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金屬礦床地下開采協同采礦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93078
- 條形碼:9787030593078 ; 978-7-03-05930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屬礦床地下開采協同采礦方法 本書特色
隨著協同開采理念的深入發展,大量協同采礦方法被發明創造出來,極大地豐富了我國金屬礦床地下開采采礦方法體系。作者首次對金屬礦床地下開采協同采礦方法進行系統歸納與整理,并集結團隊**研究成果,編寫了《金屬礦床地下開采協同采礦方法》。《金屬礦床地下開采協同采礦方法》首先介紹協同開采科學命題、當前采礦方法分類存在的問題與修訂后的采礦方法分類表;其次介紹協同采礦方法的定義與范疇、發展歷程及分類;再次按空場、崩落和充填三大類分別介紹每一種協同采礦方法的提出背景、協同技術原理、技術經濟指標及具體實施方式、優缺點、適用條件;*后介紹協同采礦方法協同要素的結構型式與協同效應、協同度測度評價及創新思維與創新技法等。
金屬礦床地下開采協同采礦方法 內容簡介
隨著協同開采理念的深入發展,大量協同采礦方法被發明創造出來,極大地豐富了我國金屬礦床地下開采采礦方法體系。作者陳慶發首次對金屬礦床地下開采協同采礦方法進行系統歸納與整理,并集結團隊*新研究成果,編寫了《金屬礦床地下開采協同采礦方法》。本書首先介紹協同開采科學命題、當前采礦方法分類存在的問題與修訂后的采礦方法分類表;其次介紹協同采礦方法的定義與范疇、發展歷程及分類;再次按空場、崩落和充填三大類分別介紹每一種協同采礦方法的提出背景、協同技術原理、技術經濟指標及具體實施方式、優缺點、適用條件;*后介紹協同采礦方法協同要素的結構型式與協同效應、協同度測度評價及創新思維與創新技法等。 本書可供金屬與非金屬礦采礦工程專業科研與工程技術人員、高等院校教師、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參考使用。
金屬礦床地下開采協同采礦方法 目錄
前言
第1章 協同開采科學命題 1
1.1 現有的幾種采礦與環境關系可調和理念 1
1.2 我國金屬礦產資源開發理念需求 2
1.3 協同開采的定義 3
1.4 協同開采與現有幾種可調和采礦理念的關系 4
1.5 協同開采科學命題提出的意義 5
1.6 協同開采技術體系 5
1.7 協同開采發展形勢 6
參考文獻 7
第2章 采礦方法分類表的修訂 9
2.1 采礦方法分類法的發展脈絡 9
2.2 當前采礦方法分類存在的問題 12
2.3 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的內涵 15
2.4 組合式采礦法與聯合式采礦法的歸類 17
2.5 部分采礦方法稱謂的修改 18
2.6 修訂后的采礦方法分類表 19
參考文獻 21
第3章 協同采礦方法的發展歷程與分類 22
3.1 采礦方法創新的必要性 22
3.2 協同采礦方法的定義與范疇 22
3.3 協同采礦方法的發展歷程 23
3.3.1 發展形勢 23
3.3.2 發展歷程 25
3.4 協同采礦方法的分類 28
參考文獻 29
第4章 空場類協同采礦方法 31
4.1 采場臺階布置多分支溜井共貯礦段協同采礦方法 31
4.2 電耙-爆力協同運搬偽傾斜房柱式采礦法 33
4.3 一種緩傾斜薄礦體采礦方法 37
4.4 淺孔鑿巖爆力–電耙協同運搬分段礦房采礦法 40
4.5 分段鑿巖并段出礦分段礦房采礦法 44
4.6 卡車協同出礦分段鑿巖階段礦房法 47
4.7 協同空區利用的采礦環境再造無間柱分段分條連續采礦法 50
4.8 一種地下礦山井下雙采場協同開采的新方法 57
參考文獻 60
第5章 崩落類協同采礦方法 61
5.1 柔性隔離層充當假頂的分段崩落協同采礦方法 61
5.2 卡車協同出礦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64
5.3 立體分區大量崩礦采礦方法 67
5.4 一種連續崩落采礦方法 70
參考文獻 73
第6章 充填類協同采礦方法 74
6.1 大量放礦同步充填無頂柱留礦采礦法 74
6.2 垂直孔與水平孔協同回采的機械化分段充填采礦法 77
6.3 分條間柱全空場開采嗣后充填協同采礦法 80
6.4 組合再造結構體中深孔落礦協同錨索支護嗣后充填采礦法 84
6.5 底部結構下卡車直接出礦后期放礦充填同步水平深孔留礦法 88
6.6 厚大礦體無采空區同步放礦充填采礦方法 91
6.7 垂直深孔兩次放礦同步充填階段采礦法 95
參考文獻 98
第7章 協同采礦方法協同度測度評價 99
7.1 采礦方法系統結構 99
7.1.1 采礦方法的要素組成 99
7.1.2 采礦方法的系統結構圖 101
7.2 各協同采礦方法協同要素的結構型式與協同效應 102
7.3 協同采礦方法的協同度測度評價方法 118
7.4 協同采礦方法的協同度測度評價指標體系與賦值 124
7.4.1 協同采礦方法評價指標體系 124
7.4.2 協同熵評價打分與權重賦值方法 125
7.5 協同采礦方法的協同度測度評價過程與結果 130
7.5.1 協同度測度評價過程 130
7.5.2 19種協同采礦方法協同度測度評價結果 139
參考文獻 141
第8章 協同采礦方法的創新思維與創新技法 142
8.1 創新思維與創新技法對采礦方法創新的助推作用 142
8.2 工程類常用的幾種創新思維與創新技法 142
8.2.1 創新思維與創新技法的關系 142
8.2.2 工程類常用的創新思維與創新技法的對應關系 143
8.2.3 工程類常用的創新思維 143
8.2.4 工程類常用的創新技法 144
8.3 各協同采礦方法的創新思維與創新技法 146
8.4 各創新思維與創新技法所占的比重 152
8.4.1 各創新思維在各協同采礦方法創新活動中的應用情況 152
8.4.2 各創新技法在各協同采礦方法創新活動中的應用情況 153
8.4.3 各創新思維與創新技法在現有協同采礦方法中所占的比重 156
8.5 啟示 157
參考文獻 158
金屬礦床地下開采協同采礦方法 作者簡介
陳慶發 男,1979年7月生,河南鄲城人,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1998-2002年在南方冶金學院采礦工程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2002-2005年在武漢理工大學采礦工程專業學習,獲碩士學位;2007-2009年在中南大學安全技術及工程專業學習,獲博士學位。2010一2012年為中南大學礦業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和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指導老師為古德生院士。 現任廣西大學資源與冶金學院副院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礦山信息化智能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廣西水土保持學會理事,廣西安全生產專家,廣西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廣西高校礦物工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等。 目前主要從事非傳統采礦理論與工藝、巖土力學、工程災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提出“協同開采”重大采礦技術命題和“同步充填”采礦技術理念,系統開展了采空區隱患資源協同開采理論、柔性隔離層作用下散體介質流理論和地下礦山巖體結構解構理論等研究。主持和承擔國家級與省部級科研課題2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4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多篇,其中被SCI、EI檢索4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l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2012年獲湖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