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美術評論與研究書系圖像解讀與發現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77375
- 條形碼:9787308177375 ; 978-7-308-1773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術評論與研究書系圖像解讀與發現 本書特色
“圖像解讀”的一般意義,在于由解讀者或評論者從圖像的視覺感知中獲得審美感悟,剖析把握圖像作品可能存在的意蘊與教益,包括從藝術技巧上審視它的完美(或不完美)程度.以此來判別這一具體創作的得失——后者主要依據美術作者的創作動機(或價值目標)并檢驗其在完成作品中獲得何樣的客觀效果來把握。 “圖像解讀”的特殊意義,在于解讀者或評論者從具體圖像作品的審美感悟(包括審美認知與審美判斷)之中可能獲得某種獨特的審美聯想與_審美發現,甚至超越圖像作者本身既已賦予它的內涵意蘊,達到對于圖像意義的再創造或新創造。后者通常成為現代藝術符號學尤其是藝術接受美學所研究的目標。 《圖像解讀與發現》收入了作者范達明1977年6月至2017年7月歷時40年所撰美術評論文章131篇,分為:思想前沿與藝術教育、繪畫空間與構圖、油畫藝術與油畫家、版畫藝術與版畫家、雕塑藝術與雕塑家、工藝美術與設計、水彩畫與宣傳畫及其他、歷史畫與歷史題材創作、全國美展與浙江美術創作、美術理論批評與評論家、雨夜樓藏畫批判、藝術書評等12輯。
美術評論與研究書系圖像解讀與發現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了作者1977年6月至今歷時38年所撰寫的美術評論文章約140篇,除了有關中國畫的評論文章曾先后結集《中國畫:浙派傳統與創新》、《中國畫:學問與研究》兩書(2006年4月與2014年11月,均浙大版)之外,本書基本涵蓋了作者美術理論批評寫作整個時期內有關“非中國畫”方
美術評論與研究書系圖像解讀與發現 目錄
導讀一:思想前沿與藝術教育
導讀二:繪畫空間與構圖
**輯 思想前沿與藝術教育
關于繪畫媒體轉換的問題——在浙江美術評論第八回研討會上的發言
光、陽、陰、影之簡說與黑暗及光明之關系
1.陽光與陰影概說
2.光、陽、陰、影分說
3.陰與陽、光與影對說
4.黑暗獨說
5.光明附說
愛心事業:一個關于“老藝術家”的話題
美術家藝術水準的發揮與美術作品的價值
美術家藝術水準與年齡增長的關系
和諧的外部環境:老藝術家藝術水準與熱力持續發揮的激勵因素
以愛心彰顯“老藝術家”的名家風范
杭州:2007年7月——一個推動愛心事業的偉大的創舉
藝術與宗教:科學之不可或缺的兩翼——為“和諧之光·祈福中國:2009首屆中國佛教藝術精品大展”而作
1.藝術與宗教:公民在基本認識上的差別
2.宗教自身的獨有特征與文化地位
3.藝術與宗教:科學之不可或缺的兩翼(我的觀點)
(1)藝術與宗教,都是意識形態的具體存在形式之一
(2)高科技時代的科學,仍然不可能成為人類社會的唯一需要
4.藝術與宗教:科學之不可或缺的兩翼(我的論證)
(1)科學、藝術、宗教之三位一體:唯有人類才具有的偉大文化創造
(2)科學永遠沒有窮盡宇宙、窮盡真理的時候
(3)宗教將伴隨不可窮盡的科學而永遠存在下去
5.關于馬克思的“宗教·鴉片說
(1)查一查“宗教·鴉片說”的出處
(2)“宗教是人民的鴉片”一語的上下文語境
(3)寫作《(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時的馬克思
6.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基本思想
(1)馬克思主義承認宗教(觀念)的產生及其發展有其民族或時代的經濟發展的基礎
(2)馬克思主義肯定宗教是人的一種*基本的意識形態形式的存在
(3)馬克思主義認同宗教有可能是人實現自己的基本需要之一
(4)“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的變革的基本條件
(5)結論:宗教不是被取代或去除,而是“繼續存在
7.關于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說
