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老人與海/海明威小說精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35668
- 條形碼:9787505735668 ; 978-7-5057-3566-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人與海/海明威小說精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
1諾貝爾獎得主海明威傳世杰作,全新升級精裝典藏版!馬爾克斯、王小波、張愛玲一致推崇!
2 《老人與海》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頗有影響的作品,是硬漢文學的傳世之作,正能量的不竭源泉!重溫經典,帶給你無窮的精神力量!
3隨書附贈英文原版,新增7000字導言解讀鐵血硬漢!
4因為他精通于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其近著《老人與海》之中,同時也因為他對當代文體風格的影響。 ——諾貝爾頒獎詞 5《老人與海》講了一個老漁夫的故事,但是在這個故事里卻揭 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我佩服老人的勇氣,佩服他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王小波
老人與海/海明威小說精選 內容簡介
《老人與海:海明威小說精選》精選海明威代表性的中短篇作品,包括很好的中短篇小說如《老人與海》《乞力馬扎羅的雪》《白象似的群山》《拳擊家》《印第安人營地》等經典名篇。《老人與海》是歐內斯特?海明威頗有影響的作品,是硬漢文學的傳世之作,以簡介犀利的風格,塑造一種挺立不屈的精神形象。海明威的這些作品幾十年來影響和鼓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老人與海/海明威小說精選老人與海/海明威小說精選 前言
海明威與《老人與海》
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國記者、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20世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的奧克帕克鎮。
海明威的父親克萊倫斯?海明威(Clarence Hemingway),是一名杰出的內科醫生。他酷愛打獵、釣魚,熱衷于戶外活動,是一個研究自然界的專業人士,從而引起他兒子對于戶外活動的愛好。他們父子關系密切,常一起外出釣魚和打獵,父親對小海明威要求嚴格。海明威的母親葛瑞絲?海明威(Grace Hemingway)愛好音樂和美術,是個聲線美妙的女低音,曾從事音樂教學、語言與聲音訓練的工作。她是個公理教會信徒,宗教觀念強,把家庭里布置成教堂組織的文化沙龍那樣的氛圍。海明威共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二。他母親讓他練習拉大提琴,父親教他釣魚和射擊。海明威從小就興趣廣泛,喜歡擺弄槍支。他學習成績優秀,熱愛各項體育運動,是一個熱情、好競爭的標準美國男孩。他還熱衷于學校的演講團和樂隊,并常給校報投稿,編輯學校報紙,寫短篇小說、詩歌,很早就顯示出他在體育和寫作方面的才華。海明威一生感情錯綜復雜,結過四次婚,幾任妻子多為記者、作家。
中學畢業后,海明威選擇在堪薩斯市的《星報》當一名記者。該工作有機會讓他加深對社會的了解。從那時起,他就學會了怎樣撰寫簡潔有力的新聞報道,為他以后文學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他投筆從戎,1918年5月隨美國紅十字會戰地救護隊來到意大利當救護車司機。7月在意大利北部戰場不幸被敵人的炮彈擊中,經過了十多次手術,換了一個鋁膝蓋,但體內還殘留著部分碎片,這讓他痛苦終生。他用生命的代價,獲得了意大利政府授予他的兩枚勇敢勛章。然而,戰爭給他心靈造成的創傷是永遠難以愈合的。退役后回到家鄉,他重操舊業,為多倫多《星報》撰稿。
