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原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尾货特色书店,中文字幕在线一区,30万种特价书低至2折!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包郵 新留學青年

豆瓣8.3分,百余位赴美留學生海外求學的真實記錄,成長與彷徨、身份認同與文化碰撞,一切因為真實而更加動人。

作者:廖元辛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10-01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4
讀者評分:5分3條評論
本類榜單:文學銷量榜
中 圖 價:¥26.2(6.2折) 定價  ¥42.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新留學青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01710
  • 條形碼:9787521201710 ; 978-7-5212-0171-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留學青年 本書特色

推薦一
《新留學青年》用引人入勝的真實故事,描繪出新一代留學生在國外學習生活的酸甜苦辣。我高興地向留學家庭和有意出國深造的朋友推薦這本書。讀一下,你會知道自己準備好沒有,你要面對的是怎樣的世界。
——俞敏洪
推薦二
出去很容易,難的是你準備好了嗎?
推薦三
多家留學機構(gòu)參考用書
他人推薦
看了元辛的文章,一時間五味雜陳涌上心頭,仿佛又回到幾十年前留學的日子。我曾經(jīng)是一名留學生,也曾經(jīng)是留學生的父親,對留學生活有難以割舍的眷戀。出國留學說到底是一種生活體驗,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如魚吞水冷暖自知。元辛通過留學生自己的講述,展現(xiàn)了一個真實的留學生活,難能可貴,遠勝于說教和評論。我真誠地向讀者推薦此書,同時也希望社會能對海外學子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桑澎(北京留學服務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
元辛寬廣的知識結(jié)構(gòu),讓他在審視新時代留學問題時的視角獨特而深邃。這種獨特和深邃體現(xiàn)在他與訪談對象交談時的睿智激發(fā),也體現(xiàn)他對駁雜豐富素材的細致揀選和精確呈現(xiàn)。在“新留學時代”,這本書將幫助我們理解留學,理解留學生,理解時代和“人”本身,并成為我們當下和未來選擇的“地圖”。
——盧曉東(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前副院長)
作為一名“90后”,元辛有著這個年齡留學生的共同特點——自信、勇敢、充滿活力。與上一代留學生相比,元辛和他的同齡人擁有更多的資源和更開闊的眼界,卻也依然會在異國他鄉(xiāng)遭遇文化的碰撞,經(jīng)歷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等諸多方面的挑戰(zhàn)。在《新留學青年》中,元辛用真實的筆觸記錄了這一代留學生的奮斗、彷徨、內(nèi)心的自省,以及勇于表達自我的青春張力。兼具感性的表達和睿智的思考,這樣一部紀實作品將成為所有留學家庭的福音。
——王鐵軍(哥倫比亞大學校友,國家“千人計劃”專家)
元辛的文字有種踏實感,這種踏實感不僅來自于細膩的文筆,更來自于他尊重事實的描述,以及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對受訪人和事件的深入反思。作為一名美國高校的招生官,也作為一名曾經(jīng)的留學生,我相信這本《新留學青年》會讓中國讀者更深入地了解留學生在國外的真實生活,也會讓那些計劃送子女出國的家庭和正在申請美國大學的年輕人,為即將面對的異鄉(xiāng)生活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萬曉峰 (美國阿默斯特學院招生辦國際招生錄取主任)
元辛是一位深刻的觀察者,能夠在瑣碎的細節(jié)中捕捉人物的喜怒哀樂。同時他也是一名包容的寫作者,能夠不帶偏見、設身處地地站在對話者的立場講述他們的故事。感謝元辛用真實的記錄撕下公眾對于留學生群體的刻板印象,相信他娓娓道來的飽含酸甜苦辣的異國生活,將給所有計劃留學的學生和家長帶來啟發(fā)。
——Frank(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友,棕櫚大道教育科技公司創(chuàng)始人)

新留學青年 內(nèi)容簡介

這本書不是留學指南,也不是“金字塔尖”的成功人士的勵志指導,只是一群新時代留學生的訴說,講述光環(huán)和非議之外的真實留學生活,關注心理成長,探求留學的真正意義,告訴想要出去闖闖的人,你將要面對的是怎樣的世界。

