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精)資治通鑒:標點本繁體豎排(全20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81855
- 條形碼:9787101081855 ; 978-7-101-08185-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資治通鑒:標點本繁體豎排(全20冊) 內容簡介
《資治通鑒》是中國古代有名的編年體史書,記載了戰國至五代期間1300多年的歷史,向為史學界所推崇,在收集史料、考訂事實、編排年月及文字剪裁潤色等方面都代表了古代編年體史書的優選成就,使古代歷史研究的基本典籍。點校本以清朝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注本為底本,是史學界通行的整理定本。本選題據中華書局點校整理本重新排版,將原鉛字排版改為電子排版,版式、分冊不變。
(精)資治通鑒:標點本繁體豎排(全20冊) 目錄
標點資治通鑒說明
胡刻通鑒正文校宋記述略
胡三省新注資治通鑒序
王盤興文署新刊資治通鑒序
宋神宗資治通鑒序
卷** 周紀一起戊寅(前四○三)盡壬子(前三六九)凡三十五年
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 安王元年至二十六年 烈王元年至七年
卷第二 周紀二起癸丑(前三六八)盡庚子(前三二一)凡四十八年
顯王元年至四十八年
卷第三 周紀三起辛丑(前三二○)盡癸亥(前二九八)凡二十三年
慣親王元年至六年 赧王元年至十七年
卷第四 周紀四起甲子(前一九七)盡戊子(前一七三)凡二十五年
赧王十八年至四十二年
卷第五 周紀五起己丑(前二七二)盡乙巳(前二五六)凡十七年
赧王四十三年至五十九年
卷第六 秦紀一起丙午(前二五五)盡癸酉(前二二八)凡二十八年
昭襄王五十二年至五十六年 孝文王元年 莊襄王元年至三年 始皇帝元年至十九年
卷第七 秦紀二起甲戌(前二二七)盡壬辰(前二○九)凡十九年
始皇帝二十年至三十七年 二世皇帝元年
卷第八 秦紀三起癸巳(前二○八)盡甲午(前二○七)凡二年
二世皇帝二年至三年
卷第九 漢紀一起乙未(前二○六)盡丙申(前二○五)凡二年
高帝元年至二年
卷第十 漢紀二起丁酉(前二○四)盡戊戌(前一○三)凡一年
高帝三年至四年
卷第十一 漢紀三起己亥(前二○二)盡辛丑(前二○○)凡二年
高帝五年至七年
卷第十二 漢紀四起壬寅(前一九九)盡癸丑(前一八八)凡十二年
高帝八年至十二年 惠帝元年至七年
……
(精)資治通鑒:標點本繁體豎排(全20冊) 節選
夏,四月,二世至咸陽,謂趙高曰:「夫人生居世間也,譬猶騁六驥遇決隙也?对唬荷弦羧;下丘逆翻。余謂決,如字,決,裂也;裂開之隙,其間不能以寸,喻狹小也。吾既已臨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窮心志之所樂,好,呼到翻。樂,音洛。以終吾年壽,可乎?」高曰:「此賢主之所能行而昏亂主之所禁也。雖然,有所未可,臣請言之:夫沙丘之謀,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諸公子盡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屬意快快皆不服,恐為變;臣戰戰栗栗,唯恐不終,陛下安得為此樂乎!」二世曰:「為之柰何?」趙高曰:「陛下嚴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誅減大臣及宗室;然后收舉遣民,貧者富之,賤者貴之。盡除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親信者,此則陰德歸陛下,害除而奸謀塞,羣臣莫不被潤澤,蒙厚德,陛下則高枕肆志寵樂矣。更,工衡。塞,悉則翻。枕,之鴆翻。計莫出于此!」二世然之。乃更為法律,務益刻深,大臣、諸公子有罪,輒下高【章:十二行本[高]下有「令」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烤现沃S谑枪邮藘J死咸陽市,十公主砭死于杜,索隱曰:矺貯格翻;史記正義音宅,與磔同,謂磔裂支體而殺之;溫公類篇音竹格翻,磓也。 ……
(精)資治通鑒:標點本繁體豎排(全20冊)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
宋仁宗時中進士,英宗時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施行變法,朝廷內外有許多人反對,司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變法以后,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