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最美的江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37757
- 條形碼:9787565037757 ; 978-7-5650-377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最美的江湖 本書特色
《*美中國叢書》旨在“重建中國優美形象,重構華夏詩意生活”,通過對古代思想、倫理道德、文學藝術、風景民俗、器物發明等的重新梳理,重新發現中國特有的美,傾情向世人推介這種美,以期真正的美得到傳承。這套書知識精準,圖文并茂,力求童趣與大美的融合,悅目和感人的統一。對于正在成長的青少年來說,這一套書,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起碼它可以讓人知道,什么是中國的*美,什么是中國真正的美。 吳少東著的這本《*美的江湖(第2版)》就是該套叢書之一,選取我國43處代表性江河湖泊做介紹,展示了中國地理獨特的美。
最美的江湖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深入淺出的地理隨筆,以中國別具特色的江河湖泊為坐標,以地理性、歷史性、文學性、創新性為標準,力求發掘中國江河湖泊的秀麗與壯美,彰顯中國廣袤土地的富饒與奇美。作者吳少東精心選擇了中國代表性江河29條與湖泊14個,從長江、黃河,到烏蘇里江、楠溪江;從五大淡水湖,到五大咸水湖,從世界上海拔低的湖——艾丁湖,到被譽為桂林世外桃源的燕子湖,涉及地理變遷、歷史沉淀和經濟文化等方面。這些大自然的饋贈和祖先的創造,既是我們當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資源和基石,又是激勵我們熱愛祖國、奉獻世界的不竭源泉。
最美的江湖 目錄
中國*長的江——長江
百川之首——黃河
神秘的風景線——黑龍江
東方日出之江——烏蘇里江
中朝界河——鴨綠江
奇異之河——遼河
華北地區*大的河——海河
三晉**勝境——汾河
北方*大的不冰之河——拒馬河
大地史詩——京杭大運河
流淌歷史的綠波——淝河
東南名川——錢塘江
中國山水畫的搖籃——楠溪江
中國南北的界河——淮河
槳聲燈影的詩意之河——秦淮河
驚鴻游龍般的洛神——洛河
一曲自然而舒展的交響曲——汀江
秀美雄渾之河——閩江
白霧籠罩的河——瑞麗江
中國*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中國唯一的西流之河——伊犁河
中國唯一流人北冰洋的河——額爾齊斯河
大地上的天河——雅魯藏布江
東方的多瑙河——瀾滄江
中國雄雞巨冠上的金邊——額爾古納河
百里畫廊——漓江
珠流南國,沃水千里——珠江
中國的亞馬孫河——萬泉河
臺灣*長的河流——濁水溪
下篇 映照
中國的五大淡水湖
中國的五大咸水湖
世界*高的火山湖——長白山天池
中國*大的熔巖堰塞湖——鏡泊湖
四湖連珠——微山湖
中華水景之王——九寨溝
高原母湖——瀘沽湖
上帝的調色板——喀拉斯湖
天下**秀水——千島湖
彩云雙珠——滇池、洱海
世外桃源——燕子湖
東方的威尼斯——平天湖
北地西湖,華北明珠——白洋淀
日月同輝的寶島大湖——日月潭
最美的江湖 節選
百川之首——黃河 在中國的古典文獻中,像“江”特指長江一樣,在秦漢之前,“河”,基本上是黃河的專指。黃河一詞*早見于東漢班固的《漢書.地理志》。以水流的顏色而命其名的大河,恐怕舉世唯黃河獨有。《爾雅·釋水》載有“河出昆侖,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黃”,用“白”“黃”二字描述河水由清變濁。華夏民族將這條穿越高峽和高原、奔騰入海的中國第二大河稱為“母親河”。她依次在青、川、甘、寧、內蒙、陜、晉、豫、魯九省蜿蜒流動,像一柄弓背蓄勢的鏵犁,翻騰在廣袤的中國北方大地;又像一條道勁游動的巨龍,催生了“黃河文明”。 我曾到過青海的瑪曲上游的約古宗列曲,那里矗立十幾個“黃河源”的石碑,讓我一度誤以為這里就是黃河之源。但2004年中國三江源考察隊的*后一次考察發現,青海卡日曲上游的那扎隴查河才是黃河的正源。