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種子鐘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26776
- 條形碼:9787559626776 ; 978-7-5596-2677-6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種子鐘揚 本書特色
1、真實展現了一位用生命踐行忠誠、干凈、擔當的優秀共產黨員。 鐘揚是科學家,是人民教師,是援藏干部,是科普大家,是研究生教育領導者……他的身上集合了多重身份,而無論何時何地,他的**身份始終是——黨員鐘揚。2018年6月27日,中共中央追授鐘揚“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在鐘揚的身上,擁有很多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這個社會所迫切需要的優秀品質!叭朦h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祖國的科學事業發展貢獻力量!我會永遠堅定自己的信念,為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20多年前,他在志愿書中立下了自己的終身理想,此后一直忠誠而堅定地踐行著,堅守著一個黨員的本色。 2.新時代奮斗者的典型代表,千千萬萬奮斗者的一個縮影。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鐘揚援藏16年,穿梭青藏高原采集4000萬顆種子,同時也將科研和夢想的種子撒進無數學子心中。鐘揚被追授“時代楷!薄叭珖鴥炐憬處煛薄叭珖鴥炐愎伯a黨員”“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本書以生動細膩的筆觸展現了他的真實形象。“夢想,無論多么遙遠,總駐守在我們心底。創新的心永遠無法平靜。只要心在不斷飛翔,路就不斷向前延伸!辩姄P的這幾句話,道出了千千萬萬奮斗者的真實心聲。 3、全方位呈現了鐘揚作為新時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典型性,是“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生動的學習讀本。 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決定,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生物學家鐘揚畢生以種子為業,自己就是一顆“種子”,用心攀登學術高峰,用愛培育科研人才,在祖國*需要的地方生根綻放。“只要國家需要、人類需要再艱苦的科研也要做!別人不愿去,我們必須去。”鐘揚堪稱新時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典型。 4、以鐘揚的動人事例,完美詮釋了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內涵。 作為植物學家,他要為祖國守護植物基因寶庫,要在生物多樣性不斷遭到破壞的當下,建一艘種子的“挪亞方舟”。在高海拔缺氧地區,采集野生植物種子異常艱辛,科研道路也異?部,但他數十年如一日,始終矢志不渝!斑@些種子可能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后才能發揮作用、造福人類……因為國家需要、人類需要這些種子,做我們這些基礎性研究的,心里想的就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痹跒閲疑鷳B安全事業奉獻的同時,鐘揚也實現了高貴的人生價值,生動詮釋了何為“不忘初心”。
種子鐘揚 內容簡介
“我們采集的種子,也許會在幾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發芽,到那時,不知會完成多少人的夢想!” 長篇報告文學《種子 鐘揚》講述了新世代知識分子鐘揚的奮斗人生。鐘揚作為一名生物學家,胸懷報國理想,長期致力于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鐘揚援藏16年,在西藏行走50萬公里,采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萬顆種子,為人類儲存下綿延后世的“基因”寶藏。鐘揚作為一名教師,立德樹人,愛生如子,甘為人梯,培養了一批科研人才…… 該書以優美感人的文筆、生動詳實的細節,帶領讀者走進生物學家鐘揚的世界,體驗時代楷模的人生之路,切身感受 “精神珠峰”的力量。
種子鐘揚 目錄
目 錄
**章 “科學怪人”辭官記
第二章 “去追夢”:一粒種子的艱難跋涉
第三章 “鐘大膽” 與“死面餅子”
第四章 與死神擦肩而過之后
第五章 大塊頭的“大情懷”
第六章 大科學家原來是“科普達人”
第七章 生命中的*后24小時
第八章 種子天堂
第九章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
尾 聲 花開無聲
后 記 群星閃耀時
附錄1 中宣部追授鐘揚“時代楷!狈Q號
附錄2 教育部關于追授鐘揚同志“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的決定
附錄3 中共上海市委追授鐘揚同志“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附錄4 生命的高度