海明威結婚后,與妻子一同赴歐洲擔任該報駐法特派記者。在此期間,海明威結識了許多藝術家和名作家,尤其是一些旅居歐洲的美國青年作家。他們直接或間接地目睹了人類這場空前的大屠殺,經歷了種種苦難,因而對社會、人生大為失望,便想通過創作小說來抨擊戰爭的殘酷性,表現出一種迷惘、彷徨和失望。他們被稱為“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的文學創作之路起源于短篇小說和詩歌,他的短篇小說集《在我們的時代里》備受評論界關注。
本書選譯的《老人與海》《印第安人營地》《殺人者》《拳擊家》《大雙心河》《在異國》《乞力馬扎羅的雪》等均為海明威的經典代表作,大多來自于短篇小說集《在我們的時代里》和《沒有女人的男人》。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是他*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創作的巔峰。這部小說的文字很簡短,全文不足三萬字,但就是這部簡短的小說,出版之后卻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并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故事圍繞一位名叫圣地亞哥的古巴老漁夫展開。老人接連八十四天沒有收獲,但他仍不肯認輸,而是充滿了奮斗的精神,終于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英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跟它纏斗了兩天兩夜,終于用魚槍把它刺死。但由于魚太大,他只能把它拴在船邊。在返回港口的途中,許多鯊魚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與它們搏斗,到*后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作為武器,不過他還是一一殺死了它們,但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終,老人筋疲力盡地拖著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回港。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該小說是根據真人真事寫的。**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認識了老漁夫格雷戈里奧?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所乘的船在暴風雨中沉沒,富恩特斯搭救了他。從此,海明威與富恩特斯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并經常一起出海捕魚。一次,富恩特斯出海很遠,捕到了一條大魚,由于這條魚太大,他在海上拖了很長時間,結果在歸程中大魚被鯊魚圍食,回來時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海明威在《鄉紳》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碧水之上:海灣來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記敘了一位老人獨自駕著小船出海捕魚,捕到一條巨大的大馬林魚,但魚的大部分被鯊魚吃掉的故事。當時這件事給了海明威很深的觸動,并覺察到它是個很好的小說素材。于是,他前后僅用了八周時間,1951年3月完成了初稿。初版于1952年9月1日發行,首印五萬冊,同時在當天的《生活雜志》上也刊登了。眾多讀者為了盡早看到這部小說,竟然在兩天之內將五百萬份雜志搶購殆盡。不但普通讀者喜歡,評論界也異口同聲地贊賞《老人與海》,認為海明威的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峰。海明威本人也認為這是他“這一輩子所寫的*好的一部作品”。
