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紅樓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611494
- 條形碼:9787554611494 ; 978-7-5546-1149-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紅樓夢 本書特色
1、“四大名著”精裝版,內附名家彩色畫作,讓閱讀更有趣。 2、去粗取精、章回導讀、文中夾注,輕松呈現原著精華之處。 3、從這里開始,愛上閱讀,走進傳世名作,領略古典文學之美。 4、提倡經典精讀,引導青少年回歸閱讀本質 5、中國古典小說的極峰之作,悲喜千般同幻夢 古今一夢盡荒唐。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紅樓夢 內容簡介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 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脈絡, 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 刻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人性美和悲劇美。通過家族悲劇、女兒悲劇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劇, 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機。
紅樓夢 目錄
紅樓夢
**回 補天神遺落靈通石 有緣人抄錄石頭記 / 001
第二回 元宵佳節丟失英蓮 葫蘆僧斷判葫蘆案 / 007
第三回 林黛玉獨入榮國府 賈寶玉神游太虛境 / 017
第四回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薛寶釵巧合認通靈 / 033
第五回 秦可卿夭逝寧國府 王熙鳳弄權鐵檻寺 / 045
第六回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賢德妃歸寧敘天倫 / 056
第七回 諸姐妹同住大觀園 林黛玉傷情葬落紅 / 065
第八回 林黛玉春困發幽情 埋香冢寶黛泣殘紅 / 073
第九回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 癡寶黛剖心訴衷腸 / 085
第十回 因麒麟伏白首雙星 訴肺腑心迷活寶玉 / 098
第十一回 手足不顧小動唇舌 寶玉不肖慘遭毒打 / 113
第十二回 史湘云備設螃蟹宴 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 125
第十三回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 老賈母盡興大觀園 / 137
第十四回 蘅蕪君蘭言解疑癖 瀟湘子雅謔補余音 / 152
第十五回 蘆雪庵爭聯即景詩 暖香塢雅制春燈謎 / 160
第十六回 賈寶玉定心上學堂 林黛玉積郁驚噩夢 / 184
第十七回 賈元妃病重撒人寰 賈寶玉失玉變瘋癲 / 193
第十八回 林黛玉焚稿斷癡情 賈寶玉誤娶薛寶釵 / 201
第十九回 賈府被抄盡顯凄切 賈母壽終魂歸地府 / 217
第二十回 賈寶玉得玉魂出竅 塵緣游歷終需歸真 / 234
紅樓夢 節選
補天神遺落靈通石 有緣人抄錄石頭記 導讀 > > > 本回是《紅樓夢》的**回,是全書的總起,也是全書之綱。本回從一個荒誕神奇而又寓意頗深的神話故事入手,簡要交代了作者的意向和本書的要旨,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來歷。賈寶玉原是補天靈石,后在赤霞宮做了神瑛侍者。而林黛玉則是一棵絳珠仙草,曾受其雨露灌溉之恩。作為報答,她決定下凡還之以淚。“還淚”之說,明白地揭示這一故事是一出命運的悲劇,他倆的愛情注定以悲劇作結。另外本文還簡要地交代了賈府中的人物,并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個簡明的人物關系網。 此開卷**回也。 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說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但書中所記何事何人?自己又云,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須眉(指男子)誠不若彼裙釵(指女子),實慚愧難當,悔又無益,大無可如何之日也。當此日,欲將自己先前碌碌無為、虛度光陰,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負罪固多,然閨閣中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指無能),自護己短,一并使其泯滅也。所以用假語村言敷演(敘述生發)出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破一時之悶,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賈雨村”云云。更于篇中間用“夢”“幻”等字,卻是此書本旨,兼寓提醒閱者之意。 卻說在那女媧(wā)煉石補天之時,于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的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女媧補天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后,靈性已通,自去自來,可大可小。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傷感。 一日,正當它嗟嘆(嘆息哀傷)之際,忽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這兩人生得骨格不凡,豐神迥異,來到這青埂峰下,席地座談。見著這塊鮮明瑩潔的石頭,且又縮成扇墜一般,甚屬可愛。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體倒也是個靈物了,只是沒有實在的好處。須得再鐫上幾個字,使人人見了便知你是件奇物,然后攜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那里去走一遭。”石頭聽了大喜,因問:“不知可鐫何字?攜到何方?望乞明示。”那僧笑道:“你且莫問,日后自然知曉。”說完,便將石頭收入袖中,同那道人飄然而去,竟不知奔向何方。 后來,又不知經過多少輪回,過了幾世幾劫,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忽從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看見一大塊石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上面敘著墜落之鄉、投胎之處,以及家庭瑣事、閨閣閑情、詩詞謎語,倒還全備。只是朝代年紀,失落無考。空空道人從頭至尾讀過,所記內容原來就是那塊無材補天的靈石,蒙那一僧一道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 空空道人看罷,知道此石頭有些來歷,于是向石頭說道:“石兄,你這一段故事,據你自己說來,有些趣味,故鐫寫在此,意欲聞世傳奇。在我看來;**,無朝代年紀可考;第二,并無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俗的善政,其中只不過記載了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癡,或小才微善。我縱然抄去,也算不上奇書一種。”石頭聽罷竟然答道:“道長何必如此癡迷!歷來野史的朝代,無非假借漢、唐的名色,都比不上我這石頭所記。此石所記,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反倒新鮮別致。況且那野史中,或訕謗君相,或貶人妻女,不可勝數。至于才子佳人等書,則又開口‘文君’,滿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我這半世親見親聞的幾個女子,雖不敢說強似前代書中所有之人,但觀其事跡原委,亦可消愁破悶;至于幾首歪詩,也可以噴飯供酒。其間離合悲歡,興衰際遇,都有跡可循,不敢稍加穿鑿附會,至失其真。只希望世人當那醉余睡醒之時,或避事消愁之際,把此一玩,不但是洗舊翻新,卻也省了些壽命筋力,不更去謀虛逐妄了。道長意為如何?” 空空道人將《石頭記》再檢閱一遍,從頭至尾抄錄而來,遂成為問世傳奇。后經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又題曰《金陵十二釵》,并題一絕。即此便是《石頭記》的緣起。詩云: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當年那道人問道:“你攜了這塊玉,意欲何往?”那僧人笑道:“現有一個風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機會將此物夾帶于中,使他去經歷經歷。”那道人問道:“這是怎么一回事?”那僧笑道:“此事說來好笑,竟是千古未聞的罕事。那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赤霞宮的神瑛侍者每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得以久延歲月。后來經受天地精華、雨露滋養,修煉成絳珠仙子。因為尚未酬報灌溉之恩,故胸內郁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恰巧*近這神瑛侍者動了凡心,趁此昌明盛世,意欲下到人間。那絳珠仙子便道:“他灌溉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若下世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算償還他了吧。’因此,世間便有了一段風流公案。” ……
紅樓夢 作者簡介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 ,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關外祖籍遼寧鐵嶺,生于南京,約十三歲時遷回北京。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绔、富貴風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于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