從這里算起,黃河真正的長度為5778千米,在中國僅次于**長河——長江,居世界第五。 對黃河的河流分段,學界一直爭論不休。有的學者認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應以青銅峽、孟津為切分點;有的學者主張以河南焦作武陟的嘉應觀來劃分。中學的教科書又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黃河水利委員會堅持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得到了較為普遍的認同。 黃河多峽谷。干流上的峽谷多達30處,累計長達1707千米。如龍羊峽、李家峽、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紅山南峽北峽、黑山峽、虎峽、青銅峽和晉陜峽谷(包括三門峽)等。每段峽谷風光各異,皆成特色,尤以“晉陜蒙大峽谷”風光為*。此段峽谷地處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的丘陵地段,河道曲折蜿蜒,兩岸峰爭峙,一浪拍晉蒙,旖旎雄渾,撼人胸腹。峽谷下段的壺口瀑布,槽深水窄,飛瀑流急,氣勢壯偉,造就了獨特的“山水藝術”景觀。佇立崖石,碎珠濕衣,不由自主會想起兩句現成的詞語:雷霆萬鈞,濁浪排空。 黃河多支流,大的支流就達13條之多,渭河是黃河的*大支流。唐張籍有詩日:渭水西來直,秦山南去深。渭水兩岸是黃河文明的發祥地,周、秦、漢、唐13個王朝在此定都,姜子牙釣魚,鴻門宴,阿房宮和楊玉環溫泉水滑洗凝脂的華清池等著名的故事,就發生在渭水之濱。提起渭河,不得不提與其對應的黃河的另一條有名的支流——涇河。涇河發源于六盤山,奔流千里與渭水相匯,仍不改其清漣之性,涇清渭濁,涇渭分明,成為一道天下奇觀。 黃河多神奇。在小北干流的龍門及支流渭河河段,每當高含沙的洪峰涌過時,河床遭受劇烈的沖刷,河底的淤積物像一塊塊、一片片地毯般被卷起漂走,河床沖深達幾米至十幾米。“揭河底”這一獨有的泥沙運動現象,成為黃河的百年奇觀。與之相反,黃河下游的一些河段,由于泥沙俱下,長期淤積,加之河堤屢次加高約束,形成舉世聞名的“懸河”,尤以開封段為甚。據記載,近500年來,開封段河床以年均2厘米左右的速度向上抬升,到目前,已高出開封市區地面13米之多,而且河床主槽高于左右灘地,形成了“二級懸河”,成為世界上*高的懸河。站在大堤之上,可看到“懸河中之懸河”的特有景觀。在黃河源的下端,龍羊峽與劉家峽間的一段黃河,是對黃河之“黃”的顛覆。此地名日:貴德。黃河流經貴德全境,約80千米,河面浩闊,水流澈緩,水繞山環,峰奇水秀,平川溢綠,融高原粗狂、博大和江南雋美、靜秀于一體,素有“高原江南”之稱,享有“天下黃河貴德清”之美譽。一條黃河,流不盡的神奇。 奔騰于這片厚重、純樸的黃土之上的百川之首,吸引了古往今來大量的頌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杜甫);黃河水白黃云秋,行人河邊相對愁(白居易);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土花漠碧云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李商隱);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白天涯(劉禹錫);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王昌齡);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川(王安石)。 黃河,不是一條簡單的地理現象的大河,她的每一層波浪都有著深刻的隱喻。黃水,黃土地,黃帝,黃皮膚,以及傳說中的金黃色的中國龍,這一切黃色表征,把這條流經中華心臟地區的雄渾之河升華為民族的“圣河”。《漢書·溝洫志》就把黃河尊為“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于四瀆,而黃河為宗”。 ……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