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社會治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56917
- 條形碼:9787300256917 ; 978-7-300-2569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社會治理 內容簡介
童星教授的《中國社會治理》一書是一部聚焦社會治理、講述中國故事、總結中國經驗的精品力作,系統地回答了“中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如何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這一重大問題。 全書首先植根中國社會治理現實,提出當前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四大重點領域:一是風險社會條件下人民群眾的安全需求緊迫,應急、減災、維穩模式亟待創新升級;二是開放社會條件下人民群眾的融入需求強烈,戶籍制度、單位制度亟待改革;三是多元社會條件下人民群眾的公平公正需求強烈,整齊劃一的要求和利益傾斜的政策亟待更新;四是虛擬社會條件下人民群眾的表達和自我實現需求旺盛,網絡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亟待創新。在此基礎上,本書提出了中國社會治理的三大目標,即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會矛盾、培育自治社會,并強調實現上述目標必然要走“共建共治共享”之路。*后,本書剖析了當前中國社會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即做實決策風險評估,改革信訪制度,優化治理結構。
中國社會治理 目錄
**章導論
**節研究緣起
第二節研究綜述
第三節理論借鑒
上篇:植根現實
第二章風險社會與安全需求
**節風險社會的表象與本質
第二節應急管理結構的固化與缺陷
第三節應急管理結構的演進與動力
第三章開放社會與融入需求
**節單位制(人)與社區制(人)并存
第二節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與戶籍制度改革
第三節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第四章多元社會與公正需求
**節社會分化及其效應的兩面性
第二節公平正義與共享發展
第三節權益維護與多元包容
第五章虛擬社會與表達需求
**節互聯網經移動互聯網到物聯網、服聯網
第二節被動禁堵到主動引導
第三節消極防范到積極利用
中篇:彰顯特色
第六章保障公共安全
**節國家治理視野下保障公共安全的舉國體制
第二節公共安全治理機制的前移與后延
第三節公共安全治理中的政府責任
第四節災害危機的組織適應
第七章化解社會矛盾
**節社會主要矛盾與政府主要任務的轉變
第二節社會結構與社會矛盾
第三節社會矛盾的類別與結構
第四節社會矛盾化解的第三方模式
第八章培育自治社會
**節社會治理體制及其目標模式
第二節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完善
第三節社會組織體制的改革與健全
下篇:聚焦重點
第九章做實決策風險評估
**節四類風險及其評價
第二節完善穩定風險評估的公眾參與環節
第三節穩定風險評估之評估的綜合指標設計
第十章改革信訪制度
**節信訪制度既要堅持又要改革完善
第二節信訪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在于規范擴容
第三節推行網絡信訪
第四節信訪與司法分工協作、并行不悖
第十一章優化治理結構
**節從科層制管理走向網絡型治理
第二節“網格化”管理的發展前景
第三節服務型“網格化”治理的雛形
索引
后記
中國社會治理 作者簡介
童 星,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蘭州大學管理學院外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社會風險和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專家、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兼教學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治理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學理論、社會問題和社會發展、社會保障理論與制度、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建立健全社會預警機制和應急管理體系”“社會管理創新與社會體制改革研究”等科研項目;出版《中國應急管理:理論、實踐、政策》《創新社會管理》《社會保障理論與制度》等專著和教材數十部,其中,《中國應急管理:理論、實踐、政策》一書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獲得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2015)、江蘇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14)等多項科研獎勵,以及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2005)等多項教學獎勵。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