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綜合科學考察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88104
- 條形碼:9787030588104 ; 978-7-03-05881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綜合科學考察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羅霄山脈中段西坡——湖南桃源洞***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進行了較全面的綜合考察,內容包括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植物物種多樣性(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動物物種多樣性(昆蟲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哺乳綱)、大型真菌物種多樣性等,并對生物區系、特有現象、孑遺種、珍稀瀕危動植物等特征進行了研究;采集、鑒定了大量生物標本,調查了數十片典型植被群落,為全面評價桃源洞地區的生物資源、生態環境演變提供了靠前手基礎資料,也為進一步開展自然保護、管理、規劃和可持續生態旅游奠定了基礎。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綜合科學考察 目錄
前言
第1章 總論
1.1 保護區地理位置
1.2 自然地理概況
1.3 自然資源概況
1.3.1 植物資源
1.3.2 動物資源
1.3.3 旅游資源
1.3.4 水電及礦產資源
1.3.5 社會經濟概況
1.4 保護區功能區劃
1.4.1 核心區
1.4.2 緩沖區
1.4.3 實驗區
1.4.4 銀杉核心自然保護小區
1.5 總體評價
第2章 自然地理環境
2.1 地質概況
2.1.1 區域構造環境
2.1.2 萬洋山巖體
2.2 地貌的形成及特征
2.3 氣候
2.4 水文
2.5 土壤
2.5.1 土壤形成特點
2.5.2 主要土壤類型
2.5.3 土壤理化性質
2.5.4 土壤資源合理開發
第3章 植被與植物群落特征
3.1 植被分類系統
3.2 主要植被類型及其特征
3.2.1 常綠闊葉林
3.2.2 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
3.2.3 落葉闊葉林
3.2.4 竹林
3.2.5 針葉林
3.2.6 灌叢和灌草叢
3.3 特征性植物群落分析
3.3.1 資源冷杉群落
3.3.2 南方鐵杉群落
3.3.3 穗花杉群落
3.3.4 癭椒樹群落
3.3.5 大果馬蹄荷群落
3.3.6 銀杉群落
3.4 植被地帶性特征及植被演替
3.4.1 水平地帶性植被
3.4.2 垂直地帶性植被
3.4.3 隱域植被
第4章 植物區系
4.1 植物區系研究概況
4.2 植物區系的組成
4.3 苔蘚植物
4.3.1 科、屬、種的組成
4.3.2 苔蘚植物地理成分分析
4.4 蕨類植物
4.4.1 科、屬、種的組成
4.4.2 屬的地理成分分析
4.4.3 蕨類植物的生態類型
4.5 種子植物
4.5.1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4.5.2 屬的地理成分分析
4.6 特有現象及其區系地理學意義
4.6.1 中國特有科
4.6.2 中國特有屬
4.6.3 中國特有種
4.7 孑遺種及其區系地理學意義
4.8 與鄰近地區植物區系的比較
4.8.1 與鄰近各地區的相似性比較
4.8.2 與東坡井岡山植物區系的比較
4.9 植物新種和新記錄種
4.10 植物區系的性質與區系區劃
第5章 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及各類重要資源植物
5.1 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
5.1.1 《IUCN瀕臨物種紅色名錄》收錄的珍稀植物
5.1.2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收錄的珍稀植物
5.1.3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收錄的保護植物
5.1.4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收錄的植物
5.1.5 珍稀瀕危重點保護植物代表種
5.2 各類重要資源植物
5.2.1 材用樹種
5.2.2 藥用植物
5.2.3 觀賞植物
5.2.4 能源植物
5.2.5 食用植物
第6章 大型真菌
6.1 大型真菌資源
6.2 重要代表種描述
6.3 大型真菌多樣性名錄
6.3.1 子囊菌門Ascomycota
6.3.2 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
第7章 動物區系
7.1 陸生脊椎動物區系
7.2 動物物種及其分布特點
7.2.1 哺乳類
7.2.2 鳥類
7.2.3 爬行類
7.2.4 兩棲類
7.3 珍稀瀕危動物
7.3.1 珍稀瀕危哺乳動物
7.3.2 珍稀瀕危鳥類
7.3.3 珍稀瀕危兩棲及爬行類
7.3.4 動物新種及新記錄
第8章 昆蟲區系
8.1 里予夕卜考察
8.2 昆蟲區系特點
8.2.1 昆蟲區系組成
8.2.2 昆蟲區系成分
8.2.3 與井岡山昆蟲區系的比較
8.2.4 昆蟲區系的生態特點
第9章 自然遺跡
9.1 桃源洞自然遺跡形成條件與過程
9.2 自然遺跡類型與分布
9.2.1 自然遺跡的類型
9.2.2 自然遺跡的分布
9.3 自然遺跡的價值意義
第10章 旅游資源
10.1 桃源洞自然旅游資源
10.1.1 地貌景觀
10.1.2 氣象景觀
10.2 人文旅游資源
10.3 景觀資源特色
10.4 重點景區介紹
第11章 社會經濟狀況
11.1 保護區社會經濟狀況
11.1.1 地理區位及人口組成
11.1.2 交通
11.1.3 社區發展
11.2 周邊社會經濟狀況
11.3 產業結構
11.4 保護區土地資源與利用
第12章 自然保護區管理
12.1 基礎設施
12.2 機構設置
12.3 保護管理
12.4 科學研究
第13章 自然保護區評價
13.1 保護管理歷史沿革
13.2 保護區范圍及功能區劃評價
13.3 主要保護對象動態變化評價
13.4 管理有效性評價
13.5 社會效益評價
13.6 生態效益評價
13.7 經濟效益評價
13.8 保護區綜合價值評價
13.8.1 自然屬性
13.8.2 經濟和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附表1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
附表2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孑遺種名錄
附表3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苔蘚植物編目
附表4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蕨類植物編目
附表5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編目
附表6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陸生脊椎動物編目
附表7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昆蟲編目
圖版I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植被和植物群落
圖版Ⅱ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維管植物多樣性代表種
圖版Ⅲ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苔蘚植物多樣性代表種
圖版Ⅳ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真菌多樣性代表種
圖版V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脊椎動物多樣性代表種
圖版Ⅵ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昆蟲多樣性代表種
圖版Ⅶ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
圖版Ⅷ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衛星圖
圖版Ⅸ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方紅豆杉分布圖
圖版X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銀杉分布圖
圖版Ⅺ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源冷杉分布圖
圖版Ⅻ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珍稀瀕危動物分布圖
圖版Ⅻ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被圖
圖版XIV 湖南桃源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物新種(2種)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