新留學青年新留學青年 前言

代序 我眼中的元辛
我和元辛算是文友。
大概是2016年7月的一天,我和一位北大畢業(yè)的年輕律師聊起北大,我說那個屬于海子和西川的時代已一去不返,未名湖畔再也沒有那樣一群才華橫溢的熱血青年。律師說,你錯了,我有一位室友,可以信手拈來身邊的人與事,寫出精彩的詩句。而現(xiàn)在,他正奔波于美國的各個城市之間,為那里的中國留學生群體,寫作一本訪談錄。
那時我剛剛結(jié)束了五年駐美記者的工作,自然對這樣一本訪談錄產(chǎn)生了興趣。在律師的聯(lián)系下,我和元辛開始了郵件往來。很快,他發(fā)來了剛剛寫完的一個章節(jié)—— 一名叫凡姐的女留學生的故事。我花了十分鐘將文章讀完,感受卻格外復雜。一方面,我驚嘆于作為一名男性作者,元辛對于人物細節(jié)的勾勒和心理變化的描寫是如此的細致入微;但另一方面,作為已在社會中摸爬滾打多年的我,卻對故事中剛剛走出象牙塔的主人公流露出一種本能的不屑。
“就你采訪的這個對象而言,真的是特別尋常的一個人。”在給元辛的郵件中,我直言不諱地寫道,“只是一個平凡的姑娘,就實習的問題、戀愛的問題,到了新環(huán)境的適應問題有了內(nèi)心困惑。”
元辛并沒有惱怒于我的質(zhì)疑。在回信中,他這樣問我:“你覺得,對于中國的普通讀者和留學生來說,對劉亦婷或者何江的關注,會讓他們收獲多少?當人們99%的關注點,都集中在這1%的‘成功者’身上時,留學生群體中的大多數(shù)是否已被有意無意地忽視?”
看了他的話,我一時無言。
我想起一首我和元辛都喜歡的《平凡之路》:“我曾經(jīng)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絕望著也渴望著/也哭也笑著平凡著。”
是的,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能成為那1%的“成功者”。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仍將像元辛描述的那樣,“循著‘普通人’的軌跡漂洋過海,磨礪身心,乃至*終安家立業(yè)”。
我突然覺得,當下應該有這樣一個作者,將那99%的“普通人”的“平凡”的糾結(jié)與迷茫、成長與新生真實地記錄下來,并原原本本地展現(xiàn)給國內(nèi)的讀者。留學生作為一個越來越龐大的群體,也理應在風起云涌的出國浪潮中,獲得社會足夠的客觀的認識:這一代留學生風平浪靜的優(yōu)越生活背后,為何會有如此多的糾結(jié)和迷茫?在他們看上去無憂無慮的異鄉(xiāng)體驗中,隱藏著怎樣的脆弱和心無所依,又有著哪些超越年齡的思考與堅持?在這群人成長為無堅不摧的成年人之前,需要經(jīng)歷怎樣的坎坷與彷徨,*終又將如何完成破繭成蝶的蛻變?這些問題,需要每一位關注留學群體的人回答,而它們,也正是元辛所試圖回答的。

