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袁哲生中篇小說合輯--猴子,羅漢池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0109478
- 條形碼:9787220109478 ; 978-7-220-10947-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袁哲生中篇小說合輯--猴子,羅漢池 本書特色
“我要趕在遺忘之前,搶救對愛情的記憶!保ㄔ苌兑磺卸际嵌唐罚┙涍^長期“捕捉孤獨的角落”,創作到后期的袁哲生首次將眼光轉向另一個普遍的文學主題:愛情。他在《猴子》《羅漢池》這兩部作品中,以書寫追問:“愛情可以有多好?”愛情,是他的創作核心?墒钱斘覀兏S著袁哲生,從小說的開頭緩緩地走向結局,卻能隱約感覺到,作品中還存在愛情之外的種種要素,讓人無法明確地言說。作為后來的讀者,我們無法知道小說家是否有意如此;但能肯定的是,袁哲生確實又一次在普遍的文學主題中,寫出讓人值得反復尋味的作品。
“‘宗教’與‘愛情’同樣追隨者衆,同樣‘層次’豐富!痹苌鷦撟骱笃谝苍絹碓匠T谧髌分屑尤胱诮躺,本書收錄的《羅漢池》將十八羅漢、貴妃觀音等宗教雕像與愛情、藝術創作聯系在一起,“入世的愛情”“出世的宗教”“藝術創作的本質”三者彼此結合,讓《羅漢池》不同于袁哲生早期的抒情之作,小說具有的抒情意境猶如一則傳說般格外深遠。
一直以來潛藏在冰山下鉆研短篇的袁哲生,在這部為數不多的中篇小說集里,以短篇為基礎,運用不同的視角、相同的人物、類似的句子和斷裂的時間,重復書寫同樣的故事。同時,將許多沖突省略、掩蓋,靜謐的氛圍彌漫全書。一部“小說”,沒有大量明顯的沖突,也沒有復雜曲折的情節,卻在袁哲生的語言調動下,發展出更豐富的樣貌。
袁哲生中篇小說合輯--猴子,羅漢池 內容簡介
袁哲生(1966—2004),臺灣高雄縣岡山鎮(今高雄市岡山區)人,畢業于文化大學英文系、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文字冷靜平淡,敘事手法簡約節制,寫作風格猶如疏離的冰山,字里行間的處處留白常蘊含深刻意義。作品往往通過兒童單純的眼光去捕捉人類的孤獨、生存困境與潛藏人們心底的沉郁情感。
曾獲臺灣第17、22屆“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第20屆“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第33屆“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五四文藝獎章”小說類等等。著有小說集《靜止在樹上的羊》《寂寞的游戲》《秀才的手表》,中篇小說《猴子》《羅漢池》(簡體版為《猴子·羅漢池:袁哲生中篇小說合輯》),倪亞達系列小說與臺灣寶瓶文化代為出版的紀念文集《靜止在:*初與*終》(即后浪簡體版《送行》)。
袁哲生中篇小說合輯--猴子,羅漢池袁哲生中篇小說合輯--猴子,羅漢池 前言