附錄5 在我失聯的日子里
附錄6 一顆種子的答案——雪域高原播種者鐘揚的“精神珠峰”
附錄7 播種未來
種子鐘揚 節選
**章 “科學怪人”辭官記 只要國家需要、人類需要,再艱苦的科研也要做! 別人不愿去,我們必須去! 01 從副廳級干部到普通教師: 決定一生的選擇 33歲這年,已是副廳級干部的鐘揚“罷官”了。 鐘揚的人生,原本可以不這么“折騰”。15歲時,他就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二十幾歲,成為當時國內植物學領域的青年領軍人物,事跡被央視《新聞聯播》專題播報;33歲,他從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辭職到復旦大學當一名普通教師時,已是副廳級干部。 鐘揚的成就,更是常人難及。當時,鐘揚已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一種新的交互分類數據模型和檢測系統樹差異的新測度,并據此建立了一個基于生物學分類本體論思想的交互分類信息系統。 有人說,鐘揚是個“怪人”,因為他做出了這個成績,已經可以坐在辦公室里,指導著手下一批人干活了。然而,他偏偏愿意從頭再來。 這個選擇,*終決定了他的命運,成就了他短暫而又璀璨的一生。 2000年初,湖北武漢,中科院武漢植物研究所。 “有為,恭喜啊!”剛過下班的點,人們從各自辦公室里魚貫而出,時任副所長的鐘揚走進王有為的辦公室。武漢植物研究所四年一度的換屆工作剛剛結束,所里決定把王有為從植物研究所下屬的君安醫藥研究所調回來,讓他擔任所長助理兼資源研究室主任。鐘揚聞知喜訊,**時間前來道賀。 “你少拿我開涮,你還不知道我嘛,在下面閑云野鶴慣了,回所里反而有些不適應。話說你這次連任了,有什么打算?”這次換屆工作會同時決定,鐘揚也在副所長的位置上連任一屆。 “有為,我不拿你當外人,我這邊確實有一個事兒! “我知道,你可能要到別處去了! “那倒不是,但是我覺得可能是個機會。先不說這個了,咱們去我家里喝一杯!給你慶祝一下!” 王有為沒有再追問。他知道,鐘揚在副所長的位置上干得并不輕松。鐘揚曾經跟王有為說,很多事情身不由己,而且當上副所長以后,風頭正勁,反而會惹人忌憚。 其實當時王有為已經猜到,鐘揚所說的“機會”,可能是復旦大學。因為他知道,鐘揚的一位忘年交陳家寬剛被調到了復旦。 據王有為了解,陳家寬是應復旦大學的邀請,準備“拯救”已經瀕臨解散的復旦大學生態學科。為了這件事,陳家寬正在四處尋覓“救火隊員”。在陳家寬眼里,鐘揚人品好、學術能力強,同時心胸開闊、有格局,完全有可能成為卓越的學術帶頭人。他希望鐘揚能在更大的舞臺上發揮作用。 “鐘揚,大致的情況也跟你說了,我就不跟你繞彎子了,上海的發展現在急需生態學科的科技支撐,復旦大學作為重點大學,理應承擔起這份責任。你愿不愿意加入我的團隊?” 在開口的時候,陳家寬的心里其實是打鼓的。一來,鐘揚在武漢植物研究所可謂一路順風順水,從一個負責技術的工作人員成長為副所長。二來,鐘揚到復旦大學以后,為了生態學的需要,可能要再次面臨學科的轉換,從植物學轉為生態學,這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從頭再來”。三來,當時我國的高等教育還處在低谷期,教師待遇普遍低,科研經費少,所以人才流失嚴重。如果是一般人,陳家寬的邀請很可能會尷尬收場。 可鐘揚卻一口答應下來:“等我這邊辦完手續,我就去找你! 鐘揚的干脆利落讓陳家寬一下子愣住了,也讓他覺得有點于心不忍:“鐘揚,要不你再考慮考慮?你在武漢是副廳級干部,父母又在武漢工作,你下決心跟我了嗎?” 鐘揚又是干脆利落的一句話:“我絕不后悔! 鐘揚在中科院武漢植物研究所工作 不出王有為所料,幾個月后,在張曉艷調動工作的手續辦好,鐘揚也和復旦大學談妥后,鐘揚便寫了一份辭職報告,“揮一揮衣袖”,把副廳級的職務和可期的大好前程都拋在了身后。 ……
種子鐘揚 作者簡介
陳芳,新華社高級記者,“十佳編輯”,全國“三八紅旗手”。長期從事宏觀經濟和科技報道,堅持在重大、熱點、焦點問題報道上有諸多突破,多篇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人民文學*佳報告文學獎等。關于“土地流轉”報道促進決策層下發《中央18號文件》,受到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的高度評價;關于鋼鐵業調控的du家調查,在中央加強宏觀調控的關鍵時刻發揮了特殊的重要作用,是當年*具影響力的調查報道,獲得中國新聞獎。著有《“芯”想事成——中國芯片產業的博弈與突圍》《中國房價緣何高燒難退》等。 陳聰,新華社戰地記者,曾在埃及、敘利亞等國常駐近三年,歷任新華社開羅分社記者、大馬士革分社負責人,現為新華社國內部中央新聞采訪中心記者。 所寫稿件獲評中國新聞獎和多個省部級獎項,作品多次被優秀報道作品集收錄。先后被評為新華社“新銳青年”、全國首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優秀選手”,并入選由中宣部、中國記協組織的“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報告團赴全國多地巡講。 著有中東一線紀實作品集《燃淚天堂》,與吳晶合著報告文學《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黃大年》,主編《新聞傳播熱點問題研究(**輯)》,運營微信公眾號「戰地筆記」。其中《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黃大年》被評為“2017年度中國好書”。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