自此,我和元辛成了心照不宣的文友。我們很少在微信上講話,但偶爾會寫很長的郵件給對方。我們討論文學,討論對彼此新寫章節(jié)的意見看法。潛意識里,這種“傳統(tǒng)”的交流方式,實現(xiàn)了我對北大文人的全部想象。
后來有一日,他來香港看我,頗有網(wǎng)友見面的感覺。我們在堅尼地城的茶餐廳吃了午飯,又一路沿山而走,在港大校園的咖啡館里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現(xiàn)實中的元辛并沒有他筆下文字呈現(xiàn)出的老練與學究。他穿著格子襯衫和牛仔褲,目測一米八的身高,活脫脫一名剛從籃球場下來的港大學生。而開口聊天,則是濃濃的北大文人氣質(zhì),講起話來引經(jīng)據(jù)典,哲學、歷史、社會經(jīng)濟的各種理論信手拈來。所幸的是,他有的是北大“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的才情,卻沒有天之驕子們身上常見的張狂。他臉上仍帶著少年氣的靦腆和清癯,講起自己經(jīng)歷的每件事,都顯得認真而專注。
我們聊起文學,聊起紐約,聊起香港,但*終,還是離不開他正在寫作的訪談錄。
“怎么想到要寫這么一本書的?”我問他。
他沉吟了片刻,神色顯得凝重而復雜。他告訴我,*初想寫這本書,是受到《出梁莊記》的啟發(fā)。在這本以農(nóng)民工為主要講述對象的作品中,作者梁鴻指出,隨著農(nóng)民工群體被社會不斷地符號化、標簽化,人們“對農(nóng)村、農(nóng)民和傳統(tǒng)的想象越來越狹窄,對幸福、新生活和現(xiàn)代的理解力也越來越一元化”。
元辛說,盡管農(nóng)民工與留學生兩個群體間存在著千差萬別,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整個群體在社會上的標簽化程度在不斷加深。
為此他感到,他得做點什么。
但事實上,在閱讀《出梁莊記》之后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并沒有立刻開始訪談錄的寫作。讀書時的無憂無慮,以及美國鄉(xiāng)下相對貧乏的生活內(nèi)容,沒有給他帶來破釜沉舟的動力。直到畢業(yè),直到他像他筆下的凡姐一樣,在異國他鄉(xiāng)走出校園的那一刻陷入無邊的迷茫,他才開始感到,那些在外界看來不過是庸人自擾的少年煩惱,對于當事人而言,卻可能是排山倒海的巨浪。
困惑中,他開始閱讀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他讀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和《逃避自由》,讀阿德勒的《超越自卑》,讀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他開始遠行、采訪,不是與周圍朋友的簡單交談,而是深入受訪人的內(nèi)心深處,探尋、感受并*終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成功與艱難、歡笑與哀嘆。在孤獨的留學生活末期,他像苦行僧一樣獨自前行。然而,也正是這樣一種獨行,讓他不僅更深刻地“發(fā)現(xiàn)”了留學生群體,也更深刻地“發(fā)現(xiàn)”了自己,并從此重拾生活的活力和勇氣。
在書中,他并沒有怎么寫到自己。但他的這段講述卻讓我明白,書中的每一個故事中,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寫作的這兩年,他所經(jīng)歷的并非坦途。
為了采訪不同地域的留學生和留學生家長,他孤身一人往來于北美大陸的東西兩岸,奔波在美國的城鄉(xiāng)之間。有一段時間,他甚至感嘆,只有行走在路上,他才“感到自己活著”。
為了能夠設身處地地感知受訪人的處境與心理,他開始研究李銀河《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費孝通《美國人的性格》、弗洛姆《人之心》,乃至威廉·詹姆士晦澀難懂的《宗教經(jīng)驗之種種》。他開始造訪美國各大高校的圖書館,搜羅每一篇研究中國在美學生的論文。
為了能夠真實而細致地描繪受訪人的生活狀態(tài),他像一臺永不停歇的高速攝像機,事無巨細地記錄著鏡頭前的一舉一動。當他告訴我“*較真的時候,甚至會去看他們怎么洗臉,怎么刷牙”時,我感到的不是滑稽,而是真誠。
我也曾推薦他去媒體工作。他努力做了大半年,但*終還是為了完成這本訪談錄而選擇了離開。起初,我也為他這樣的決定擔心過,我擔心他像太多的年輕人一樣,眼高手低。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想錯了。辭職后的他,真的是在全情投入地采訪和寫作。從不斷地調(diào)試結(jié)構(gòu)到確立各章主題,從*初對采訪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念念不忘到后來游刃有余地直入談話主題,一個又一個章節(jié)從他的指尖飄然躍出。當2017年的年底我*后一次見到他時,他告訴我,訪談錄已經(jīng)基本完成。
那一刻,我看到他眼中閃爍的光。

這兩年里,我斷斷續(xù)續(xù)閱讀了他寫的一些篇章。
我承認,和*早看到他寫凡姐的那篇文字一樣,很多時候我會為文中并沒有多少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而遺憾。反倒是結(jié)尾處夾敘夾議的思考,常常引起我的關注與共鳴。
但后來我意識到,這并不是一本小說,也不是一本雜文。或許,它正像元辛自己提到的那樣,是一本“帶有文學色彩的工具書”——并非用吸睛的故事帶給讀者一時的快感,而要用真實呈獻給讀者一個未經(jīng)雕琢的留學生群體的原貌。
在這一個個真實故事中,他帶你像看西洋景似的零距離體驗留學生的異國生活,感受他們或大或小的悲歡喜怒。
不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應該在走出國門之前讀一下元辛的這本書。讀一下,才知道你到底準備好沒有,你將要面對的是怎樣的世界。
而讀者從字里行間獲得的對彼此和自我的深度認知,則更是重金難求。
作為元辛寫作的見證者,我也非常高興能夠為《新留學青年》寫這樣一篇文字。在我們的*后一次交談中,我欣喜地得知,這本書已經(jīng)交給出版社候?qū)彛磷约海矊⒃诮Y(jié)束寫作后“重返江湖”,在另一座城市開始新的工作。
此刻的我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我希望他能覓到一方好山水開始自在的生活,也期待年輕的他未來能夠?qū)懗龈嘤绊懯廊说募炎鳌?