我認識小說家袁哲生,是他辭世前四年的事。那時,他剛到男性時尚雜志《FHM》擔任主編,而我,則是一名還畢不了業的大學生。他找我去,加入供稿的寫手群。我們偶爾見面,見了面,就一起灰撲撲地抽悶煙,很少說話,更少認真討論所謂“文學”。主要因為這事,有點像是各自心中隱私,令人害羞,不好光天化日談,除非,是用自嘲的語氣講。他交代工作指示時,也總是清爽扼要,不耍弄玄虛,不太夾帶個人感想,大致,就是從我已繳的稿件中,圈出具體段落,要我改得更明了,或刪得再更簡短些。
這類指示聽來容易,做起來才知道艱難。因當時,我工作內容之一,是去圖書館翻報紙社會版,從中擇取舊聞,重新敘事,集組成稿件。在絕不容許虛構的情況下,改寫與刪修,就有點像是在局限格框里,不斷琢磨素材的工匠細活了:你必須用字經濟,但行文卻仍直白口語地,將一件事的來龍去脈妥善描述,且描述自身,還必須煥發一種洞穿事理荒謬性的幽默感。更重要的是,面對種種世情,敘事者你必須保持絕對冷距,接近聲色不動。
我明白袁哲生的認真,是在他的標準并無二致:在技藝層次,他怎么要求自己的創作,就怎么要求寫手稿件。不,說來,他對待自己,當然還是比對待寫手要更嚴苛許多。寫手在闖不過關卡時,盡可以軟爛耍廢,說主編我盡力了,好不好就這樣刊出吧,小說家則沒得跟自己推托。且殘酷的總是,也不是他自覺盡力了,小說就能趨近理想了。
也是在那時,我讀完所有他已出版的小說集。我理解且敬佩,因這必定是十分費力的書寫實踐。因袁哲生的美學原則,是用白描修辭,留白不可言說的,這使他的敘事,總有一種一再打磨敘事的嚴謹質地。而這般鋒利的敘事,卻是為了重現一種敬遠:不可言說的,他依舊不會在小說里輕率表述,或僭越角色去發聲。這種自我節制,使他的小說,為讀者總體封存一種近觸存在本質的體感。我猜想他的書寫,像是一種指認,或體驗的原樣奉還,幫助我們,實歷我們必然常習,但卻始終失語的真確感知。一如所謂“孤獨”。
也于是,就技藝層次而言,一方面(一如這句我們熟悉的老話:在卡夫卡之前,我們不知道“孤獨”是什么),袁哲生就像所有優秀現代小說家,嘗試憑借個人語言勞動,孤自潛入存有的幽暗處,像一名*專誠的翻譯者,以小說,譯寫出午后雨點,盛夏蟬鳴,與一切景象,所共同親熟的本質性悲傷。使長久埋伏的,在小說里恍然兌實。另一方面,當這種純粹悲傷,漫漶小說里一切人事時,袁哲生總使日常細節,對我們而言再度陌異了:因為袁哲生,我們竟不可能確知,人世里,什么可以“不孤獨”。
閱讀袁哲生,因此意味著在親熟與陌異的感受間拉鋸。這種很具張力的矛盾,也體現在他對“小說”一事的倫理設想上:一方面,他鍛煉書寫技藝,磨成解析度極高的敘事能力;另一方面,如上述“敬遠”,或“自我節制”,他追求的理想文體,卻是一種必要藏起個人風格的,仿佛渾然天成的晶瑩介質,可用以絕無雜訊地擬像。這是說:這位卓然有成的小說家,事實上,將自己全心投入的藝業,與藝業中的自己,皆看待得十分遜退。
收錄于本書的五篇小說,原初,是在2003年時,分作兩部小說集出版:《雨》與《猴子》兩篇,收錄于《猴子》一書;《月娘》《羅漢池》與《貴妃觀音》等三篇,則收錄于《羅漢池》。很明確,依袁哲生的規劃,這是兩組小說系列連作,結構概念上,如同他在《秀才的手表》(2000)里,所發展的“燒水溝系列”小說。
《雨》與《猴子》既是全新系列,也有總結袁哲生之前書寫探索的意義。在《秀才的手表》全書中,*靜謐抒情的篇章“西北雨”里,袁哲生筆下的“我”,在學會說話前,“就像一臺不用插電的錄音機”,敏銳默記周遭聲響!拔摇钡母赣H“外省的”因軍職之故,每隔七天方能搭火車,從遠方回來探看“我”。他懷抱“我”,散步燒水溝。整個段落,如是形同畫卷,由一路聽聞的“我”,徐徐開展父親無聲的在場!拔摇保覍⒏赣H多次回返探看,疊合為永恒一日,直至*后,當“西北雨剛剛下過”,父親死訊竟亦如一則遠方訊息,由“我”聽取。“我”開口回應,靜謐舊日隨之塌陷,燒水溝,就“再也不是從前的模樣了”。