(1)蔡氏引進的德文Asthetische Erziehung一詞與美育
(2)蔡氏心目中的“美育”,其實主要就是現代藝術教育
(3)蔡氏1917年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說”已沒有太大的現實針對性
(4)蔡氏“以美育代宗教說”的本意包含著對宗教的否定
8.結語
民族自信與理論自覺:新中國美術研究與批評
1.民族自信與民族復興之路(從民族解放到改革開放)
2.十七年:建立中國油畫與中國畫的民族自信
3.新時期:美術研究與批評走向理論自覺
(1)人的解放與理論自覺
(2)美術學學科的建立:美術理論、美術批評與美術史
(3)新時期美術研究與批評的學術建設
4.新中國美術學人才的三個楷模
(1)王朝聞/(2)蔡若虹/(3)俞劍華
5.當前美術研究與批評應迫切關注的問題
“十大惡俗現象”不光是文藝界的問題
美術教育的輕騎兵——紀念中國美術學院附中建校70年
招生人數猛增:中國高等美術教育亂象之一——美術教育的“撥亂反正”是當務之急
第二輯 繪畫空間與構圖
第三輯 油畫藝術與油畫家
第四輯 版畫藝術與版畫家
第五輯 雕塑藝術與雕塑家
第六輯 工藝美術與設計
第七輯 水彩畫與宣傳畫及其他
第八輯 歷史畫與歷史題材創作
第九輯 全國美展與浙江美術創作
第十輯 美術理論批評與評論家
第十一輯 雨夜樓藏畫批判
第十二輯 藝術書評
本書各篇文章寫作、發表情況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含圖片來源)
后記
美術評論與研究書系圖像解讀與發現 作者簡介
范達明,1946年12月生于上海,江蘇蘇州人。編審,影評人,美術評論家。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浙江·人類與自然油畫院院士;任職中國老藝術家書畫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學術研究委員會主任,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理事,浙江省美術評論研究會理事、秘書長,浙江省電影評論學會理事;浙江省美術評論研究會與浙江大學出版社合作項目 “美術評論與研究書系”主編,浙江攝影出版社“申國歷代畫 家佳作品鑒”叢書主編等。 1981、1984年獲《大眾電影》新片千字評征文一等獎、電影欣賞征文二等獎;1993~1997編纂并責編浙江省新聞出版局、出版總社大型重點圖書“當代中國文化名人傳記畫冊”系列之《夏衍》《艾青》《冰心》《曹禺》《賀綠汀》5種(浙攝版),獲省“樹人出版獎”提名獎與優秀編輯一、二等獎5次;1996年菰第二屆浙江優秀中青年編輯獎;策劃、責編w本雅明德文中譯本《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1993浙攝版)被《中國圖書商報》評定為1992至2002年中國“引進版10年100種書”之“藝術十種書”之一;合作主編《香港電影圖志》(1998浙攝版)2008年獲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華夏杯”港臺電影優秀著作獎。美術評論《歷史人物木刻與黑白藝術學》獲首屆浙江文藝評論獎二等獎(2014);論著《中國畫:學問與研究》獲第二屆浙江文藝評論獎著作類一等獎(2016)。 出版專著《動態攝影》(1993浙撮版);論集《中國畫:浙派傳統與創新》《中國畫:學問與研究》(2006、2014新大版)。主鳊浙江省美術評論研究會文集《美術評論十八年1988—2006》《美術評論與研究2。007—2008》(2016、2010浙大版);2011年策劃浙江省美術評論研究會與浙江大學出版社合作項目“美術評論與研究書系”,先后主編《徐永祥蓑術短評集》《油畫學問:金冶藝術研究》(2011)、《學貫中西:朱伯雄美術文集》(2013)、《藝術規律與創造》《中國畫:學問與研究》(2014)等。1992年以來應邀參加98上海美術雙年展學術研討會、2008中國美術廣東論壇等國內重要美術研討會10多次并宣講與發表學術論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