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團體標準抗滑樁施工技術規程:試行:T/CAGHP 004-2018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541837
- 條形碼:9787562541837 ; 978-7-5625-418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團體標準抗滑樁施工技術規程:試行:T/CAGHP 004-2018 內容簡介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團體標準(T/CAGHP 004-2018):抗滑樁施工技術規程(試行)》按照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則起草。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團體標準(T/CAGHP 004-2018):抗滑樁施工技術規程(試行)》附錄A、附錄D為資料性附錄,附錄B、附錄C、附錄E、附錄F為規范性附錄。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團體標準(T/CAGHP 004-2018):抗滑樁施工技術規程(試行)》提出和歸口單位為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CAGHP)。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團體標準(T/CAGHP 004-2018):抗滑樁施工技術規程(試行)》由湖北省國土資源廳和湖北省地質局牽頭組織。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團體標準(T/CAGHP 004-2018):抗滑樁施工技術規程(試行)》主要起草單位:湖北省城市地質工程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團體標準(T/CAGHP 004-2018):抗滑樁施工技術規程(試行)》參加起草單位: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工勘巖土集團有限公司、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地質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隊、廣東省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技術中心、北京寶地益聯地質勘查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湖北省地質局武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湖北地礦建設工程承包集團有限公司、湖北地礦建設勘察有限公司。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團體標準(T/CAGHP 004-2018):抗滑樁施工技術規程(試行)》起草人:陳少平、唐輝明、易萬元、侯國倫、吳禮生、王東升、王賢能、吳軍、萬凱軍、顏克誠、金炯球、劉天林、嚴君鳳、張晴、陳尚豐、帥**、章彪、張振濤、張明、李云、何坤、陳衛華、肖道平、陳良平、王建筱、李彥。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團體標準(T/CAGHP 004-2018):抗滑樁施工技術規程(試行)》由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負責解釋。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團體標準抗滑樁施工技術規程:試行:T/CAGHP 004-2018 目錄
1 范圍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3 術語和定義
4 基本規定
5 施工準備
5.1 技術準備
5.2 現場準備
5.3 測量定位
6 挖孔樁樁孔開挖
6.1 一般規定
6.2 鎖口圈梁及護壁施工
6.3 土層開挖
6.4 巖層開挖
6.5 樁孔地下水排降
6.6 質量檢驗
7 挖孔樁鋼筋制作安裝
7.1 一般規定
7.2 鋼筋制作
7.3 鋼筋安裝
7.4 質量檢驗
8 挖孔樁混凝土澆筑
8.1 一般規定
8.2 混凝土澆筑
8.3 樁間擋土板施工
8.4 質量檢驗
9 鉆孔樁及微型樁成孔
9.1 一般規定
9.2 回轉鉆進成孔
9.3 沖擊鉆進成孔
9.4 旋挖鉆進成孔
9.5 微型樁成孔
9.6 質量檢驗
10 鉆孔樁及微型樁成樁
10.1 一般規定
10.2 鉆孔樁鋼筋制作安裝
10.3 鉆孔樁混凝土灌注
10.4 鉆孔樁后壓漿
10.5 微型樁成樁
10.6 質量檢驗
11 施工監測
12 環境保護和安全措施
12.1 環境保護措施
12.2 安全措施
13 質量檢測與工程驗收
13.1 質量檢測
13.2 工程驗收
14 抗滑樁維護
附錄A(資料性附錄)典型挖孔樁護壁結構(含鎖口圈梁)
附錄B(規范性附錄)抗滑樁施工工藝流程
附錄C(規范性附錄)施工記錄表
附錄D(資料性附錄)鉆孔樁成孔設備
附錄E(規范性附錄)混凝土抗壓強度評定
附錄F(規范性附錄)抗滑樁聲波透射檢測方法
