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小哲學: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98879
- 條形碼:9787301298879 ; 978-7-301-29887-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哲學: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 本書特色
《小哲學: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一位教育部長寫給大家的32堂哲學課。
小哲學: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 內容簡介
本書一反傳統哲學教學方式,不以時間為序,也不以一個個哲學家為起點,而以人類的經驗、行為、知識和思考作為起點,關注哲學如何有助于人類在世界上作為自然的人、歷史的人、社會的人、道德的人的發展。全書從我們身邊習見不察的小事物入手,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如何培養批判精神、如何進行哲學思考、如何將哲學思考融入自身行動讓哲學走出課堂“活”起來,介紹了一個不同的哲學世界。
小哲學: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 目錄
1. 哲學:介于科學、藝術和神話之間
2. 我們怎么看怎么聽
3. 感知力與注意力
4. 事物、詞匯、名字
5. 語言與思想
6. 世界中的人
7. 假日與常日、神話與邏各斯
8. 你和我
9. 行動與自由
10. 玩樂
11. 語言游戲
12. 時間
13. 科學與知識
14. 真理
15. 尺度與比例
16. 相似與模范
17. 生命
18. 大自然
19. 必然性與偶然性
20. 技巧與技術
21. 社會、機構和國家
22. 價值與金錢
23. 慣例與社會
24. 道德與倫理
25. 法律
26. 文本與闡釋
27. 城市
28. 歷史
29. 歷史上發生了什么?
30. 文明、文化與宗教
31. 寬容與多元化
32. 人與世界
小哲學: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 節選
當我們感到饑餓或者急需某些東西的時候,我們幾乎無法談論或者想到別的什么事情。當我們牙痛、感到害怕或急著趕往某地時,談論會完全停止。但是,偶爾當我們并不急需任何東西,也不急于趕往某地,在這種時候,可能就會有哲學,但也可能沒有哲學,畢竟我們有多種方式來打發這些自由時間。通常我們的**想法僅僅是“消磨時間”,也許是閱讀報紙,玩填字游戲,或者看電視,打游戲,上網聊天,不知不覺時間就溜走了。為什么我們會試圖“消磨”空閑時間呢?就像我們會因為害怕而殺死獅子或蛇一樣,我們也害怕空閑時間。畢竟,空閑時間并不像我們想的那么簡單。空閑意味著獨處,那些不知道如何獨處的人可能馬上就會受不了。我們就像一個煙鬼,偏偏在周日晚上商店都關門時抽完了僅剩的*后一根,這種感覺就像是戒斷癥狀,既焦慮,又無聊,所以我們會不停地去咬手指甲,或者是用手指去敲桌子。我們會非常想消磨時間,但卻又不知道該怎么做。要是已經是星期一就好了。 古希臘人有一句話來描述這段空閑時間,即“我們不必去某地也不缺東西”,他們稱之為scholé。古羅馬人采用了這個詞,其他人也都遵循了古羅馬人的用法,直到后來scholé 演變成現代語言中的“學校”(school)一詞。所以學校應該是我們喜歡去的地方(無論這聽起來多么有諷刺意味),那里是一個不需要急著趕往那兒,不需要害怕什么,有著時間和閑暇去思考的地方。但你見過這樣的學校嗎?反正我是沒有。然而,這卻是每所學校都應該是的樣子。這怎么可能?怎么會這樣,從可用于思考的空閑時間,從scholé 一詞,我們可以*終與學校(這個學生和老師相互惹怒、不勝其煩,或是擔心考試的地方)聯系在一起?如果我們想要找一個與scholé 對應的現代詞語,那應當是“假期”,而它則與“學校”恰恰相反。這是怎么造成的呢? 很有可能這與處理人生中閑暇時光的藝術手段有關。這種手段是,既能消遣閑暇時光,同時又確保它不會變得空洞、乏味、令人厭倦。