李小曉
(李小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友,知名自媒體人,曾任新華社、財新駐美記者)

新留學青年 目錄

**章 成 長
005 · 丁 丁
013 · “他們的憂愁不是憂愁”
026 · 虛幻與真實(上)
038 · 虛幻與真實(下)
049 · 洋插隊
第二章 融 入
065 · 窗前的升旗手
072 · 我在美國的三個貴人
085 · 美國化與世界化
096 · 海報設計師
第三章 城 鄉(xiāng)
115 · “紐約是我的家”
125 · 置身事/市/世外的都市青年
140 · 鄉(xiāng)村愛情
第四章 選 擇
157 · 當我們談論PhD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175 · 出走還是留下
186 · 君子與庖廚(上)
197 · 君子與庖廚(下)
第五章 性 靈
217 · 不只是寂寞
229 · 抑郁青年
240 · 信 徒
第六章 歸 來
255 · “你在這兒,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270 · 歸國老板
280 · 返 鄉(xiāng)
305 · 后 記
展開全部

新留學青年 節(jié)選

**章 成 長

來美國一年,我還是普遍迷茫群體中的一員……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還沒到不惑的時候。
——朱拉其其格(喬治城大學中國留學生)

所謂人的成長,其實是不斷發(fā)現(xiàn)個人獨特的經(jīng)歷原來都只是人類普遍經(jīng)驗的一部分。
——多麗絲·萊辛(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我接受過很好的教育,對此我心懷感激……但它沒有教我如何理解和控制我的情緒,以及如何反思人生的目的……我認為中學、大學和成人教育應該向人們提供一些指導,不僅指導他們的就業(yè),還要指導他們?nèi)松捻樉澈湍婢场!堆诺鋵W院》那幅畫中描繪的老師提供的就是這樣的教育:他們教學生如何改變他們的情緒,如何應對不幸,如何過上*好的生活。我多么希望我在那些艱難的歲月里遇到了這樣的老師。相反,我發(fā)現(xiàn)大學更像是工廠:我們按時進去,交上我們的論文,按時離開,之后我們就得靠自己了,仿佛我們已經(jīng)是有健全人格的、負責任的成年人。
——朱爾斯·埃文斯《生活的哲學》