海明威在整個創作生涯中塑造了許多“硬漢”形象。他們大多是拳擊手、斗牛士、漁夫、獵人、戰士等下層人物,生活貧困,屢受挫折,但他們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堅強的意志力,始終保持人的尊嚴和勇氣。他們身上,具有一種不屈不撓、堅定頑強,面對暴力和死亡而無所畏懼,身處逆境而不氣餒的堅強性格。圣地亞哥正是這種“硬漢”的典型代表。雖說老人*后遭到無可挽救的失敗,但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講,他又是一個勝利者。因為他不屈服于命運,無論在怎樣艱苦卓絕的環境里,他都憑著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奮勇的抗爭。大馬林魚雖然沒有保住,但他捍衛了“人的靈魂的尊嚴”,是一個勝利的失敗者,他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說人物。
在海明威看來,人生是一場打不贏的戰爭,就像老人那張用好多面粉袋子補過的舊帆,“看上去就像一面屢次戰敗的旗幟”。但老人始終沒有停下行動的腳步。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就在于行動本身。所以,海明威為他所鐘愛的硬漢們找到了靈魂,這靈魂就是人類亙古不變的永恒價值——與命運做殊死抗爭的悲壯與崇高。這部小說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論”。他行文簡單、樸素,然而隱藏著非常豐富的信息,真可謂是深奧的簡潔。
《印第安人營地》是海明威早期創作的一部優秀的短篇小說,它講述了一個死亡的故事。這個故事開始于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個印第安產婦難產,生了兩天也沒把孩子生下來,尼克那身為醫生的父親就帶著小尼克到印第安人營地出診。他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做完了接生手術,這讓小尼克目睹了兒奔生、母奔死那撕心裂肺的充滿分娩之苦的場面。小說不僅技巧精湛,故事情節奇異,還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審美意味,那就是“死亡”意識。作者從一個兒童的視角來呈現死亡,而且還使這種死亡顯得特別神秘、冷靜和客觀。
《殺人者》講的是兩個殺手受人之托,來到一家快餐店,一邊威脅伙計,一邊捆綁廚師,等待目標出現。整篇故事沒有人物介紹,沒有情節的來龍去脈,也沒有作者的聲音,以對話開篇,以對話結束,雖題名為“殺人者”,卻沒有出現應有的血腥場面。為何目的,小說也避而不談。對景物描寫也只有寥寥數筆。然而簡單的對話卻交代了故事的感情基調。主人公尼克偶然目睹了這場殺人未遂的事件,世事的邪惡讓他過度敏感,在邪惡面前只能選擇逃跑,只能用這種方式表達對社會風氣的不滿和憤恨。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海明威小說的“冰山原則”的具體體現。
《拳擊家》中,小尼克講述了**次離開家之后的故事。他因為沒有買票而被人從一輛疾駛的火車上扔了下來。在沿著鐵路走向下一個市鎮的途中,他偶遇一個曾獲拳擊冠軍的人,阿德。在火光中,尼克看到了他那變了形的傷殘的臉。他只有一只耳朵,牢牢貼在腦袋一邊。另一只耳朵只剩下個耳根。這些丑陋的面部特征使尼克有些惡心。職業拳擊家向尼克坦白說自己有點不務正業,而且有些懶惰。在獄中有一個黑人照顧他并和他做了朋友。尼克還不知是怎么回事,拳擊家突然間就對他大發脾氣。他緩慢地走向尼克,看樣子要大打出手了。這時跟在拳擊家后面的黑人柏格斯用一根裹著布的棍棒敲他的后腦勺,后者撲倒在地。男孩首次目睹了犯罪和暴力,大為震驚,童心受到傷害。這使他明白了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是毫無理性的。
