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燕麥飼草生產技術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34009
- 條形碼:9787511634009 ; 978-7-5116-340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燕麥飼草生產技術手冊 內容簡介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對肉、蛋、奶食品的需求增加,畜牧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而飼草業的發展相對滯后,優質飼草短缺,草品質差導致飼喂效果不佳,影響了肉、蛋、奶的生產和品質。該書介紹了發展飼草業的重要性,燕麥做為飼草的營養價值;詳細介紹了有機燕麥飼草的種植方法,我國北方地區發展有機農業的優勢。該書結合作者近年來在華北籽實燕麥產區開展的有機燕麥栽培技術研究和有機莜麥生產基地建設的經驗,集多年來在燕麥飼草方向的研究成果,并按照有機生產認證的標準程序編著成冊,供應用交流。
燕麥飼草生產技術手冊 目錄
**章 燕麥的價值 1
第二章 燕麥的植物學特征與生長發育時期 7
**節 裸燕麥與皮燕麥的區別 7
第二節 植物學特征 8
第三節 燕麥的生長發育時期 13
第三章 燕麥飼草種植地的選擇 21
**節 選 地 21
第二節 整 地 24
第四章
播 種 ……………………………………
27
**節
燕麥刈青干草品種的選擇 …………………
27
第二節
種子處理………………………………………
40
第三節
播種期…………………………………………
41
第四節
播種量…………………………………………
42
第五節
行 距…………………………………………
43
第六節
播種方向………………………………………
44
第五章 燕麥飼草田間管理 47
**節 施 肥 47
第二節 除 草 54
第三節 澆 水 56
第四節 防 病 58
第五節 防 蟲 64
第六章 燕麥青干草調制 69
**節 刈 割 69
第二節 晾 曬 73
第三節 打 捆 76
第四節 燕麥青干草的貯藏 80
第七章 燕麥飼草青貯 83
**節 燕麥飼草捆裹青貯 83
第二節 燕麥混播捆裹青貯 87
第八章 燕麥草粉 98
第九章 燕麥草顆粒 102
參考文獻 104
燕麥飼草生產技術手冊 節選
燕麥(Avena sativa L.)是禾本科燕麥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是一種特殊的糧、飼、藥、經兼用作物。根據燕麥籽粒是否帶稃分為皮燕麥和裸燕麥兩大類。燕麥屬長日照、喜冷涼作物, 在全世界五大洲 42 個國家有種植,主要集中種植在北緯 40° 以北的亞洲、北美洲、歐洲地區,因此,這一地區被稱作北半球燕麥帶。北半球燕麥帶栽培的燕麥以帶稃型的皮燕麥為主, 大多數飼用,少數食用。我國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西南、東北區域。我國傳統栽培的燕麥以裸燕麥為主,大多數為食用,少數為飼用。 我國目前收獲籽粒的燕麥種植面積在 80 萬公頃,年總產量在 70 萬 ~80 萬噸,可分為四大主產區,分別是華北北部的冀晉蒙燕麥主產區,占全國燕麥種植面積的 70% ;西北的陜 甘寧青新主產區,占全國燕麥種植面積的 20% ;西南的云貴 川大、小梁山及烏蒙山區,占全國燕麥種植面積的 5% ;東北 的黑吉遼占全國種植面積的 5%。近些年由于燕麥飼草的大量生產使用,皮燕麥的種植面積也快速增加,因而燕麥飼草生產的面積每年都有增加。 燕麥是禾谷類作物中營養價值*高的作物之一,被譽為“五糧之首”“九糧之尊”。燕麥籽粒的蛋白質、脂肪、熱量、膳食纖維以及鐵、鋅、鈣等元素含量在禾谷類作物中均名列 前茅。 燕麥蛋白質含量一般在 13 %~22 %,多數為 16 % 左右, 是粳米、秈米的2倍多,比標二小麥粉高 65 .8 %,比玉米高 75 .3 %。燕麥粉中還含一般谷物食品中均缺少的酚類抗氧化物皂苷。因此燕麥是一種營養特別豐富的具有保健功能的谷類作物。它是世界公認的有營養價值*高的谷類作物之一, 也是社會認知度較高的藥食同源作物。它是美國《時代》雜志評出的十大健康食品之一,名列第五,是唯一的谷類作物; 是 2017 年中國營養學會評出的 10 種好谷物之一,名列第三; 1997 年正式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為首列保健食品, 同樣是在 1997 年被中國衛生部批準為調節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世壯麥片)。燕麥以營養價值高、全面、平衡著稱于世, 正如美國谷物學家羅伯特博士(Robert)所說:“與其他谷物相比,燕麥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色,即具有抗血脂成分、高水溶性膠體、營養平衡的蛋白質,它對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有著異常重要的價值”。 現代醫學和營養學研究表明,燕麥籽粒中含有的蛋白質、 脂肪、淀粉、膳食纖維、抗氧化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對人體有著降血脂、降血糖、減肥、美容等多種功效。因此,燕麥作為一種功能性保健食品風靡世界,得到了很好的開發, 特別是在我國,通過研發加工新產品、完善開發傳統食品, 使燕麥走出了產區,走向全國;走出農家餐桌,走進賓館飯店,使燕麥這一小作物躍升為大產業,成為國人的**大谷物類功能保健食品。 燕麥青干草草質優良,是反芻動物重要飼料作物。燕麥草具有更低的中性洗滌纖維(NDF),更高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WSC),所以燕麥草有甜干草之稱。 