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錢鐘書文學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15074
- 條形碼:9787520315074 ; 978-7-5203-150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錢鐘書文學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對人類共通的“詩心”、“文心”矢志不移的探討與追求,貫穿錢鍾書理論文本始終,形成了廣博精深的思想體系,其旨歸顯示出對“五四”主流功利主義文學傾向的明顯偏離與糾正意向。本成果對其進行了整體觀照與研究,主要以審美性為線索,分別圍繞文學的本質、文本、創作、發展以及闡釋等范疇展開,具體梳理與分析錢鍾書在這些問題上的認識、態度、方法與意圖及其形成的歷史文化語境和學術系譜,尤其注意抉發其溝通中西、融匯古今的特點,進而以此探測和把握錢鍾書獨特文學選擇與思想傾向的成因、特征與意義,從而充分彰顯其在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史上的突出貢獻與歷史地位。
錢鐘書文學思想研究 目錄
緒論
一本書題的緣起及理論與實踐價值
二本書題的研究現狀與本書的研究思路
三本書研究方法與創新之處
**章錢鍾書的學術生存與理論形態
**節錢鍾書學術生存的內在理路
一“博覽中西”與“思想發萌”
二“走向西洋”與“回歸自身”
三“打通”與“照明”
第二節“非體系”:對現代西方模式的反動
第三節“潛在體系”:內在整一性
一整體論述構架——通觀圓覽
二論述內容的存在形態——網狀結構
三主題、方法與原則的始終如一性
第二章文學的定指:“文學性”
**節文學是心理狀態的表現
一文學“表示出一種心理狀態”
二與馬克思主義“審美意識形態”觀的比較
三對實證主義社會學文學觀的“負”模仿
第二節文學應“以能文為本”
一“詩也者,有象之言”
二“哀怨起騷人”
三“詩可鑿空”
第三節“詩者,藝之取資于文字也”
一文學與禪宗:“詩自是文字之妙,非言無以寓言外之意”
二文學與音樂:“文字弦歌,各擅其絕”
三文學與繪畫:“詩中有畫而又非畫所能表達”
第三章文學文本:審美價值結構
**節“言即是物,表即是里”
第二節文本的層面
一“文字”層
二神韻層
第三節文學作品的辯證構成
一文學作品的辯證構成
二“事理”—“心理”—“文理”
第四章文學的創作主體:“妙悟”與“力學”
**節“藝之成敗,系乎才也”
第二節“悟亦必繼之以躬行力學”
一“夫悟而曰‘妙’,未必一蹴即至也”
二“化書卷見聞作吾性靈”
第五章文學創作:“得心應手”
**節“強物”與“即物”
一“執情強物”
二“即物生情”
第二節“執心物兩端而用厥中”
一“應手之難”
二“得手應心”
第三節“歌者情感之藝術表現也”
一“詩者、藝也”
二錢鍾書的智性化寫作
三錢鍾書的文學存在與中國現代智性思潮
第六章文學在“對話”中發展
**節“復古”與“仿古”
一“文學進化”與“復古”
二“影響的焦慮”與“仿古”
第二節“打通”與“對話”
一將人文社科“打通”為一家
二文學間的對話
第七章文學的接受與闡釋:“作者未必然,讀者何必不然”
**節“作者未必然”
一“名可名非常名”
二“天成”與“非我”
三“以默佐言”與“具體化”
第二節“讀者何必不然”
一“考詞之終始”:文本釋義之“循環”
二“以今度古、即近知遠”:讀者理解之循環
結語錢鍾書文學思想的精神品質與意義
參考文獻
后記
錢鐘書文學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羅新河,男,漢族,湖南株洲人,文學博士,副教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碩士生導師,現任湖南工業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近年來致力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尤其在錢學領域成果顯著。在《光明日報》、《文學評論》等報刊發表論文20余篇,獲湖南省文藝學與美學學會成果評選一等獎2次,株洲市社科成果獎2等獎1次,3等獎1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湖南省社基金科項目2項,湖南省教改課題2項。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