《大雙心河》通篇詳細描述了尼克?亞當斯回到密歇根州的大雙心河露營和捕魚的過程。該作品的獨特之處在于全部采取白描手法,而且只有一個人物,即尼克?亞當斯。小說中充滿了機械和瑣碎的記敘,容易使讀者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全文分兩部:**部寫尼克到大雙心河露營捕魚。下了火車之后,他走過滿目瘡痍的土地、支好帳篷、做晚飯、吃晚飯、煮咖啡、喝咖啡,然后睡覺。第二部寫他第二天的生活:逮蚱蜢、準備早餐、喝咖啡,然后去釣魚。他先釣到一條小鱒魚,拋回了河里。然后在深水處釣到兩條大鱒魚。*后把魚收拾干凈,回到帳篷睡覺。這就是海明威在小說中所寫到的一切。富于技巧的細節描述雖然讓人稱道,但是太多的細節描寫也容易使作品大打折扣。有些讀者可能覺得情節過于平淡,但是如果仔細閱讀這些細節,就會發現其中大有文章:為什么尼克會不間斷地、機械地做這些事情呢?海明威的描述為何達到細致入微,甚至是瑣碎的程度呢?為什么尼克感到愉快的原因是他將一切,包括思考的需要全都拋在腦后了?為什么他會在河流變窄的地方害怕進入沼地?然而,這些問題在《大雙心河》中是難以找到答案的。事實上,我們能夠感覺到一些文字的缺失。缺失的中心經常與身心的傷痛有關。我們從何處可以得到有關的背景信息呢?如果我們不了解一些創作于《大雙心河》之前的有關尼克?亞當斯的故事,就無法真正欣賞這部作品。人們通常會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捕魚者的故事,但如果我們把它同其他有尼克?亞當斯出現的小說一同來讀,就會發現情況遠不止于此。海明威有十多篇以尼克?亞當斯為主人公的短篇,如《印第安人營地》《殺人者》《大雙心河》等,反映作者本人青少年時期的成長過程,其中的《大雙心河》是海明威于1924年年初重訪巴黎后寫的九個短篇小說中的末篇,也是*長的一篇。
如果我們把上述這些故事作為一個整體來閱讀的話,尼克的形象就會變得具體清晰了。《印第安人營地》講述了小尼克和父親在一起時常要面對的是痛苦和死亡。《拳擊家》回顧了小尼克離家過著漂泊生活的一段日子。他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以及各色各樣的犯罪和暴力。《殺人者》則是圍繞尼克不能理解、無法忍受的事情而展開,使其明白了生活中這樣荒謬和奇怪的事隨處可見,使其心靈受到傷害。
《在異國》是篇短小精悍的小說,作者以一個美國軍人的身份描寫了自己在意大利米蘭的經歷。他遠離故土,來到異國他鄉,負傷后,每天得去進行治療。與他同時接受治療的共有五位傷員:一位本來要做律師;一位想要做畫家;他自己曾經是名足球運動員,可現在他的腿已經殘廢了;另一位“男孩”出身于名門望族,**次上戰場不到一個小時鼻子就被打掉了,醫生要修補他的臉,但不能使他恢復原樣。作者對意大利少校的描寫,是故事的高潮。戰前,他是意大利*了不起的擊劍手,現在他的手卻像嬰兒的小手一般。尤其是他結婚不久的妻子也死于結核病。作品中,作者沒有正面描寫戰爭,而是單刀直入地描寫戰爭與人的關系更為密切的另一個側面。他以冷靜的頭腦,描寫了戰爭對人們肉體和心靈的傷害,表達了海明威對戰爭的看法,這也是他戰爭小說的源頭,確定了他戰爭小說的格調。
《白象似的群山》講述了發生在西班牙北部埃布羅河一個火車站的故事。一個美國男人同一個女孩在等火車的時候,男人設法說服女孩去做一個小手術。小說沒有直接交代是什么手術,但能推斷出是一次人工流產。整部小說基本上是由美國男人和女孩的對話構成,起初氣氛似乎有些沉悶,女孩就采取主動的姿態,稱遠處群山的輪廓在陽光下“看上去像一群白象”。但男人有些心不在焉,他只關心一個話題,就是想勸女孩去做手術。整篇小說只有1455個詞,卻幾乎處處都運用了象征主義手法。作品生動地刻畫了**次世界大戰后人們的精神生態狀況。海明威通過對兩位主人公精神世界的關注,揭示了美國社會所存在的精神問題,即人們不知不覺陷入了精神的荒原。
《乞力馬扎羅的雪》是海明威的一部中篇小說,故事主要講述一個作家哈利去非洲狩獵,途中汽車拋錨,皮膚被刺劃破,染上壞疽病。他和他的情人在等待一架飛機來把他送到醫院治療。小說圍繞“死亡”和“即將死亡”描寫,但根本的主題是哈利回到過去,從過去走到現在的歷程回顧。哈利熱愛這個世界。他有很多經歷,跟不同女人的經歷,以及自己所從事的不同職業的經歷。故事的結尾,他死于一場夢境:他乘著飛機,向非洲*高峰乞力馬扎羅山的山頂飛去。整個故事是對于一個臨死前的人的精彩描述。海明威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身心受到創傷,憂郁、恐懼如夢魘般糾纏著他。西班牙內戰爆發后,他目睹了西班牙內戰中的生生死死,悲哀與死亡籠罩了他的心靈。海明威傳奇般的經歷,獨特而復雜的遭遇,強化了他對生命的理解,后來的沉重病痛豐富了他對死亡的想象,使他對死亡有著神經質的敏感和宗教式的神秘感。
