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高甲戲與近世閩臺社會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9702
- 條形碼:9787010199702 ; 978-7-01-01997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甲戲與近世閩臺社會 本書特色
明末清初,在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藝術領域多重矛盾和沖突的推動下,閩南沿海鄉(xiāng)村誕生了以民間游藝為基礎的高甲戲,高甲戲是民俗節(jié)慶、游藝活動和戲劇藝術的高度結合,先后吸收了南音、梨園戲,木偶戲和京劇等傳統(tǒng)曲藝的音樂聲腔和表演藝術。在戲劇化過程中,高甲戲形成極具開放的劇種個性,表演特色和藝術風格隨著社會變遷不斷演變。《高甲戲與近世閩臺社會》對高甲戲的起源問題進行了綜合性的考察,開創(chuàng)了地方戲劇研究的新模式;《高甲戲與近世閩臺社會》以高甲戲的市場運營和薪酬管理為例,對戲曲經(jīng)濟展開了系統(tǒng)研究;《高甲戲與近世閩臺社會》全面梳理了高甲戲丑行表演藝術的演變歷程,糾正了對高甲戲表演特色認識的誤差,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
高甲戲與近世閩臺社會 內容簡介
明末清初,在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藝術領域多重矛盾和沖突的推動下,閩南沿海鄉(xiāng)村誕生了以民間游藝為基礎的高甲戲,高甲戲是民俗節(jié)慶、游藝活動和戲劇藝術的高度結合,先后吸收了南音、梨園戲,木偶戲和京劇等傳統(tǒng)曲藝的音樂聲腔和表演藝術。在戲劇化過程中,高甲戲形成極具開放的劇種個性,表演特色和藝術風格隨著社會變遷不斷演變。《高甲戲與近世閩臺社會》對高甲戲的起源問題進行了綜合性的考察,開創(chuàng)了地方戲劇研究的新模式;《高甲戲與近世閩臺社會》以高甲戲的市場運營和薪酬管理為例,對戲曲經(jīng)濟展開了系統(tǒng)研究;《高甲戲與近世閩臺社會》全面梳理了高甲戲丑行表演藝術的演變歷程,糾正了對高甲戲表演特色認識的誤差,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
高甲戲與近世閩臺社會 目錄
**章 高甲戲起源與明清社會變遷
**節(jié) 屈服與對抗:明清之際社會沖突
第二節(jié) 閩南民間戲曲人文環(huán)境
第三節(jié) 高甲戲起源:從宋江陣到合興戲
第二章 高甲戲演出與閩臺民間信仰
**節(jié) 民俗活動與高甲戲演出
第二節(jié) 高甲戲演出劇目與道教文化
第三節(jié) 高甲戲演出習俗與儀式
第四節(jié) 高甲戲念白與道教文化
第三章 高甲戲表演藝術與民間曲藝
**節(jié) 高甲戲與閩臺民間音樂
第二節(jié) 高甲戲與閩臺民間戲曲
第三節(jié) 閩臺高甲戲與外來劇種
第四章 高甲戲傳播與近世社會變遷
**節(jié) 近代社會與高甲戲在東南亞的演出
第二節(jié) 20世紀后半期高甲戲海外市場的演出和根植
——以菲律賓為例
第三節(jié) 新中國成立以來高甲戲的交流演出
第五章 閩臺高甲戲市場運營與薪酬管理
**節(jié) 民俗、演出與高甲戲市場運營
第二節(jié) 高甲戲劇團的薪酬體制
第六章 20世紀中后期閩臺高甲戲改革與迥異發(fā)展
**節(jié) 光復后臺灣高甲戲的興衰
第二節(jié) 閩南高甲戲改革與新生(一)
第三節(jié) 閩南高甲戲改革與新生(二)
第四節(jié) 閩南高甲戲改革與新生(三)
結語
參考文獻
高甲戲與近世閩臺社會 作者簡介
潘榮陽,歷史學士:文學博士后,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副教授。研究與教學領域涵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等。已經(jīng)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資助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日3項等;在研的省部級科研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研究多項。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等獎勵,在《東南學術》《宗教學研究》等核心刊物發(fā)表論文20多篇。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