燕麥草的理化特性對于刺激奶牛的咀嚼活動和維持穩定的乳脂率是十分重要的,奶牛對日糧中有效中性洗滌纖維水平的乳脂率的變化,對其物理反應是其咀嚼活動,燕麥草含有豐富的粗纖維素,可形成瘤胃墊刺激瘤胃壁,增加反芻次數,增加唾液分泌量,緩沖 pH 值,減少瘤胃酸中毒,改善瘤胃功能, 有利于盡早達到產奶高峰期,提高產奶量?商岣吣膛J茉新,減少產后代謝性疾病、胎衣不下及產乳熱的發病率,對提高奶牛的健康,延長奶牛壽命有幫助。燕麥莖葉繁茂、柔嫩多汁、適口性好,是理想的青飼料。用青刈燕麥或燕麥干草飼喂乳牛,可提高奶牛的產奶量,這是世界養牛業公認的一項有效措施。燕麥草的基本營養成分見表 1-1。 表 1-1 中澳燕麥草營養指標 序號 對比項 澳洲燕麥草 國產燕麥草 1 ADF(酸性洗滌纖維) 25~37 30~40 2 NDF(中性洗滌纖維) 44~61 50~63 3 WSC(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16~32 6~17 4 CP(粗蛋白質) 3.5~9 7~18 5 水分 8~12 9~14 6 灰分 5~7 6~9 7 產量 330~550 千克 / 畝 * 300~550 千克 / 畝 * 1畝約為667平方米,全書同 燕麥秸稈也是北方常見的粗飼料,其中的蛋白質、脂肪、浸出物含量都高于小麥、黑麥、大麥等其他谷類作物的秸稈。燕麥秸稈中粗蛋白質含量可達 1.3%,高于小麥 1.1% 和黑麥 0.6%。燕麥籽實是飼養幼畜、老畜、病畜和重役畜及雞、豬等家畜的優質補充飼料。喂養家禽可提高產卵量并使卵粒增大。燕麥稃殼中蛋白質含量為 3.0%,高于小麥的 2.3%,燕麥稃殼做飼料填充物可防止雛雞因營養不良引起的羽毛脫落。燕麥草是家畜的優質干草,隨著我國畜牧業尤其是乳業的 蓬勃發展,其飼用價值越來越受到養殖戶的重視。目前,燕麥干草是我國唯一達到干草級的禾本科牧草,已進入國產商品化階段,全國年產商品草約 20 萬噸。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以及 “第六屆中國奶業大會暨中國奶業展覽會”數據顯示,2014 年年底全國奶牛存欄 1460 萬頭,而我國自產加進口的燕麥草總 量僅 32. 1 萬噸,遠不能滿足奶牛養殖需求。另外,我國進口 燕麥草全部來自澳大利亞,過分依賴單一國家進口,導致燕麥草價格偏高,并且規避風險的能力降低,如遇災害天氣造成減產,會導致我國養殖業因燕麥草進口量不足嚴重受挫。 從市場供需平衡看,我國燕麥草產業發展空間巨大,國家和地方的農業補貼政策將逐步健全,隨著牧場對燕麥草飼喂價值的認識,廣大農牧民種植的積極性將被帶動起來,使燕麥草生產區域和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同時,燕麥草播種、收割、晾曬以及打捆等一系列配套機械設施也將逐步完善,從而推動產業化生產。另外,對燕麥草的科技投入加強,我國自主培育的適宜不同區域種植的優質、高產飼用燕麥草品種將得到大面積推廣;逐漸完善燕麥草質量監督評價標準,為優質燕麥草產品生產提供保障,為商品草的流通制定價格依據,完善市場監督。燕麥草的生產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 燕麥是一種喜冷涼、耐瘠薄、抗旱性比較強的作物,主要分布種植在我國華北北部、西北和東北地區的高緯度、高海拔、高寒、半干旱地區,也稱“鐮刀彎”地區。這一地區氣候冷涼、干旱少雨、土壤貧瘠、風沙大,地處農牧交錯帶和農牧鑲嵌區,是我國*大的畜牧業生產基地,也是國家“糧改飼” 的重點區域之一。該地區種植其他作物熱量不夠,水分不足, 產量低,品質差。加大燕麥種植面積有利于輪作倒茬,充分發揮燕麥特性,使該地區的飼草業產量提高,品質提升,得到可持續發展;同時,由于燕麥刈青飼草品質優良,飼喂效果好, 可提高產區肉、蛋、奶的品質,對該地區農牧業的發展有著極 其重要的意義。 燕麥飼草業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近年來,由于為家畜養殖對飼草料產量的日益增長,造成我國草地嚴重退化,要實現畜牧業穩定高速發展僅僅依賴天然草場是不現實的。因此,在氣候嚴酷、冷季漫長、暖季短暫的高寒牧區,只有建立高效優質的人工草地和飼草料加工技術才能解決我國高寒草地草畜供求季節不平衡的矛盾。鑒于燕麥在高寒地區具有獨特的適應能力,在放牧家畜冷季補飼中發揮著其他飼草飼料作物不可替代的作用等特點,可將其調制干草、制作青貯料或配合飼料飼喂家畜,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開拓潛力。
燕麥飼草生產技術手冊 作者簡介
韓冰 女,蒙古族,1970年4月出生,內蒙古赤峰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草種質資源與育種”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2003年獲得草業科學專業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牧草種質資源及植物生物技術工作,在牧草資源的抗旱、抗寒、耐牧性及分子育種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主持、參加國家基金項目5項。主持省、部級及中科院“西部之光”項目等10余項。主持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子課題1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主編、參編全國統編教材2部。主編研究專著《針茅屬植物分子生態學》、《退化草地適宜補播牧草和技術》等5部。登記莜麥品種4個,燕麥草品種2個。曾獲呼和浩特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內蒙古首屆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銅獎等獎勵。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