在寫作風格及手法上,海明威總是以惜墨如金和輕描淡寫著稱。他擅長短篇小說的創作,一生中創作了數量眾多、題材廣泛的短篇小說。他短篇小說中的大部分主人公都由一個神秘的人物尼克?亞當斯擔任。在寫作方法上,他追求語言的凝練。他這種純熟的技法與他豐富的人生體驗、新聞記者的出身和對語言的高度敏感性是密不可分的。他根據自己創建的“冰山原則”,運用一系列象征表現手法,把無限豐富、耐人尋味的內容包含在有限的文字之中。海明威的人物對話簡潔、明快、有力,修辭干凈,韻調自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創作風格。通過人物的對話、用詞、語氣、語調等達到其感情、態度和性格等內在的真實性。他的這一語言風格影響深遠,成為歐美國家幾代作家的楷模。他的筆調瀟灑自然,毫無矯揉造作之處,也沒有著意的渲染和概括,卻能尖銳地刻畫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充分體現了自然主義的白描手法。《老人與海》更具有代表性。它沒有精雕細琢,也沒有微妙深奧,只不過是簡潔質樸、文字平定而已,然而開拓了小說的描寫空間,豐富了小說的文學意蘊,使人產生一種“感情真者,其觀物亦真”的感受。
為了有效地體現“冰山原則”,海明威在作品中十分注重運用象征手法進行創作,這使他的小說敘述高度凝練,賦予普通的生活素材以含蓄深沉的思想內涵,賦予抽象的概念以具體的形象。他作品的意義并不僅僅局限于推動情節發展,其背后總有一個聯系和邏輯性的世界,作品中的每個細節背后都潛在著某種原因。
在《老人與海》中,海是被當作女性來描寫的。在老人打魚過程中,大海始終寧靜、緩緩流動著,即使在鯊魚奪取老人的魚肉時,大海依然那么平靜。她始終安靜、自信、平等地凝視著老人——“硬漢”圣地亞哥。小說的主人公是位“真正的硬漢”,是“生命英雄”的象征。
在小說中,大馬林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人在等待了漫長的八十四天后,大馬林魚出現了,給了老人長久的等待一個回報,滿足了老人的愿望。大馬林魚年輕力盛,但是老人頑強的意志力終于戰勝了大馬林魚。在老人內心,大馬林魚是理想事物的象征,是美好的理想和追求的目標。這象征著,人類在漫長的征途中不知經歷多少苦難,卻仍舊滿懷著對未來的希望,正是憑借這種信念和理想,人類走過漫長的歲月,創造了無數的奇跡和美好的生活。
鯊魚代表著一切破壞性的力量,是阻止人們實現理想和目標的各種破壞力量的集合,是各種邪惡勢力的象征。這部小說寫于上世紀50年代,那時,古巴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民族解放的運動已經逐步進入高潮。在海明威的筆下,主人翁圣地亞哥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漁夫,而是生活在苦難中的古巴底層社會人民的代表之一,而鯊魚是那些殖民主義者和貧困現實生活的象征,為了改變現狀,人們不得不與邪惡勢力做斗爭,而這一切都充分展現了古巴人民頑強的意志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力量,生動地展示了人類與邪惡勢力斗爭到底的偉大精神,凸顯了人類是“真正硬漢”的個性特征。
作品中獅子具有獨特地位,盡管作者未對其做更多的渲染,但其作用不容小視。作者屢次提及老人回憶年輕時看到非洲的沙灘上有獅子出沒,通過獅子來代表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以烘托老人的心靈世界,這對塑造一位鮮明、生動、豐滿的人物形象具有重要意義。小說是在“老人正夢見那群獅子”中結束,足見獅子這一意象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與其他意象相比,獅子沒有大海的溫柔和激情,沒有鯊魚的貪婪和兇猛,也沒有馬林魚的毅力和耐心,但獅子有自己獨特的自信和威嚴,發自內心,不怒自威,令人敬畏,這一意象豐富了老人的精神世界。正像老人一次次出海為證明自己,迎接生命挑戰一樣,獅子這一意象也是為老人再次出海做心理上、精神上的準備。老人不愿接受失敗,他相信經過自己持續的努力,*終是可以證明自己的價值的。
《老人與海》可能是*早倡導人類有節制地開發自然的文學作品。小說中,老人對自然的態度是友好的,他多次稱馬林魚、飛魚甚至黃鶯是他的朋友。對自然貪得無厭的索求是老人所反感的。“想想看,假如人類每天必須去設法捕殺月亮,那會是什么情形呢,他心想。月亮大概會逃之夭夭。但想想看,萬一人類日以繼夜地設法捕殺太陽,又會怎么樣呢?他想,我們真是幸運。”星星、月亮和太陽當然是相對地球而言的,老人這段心理活動乍看之下似乎荒誕不經,但海明威其實想表達的是對地球資源枯竭的擔心,這在20世紀50年代,不得不說是極具先見之明的,而在今天更具有現實意義。