整個“西北雨”篇章,微型展現袁哲生過往*核心的小說技藝:當不可能的觀察者“我”,以不介入之姿,縮小自己形同不存時,“我”的敘事語調縱然依舊疏離,但疏離的觀察位置,悖論地已然消失!拔摇保苋搿拔摇彼浡劦挠縿泳跋罄!拔摇钡娜耸烙浡劊谑菐鹨环N全新的感性。
袁哲生中篇小說合輯--猴子,羅漢池 目錄
猴子
羅漢池
寫作《猴子》與《羅漢池》的二三回想
臺灣常用方言簡表
袁哲生生平寫作年表
袁哲生中篇小說合輯--猴子,羅漢池 節選
猴子
下雨了。
先是一顆、兩三顆,然后便是一張網似的撒下來。
我趕緊走到奶油色的木窗格邊,踩在一個鋁皮水桶邊沿上,小心翼翼地保持著平衡,以免像一滴水珠那樣從天上摔下來。
外邊一個人都沒有,我早就知道了。
我把額頭貼在清涼的玻璃窗上,圣誕紅的大片葉子在雨滴的空隙間驚慌地閃躲著,*后還是濕透了、綠透了。十幾道圓潤的小水柱從波浪瓦上溜下,流進墻腳邊的小水溝里去,細細的泡沫渣子浮上來,擠在一片野茉莉的落葉邊上。
這是村子洗澡的時刻,窗外的世界浸在一杯冷開水里。
冰箱的門被母親拉開,一把白面條放在洗手臺邊,塑膠袋上起霧了。
我回過頭,母親將手伸進我的胳肢窩,把我舉起在半空中。這是母親*后一次抱我,我用手勾住她的頸背,她說:“下來,你太重了!
屋內安靜無聲。
母親說我太靜了,像個女兒。
我喜歡跟在母親身旁,跟著母親上菜場交會錢;跟著母親提一桶衣服去院子里的石榴樹下搓洗;或是去阿霞的裁縫店里說悄悄話,去隔壁村的診所拿藥、打針。
母親說我太靜了,像個女兒;她問我為什么不出去玩?為什么不吵著買玩具,像對門的榮小強那樣賴在地上打滾哭喊?
我有玩具的。
這張黑白照片上記載得清清楚楚的:我蹲在一叢香蕉樹旁的小徑上,懷里兜著一個短頭發的洋娃娃,娃娃斜躺著,半闔著眼珠子。土黃色的一截小路上,稻草色的香蕉葉,咖啡色的塑膠眼珠子,半闔著。
父親說我擅長等待。
陪母親串門子,我從不曾吵過要回家;父親說家里沒錢買新衣服,我就再等一年;診所的黃醫官心疼我長得矮小(其實是因為我長得難看),我等他忘記……我珍惜所有等待的時刻。
我等待。
我有玩具的。照片上的洋娃娃不是我的。
那天,梁羽玲的爸爸梁包子帶著她穿梭在村子里的每一個角落,用那臺借來的相機給他漂亮的女兒拍照。村子里所有的小朋友都跟去了,梁包子不知從哪里弄來了一套結婚典禮上才看得見的白紗禮服,把梁羽玲打扮得像個花童似的。拍照的時候,梁包子指揮著大家靠邊站,不要遮住了梁羽玲身上的陽光;當他用粗壯的手臂掐住相機調整鏡頭時,榮小強用手指頭架在嘴巴上叫大家安靜,另一手還舉起一支塑膠棒球棍往那些踮起腳跟努力探出的小腦袋上狠狠地敲下去。
照完了一張又一張。梁羽玲站在竹籬笆前,梁羽玲坐在秋千上,梁羽玲靠在大紅木門上,梁羽玲躲在大榕樹的樹瘤后面露出半張臉,梁羽玲側坐在油亮的青草地上,白紗裙擺、小紅靴……
梁羽玲一直抱著短頭發的洋娃娃。
終于,梁包子把村子的每一個角落都照遍了。為了把一卷底片照完,梁包子想到了一個比較省力的方法,就是叫梁羽玲站在郝姑姑的絲瓜棚架前面,然后像一個模特兒那樣擺出不同的姿勢。
梁包子要梁羽玲交叉兩腿,像一個小淑女把兩邊的裙角提高,再把下巴吊起來。
