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張澤咸集 本書特色
經過多年的摸索,作者確定自己的研究范圍是在漢、宋之間,上溯源于春秋、戰國,下及于大一統的元代。《從中西對比,看中國漢宋之間封建經濟結構的若干特點》一文,集中代表了我對中國古史與西歐中世紀史的異同看法。我收集了百萬計的資料卡片,準備寫作《漢宋時期農業》,擬從十個方面具體寫作較的農業。1996年,右目視力突然不及0.2,已有近二十年的冠心病也常常報警,我只好趕緊收縮工作面,改為采用分區域將兩個統一盛世(漢、唐)和兩個分裂時期(六期、寧遼金夏)分別寫出其發展變化。結果,宋遼金部分僅寫出兩章初稿,腦血栓病大發作,只好戛然而止繼續寫作,緩慢刪削形成《漢晉唐時期農業》。不止此也,作者是上海師大教授,1987年,作者給該校碩士生講授一個月《漢宋間的寺院和寺院經濟》,當時寫了教授提綱,分列六個專題,并備有萬余張卡片資料,返京后,擬據此寫一本15-20萬字左右的書,結果只寫了幾千字便因自己對佛教內律所知極少,寫作遇上麻煩,一時又無法迅速補課,由是只好停止繼續寫作。
張澤咸集 內容簡介
《學者文選》是根據李鐵映院長的倡議和院務會議的決定,由科研局組織編選的大型學術性叢書。它的出版,旨在積累本院學者的重要學術成果,展示他們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成就。《學者文選》》中所收學術論文,以作者在社科院工作期間的作品為主,同時也兼顧了作者在院外工作期間的代表作;對少數在建國前成名的學者,文章選收的時間范圍更寬。《學者文選》旨在積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的重要學術成果,展示他們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成就。
張澤咸集 目錄
略論中國戰國至清代的糧食生產
試論漢唐間水稻生產
秦漢時期海河平原農牧業生產
秦漢時期黃淮平原的農業生產
漢代吳越平原農業生產
漢唐間河套平原與鄂爾多斯高原的農牧生產
漢唐間漢中地區的農業生產
漢唐間河西走廊地區農牧生產
六朝隋唐間福建地區的海運與開發
六朝隋唐間川東地區的經濟發展
唐代江南實施均田小議
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糧食作物的復種及其他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蔬菜種植
淺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果品生產
唐代的五金生產
唐朝與邊境諸族的互市貿易
唐代城市構成的特點
漢魏六朝時期的吏部運作述略
六朝史學發展與民族史的崛興
唐代的門蔭
唐代的誕節
譜牒與唐代社會小議
五代十國
跋語
作者著述要目
作者年表
張澤咸集 作者簡介
科研局(學部工作局)是我院科研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和學部主席團的辦事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于1977年建院,曾設科研組織局和規劃聯絡局。1982年兩局合并成立科研辦公室,1985年更名為科研局。200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學部,科研局更名為科研局(學部工作局)。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