當然,作為現代主義小說的巔峰之作,《老人與海》的豐富性并非這篇導讀所能窮盡,它還有著更為廣闊的詮釋空間,比如整個故事和《圣經》的關聯。作品中援引了不少關于基督受難的細節,這說明作者有意識地把老人比作基督的化身。故事中有兩處被釘十字架的過程。**次是老人釣上大魚時開始的,第二次是從鯊魚來襲時開始的。為什么是八十七天?這個數字似乎具有很深的含義。文中談到了兩個八十七天,老人曾一度八十七天沒有捕到魚。根據《圣經?馬太福音》第四章,耶穌受洗后,被圣靈引到曠野,禁食四十晝夜,受到魔鬼的試探。(本書中作者特意寫道:“就像無魚可捕的荒漠中那些被侵蝕的地方一樣古老。”無魚可打的沙漠正喻指“曠野”。)這四十天加上基督教大齋期四十天,再加上復活節前的“圣周”七天,剛好八十七天。而這次老人一連八十四天沒打到魚,接下來在海上待了三天,剛好等于基督從受難到復活那三天。兩個八十七天的過程表明人生是循環的,是無休止受難的過程。再者,“圣地亞哥”這名字就是圣雅各在西班牙語中的拼法。圣雅各原是個漁夫,是耶穌*早收的四門徒之一。
綜上所述,《老人與海》在短短的篇幅中融合了如此復雜的層次,把它們交織在一起,可以說做到了渾然一體,天衣無縫。作者真是頗為用心。這座冰山隱藏在海面之下的龐大部分,還是留給讀者通過閱讀去親自感受好——我相信這將會是一個很愉快和充滿驚喜的過程。
老人與海/海明威小說精選 目錄
老人與海/001
印第安人營地/095
殺人者/105
拳擊家/123
大雙心河/139
在異國/167
白象似的群山/177
乞力馬扎羅的雪/187
老人與海/海明威小說精選 節選
他是一位老人,獨自劃著一條小船在墨西哥海灣捕魚。八十四天過去了,至今還沒有捕到一條魚。頭四十天有個男孩一直跟他做伴,可由于四十天來一無所獲,小男孩的爹媽便跟孩子說,那老頭兒這會兒運氣不佳,倒了血霉,就是說倒霉透頂了。奉父母之命,孩子到別人的船上去了,結果不出一周就捕到了三條大魚。男孩看到老人每天回來時,船艙里空空如也,感到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常會跑到海邊幫助老人扛卷著的釣繩,或魚鉤和魚叉,以及卷在桅桿上的帆。老人的船帆是用補丁加補丁的面粉編織袋做的,收攏起來,看上去就像一面屢次戰敗的旗幟。 老人很憔悴,骨瘦如柴,后脖頸上有幾道深深的皺褶。他滿臉褐斑,那是熱帶海面上強烈的陽光反射所造成的良性皮膚病變。褐斑從他的面頰一直蔓延到了脖子,雙手由于常年用繩索拉大魚而勒痕累累。不過這些傷疤都是些舊傷疤,沒有一道是新的,就像無魚可捕的荒漠中那些被侵蝕的地方一樣古老。 除了那雙眼睛,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那么古老。兩顆眼珠藍得海水一般,充滿著喜悅,從不服輸。 老人與小男孩將船拖拽上沙灘,他們邊往岸上爬,男孩邊跟老頭兒說:“圣地亞哥,我又可以跟你一起出海了。我們家賺到了一點錢。” 老人曾教過小男孩如何捕魚,這孩子也很敬愛這位老人。 “不行,”老人說,“你現在上的那條船運氣不錯,繼續好好待在那兒吧。” “不過,還記得嗎,你曾經一連八十七天沒有捕到一條魚,后來卻連續三個禮拜每天都捕到大魚呀。” “還記得,”老人回答說,“我知道你并不是因為對我失去信心才離開我的。” “是我老爸要我去的。我是個孩子,不能不聽大人的話。” “這我知道,”老人說,“那是自然。” “他太沒有信心了。”小孩說。 “是呀,”老人說,“不過我們卻信心百倍,你說對吧?” “是的,”小男孩說,“我請你到露天飯店喝杯啤酒,然后我們拿著東西一起回家去吧。” “那敢情好,”老人說,“都是打魚人嘛。” 老人與男孩坐在飯店的露臺上喝酒,在場的許多漁民拿老人開涮,但他并不在意。其他一些年長的漁民只是望著他,為他感到難過。不過他們并沒有把這份同情寫在臉上,而是很禮貌地閑聊那天的海流情況、釣魚線該達到的水深、一直以來良好的天氣,還談起了他們的所見所聞。 當天捕魚多的幾位漁夫也都回來了,他們將捕到的馬林魚剖開,然后整片整片地分開平放在兩塊厚木板上,兩個人搖搖晃晃地將木板抬進收魚站,在那里等候冷凍車運往哈瓦那市場。捕到鯊魚的漁夫已經將他們的魚送到海灣另一邊的鯊魚加工廠去了,在那里他們用滑輪將鯊魚吊起來,除肝臟、割魚鰭、剝魚皮,將魚肉切成一條條的,以備腌制。 