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財經新聞報道實務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23803
- 條形碼:9787565723803 ; 978-7-5657-238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財經新聞報道實務教程 內容簡介
《財經新聞報道實務教程(第2版)》緊貼實踐,注重對現實操作的指導性和可讀性,故寫作中既有歷史的深度再現,又有理論的通俗呈現。為此,筆者在每章節之后著意于對相關財經報道經典作品進行解讀分析,由此開闊讀者的視野,增強其對實踐的理解。為使讀者更容易把握本教材的特點,本教材每個章節都設計了內容提要,課后設計了練習題。總之,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歷史與現實的聯系、深入分析與通俗表達的結合,以及適合中國國情的寫作風格,是本教材的特點。
財經新聞報道實務教程 節選
《財經新聞報道實務教程(第2版)》: 一、獨立話語的初建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這段時間內,經濟報道是缺乏自身特性的,其顯著的特征便是寫作中的“萬能”模式。改革開放以后,經濟報道沖破泛政治化和價值取向的單一化困境具備了社會基礎,而這正是刻板的“萬能”模式得以顛覆的前提。 改革開放之后,經濟中心地位的確立,市場經濟行為的活躍,新經濟領域的開辟和拓展以及新的經濟現象和問題的出現,為經濟報道開辟報道領域和尋求新的報道方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同時,媒體對經濟報道的重視,新生的經濟類媒體的涌現,以及媒體之間激烈的市場化競爭,都為經濟報道構建獨立的報道話語和形成個性化的報道品質開辟了道路。 經濟體制的徹底變革,使得市場中的經濟主體和游戲規則發生了變化,公司成為經濟活動中*重要的主體。同時,資本、金融市場的形成和擴張,股票、基金、債券、期貨、保險、外匯買賣、個人理財等新經濟現象的呈現等,這一切都對經濟新聞報道的對象、領域提出了新要求。改革開放前,經濟報道選題狹隘,陷于“工業圍繞產值轉,農業圍繞季節轉,商業圍繞節日轉,市場圍繞柜臺轉”的怪圈中。改革開放后,選題視野狹窄的歷史得以終結:經濟報道從過去只注重宏觀政策領域擴展到關注具體的市場主體;從過去只注重生產領域擴展到全面聚焦流通、分配和消費領域。同時,新生的經濟問題和經濟現象又為經濟報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鮮選題。 改革之初,類似于“租賃業究竟姓社還是姓資”的大討論以及“關廣梅現象”式的報道,在展現和思考人們困惑的經濟體制和經營方式問題的同時,也革新了經濟報道的報道模式,這一時期深度報道的被引進便是明證。這一全新的報道方式對于打破“萬能”模式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因為深度報道注重事件前因后果的探尋,以挖掘“新聞背后的新聞”為要務。所以可以這樣說,深度報道的出現徹底改變了經濟報道的刻板面目。 2000年前后,一批新銳財經媒體崛起,同類媒體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尋求報道方式的突破成為各路英豪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至此,市場經濟體制已得到長足發展,但由于法治建設滯后,急驟變遷的中國社會中種種矛盾逐漸呈現,這樣的社會背景為調查性報道的興起奠定了基礎。“《財經》雜志以2000年10月發表的封面調查性文章《基金黑幕》為起點,2001年連續發表了《莊家呂梁》《銀廣夏陷阱》《誰在操縱億安科技》等文,帶動了調查性經濟報道的興起。這些報道猶如重磅炸彈,引發股市、證券業的風波驟起,也引起社會、學界、業界對相關黑幕的高度關注。中央電視臺和《人民日報》《南方周末》《北京青年報》《財經時報》等分別跟上,紛紛揭露‘坐莊內幕,,三大證券報及 報道領域的拓展、報道方式的豐富又促進了經濟報道理念的變遷,“經濟報道主體對象實現了從計劃到市場的換位,經濟新聞選題立意實現了從一元價值向多元價值的轉換”,“經濟新聞寫作方法實現了從工作業務型向生活綜合型的換位,價值取向從‘指令傳遞型’轉向‘消息傳導型”’。②而“消息傳導型”經濟新聞被接受和認可,為壓抑多年的經濟新聞的信息傳播功能的釋放創造了條件,經濟新聞開始向“新聞本位”回歸。 經濟生活的進步與日益繁榮,百姓經濟實力的提升,使得他們對于消費品的需求增加;同時,百姓的身份也開始發生變化:由單純的消費者轉變為投資者。這促進了經濟新聞服務意識的萌生,即自覺地滿足百姓對于商品信息的需求以及投資產品信息的需求。同時,學界和政府對于媒體性質的認識也獲得實質性的突破,即“雙重屬性”③的確認,這也從根本上剝去了束縛經濟報道發展的沉重枷鎖。以上種種為經濟新聞功能的多方位開發創造了很好的現實基礎和理論前提。 不僅經濟信息的傳播作用和服務功能得到回歸,經濟新聞的社會干預力也在不斷增強。2000年前后興起的調查性報道,使急驟變遷的中國社會所引發的種種矛盾得以通過媒體大白于天下。調查性報道所凝聚起來的強勢輿論,使經濟報道的輿論監督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可以說,由長期“失察”向“明察”轉變的經濟報道促進了中國經濟建設的良性運轉和社會環境的凈化。 沖破“萬能”模式主導之后,經濟報道獲得新生,從時政新聞、法制新聞、社會新聞等類別中分離出來,在報道領域的選擇、報道視角的擷取、報道方式的設定、報道語言的使用等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在這一時期,在社會生活中起著越來越大作用的經濟報道開始擺脫長期的邊緣化和非主流角色,進入主流報道領域。 請閱讀以下兩條報道,感受這一時期經濟報道的特色。 ……
財經新聞報道實務教程 作者簡介
趙智敏,女,1973年8月生,漢族,復旦大學新聞學博士,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3年3月在香港城市大學媒體系訪學。2014年9月到2015年8月,被選拔為2014年度河南省高校與新聞單位從業人員互聘“千人計劃”掛職人員,在河南電視臺新聞中心掛職。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媒體與新聞系做訪問學者。2002年7月至今,主講“中國新聞傳播史”“新聞評論”“財經新聞”等課程,主持201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新中國新聞學60年(1949-2009)”,2009年度鄭州大學教改項目“財經新聞課程的設置與創新”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