丁 丁

我大概有十五年沒見過丁丁了。
是的,十五年——我記得上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她的個頭兒還只到她媽媽腰間。那時我上五年級,她二年級。我記得她的眼睛亮亮的,卻談不上明眸皓齒——因為咧開嘴笑的時候,正在換牙的她常因為哪里又缺了一顆牙而引來我們的嘲笑。周末時,我們常同她住在附近的表姐一起玩耍。有一次,我和她的表姐一起打羽毛球,丁丁站在我們腦補出的那張“球網(wǎng)”的旁邊,認真地看著我們,雙手舉起來比畫著分數(shù)。
“8比8。”在不知是哪一方得到一分后,丁丁大聲地喊出了比分。
然而她的表姐好像沒有聽清似的。“誰8呀?”她問道。
我和丁丁“噗”地笑出來,笑得前仰后合……
然而這竟是我對丁丁唯一的印象了。我甚至不記得她叫什么名字——也可能我從來就不曾知道過。因此在2016年的初春,當母親告訴我丁丁現(xiàn)在正在紐約,我不妨過去一見時,我才想起來,前兩天我的微信上莫名出現(xiàn)了一個叫“路人丁”的發(fā)來的好友申請。“路人丁”的頭像是一張黑白的梵·高自畫像,發(fā)申請時也沒有任何自我介紹,乍一看還以為是誰注冊的微信馬甲。
“她叫‘路人丁’嗎?”我問母親。
“你忘了嗎,這小姑娘從小就有個性。”母親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丁丁很忙。正在福特漢姆大學讀大三的她,每日的安排滿滿當當,對于晚上在幾個“局”間輾轉(zhuǎn)的生活也早已習以為常。我跟她起先約在周一的晚上見面,后來因為她想起那天還有別的安排,于是提前到了前一周的周五。到了周五,又因為有朋友叫她晚上去吃飯,我們又換成了飯后去吃甜點。
“我們在Harb見吧。”傍晚的時候,丁丁發(fā)微信給我。沒有地址,也沒有說那是一家怎樣的店。
九點的時候,我到了這家名為Harb的甜點店。丁丁緊隨而至——她戴著一頂黑色的寬檐圓帽,穿一件黑色長衫,遠遠望去,仿佛一位魔術師。穿過走廊時,她步伐輕盈,姿態(tài)瀟灑,從側(cè)面望去,仿佛一陣風。
“好久不見。”她調(diào)皮地沖我一笑,在我對面拉出椅子坐下來,卻沒有摘下帽子的意思。我仔細地打量著她——圓帽下是一張娃娃臉,笑起來時露出兩個小酒窩,顯得稚氣未消。她的眼睛仍然透著一種明亮,卻也仍然無法稱之為“明眸皓齒”——笑起來時,她新近戴上的牙套與白皙的皮膚、潔白的牙齒形成一種違和感,顯得有點滑稽。
“我媽聽你媽說,你正在做一個采訪。”丁丁開門見山地說。
我點了點頭,“我想你可能有故事可以講給我。”
“有呀,你想聽哪方面的?”丁丁爽快地說。她告訴我,高中來美國之后的五六年里,確實有很多故事可以訴說:出國前的打算,在美國不同接待家庭的生活體驗,從高中所在的小城鎮(zhèn)來到紐約后的感受,以及赴美后對留學認識的不斷轉(zhuǎn)變,每一件都可以跟我聊上個把小時。“畢竟,有故事的人才有趣,對吧?”
我笑著點了點頭。我告訴她,我對她為什么來,以及住在美國人家里的生活經(jīng)歷*感興趣。
“好呀,那我就從為什么來講起吧。”丁丁說。