刮東風的時候,一陣陣魚腥味從海灣那邊的鯊魚加工廠撲鼻而來,不過今天味道倒不是很大,因為風已轉向了北方,且漸漸平息,飯店的露臺上陽光明媚,令人愜意。 “圣地亞哥。”男孩叫道。 “你說。”他手中握著酒杯,回憶起許許多多的往事。 “要不要我去弄點沙丁魚明天用?” “不用。你打你的棒球去吧。我自己還能劃船,羅杰利奧會替我撒網的。” “我想跟你一起去。即使我不能跟你一起捕魚,我至少可以在一旁幫幫忙。” “你請我喝了一杯啤酒呀,”老人說,“你已經長大了。” “你頭一回帶我上船,那會兒我多大呀?” “五歲。那天我把一條活蹦亂跳的魚拖到船上時,那家伙差點兒把船給毀了,你也差點兒送了命。還記得吧?” “我還記得,那魚的尾巴噼里啪啦不停地拍打著,船上的座板給打斷了,你用棍棒猛擊它。我記得你還把我丟到船頭,里面堆有一堆潮濕的繩索,我感覺整條船在搖搖晃晃,你敲打魚的聲音像是砍樹似的,而你渾身都是甜甜的血腥味。” “你真的記得有那么回事兒,還是我剛剛跟你說起來過?” “我對我們**次一起出海的情景記憶猶新。” 老人用他那雙被太陽曬得黝黑但信心十足、充滿愛憐的眼睛望著他。 “要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一定會帶你出去闖一下,”老人說,“可你是你爸爸、你媽媽的小子,而且你現在又在一條運勢不錯的船上。” “要我去弄點沙丁魚來嗎?我知道可以從哪兒弄到四條魚餌來。” “我今天的還夠用。已經在盒子里腌著呢。” “我去給你弄四條新鮮的吧。” “再弄一條吧。”老人說。他始終信心百倍,滿懷希望。此刻,一股嶄新的希望和信心又如微風初起。 “兩條吧。”男孩說。 “那好吧,”老人贊同道,“你該不是去偷吧?” “我想去偷,”男孩說,“不過這兩條是我買來的。” “謝謝你。”老人說。他太單純了,從沒有想過何時他已變得如此謙卑了。不過,他知道自己已經學會謙卑了。他認為謙卑并不見得丟臉,更何況這無損于內心那份真正的自尊心。 “看這海流,明天天氣一定很不錯。”老人說。 “你打算去哪兒?”男孩問道。 “能去多遠就去多遠,風向轉了后就回來。我打算在天破曉前出發。” “我也想讓我的船主開得更遠一些,”男孩說,“這樣,假如你釣到什么大家伙的話,我們還可以駛過來助你一臂之力。” “他可不喜歡到太遠的地方去作業。” “是呀,”男孩說,“不過,他看不見的某些東西,我可以看得見。譬如,我看見一只鳥在空中盤旋,我就會要他趕過去捕海豚。” “他的視力那么差?” “簡直就是個瞎子。” “這就奇怪了,”老人說, “他從沒捕過海龜。那才傷眼睛呢。” “你去蚊子海岸 捕過多年海龜,可你的視力還是挺好的嘛。” “我是個非同尋常的老頭兒。” “不過你現在還有體力來對付一條真正的大魚嗎?” “我覺得還行。更何況這其中有很多訣竅。” “我們先把這些家什拿回家吧,”男孩說,“我再順便拿張網,去捕沙丁魚。” 他們從船上把漁具拿下來,老人扛著桅桿,男孩背著木箱子,里面裝有一卷卷結實的棕色釣索,還有魚鉤和帶柄的魚叉。 盛魚餌的匣子就放在船艄下面,旁邊還放有一根木棒,捕到大魚后,拖上船時,需用木棒才能制伏它。照理不會有人來偷老人的東西,不過露水會浸蝕這些東西,還是把帆和沉重的魚線都拿回家去較為妥當。盡管老人深信當地不會有人偷他的東西,但他認為也沒有必要把魚鉤和魚叉留在船上引誘別人。 他們沿著大路一同來到老人居住的窩棚,從敞開的門走進屋內。老人將卷著帆的桅桿靠墻立著,男孩把箱子和其他工具放在旁邊。桅桿差不多跟棚屋一樣高。茅棚是用王棕 堅硬的嫩芽外殼搭成的,屋里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另外,就在污泥地上,有一小塊可以用煤炭煮飯的地方。茅棚的墻壁是用有著堅韌纖維的棕櫚葉壓平后緊密相疊而成的,棕色的墻上掛了一幅彩色的耶穌圣心像 和一張科伯圣女圖 。這都是他妻子留下的。墻上曾經一度還掛著他老婆的彩照,他已經把它摘下來了,因為每次看見,總感到格外凄涼,于是他就把它取下來放在屋角的擱板上,上面還用一件干凈的襯衫蓋著。 “你都吃些什么?”孩子問道。 “有鍋魚煮黃米飯。吃點吧?” “不了。我回家吃。要不要我幫你生火?” “不用。等會兒我自己生。或許我就吃冷飯也行。” “我把漁網拿去行嗎?” “當然可以。” 其實根本就沒有漁網,那男孩清楚地記得,他們早把它給賣掉了。可他們每次都還是照舊扯一套類似的謊話。那男孩也明明知道,根本就沒有什么一鍋魚煮黃米飯。 “85是個吉利的數字,”老人說,“你想不想看到我拖回一條開膛后凈重一千磅的魚回來?” “我去拿漁網,弄沙丁魚去。你坐在門口曬曬太陽吧。” “好,這里還有一張昨天的報紙,我想看看昨天棒球賽的結果如何。” 