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社會心理學-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263917
- 條形碼:9787117263917 ; 978-7-117-2639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心理學-第3版 內容簡介
《社會心理學(第3版 配增值 供本科應用心理學及相關專業用)》是在第2版的基礎上進行的修訂,是由全國13所高等院校的社會心理學教師共同編寫的,充分反映了作者們多年來從事社會心理學教學的成功經驗。 《社會心理學(第3版 配增值 供本科應用心理學及相關專業用)》本次修訂參閱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資料,力求做到知識體系完整,在夯實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強調其科學性、思想性、適用性、可讀性和前沿性,并更新了相關知識內容及案例。 《社會心理學(第3版 配增值 供本科應用心理學及相關專業用)》適用于包括醫學院校在內的各高校心理學及相關專業的師生作為教授和學習社會心理學的教材或參考資料,也可供社會各界愛好社會心理學的讀者參閱。
社會心理學-第3版 目錄
**節 社會心理學的概念和研究對象
一、社會心理學的概念
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三、社會心理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第二節 社會心理學的產生與發展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的產生與發展
二、中國社會心理學的發展簡況
第三節 社會心理學主要理論
一、精神分析理論
二、行為主義理論
三、社會認知理論
四、符號互動理論
五、角色理論
六、參照群體理論
第四節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論
二、如何開展一項研究
三、社會心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會化
**節 社會化概述
一、社會化的概念與特征
二、社會化的基本途徑
三、社會化的內容
四、社會化的類型
第二節 社會化的影響因素
一、生物遺傳因素
二、社會文化環境因素
第三節 社會化的結果
一、社會化與人格的形成
二、社會角色的獲得
第三章 自我意識
**節 自我意識概述
一、自我意識的概念
二、自我意識的結構
三、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
第二節 自我認識
一、自我認識的形成途徑
二、自我認識過程中的自我服務偏差
第三節 自我意識的其他領域
一、自尊
二、自我控制
三、自我效能感
第四章 社會動機與行為
**節 社會動機概述
一、社會動機的概念與特征
二、社會動機的功能
三、社會動機的類型
四、社會動機的理論
五、主要的社會動機
第二節 利他行為
一、利他行為概述
二、利他行為的理論
三、影響利他行為的因素
四、利他行為的培養
第三節 侵犯行為
一、侵犯行為概述
二、侵犯行為的理論
三、侵犯行為的影響因素
四、侵犯行為的預防和控制
第五章 社會認知與印象管理
**節 社會認知概述
一、社會認知的概念及內涵
二、社會知覺的概念及內涵
三、社會認知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社會認知的表征方式及偏差
一、社會認知的表征方式
二、內隱社會認知
三、社會認知偏差
第三節 印象形成
一、印象的形成及作用
二、印象形成的規則及特點
三、印象形成的模式
第四節 印象管理與控制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及內涵
二、印象管理的理論
三、影響自我表現的因素
四、印象管理的策略
五、印象管理的辨別
第六章 態度及其改變
**節 態度的概述
一、態度的概念與特征
二、態度的結構與種類
三、態度的功能
四、態度與行為
第二節 態度的形成與發展
一、態度形成與發展的理論
二、態度形成與發展的影響因素
三、態度的測量(直接測量與間接測量)
第三節 態度的改變
一、態度改變的理論
二、說服與態度改變
三、說服效果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偏見與歧視
一、偏見
二、歧視
第七章 歸因與決策
**節 歸因及其理論
一、歸因與歸因理論的概念
二、歸因理論
第二節 歸因偏差與歸因訓練
一、歸因原則
二、歸因偏差
三、歸因風格
四、歸因訓練
五、歸因理論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第三節 決策及其理論
一、決策的定義
二、決策理論
第四節 決策風格與決策技術
一、決策的分類
二、決策風格
三、影響決策的主要因素
四、決策技術——決策樹
第八章 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
**節 人際關系
一、人際關系的概念及特征
二、人際關系產生的社會心理需要
三、人際關系的原則
四、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發展
五、人際關系的改善和測量
第二節 人際吸引
一、人際吸引的概念
二、人際吸引的原則
三、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第三節 人際關系理論
一、人際關系的三維理論
二、社會交換理論
三、公平理論
第四節 人際溝通
一、人際溝通的概念及功能
二、人際溝通的類型
三、人際溝通的必要條件
四、影響人際溝通的因素
五、人際溝通的障礙
第九章 社會影響
**節 從眾
一、從眾的概述
二、從眾的原因及類型
三、影響從眾行為的因素
四、研究從眾行為的意義
第二節 服從
一、服從的概述
二、服從的原因及類型
三、影響服從行為的因素
四、研究服從行為的意義
第三節 順從
一、順從的概念
二、影響順從的因素
三、順從的策略
四、研究順從行為的意義
第四節 大眾心理反應
一、模仿
二、暗示
三、感染
四、時尚
第十章 群體心理與行為
**節 群體的概述
一、群體的概念與特征
二、群體的類型
三、群體的規范
四、群體的凝聚力
第二節 群體決策與群體思維
一、群體決策的概念及方法
二、群體決策的行為傾向
三、群體思維的概念及過程
四、群體思維的缺陷及預防
第三節 群體行為助長號隋化
一、社會助長
二、社會惰化
三、行為去個性化
第四節 群體合作與競爭
一、合作與競爭概述
二、合作與競爭的心理機制
三、影響合作與競爭的因素
第五節 群體行為沖突與處理
一、群體沖突概述
二、群體沖突的起因和影響
第十一章 愛情、婚姻、家庭
**節 愛情
一、愛情的內涵和發展階段
二、愛情的類型
三、影響愛情的因素
四、同性戀
第二節 婚姻
一、擇偶心理
二、婚姻的類型及影響婚姻關系的因素
三、夫妻的心理沖突
四、婚姻關系的改變
第三節 家庭
一、家庭的內涵及功能
二、家庭類型及關系
三、家庭解體及影響
參考文獻
推薦讀物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社會心理學-第3版 作者簡介
苑杰,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留學歸國人員(加拿大)。現任中華預防醫學會煤炭分會眼業心理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焦慮障礙協作組委員;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應用心理學專業教材評審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行為醫學教育學組副組長;北京神經內科學會神經精神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北省醫學行為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北省心理衛生學會副理事長;河北省研究生教學指導委員會醫學分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河北省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評審專家;華北理工大學研究生學院院長,華北理工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唐山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 主要研究領域:①抑郁癥的發病機制與影響因素研究:2職業心理學。分別主持及參加10余項由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河北省科學技術廳、河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河北省教育廳、唐山市科學技術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政府、機構資助的科研課題。多次獲唐山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等獎勵。主編、參編出版教材、論著10部包括規劃教材3部),發表SC論文7篇,國內專業核心期刊文章100余篇。 楊小麗,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瑞典梅拉達倫大學訪問學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心理分會理事、重慶市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重慶市社會學會理事、重慶市性學會理事、重慶市倫理學會常務理事。 從事醫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教學和研究工作30余年,主編、副主編、參編教材20多部;在各類期刊上公開發表研究論文70余篇;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級、廳局級課題20余項。 梁立夫,副教授,天津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心理學教研室教師,心理學博士。天津市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從事醫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學科的教學、科研以及臨床工作20余年,參加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以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國內外專業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參加編寫國家級規劃教材11部、專著1部。 曹建琴,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心理教研室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科科長。 從事“社會心理學”“護理心理學”“醫學心理學”的教學工作。研究領域為:情緒障礙的發病機制及心理干預,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黑龍江省社科基金項目1項,2016年獲黑龍江省第十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