附:條文說明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團體標準抗滑樁施工技術規程:試行:T/CAGHP 004-2018 節選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團體標準(T/CAGHP 004-2018):抗滑樁施工技術規程(試行)》: 6 挖孔樁樁孔開挖 6.1 一般規定 6.1.1 按設計樁位測量放線,樁孔現場位置應與設計坐標一致,設置的樁軸線定位標志在施工期應保留并定期復核。 6.1.2 挖孔樁的施工次序應根據滑坡的穩定性確定,宜采取先兩側后中部的開挖順序。 6.1.3 挖孔樁應間隔跳樁開挖,在樁身混凝土強度達到70%后方可開挖相鄰樁孔。 6.1.4 設置多排抗滑樁時不宜同時進行上下排樁施工,應根據滑坡推力的特點,由設計單位確定先行施工的排樁。 6.1.5 挖孔提升機架的設備性能及安全性能應符合要求,提升機架宜采用搖擺旋轉式電動提升架,也可采用跨孔門式架。提升桶容積應合理,提升機架的提升能力應與提升桶配套,電葫蘆卷揚與鋼絲繩強度應有足夠的安全儲備。 6.1.6 挖孔樁的提升機架支撐應牢固穩定,提升卷揚應有防傾倒裝置,旋轉臂長應能使提升桶居中,電葫蘆卷揚應安全可靠并配備自動卡緊保險裝置,提升桶的吊鉤應有防脫保護裝置,鋼絲繩無斷絲。 6.1.7 提升機架及其他機具使用前應進行仔細的安全檢查及檢驗,確保機具安全使用。 6.1.8 滑帶位置應經勘查、設計、監理、施工方共同勘驗確認,詳細記錄和描述滑帶的工程地質特征,并拍照和取樣留存。 6.1.9 開挖的棄渣應及時外運,不應堆放在孔口附近和滑坡變形區。 6.1.10 樁孔斷面尺寸及樁孔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如滑面埋深與設計的埋深不相符時,應報告監理單位及設計單位,如需設計變更應按批準的設計變更文件進行施工。 6.1.11 趨于臨滑狀態的滑坡不得進行樁孔開挖,應在滑坡趨于穩定后才能進行挖孔作業。 6.1.12 施工過程中遇地下水時,應采取防范和處置措施,保證施工人員安全和混凝土澆筑質量。 6.1.13 開挖至樁底后,應清理孔底的殘渣,疏干孔底積水,用混凝土進行封底,并預留集水坑。封底混凝土強度與樁身相同,厚度不小于200 mm。 6.1.14 挖孔樁鎖口圈梁上應設置防護欄桿,非施工人員不應靠近開挖孔口。鎖口圈梁宜高出地面200mm,不應向孔內拋丟物件,防止提升桶及開挖土石落人孔內。孔內施工時孔口應有專人值守,暫停施工的樁孔應對孔口覆蓋保護。 6.1.15 挖孔樁內應設置上下安全爬梯,爬梯應安裝牢固、吊掛穩定,上下孔底及孔口的人員應掛安全繩,嚴禁施工人員使用卷揚機、提升桶、人工拉繩子或腳踩護壁凸緣上下樁孔。 6.1.16 提升機架提升過程中,提升桶應置于樁孔中部,提升桶不應碰掛護壁。 6.1.17 樁孔開挖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孔內有毒有害氣體和缺氧情況。孔深超過10 m,或有毒有害氣體超標、氧氣不足、樁孔暫停施工后,均應采取向作業面送風措施。孔下爆破后應先向孔內通風,待炮煙粉塵全部排除后方可下孔作業。 6.1.18 挖孔樁樁孔開挖過程中,提升桶裝料應均衡,裝料面應低于提升桶邊沿面。提升機架應由專人操作。開始提吊時應有聯系信號,統一指揮,慢速起吊,平穩提升。 6.1.19 孔內應設安全擋板,提升桶提升過程中孔內人員應處在擋板下。 6.2 鎖口圈梁及護壁施工 6.2.1 樁孔鎖口圈梁宜高出地面200 mm,地面寬度不宜小于400 mm,孔口護壁厚度不宜小于150 mm;混凝土強度滿足設計要求并不低于C20。鎖口圈梁應設置安全防護欄,雨季施工時應搭設防雨棚。 6.2.2 鎖口圈梁應包括以下施工工序:測量定位、孔口開挖、鋼筋綁扎、復核樁心位置、支模、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養護、拆模。 6.2.3 應測放鎖口圈梁的四個角點并做好標記,開挖后安裝模板時,應校正模板位置,校核樁中心點位置,鎖口圈梁澆筑成型后在四邊設對中十字控制點。 6.2.4 樁孔采用鋼筋混凝土護壁,護壁的厚度、強度及配筋應符合設計要求。護壁厚度不小于100 mm,混凝土強度不低于C20,符合《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DZ/T 0219-2006)的規定。護壁混凝土可摻加早強劑,以縮短脫模時間。 6.2.5 護壁混凝土宜采用細石混凝土。現場攪拌混凝土時應取樣進行配合比試驗,混凝土的坍落度宜為5cm~8cm。 6.2.6 挖孔樁開挖時應隨挖隨澆筑護壁混凝土,每節護壁挖土后,應立即澆筑混凝土護壁,每節護壁高度不應大于1.2 m,上節混凝土護壁與下節護壁應按設計要求搭接。典型挖孔樁護壁結構參見附錄A。 6.2.7 護壁應包括以下施工工序:樁孔開挖、護壁鋼筋綁扎、吊線確定樁孔中心點、支模、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養護、拆模。 6.2.8 護壁鋼筋宜在地面制作成型后于孔內安裝,鋼筋安裝在孔壁與模板中間。相鄰護壁豎向鋼筋兩端宜制成彎鉤進行上下搭接,彎鉤回彎長度應不小于100 mm。 6.2.9 護壁模板采用組合式鋼模板或組合式木模板拼裝而成,模板采用“U”形卡連接,并設十字支撐頂緊。護壁模板定位應準確,支撐系統應牢固,不應因澆筑護壁混凝土產生模板失穩變形。護壁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50%后方可拆除。 6.2.10 開挖過程中應控制樁的垂直度,每節護壁模板安裝時應用樁中心點校正模板位置,每節護壁的中心應與樁的中心一致。 6.2.11 護壁混凝土采用小直徑振搗棒配合鋼釬振搗密實,確保與孔壁接觸良好。護壁應光滑平整,不應有殘掛混凝土。 6.2.12 護壁的厚度、強度以及配筋應滿足護壁安全穩定的要求,淤泥類軟土、流砂、填土、膨脹土等易變形巖土層段應根據巖土側壓力驗算護壁的結構穩定性,必要時采取加強措施。 6.2.13 淤泥類軟土、流砂、填土、膨脹土等易變形土層開挖時,應減小分節護壁的高度,分節高度可為0.5 m~0.8 m,也可采取臨時支撐,設置短錨桿等措施,保證孔壁穩定。 6.2.14 孔壁為完整的基巖,其節理裂隙不發育時,可減少護壁厚度,完整基巖孔壁穩定且無地下水滲流時可取消護壁。 6.2.15 基巖段也可采用噴射混凝土施工方法進行護壁,開挖后及時掛網噴射混凝土。 6.2.16 在透水層孔段的護壁宜預設泄水孔,泄水孔的布置應根據地下水滲流情況確定,澆筑混凝土前堵塞泄水孔。 6.2.17 護壁后的樁孔凈斷面不小于樁身設計斷面尺寸。樁孔應保持垂直,其豎向垂直度允許偏差不大于0.5%。 ……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