這么跟你說吧,上高中的時候我本來沒有出國這個打算的,是我爸媽逼著我出國的。我爸怎么想的呢,他覺得我將來肯定考不上好學校(笑),那如果考不上的話,在國內(nèi)不會有出息。我現(xiàn)在覺得我爸說得太對了,就是這么回事。當然了,我現(xiàn)在雖然出來了,也覺得我將來不一定會有出息(笑)。但他們覺得,你出國,我們給你墊的磚都墊好了,以后就靠你自己了。但我當時不太想來,畢竟年齡小嘛,看問題比較短視。當時我在國內(nèi)其實玩得挺好的,各種朋友嘛,每天玩得都巨開心,學習上也有點小聰明。我覺得既然現(xiàn)在的生活挺好的,干嗎非要去美國換一種生活方式呢?我就不太想來。
后來怎么又來了呢?跟你說個事兒,不知道會不會有用。其實我從內(nèi)心里說,還是個挺好強的人。就比如說有人要是跟我說,你什么事肯定做不成,那我肯定要去做這個事兒,我要去證明自己。當時我有一個幼兒園同學跟我一塊兒去參加一個交換項目的考試,我筆試什么的都過了,到了面試階段我也覺得我答得都挺好的。面試快結(jié)束的時候,面試官問我說,你想去美國嗎?我就說實話了,我說我其實不是特想去,是我爸我媽讓我來的。*后的結(jié)果就是,我那個同學進了,我沒進。我就覺得不服氣,因為她英語比我差好多,我就想我到底哪兒不如你。后來又通過朋友了解到還有另外一個項目,我就報名了,心想自己一定要過,一定要證明一下自己。結(jié)果還真過了。但那個時候我可能是因為被這種好勝心給蒙蔽了,已經(jīng)忘了其實我不想來美國的(笑)。過了之后就想,算了,既然已經(jīng)過了,那來就來吧。
**年去了Connecticut的一個公立學校,在Manchester那邊,住在一對美國夫婦家里。當時特別不開心,一個是從北京來到鄉(xiāng)下,不適應,另一個就是交不到朋友。所以那時候我經(jīng)常哭,經(jīng)常翹課回家打游戲。就這么著,我**年掛了一門課。那門課分兩個學期上完,總共只能缺勤十次,而我翹了十一次,就這么著掛了。然后那年成績就很差,大概只有2.3。那時候就給我爸我媽寫郵件,word文檔一篇一篇地寫,說我想回國。我的房東也說,如果你在美國這么不開心的話,那你就應該回去。但我爸我媽不想讓我回去,就幫我聯(lián)系了另一個學校。
這個學校在中部,是個私立學校。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比較過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我的感覺是,公立學校的老師并不太在乎你怎么樣,你愛學就學,不愛學就拉倒。但我第二年去的這個私立學校就不一樣。我們一個年級八十個人,我是唯一一個國際學生。但大家家教都很好,人也非常友善。我當時還是有很強的拖延癥,但那里的老師都很愿意了解我和幫助我。比如說當時上藝術史,那些專有名詞實在是聽不懂,老師就下課之后再給我補課。所以那一年成績明顯就上去了,大概得有三點八幾。
那兩年一直住在美國人家里。**年的接待家庭是一對中年夫婦,是volunteer(志愿者)的那種,也不收錢。他們自己沒有孩子,就把我當成親閨女一樣來養(yǎng),有求必應,不離不棄。但我可能因為在國內(nèi)已經(jīng)習慣了take everything for granted(把一切當成理所應當),對他們非常不好。不好到什么程度?經(jīng)常跟他們吵,吵到有一次接待家庭的媽媽不敢回家。現(xiàn)在想起來這事兒其實特別小,就是她當時問我,北京有沒有草坪。當時我十六歲,年輕氣盛,聽了這話之后就有點火,心想你見沒見過世面,會不會說話啊。我當時就反駁說,你們美國人就是覺得自己比誰都強,就是看不起我們中國人。然后我又說了一堆難聽的話。第二天我醒來的時候,家里已經(jīng)沒有人了。過了一會兒突然接到接待家庭爸爸的一個電話,問我說太太能不能回家。我問他怎么了,他說太太在超市呢,不敢回家。這是我到現(xiàn)在印象*深的一件事兒。
不過即便是這樣,我當時還是覺得他們各種不好。比如說我既然在美國家庭住,那肯定是想學點英語的,但是他們又沒有小孩,我跟倆大人說話肯定學不著高中生常用的語言。再加上年齡小嘛,不懂事兒,本來就不喜歡當時的學校,在家還老跟他們吵架,就嚷嚷著要換一個接待家庭住。我記得當時他們極力挽留我,希望善始善終,但我*終還是走了。直到又過了一年,換了一個接待家庭,我才知道什么叫真的不好。
第二年轉(zhuǎn)學之后,我換到了一個收費的接待家庭。他們純粹是為了錢才接待我的,至于我過得到底怎么樣,他們并不care(關心),只要不餓死我就行(笑)。也不愿意帶我出門,比如我說想去趟商場,他們可能會說太忙,下周末再說。再比如平時上下學都是他們接送,有時候我下午三四點鐘放學了,他們可能六七點鐘才來接我,來的時候?qū)W校里都沒什么人了。那段時間我自己想了很多,終于意識到人們對你好并不是理所當然的。我是在那個時候明白了什么是人情世故,明白了什么樣的人是值得我感恩的。
后來有好幾年的時間,每次想到這個事兒都會哭。每次回去看我**個接待家庭的時候,都哭得稀里嘩啦。真的,我覺得在所有和我沒有血緣關系的人里面,他們真的是對我*好的人了。我聽說在我之后,他們還接待了一個中國臺灣地區(qū)的女生和一個泰國女生,*后還收養(yǎng)了一個泰國女孩。
現(xiàn)在讓我回想,我覺得我特別感謝我爸我媽送我出來。小時候畢竟很短視嘛,你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對你好的,你會耽于安樂,不會想很多以后的事。我從小就是一個很固執(zhí)的人。不過和剛來美國的時候相比,現(xiàn)在的我可能更樂于去聽別人的建議,去分析他們的建議,而不是盲目地得出一個結(jié)論。

