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歷史上的國計民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31834
- 條形碼:9787520131834 ; 978-7-5201-3183-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史上的國計民生 本書特色
2016年10月14—17日,由中國社會史學會主辦,武漢大學、三峽大學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中心等單位協辦的第十六屆中國社會史學會年會暨“中國歷史上的國計民生”學術研討會在湖北宜昌召開。本書即為會議論文選集。會議圍繞“國計民生”的主題,對近代中國的社會經濟、社會秩序與社會治理、社會生活與日常生活、社會群體、醫療衛生與集體化時代的社會等問題展開討論。會議論文運用新發掘的檔案、碑刻、族譜、契約文書等豐富的地方文獻資料,借鑒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理論方法,展示了中國社會史學界在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上的*成果。
中國歷史上的國計民生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十六屆中國社會史學會年會暨“中國歷史上的國計民生”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選集,圍繞“國計民生”的主題,對近代中國的社會經濟、社會秩序與社會治理、社會生活與日常生活、社會群體、醫療衛生與集體化時代的社會等問題展開討論。書中論文運用新發掘的檔案、碑刻、族譜、契約文書等豐富的地方文獻資料,借鑒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理論方法,展示了中國社會史學界在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上的*新成果。
中國歷史上的國計民生 目錄
開放與多元:新世紀中國社會史理論探討與學科建設【常建華】/3
重建百姓日用之學【劉志琴】/36
社會文化史在行進【梁景和】/47
源頭活水:田汝康與中國歷史人類學【劉 平】/58
江西流坑村的考察歷程回顧及其對歷史名鎮名村考察研究的啟示【梁洪生】/62
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三十年發展趨勢與瓶頸【李長莉】/73
在生命的關注中彰顯歷史的意義——當今中國醫療史研究的新思考【余新忠】/88
第二編 群體、生計與日常生活
催課抑或撫字:明代地方官面對國計民生的矛盾心態及其施政實踐【陳寶良】/103
19世紀初松江地區人類發展指數(HDI)試探【李伯重】/133
清末民初武昌縣中醫朱仁甫的收入與生活【路彩霞】/147
“東方芝加哥”中的“鄉巴佬”:近代武漢農村移民的底層生活【胡俊修 肖 琛】/161
第三編 財政、經濟與社會
折上折:明代隆萬間的賦役折銀與中央財政再分配【李義瓊】/189
清初的招商與鹽商的承充【陳 鋒】/215
清代私鹽市場之形成——以嘉道年間湖南南部私鹽貿易為例【黃國信】/238
清代圖甲戶籍與村族社會——以祁門縣二十二都二圖四甲王鼎盛戶為中心【劉道勝】/259
青州駐防八旗糧餉殘冊初步解讀【潘洪鋼】/281
晚清妓捐征收與警察系統之建立【王 燕】/301
“深浚”與“筑塘”:楊時與湘湖工程方式的選擇【錢 杭】/316
第四編 宗族與村落
從文書到族譜與方志——以明代休寧珰溪金氏為中心【阿 風】/331
從同姓到同宗:宋明吉安地區的宗族實踐【黃志繁】/349
碑銘上的世系:明清鄂東南移民定居與家族世系的層累構建【楊國安】/367
“百果臺”:晚清民國閩北惠安祠的神誕供品及其文化與經濟意涵【李 軍】/391
控制與反控制:清代鄉村社會的夜戲【姚春敏】/408
第五編 社會秩序與基層治理
家族之恥:祖墓被占與爭奪祖墓的訴訟【卞 利】/423
清咸同年間河南鄉村社會的軍事化——以圩寨之修筑、戰守為中心【孫 兵】/435
北洋政府時期河南的戰亂、匪患與地方社會【歲有生】/452
市屬委員會組織與近代中國城市社會治理格局變動問題初探——以上海、漢口為中心【方秋梅】/462
“階級成分登記表”:集體化時代農村社會研究的重要文本【行 龍】/480
中國歷史上的國計民生 作者簡介
陳鋒,1955年3月生,山東萊蕪市人。歷史學博士,國務院政府特殊貢獻津貼專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與社會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