梁羽玲不肯放下手上的洋娃娃。
梁包子上前把洋娃娃一把揣下,然后轉向我們,用他粗大的嗓門命令道:“拿著!”先是榮小強嫌惡地吼出一聲:“耶——”然后,所有的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退到一個不可能接下洋娃娃的位置去,除了我。
“拿著!” 我接過洋娃娃,連忙蹲了下來,以免遮住了梁羽玲臉上的陽光。
“羞羞臉!”榮小強帶頭喊著。
“羞羞臉。!羞羞臉。。 逼渌耐橐矌颓黄饋。
梁羽玲委屈地提起一點點裙角,咬著下唇。
“笑,笑啊,笑。 绷喊臃穩掐住相機的脖子喊叫道。
“羞羞羞。!不要臉——”榮小強他們很有節奏地喊叫著。
“小王八蛋——”梁包子發火了,他放下相機轉過身來對榮小強他們罵道,就在這個乍然安靜下來的瞬間,所有的人都聽到了梁包子一不小心按下快門的一聲“咔嚓”。相機正對著我,我甚至可以看見自己,在那個墨黑的小圓鏡里。
照片上的我蹲在一條貧瘠的黃泥路上,干燥的路面凹凸不平,尖銳的石塊像碎裂的大腿骨從地底下刺出來。我把洋娃娃兜在懷里,眼露驚恐地仰望著前方的天空。
袁哲生中篇小說合輯--猴子,羅漢池 相關資料
☆ 袁哲生就像所有優秀現代小說家,嘗試憑借個人語言勞動,孤自潛入存有的幽暗處,像一名*專誠的翻譯者,以小說,譯寫出午后雨點,盛夏蟬鳴,與一切景象,所共同親熟的本質性悲傷。使長久埋伏的,在小說里恍然兌實。另一方面,當這種純粹悲傷,漫漶小說里一切人事時,袁哲生總使日常細節,對我們而言再度陌異了:因為袁哲生,我們竟不可能確知,人世里,什么可以“不孤獨”。
——臺灣小說家 童偉格
☆ 《猴子》《羅漢池》都是說故事,前者是較為“正!钡那嗌倌晔澜纾ǔR娭T于小說);后者則回返早年的抒情詩手法,更擴大發展至寓言空間,較為精巧地設計隱喻象征,角色寓意與情節的對比,讀起來與其說有沈從文的影子,不如說更接近汪曾祺——混合《受戒》與《大淖紀事》,卻是臺灣前現代的世俗空間——追求詩的審美意境與救贖,接近“京派”的教義。
——馬華文學作家 黃錦樹
☆ 社會規范、道德教訓與“成為一個男人的必要條件”,皆透過成長小說偷渡、傳播,投射出一般人的成長過程中匱乏且無從填補的幻想,《猴子》選取傳統成長小說中不會被多加著墨的普通人為敘事者,呈現另一型態的,充滿挫敗、不滿,對傳統成長小說論述幻滅的過程。
——臺灣小說家 張耀升
獲獎記錄
☆ 《猴子》獲選2002年第33屆臺灣“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
☆ 作者拿下諸多臺灣重要文學大獎,如“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五四文藝獎章”,同時也榮獲新京報·騰訊2017年度十大好書、首屆“做書獎”年度原創小說等大陸獎項。
袁哲生中篇小說合輯--猴子,羅漢池 作者簡介
雨水不斷降下,被隔絕在朦朧雨景中的愛情,讓安靜的眷村少年無數次來到心儀女孩梁羽玲的家門前。月亮重復升起,被籠罩在殘存黃昏里的愛情,令雕刻匠建興仔一直無法成功打造出莊嚴的佛像。他刻出的雕像輪廓始終近似傾心的對象小月娘,過于艷麗。
他們都是深情的人,但一往而深之后的愛情,究竟能多美好?若注定無法尋得,又能如何靠近?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