講完,丁丁沖我笑了笑,往嘴里送了一勺藍莓蛋糕。在我們交談的過程中,她的語速一直很快,抑揚頓挫貫穿著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有一種北京女生特有的“愛誰誰”的勁兒。講到有趣的節(jié)點時,她還會咧著嘴笑起來,仿佛在用事實來證明她“有故事的人才有趣”的觀點。這種久違了的“北京腔調(diào)”,讓我備感親切。
當然,*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她對這些年來自己變化的思考——那種自我反思習慣的建立,那種對自我與他人界線的重新劃定,似乎都體現(xiàn)著與她那張娃娃臉不相稱的早慧和成熟。從當初“不太想來”到現(xiàn)在“特別感謝我爸我媽送我出來”,從“覺得他們各種不好”到每次回去看**個接待家庭時都“哭得稀里嘩啦”,在這五六年的時間里,她經(jīng)歷了巨大的轉(zhuǎn)變。“我們可以感受到別人對我們的偏見、成見乃至歧視,可是看不到我們對別人的偏見、成見和歧視。在惱火于別人對我們態(tài)度的同時,我們幾乎總是覺得我們對別人的態(tài)度無論怎樣都是理所當然或者情有可原”——在聽丁丁講述時,我?guī)缀跏遣挥勺灾鞯叵肫鹆诉@句話。而丁丁,則無疑正從這種蒙蔽自身的“無意識”中醒來。
不過,當我興致勃勃地談起“自我”這個話題時,丁丁卻表現(xiàn)出了某種憂慮。“我非常明顯地感覺,我以前就有‘自我’的苗子,來紐約之后就生根發(fā)芽了。”丁丁吸了一口奶茶,“你有沒有覺得,留學生比沒有出國留學的人更自我,在紐約的留學生比其他地方的留學生更自我?”
我點了點頭。事實上,從生活節(jié)奏相對緩慢、人際圈子相對穩(wěn)定的華盛頓來到紐約,我已經(jīng)深切感受到了這座城市飛速的生活節(jié)奏對人們的巨大影響。用丁丁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每天自己的事還忙不過來,自己的情緒還沒有時間消化呢,怎么還顧得上別人的事情”。輾轉(zhuǎn)在各個“局”中的她告訴我,其實她*近剛剛與一個臺灣的男朋友分手。“我還是喜歡這樣,兩個人該忙啥忙啥,想見面了見一下,不想見就不見。能玩到一起就在一起,不行就拉倒唄,我不希望看到誰為誰犧牲什么。”
在這看似輕描淡寫的背后,是她內(nèi)心的某種隱憂——“回國之后會怎樣”“這種生活能維持多久”是她接下來提出的疑問。說實話,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因為在我眼里,這種“自我化傾向”的“生根發(fā)芽”本來就是復雜的。一方面,無論是美國個人主義的盛行、紐約令人目不暇接的都市生活,還是遠離父母和原有人際圈子之后出現(xiàn)的那種無拘無束的自由感,都在強化著這一代獨生子女原本就已突出的自我意識。的確,這可能會讓如丁丁一樣的留學生活得更“自我”,更少有時間乃至意識去關心他人的需求——這一點,正是不少留學生歸國之后*讓父母失望的。然而另一方面,活得更“自我”,卻也促使著他們更多地去關注自己的真實需求,發(fā)掘出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生活動力——這種“自我意識”的覺醒,又往往是他們更深刻地理解他人,并與外界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系的前提。

新留學青年 作者簡介

廖元辛,1990年1月生于北京,北京大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與哲學專業(yè)畢業(yè)。
2012年8月至2015年5月,就讀于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公共政策學院,獲公共政策碩士學位。
2016年7月回國后任財新記者,現(xiàn)供職于一家英國咨詢公司。著有長篇小說《風雨瀟瀟》。

商品評論(3條)
  • 主題:

    總要去外面看一看,所以想看看別人的想法,目前還沒開封哦

    2022/8/16 15:39:27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這書寫得最好的是第一章,也是定下全書基調(diào)的一章

    這書寫得最好的是第一章,也是定下全書基調(diào)的一章。如果不能理解第一章里的“不屑”、“找回自己”,就不懂作者和老徐談話時的窒息感從何而來,也難以真正體會他對彥洋的敬重。我很高興的是作者在行文中完全不掩飾自己對受訪人的好惡,他比那些聲稱無視角的人更真誠

    2022/8/10 0:22:51
    讀者:671***(購買過本書)
  • 主題:

    很真實。 留學青年的常態(tài)。 鄭重推薦!

