反映了*近國內殺菌劑化學合成、生物農藥和天然物農藥的研究動態,大量報道了一些疑難植物病害和經濟作物病害的防治中存在的抗藥性、植物檢疫、藥效分析、對環境和農產品質量的影響等問題,充分反映了近兩年來中國農藥和植物病害化學防治研究的*成果和新進展。
中國植物病害化學防治研究(第11卷) 內容簡介
《中國植物病害化學防治研究》對從事植物保護和農藥學科教學、科研、技術推廣和農藥開發、生產和經營等科技工作者具有實用和參考價值。《中國植物病害化學防治研究》編輯了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化學防治專業委員會第九屆中國植物病害化學防治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對所投稿件沒有做大的修改,盡量保持其原有風貌,文責自負!吨袊参锊『瘜W防治研究》側重報道了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麥角甾醇生物合成劑、苯并咪唑類殺菌劑和二甲酰亞胺類等殺菌劑的生物學及其應用技術研究進展。特別是反映了很近靠前殺菌劑化學合成、生物農藥和天然物農藥的研究動態,大量報道了一些疑難植物病害和經濟作物病害的防治中存在的抗藥性、植物檢疫、藥效分析、對環境和農產品質量的影響等問題,充分反映了近兩年來中國農藥和植物病害化學防治研究的很新成果和新進展。
中國植物病害化學防治研究(第11卷) 目錄
環渤海暖溫帶區日光溫室越冬長茬黃瓜農藥減施技術模式
我國蔬菜病原菌抗藥性及其解決方案
小麥赤霉病抗藥性現狀及潛在靶標研究進展
RNAs抗菌劑的研究進展
黃瓜靶斑病的發生與防治研究進展
水稻紋枯病的發生與防治研究進展
油菜菌核病的發生及防治研究
簡述幾種1,3,4一噻二唑類殺菌劑的研究進展
簡述miRNA的生物學功能及其在農作物中的應用
中國葡萄炭疽病的發生及其防治研究
微管蛋白表達與純化
小麥赤霉病防治研究進展
研究論文
海南火龍果細菌性病害病原鑒定及其田間藥效篩選
河北省小麥主要病害為害動態及防治措施
褐腐病菌MfTeh基因的生物學功能
胡蘿卜兩類不同病害病情相關性及化學農藥協同防治研究
烯肟菌酯與丙硫菌唑混劑防治小麥赤霉病研究
遼寧省番茄灰霉病菌對腐霉利抗藥性菌株生物學特性及抗性機制研究
天津地區番茄灰葉斑病病原鑒定及對藥劑的敏感性測定
300g/L醚菌酯·啶酰菌胺懸浮劑防治草莓白粉病藥效評價
幾種殺菌劑對草莓炭疽菌的敏感性測定
葉菌唑與克菌丹不同混配組合對小麥赤霉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
5種殺菌劑對黃瓜白粉病的藥效試驗研究
幾種吡唑萘菌胺混劑在豇豆銹病和白粉病的田間應用研究
“優繪+卉友”在矮牽牛土壤病害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三種殺菌劑對葡萄炭疽病的田間防治效果研究
丙環·嘧菌酯防治甜玉米小斑病的使用技術研究
杭白菊葉枯病病原鑒定及對多菌靈的抗性研究
基于代謝組的殺菌劑作用機制分析——生物樣品獲得方法比較
35%噻蟲嗪·多菌靈懸浮種衣劑成膜劑組分的篩選
摘要
引起草莓死苗主要病菌的分離鑒定及拮抗菌WHlG對其田間防效的測定
安徽省小麥赤霉病菌對戊唑醇的抗藥性監測
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harrides)引發植物多重防衛反應并誘導植物系統抗性的產生
草莓褐色葉斑病防治藥劑的篩選
馬鈴薯早疫病菌多樣性及其對異菌脲的敏感性分析
致病疫霉RPAl90基因多樣性對甲霜靈抗性的作用及抗性代價評估
噻呋酰胺與嘧菌酯混配拌種防治馬鈴薯黑痣病田間防效驗證
Occurrence and Management 0f Fungicide Resistance in Botrytis cinerea 0n'l'omat
Greenhouses in。Hebei.China
不同藥劑和防治次數對小麥赤霉病和籽粒中:DON含量的防治效果
不同抗感品種和藥劑對小麥赤霉病的綜合防治效果
sYBR.Green I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白僵菌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表達
不同藥劑處理下植物葉際光合細菌的分布特征
毒氟磷對番茄褪綠病毒病和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田間防控
海水中分離光合細菌誘導本氏煙抗'TMV
光合細菌菌劑田間防治番茄主要病毒病害的研究
一種表達GFP·蛋白的沼澤紅假單胞菌定殖的可視化遺傳工程
灰葡萄孢對苯并咪唑類殺菌劑抗藥性的快速檢測
First Report 0f Resistance to DMI Fungicide Propiconazole in Sclerotinia homoeocarpa
Isolates on Seashore Paspalum(Paspalum vaginatum)in Shanghai China
Detection and Fitness Comparison of'Farget—based Highly Fludioxonil—resistant Isolates of
Botrytis cinerea:from Strawberry and Cucumber in China
12種殺菌劑對草莓白粉病菌的室內抑菌活性
西南地區油菜菌核病菌對啶酰菌胺的抗藥性監測及抗藥』生分子機理研究
Altelnative Oxidase Gene is Involved in Sensitivity to QoI Fungicides Fungal Development
and Vimlence in Botrytis cinerea
浙江省水稻惡苗病菌對三種殺菌劑的抗藥性監測
桃炭疽病菌對DMI殺菌劑天然不敏感機理初探
丁香菌酯的抑菌活性及其在小麥植株內的吸收傳導方式研究
雙苯菌胺對辣椒疫霉代謝組的影響分析
氟啶胺微膠囊的制備及其對灰霉菌的持效性研究
嘧啶胺類殺菌劑sYP一34773的抑菌譜及吸收傳導研究
氧化固醇結合蛋白ORPl上的三種點突變可引起疫霉菌對氟噻唑吡乙酮的抗性
大豆疫霉對噻唑菌胺的抗性分子機制研究
法尼醇對田間多藥抗性灰葡萄孢菌的藥劑敏感性恢復研究
辣椒疫霉對新型殺菌劑雙苯菌胺的抗性機制研究
辣椒平頭炭疽病菌對5種DMIs殺菌劑的敏感性分化及其機制研究
水稻稻瘟病菌對丁香菌酯的抗性機制研究
黃皮種子中抑菌活性酰胺類化合物的分離與作用機制研究
附錄
附錄1:農藥抗性風險評估相關農業行業標準
農藥抗性風險評估總則(NY/T 1859.1 —2010)
卵菌對殺菌劑抗藥性風險評估(N'Yfl、1859.2 —2012)
灰霉病菌抗藥陛風險評估(N'Y/'I、1859.6 —2014)
附錄2:《農藥管理條例》修訂前后對照表
展開全部
中國植物病害化學防治研究(第11卷) 作者簡介
劉西莉,女,1969年5月出生于陜西省華縣。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化學防治專業委員會主任,種子病害檢驗與防控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北京市植物病理學會理事,中國農業大學種衣劑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