男孩并不曉得是不是真的有昨天的報紙。不過,老人果真從床底下拿出了一份報紙。 “是佩里科在酒館里面給我的。”老頭補充說。 “搞到沙丁魚后就過來。我要把你的魚跟我的魚都冰起來,明天上午我們分著用。等我回來,你跟我講講棒球賽的結果吧。” “洋基隊 是不會輸的。” “不過我害怕克利夫蘭的印第安人隊喲。” “相信洋基隊吧,孩子。別忘了,他們隊有個了不起的迪馬奇奧。” “我還擔心底特律的老虎隊和克利夫蘭的印第安隊會贏。” “得了吧,你連辛辛那提紅隊 、芝加哥白襪隊都會害怕。” “你仔細看看吧,回頭來給我講講。” “你看我們要不要買一張尾數為85的彩票?明天就是第85天了。” “可以呀,”男孩說, “但是你上次的*長紀錄是87天,那又怎么解釋?” “那種事兒不會再發生了,你看能不能買到一張尾數為85的彩票吧?” “我可以訂購一張。” “就一張。兩塊五毛錢。我們能跟誰借到這筆錢呢?” “這個容易,兩塊五毛錢我隨時都可以借到。” “沒準兒我也能借到。不過我不愿借。**步借,第二步就會討。” “別受涼了,大爺,”孩子說,“別忘了,現在已是九月份了。” “這可是大魚上水的月份,”老人說,“五月份任何人都是捕魚的高手。” “我現在就去拿沙丁魚。”男孩說。 等男孩回來的時候,老人已經在椅子上睡著了,太陽已下山。男孩從床上拿出那條舊軍毯來,鋪在椅子靠背上,蓋著老人的肩膀。老人的肩膀比較奇特,雖說他人已年邁,但兩只膀子依然健壯有力,脖子也挺硬當的。即使老人已睡著了,腦袋朝前耷拉著,頸上的皺紋仍不太明顯。他身上穿的襯衫就如同他的船帆一樣,補丁加補丁,補了好多次。隨著太陽長年的照射,這些補丁早已褪成種種深淺不同的顏色。不過,老人的頭部卻顯得相當衰老,只要他把眼睛閉上,臉上便看不出任何生命的跡象。報紙攤在他的膝蓋上,兩只手臂重重地壓在上面,以免報紙被黃昏的微風吹走。老人光著雙腳。 男孩沒有驚動老人,悄悄離開了。等他再回來時,老人還沒有醒。 “醒醒吧,老大爺。”男孩說,一只手擱在老人的膝蓋上。老人睜開眼睛,好一會兒,他的神志仿佛才從遙遠的地方召喚回來似的,然后笑了笑。“你拿來什么了?”老人問。“晚餐,”男孩回答說,“我們該吃晚飯了。” “我還不太餓。” “來吧,吃點吧。你不能只捕魚不吃飯呀。” “我吃過了。”老人邊說邊站起身來,把報紙疊起收好,然后又把毯子折起來。 “把毯子披上,”男孩說,“只要我還活著我就不會讓你餓著肚子去打魚的。” “這么說祝你長壽,多多保重。”老人說,“我們今天吃什么?” “黑豆、米飯、煎香蕉,還有一些燉魚。” 男孩是用雙層鐵飯匣子將這些東西從露天酒店拿回來的。他口袋里還有兩套用餐巾紙包好的刀叉和匙子。 “這是誰給你的?” “馬丁,餐館老板。” “我得去謝謝他。” “我已經謝過了,”男孩說,“你不用再去謝他了。” “我要送一塊大魚肚皮上的肉給他,”老人說,“他好像不止一次這樣款待咱們了吧?” “我想是的。” “那除了魚肚子肉,我還得送他一點別的東西。他真是太體諒我們了。” “他還送了兩份啤酒。” “我*喜歡喝罐裝啤酒了。” “這我知道。不過這是瓶裝的,哈士依啤酒,喝完后我得把瓶子送回去。” “你想得真周到。”老人說,“我們是不是該吃啦?” “我早就要你吃呀,”孩子很溫和地對老人說,“你沒有準備好,我是不會打開飯盒的。” “現在準備就餐了,”老人說,“不過我還得先洗洗手。” 你上哪兒去洗手呢?男孩想。這村子里,要沿大道而下越過兩條馬路才有水。我該把水提到這兒來,男孩想,還應該找塊肥皂和一條干凈毛巾。我怎么這么粗心?我還應該給他弄件襯衫和夾克來過冬,還得弄雙像樣的鞋,再
老人與海/海明威小說精選 作者簡介
海明威(1899—1961),20世紀美國小說家,“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海明威一生多次奔赴戰場,擔任戰地記者并參與戰斗。晚年不堪病痛折磨,于1961 年在家中飲彈自盡。其代表作品有《老人與海》《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乞力馬扎羅的雪》等,并憑借《老人與海》獲1953年普利策獎及1954 年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在美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對20 世紀文學的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