*有能力管理閑暇時光的是小孩,他們能夠從*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樂趣,路過的一輛車,飛過的一只昆蟲,躺在地上的一塊石頭,對小孩來說都算得上是事件。但隨著時間流逝,年齡增長,孩子們越來越習慣于這樣的事情——“我看過,我做過,這沒什么大不了的。”而我們大人又在這方面為他們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怎么又是這輛車?”“是有只蒼蠅在亂飛,那又怎樣?”“不要再問這種傻問題了,留心前方,不然你會跌倒的!” “留心前方,不然你會跌倒的!”不論聽起來有多么奇怪,哲學史卻是始于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它是關于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的。故事講述了他如何在走過庭院時,由于過分專注于看星星而不小心掉進井里。他被一位女仆救出,女仆嘲笑他過分關注天上卻沒有留心腳下。泰勒斯是怎么回答她的,故事里沒說。很可能他當時并未想到合適的回復,而只是很高興能被拽出井外,但他卻似乎沒有從這次不幸中學到任何東西。畢竟,如果他放棄對星星和世界奧秘的興趣,只是學會安全地走過院子,現在我們就不太可能會知道關于他的任何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如何安全地走過院子。 我們很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泰勒斯對女仆說的話。但在兩百年后,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終找到了答案。柏拉圖的回答讓人非常驚訝,表面上看就像是一句廢話。他寫道,所有的哲學都始于好奇心。如今看來柏拉圖當然是位偉大的哲學家,但他這句話是不是太過極端了呢?當然,哲學是那些親切的長胡子怪人的領域,他們對普通而實用的事物少有興趣(或者是缺少這方面的才能),卻為那些沒有人擔心的問題大傷腦筋。哲學難道不是與智慧和智者相關聯嗎?智者難道不是洞察一切、飽經世故,再也不會對任何事物感到驚訝的人嗎?難道他們應該像孩子一樣,對每一樣微不足道的事物都感到無比驚奇與詫異嗎?當然不是。 可以肯定的是,柏拉圖的表態是認真的。事實上,柏拉圖在表態時很可能正在思索著泰勒斯是如何驚訝于天空的奧秘。且慢,天空中能有什么奧秘?難道不就是成年累月、反反復復的相同模樣?是的,這正是使泰勒斯和他的學生阿那克西曼德困惑的東西。自古以來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知道,太陽早晨升起,傍晚落下,從日出到傍晚的時間是白天,之后是黑夜,白天之后是黑夜,黑夜之后又是白天。人們一直都知道,向來如此,也將永遠如此,我們必須相應安排事務,所以當太陽下山時我們不會滯留于荒野。我們覺得這是非常簡單自然的,所以當我們想要表達某件事是肯定的時候,就會用到“黑夜之后必是黎明”這樣的說法。 但在很久以前,甚至是在阿那克西曼德之前,就有人意識到這一點根本不是確定的。那些認為這是確定無疑的人是愚蠢的。當然,如果路上有塊石頭,昨天就在那里,無疑明天它還會在那里,除非有人把它撿走。但太陽并不像石頭一樣不會移動。它在不停地運動,每過一分鐘就會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它像動物一樣,像生物一樣在運動。太陽每天早上出現在東方的某個地方,然后升高到天空中(夏天甚至會升得更高),接著又朝地面下降,直到晚上終于落下,無影無蹤地消失在地平線下。它是如何在次日早晨再次出現在天空另一邊的呢?在此期間它又存在于哪里呢?發生了什么?明天會再發生同樣的事情嗎?總得這樣發生嗎?如果明天太陽不再升起,那可怎么辦?
小哲學:如何思考普通的事物 作者簡介
揚·索克爾(Jan Sokol,1936— ),捷克當代著名哲學家,翻譯家,1998年出任捷克教育部長,2003年參選總統,敗給第二任總統克勞斯。2000—2007年任布拉格查理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 >
推拿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