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只生歡喜.不生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259255
- 條形碼:9787568259255 ; 978-7-5682-592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只生歡喜.不生愁 本書特色
1.“只生歡喜,不生愁”——全新闡釋豐子愷藝術思想精華。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活著,原本簡單。2.豐子愷后人授權,精選41篇散文 42幅漫畫,一本書閱盡豐子愷藝術精華。
只生歡喜.不生愁 內容簡介
豐子愷的漫畫和散文充滿童真而溫潤有情。用一顆孩童般的心,看待世間萬物;用一顆平常心,淡然地面對人生。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活著原本簡單。 本書收錄了豐子愷的《漸》《大賬簿》《憶兒時》《夢痕》等41篇經典散文作品及42幅漫畫佳作。一本書閱盡豐子愷藝術精華。
只生歡喜.不生愁 目錄
每個大人都曾是小孩
憶兒時 / 002
從孩子得到的啟示 / 010
華瞻的日記 / 017
兒女 / 024
送考 / 030
夢痕 / 036
新年懷舊 / 043
窮小孩的蹺蹺板 / 051
給我的孩子們 / 055
這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
清晨 / 062
錢江看潮記 / 069
春 / 075
秋 / 080
東京某晚的事 / 085
白鵝 / 089
楊柳 / 096
手指 / 101
西湖春游 / 108
無寵不驚過一生
剪網 / 118
漸 / 122
大賬簿 / 127
生機 / 134
梧桐樹 / 139
陋巷 / 143
實行的悲哀 / 149
無用便是大用:學會藝術地生活
我與弘一法師 / 156
藝術三昧 / 162
我的漫畫 / 166
繪畫之用 / 173
寫生世界 / 177
自然 / 185
山中避雨 / 191
美與同情 / 195
人間情味
家 / 202
閑居 / 210
阿咪 / 215
隨感十三則 / 220
蜜蜂 / 230
肉腿 / 234
過年 / 240
湖畔夜飲 / 250
只生歡喜.不生愁 節選
窮小孩的蹺蹺板 有一個人寫一封匿名信給我,信殼上左面但寫“寄自上海法租界”。信上說:“近來在《自由談》上,幾乎每天能見到你的插畫。(中略)前數天偶然看見幾個窮小孩在玩。他們的玩法,我意頗能作你的畫稿的材料。而且很合你向來的作風。現在特地貢獻給你,以備采納。此祝康健。一個敬佩你的讀者上。七,十一。”后面又附注:“小孩的玩法——先把一條長凳放置地上。再拿一條長凳橫跨在上面。這樣二個小孩坐在上面一張長凳的兩端,仿蹺蹺板的玩法,一高一低的玩著。” 這是一封“無目的”的無頭信。推想這發信人是純為畫的感興所迫而寫這封信給我的。在擾擾攘攘的今世,這也可謂一件小小的異聞。 我閉了眼睛一看,覺得這匿名的通信者所發見的,確是我所愛取的畫材。便乘興背摹了一幅。這兩個窮小孩憑了他們的小心的智巧,利用了這現成的材料,造成了這具體而微的運動具。在貧民窟的環境中,這可說是一種十分優異的游戲設備了。我想象這兩個窮小孩各據板凳的一端而一高一低地交互上下的時候,臉上一定充滿了歡笑。因為他們是無知的幼兒,不曾夢見世間各處運動場里專為兒童置辦的種種優良的幸福的設備,對于這簡陋的游戲已是十分滿足了。這種游戲的簡陋,和這兩個小孩的窮苦,只有我們旁人感到,他們自己是不知道的。 因此我想到了世間的小孩苦。在這社會里,窮的大人固然苦,窮的小孩更苦!窮的大人苦了,自己能知道其苦,因而能設法免除其苦。窮的小孩苦了,自己還不知道,一味茫茫然地追求生的歡喜,這才是天下之至慘! 聞到隔壁人家飯香,攀住了自家的冷灶頭而哭著向娘要白米飯吃。看見鄰家的孩子吃火肉粽子,丟掉了自己手里的硬蠶豆而嚷著“也要!”老子落脫了飯碗頭回家,孩子抱住了他帶回來的鋪蓋而喊“爸爸買好東西來了!”老棉絮被頭上了當鋪,孩子抱住了床里新添的稻柴束當洋囡囡玩。討飯婆背上的孩子捧著他娘的髻子當皮球玩;向著怒罵的不布施者嚶嚶地笑語。——我們看到了這種苦況而發生同情的時候,*感觸目傷心的不是窮的大人的苦,而是窮的小孩的苦;大人的苦自己知道,同情者只要分擔其半;小孩的苦則自己不知道,全部要歸同情者擔負。那攀住自己的冷灶頭而向娘要白米飯吃的孩子,以為鍋子里總應有飯,完全沒有知道他老子種出來的米,還糧納租早已用完,輪不著自己吃了。那丟掉了硬蠶豆而嚷著也要火肉粽子的孩子,只知道火肉粽子比硬蠶豆好吃;他有得吃,我也要吃;全不知道他娘做女工賺來的錢買米還不夠。那抱住了老子的鋪蓋而喊“爸爸買好東西來了”的孩子,只知道爸爸回家總應該有好東西帶來;全不知道社會已把他們全家的根一刀宰斷,不久他將變成一張小枯葉了。那抱住了代棉被用的稻草柴當洋囡囡玩的孩子,只覺今晚眠床里變得花樣特別新鮮,全不想到這變化的悲哀的原因和苦痛的結果。討飯婆子背上的孩子也只是任天而動地玩耍嬉笑;全不知道他自己的生命托根在這社會所不容納的乞丐身上,而正在受人擯斥。看到這種受苦而不知苦的窮的小孩,真是難以為情!這好比看見初離襁褓的孩子牽住了尸床上的母親的壽衣而喊“要吃甜奶”,我們的同情之淚,為死者所流者少,而為生者所流者多。八指頭陀詠小孩詩云:“罵之惟解笑,打亦不生嗔。”目前的窮人,多數好比在無辜地受罵挨打:大人們知道被罵被打的苦痛,還能呻吟,叫喊,掙扎,抵抗;小孩們卻全不知道,只解嘻笑,絕不生嗔。這不是世間*凄慘的狀態嗎? 比較起上述的種種現狀來,我們這匿名的通信者所發見的窮小孩的游戲,還算是幸福的。他們雖然沒有福氣入學校,但幸而不須跟娘去撿煤屑,不須跟爺去捉狗屎[ 捉狗屎,作者家鄉話,意即撿狗屎(作肥料)。——編者注。],還有游戲的余暇。他們雖然不得享用運動場上為小孩們特制的蹺蹺板,但幸而還有這兩只板凳,無條件地供他們當作運動具的材料。 只恐怕日子過下去,不久他的爺娘要拿兩條板凳去換米吃,要帶這兩個孩子去撿煤屑,捉狗屎了。到那時,我這位匿名的通信者所發見,和我的所畫,便成了這兩個窮小孩的黃金時代的夢影。 廿三年七月十四日。
只生歡喜.不生愁 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1975),我國現代著名畫家、散文家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稱。朱自清、巴金、林清玄、郁達夫等對其漫畫和散文贊譽有加。 他的漫畫幽默可愛,樸實溫馨,寥寥數筆,勾勒出濃郁的生活氣息;他的散文,在瑣屑平凡中流露童心禪趣,至今仍深受人們喜愛。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