    2022/6/13 14:12:05
    讀者:tor***(購買過本書)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夏医界网_民营医疗产业信息平台_民营医院营销管理培训 | 福州时代广告制作装饰有限公司-福州广告公司广告牌制作,福州展厅文化墙广告设计, | 活性氧化铝|无烟煤滤料|活性氧化铝厂家|锰砂滤料厂家-河南新泰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 出国劳务公司_正规派遣公司[严海] | 垃圾处理设备_餐厨垃圾处理设备_厨余垃圾处理设备_果蔬垃圾处理设备-深圳市三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济南网站建设_济南网站制作_济南网站设计_济南网站建设公司_富库网络旗下模易宝_模板建站 | 乐泰胶水_loctite_乐泰胶_汉高乐泰授权(中国)总代理-鑫华良供应链 | 哈希PC1R1A,哈希CA9300,哈希SC4500-上海鑫嵩实业有限公司 | 发电机价格|发电机组价格|柴油发电机价格|柴油发电机组价格网 | 优秀的临床医学知识库,临床知识库,医疗知识库,满足电子病历四级要求,免费试用 | 深圳办公室装修-写字楼装修设计-深圳标榜装饰公司 | 塑料薄膜_PP薄膜_聚乙烯薄膜-常州市鑫美新材料包装厂 | 合肥网络推广_合肥SEO网站优化-安徽沃龙First | 胶辊硫化罐_胶鞋硫化罐_硫化罐厂家-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意大利Frascold/富士豪压缩机_富士豪半封闭压缩机_富士豪活塞压缩机_富士豪螺杆压缩机 | 上海地磅秤|电子地上衡|防爆地磅_上海地磅秤厂家–越衡称重 | YAGEO国巨电容|贴片电阻|电容价格|三星代理商-深圳市巨优电子有限公司 | 广东护栏厂家-广州护栏网厂家-广东省安麦斯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 818手游网_提供当下热门APP手游_最新手机游戏下载| 巨野月嫂-家政公司-巨野县红墙安康母婴护理中心 | 生产自动包装秤_颗粒包装秤_肥料包装秤等包装机械-郑州鑫晟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螺杆式冷水机-低温冷水机厂家-冷冻机-风冷式-水冷式冷水机-上海祝松机械有限公司 | 懂研帝_专业SCI论文润色机构_SCI投稿发表服务公司 | 安徽成考网-安徽成人高考网 | 非甲烷总烃分析仪|环控百科| 仓储货架_南京货架_钢制托盘_仓储笼_隔离网_环球零件盒_诺力液压车_货架-南京一品仓储设备制造公司 | 早报网| 青州搬家公司电话_青州搬家公司哪家好「鸿喜」青州搬家 | 多功能干燥机,过滤洗涤干燥三合一设备-无锡市张华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 河南15年专业网站建设制作设计,做网站就找郑州启凡网络公司 | 北京模型公司-军事模型-工业模型制作-北京百艺模型沙盘公司 | 氧化锆纤维_1800度高温退火炉_1800度高温烧结炉-南京理工宇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超声波电磁流量计-液位计-孔板流量计-料位计-江苏信仪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POS机官网 - 拉卡拉POS机免费办理|官网在线申请入口 | 浙江美尔凯特智能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炉_真空气氛炉_管式电阻炉厂家-山东中辰电炉有限公司 | 工程管道/塑料管材/pvc排水管/ppr给水管/pe双壁波纹管等品牌管材批发厂家-河南洁尔康建材 | 手持式浮游菌采样器-全排二级生物安全柜-浙江孚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赛默飞Thermo veritiproPCR仪|ProFlex3 x 32PCR系统|Countess3细胞计数仪|371|3111二氧化碳培养箱|Mirco17R|Mirco21R离心机|仟诺生物 | 玖容气动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气液增压缸_压力机_增压机_铆接机_增压器 | 生产加气砖设备厂家很多,杜甫机械加气砖设备价格公道 | 工业机械三维动画制作 环保设备原理三维演示动画 自动化装配产线三维动画制作公司-南京燃动数字 聚合氯化铝_喷雾聚氯化铝_聚合氯化铝铁厂家_郑州亿升化工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