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全球史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0711
- 條形碼:9787100160711 ; 978-7-100-16071-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球史導論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世界史,全球史學生及
全球史研究領域知名學者S.康拉德教授的代表作,不僅闡釋了全球史是什么,更提出了怎么做的方法和范式。
全球史導論 內容簡介
全球史是一種新興的史學觀念,也是一門新興的歷史學分支學科,它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歷史學對經濟全球化浪潮的一種反應。全球史研究在我國正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但已呈顯學態勢。《全球史導論》一書是對全球史研究的一個總結,對全球史的書寫史,1990年以來全球史的流行發展,全球史的批判與范疇,全球史的方法、理論與范式,全球史的爭議,全球史的對象及實踐進行了學理方面的總結與探討。本書既是研究性著作,也可作為世界史、全球史方向的教材。
全球史導論 目錄
什么是全球史?/003
概念辨析:世界史、跨國史與全球化的歷史/007
全球史的要素/014
第二章世界史的書寫史/023
“普世史”的書寫/023
16—18世紀的世界史群像/027
19世紀以來的世界史/032
1945年以后的世界史/041
第三章全球史的流行:1990年以來的發展/048
全球史的研究機構/049
世界史的形態和類型:跨國史/063
文明/069
世界史在東亞/073
底層世界史?/078
第四章全球史的批判與邊界/081
原則性批判/083
批判性對話中的全球史/091
第五章方法、理論與范式/106
世界體系/108
后殖民主義研究/113
網絡/119
多元現代性/123
第六章全球史的爭議/129
歐洲中心主義/130
分期/139
亞洲還是歐洲?/155
早期現代性/166
第七章全球史的對象/185
全球商品/195
海洋史/199
移民史/205
帝國史/212
民族史/218
環境史/225
種族史/233
第八章全球史實踐/241
珍妮特·L.阿布-盧格霍德(JanetL.Abu-Lughod)/242
貝利(C.A.Bayly)/245
濱下武志(HamashitaTakeshi)/249
賈雷德·戴蒙德(JaredDiamond)/253
瑞貝卡·卡爾(RebeccaKarl)/257
約翰·理查茲(JohnF.Richards)/261
維克特·李博曼(VictorLieberman)/265
伊里茲·馬尼拉(ErezManela)/269
約翰·達爾文(JohnDarwin)/273
于爾根·奧斯特哈默(JürgenOsterhammel)/277
全球史入門參考文獻/281
索引/292
致謝/313
全球史導論 節選
全球史當然不是歷史學領域內唯一的研究方法,甚至都談不上是主流的方法,它只是眾多方法中的一個,只不過在處理某些特定主題和問題時比其他方法更適用而已。全球史研究的中心問題包括跨境進程、交互關系,以及在全球語境框架內的比較。因此,世界的互聯往往是切入口,事物、人群、思想和制度之間的流通和交換是該概念*重要的研究對象。 在首要的也是一般的路徑上,全球史標志著一種歷史分析的形式,其中現象、事件或進程被放置于全球語境之中。但沒有必要因此認為,全球史的研究是要延展到整個地球的,其實許多課題中的研究對象是有限定的。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全球史研究方法并不致力于用一種“世界”的抽象全體來取代根深蒂固的民族國家范式,或者去寫一部地球史。它通常還是局限于歷史書寫領域,也就是說不是空間上的“全球性”,而是一種全球性語境的意識。全球史研究的效用,視具體的主題和問題而定—它可以是全球性的,但不一定總是涉及全球范圍的。因此,全球史的視角也不一定是要按照宏觀史學的套路來。*引人入勝的問題往往是關于全球性進程及其本土表征的切點。 ……
全球史導論 作者簡介
S.康拉德(SebastianConrad),柏林自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主要從事跨國史和全球史研究,同時具備歐洲史和日本史的學術背景,在殖民主義、后殖民主義、思想史、記憶與歷史書寫等議題上均有論著出版。S.康拉德是史學雜志《過去與現在》(Past&Present)、《歷史與社會》(GeschichteundGesellschaft)的編委,德國“全球史叢書”的主編。他最近出版的論文和專著有:《全球史中的啟蒙運動——一個歷史學批判》(《美國歷史評論》2012年第117期)、《德國殖民主義簡史》(劍橋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尋找失落的國度——二戰后西德和日本的歷史書寫》(加州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全球史是什么?》(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譯者簡介:陳浩,柏林自由大學歷史學博士,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講師,上海市“青年東方學者”。學術興趣包括突厥學、內亞史和全球史。已在《中亞學刊》(CentralAsiaticJournal)、《學術月刊》、《西域研究》、《全球史評論》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若干。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