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鼓浪嶼的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878775
- 條形碼:9787560878775 ; 978-7-5608-787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鼓浪嶼的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以鼓浪嶼申報世界遺產中所涉及到的對于文化遺產價值概念與理論和實踐為典型例證,結合已有的研究基礎,對以鼓浪嶼為例的中國近現代城市建筑的核心價值進行鉤沉梳理,呈現建筑藝術形式背后起主導作用的核心價值體系。旨在重新認識以鼓浪嶼為代表的近現代城市建筑,及其所體現的核心價值與社會、與文化、與歷史的關系。
鼓浪嶼的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鼓浪嶼申報世界遺產中所涉及到的對于文化遺產價值概念與理論和實踐為典型例證,結合已有的研究基礎,對以鼓浪嶼為例的中國近現代城市建筑的核心價值進行鉤沉梳理,呈現建筑藝術形式背后起作用的核心價值體系。旨在重新認識以鼓浪嶼為代表的近現代城市建筑,及其所體現的核心價值與社會、與文化、與歷史的關系。
鼓浪嶼的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研究 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價值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影響
1.1.2 文化遺產的產生及其社會功能
1.1.3 國際社會對遺產價值的闡述與評估
1.1.4 我國世界文化遺產價值與評估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義
1.3 研究的主要內容
1.4 研究的基本觀點
1.4.1 科學價值
1.4.2 功能價值
1.4.3 美學價值
1.4.4 經濟價值
1.4.5 歷史價值
1.4.6 文化價值
1.5 突出普遍價值的概念與討論
1.5.1 鼓浪嶼的突出普遍價值
1.5.1.1 鼓浪嶼藝術的“普世性
1.5.1.2 鼓浪嶼中西合璧的建筑藝術
1.5.2 鼓浪嶼遺產的歷史價值
1.5.3 鼓浪嶼遺產的使用價值
1.5.4 鼓浪嶼遺產的文化價值
1.5.5 鼓浪嶼遺產的情感價值
1.5.6 鼓浪嶼遺產的史料價值
1.5.7 鼓浪嶼遺產的科學價值
1.5.8 鼓浪嶼遺產的藝術價值
1.5.8.1 核心建筑案例八卦樓的藝術價值分析
1.5.8.2 核心建筑案例吳氏宗祠的藝術價值分析
1.5.8.3 核心建筑案例原日本領事館建筑群的藝術價值分析
1.5.8.4 核心建筑案例海天堂構建筑群的藝術價值分析
1.5.9 鼓浪嶼遺產的社會價值
2 鼓浪嶼的物質文化遺產價值解析
2.1 萬國租界的歷史建筑遺產及其價值
2.1.1 《南京條約》與《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
2.1.2 鼓浪嶼的17世紀~1840年的歷史建筑
2.1.3 1840~1860年鼓浪嶼的歷史建筑
2.1.4 1860~1895年鼓浪嶼的歷史建筑
2.1.5 1895~1903年臺胞與華僑的歷史建筑
2.2 鼓浪嶼的生態價值
2.2.1 鼓浪嶼建筑中的生態學
2.2.2 地方建造中的生態智慧
2.2.3 海上花園
3 鼓浪嶼的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3.1 建筑遺產保護的倫理
3.2 建筑遺產保護的情理
3.3 建筑遺產保護的法理
3.3.1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憲章與國際準則
3.3.1.1 1931年的雅典憲章
3.3.1.2 1964年的威尼斯憲章
3.3.1.3 1975年關于建筑遺產的歐洲憲章
3.3.1.4 1987年的華盛頓憲章
3.3.1.5 1994年的奈良真實性文件
3.3.1.6 1999年布拉憲章的調整
3.4 建筑遺產保護的學理
3.4.1 遺產保護的漫漫長路
3.4.2 為何保護
3.4.2.1 考古層面的保護動機
3.4.2.2 藝術層面的保護動機
3.4.2.3 社會層面的保護動機
3.4.3 城市的文脈
3.4.4 市容概念與城市設計
4 鼓浪嶼文化遺產的價值延伸
4.1 鼓浪嶼當下詩意的棲居
4.2 鼓浪嶼的經濟價值
4.3 鼓浪嶼的政治價值
5 保護技能與保護設計
5.1 感知與學習
5.2 保護中判斷
5.2.1 知識
5.2.2 權重肋口權因子
5.3 調查歷史建筑Ⅰ
5.3.1 建筑調研的本質
5.3.2 建筑調研的目標
5.3.3 對現有建筑的保護
5.3.3.1 保護
5.3.3.2 改造
5.4 調查歷史建筑Ⅱ
5.4.1 建筑調研的基礎
5.4.1.1 評估的范圍
5.4.1.2 專家意見的級別
5.4.1.3 專家意見的級別客戶的預期
5.4.2 詳細的調研方法步驟
5.4.3 歷史性建筑調研形式
5.4.3.1 建筑形式
5.4.3.2 分類
5.4.3.3 辨別
5.4.3.4 特殊建筑類型
5.4.3.5 特征與認同性
6 鼓浪嶼遺產保護性再利用設計
6.1 創新整合設計——色彩研究展示館
6.1.1 研究范圍與基地概況
6.1.2 六座典型遺產核心建筑功能要求
6.1.2.1 吳氏宗祠
6.1.2.2 八卦樓
6.1.2.3 原日本領事館
6.1.2.4 原日本領事館警察署
6.1.2.5 海天堂構42號
6.1.2.6 海天堂構38號
6.2 六座單體建筑調研資料與分析
6.2.1 鼓浪嶼色彩景觀分析
6.2.1.1 鼓浪嶼自然色彩景觀
6.2.1.2 鼓浪嶼建筑色彩景觀
6.2.1.3 閩南傳統大厝建筑色彩景觀
6.2.1.4 洋樓建筑色彩景觀
6.2.2 吳氏宗祠
6.2.2.1 區位分析
6.2.2.2 交通分析
6.2.2.3 基地分析
6.2.2.4 建筑功能現狀分析
6.2.2.5 建筑材質現狀分析
6.2.2.6 建筑木結構細部分析
6.2.2.7 建筑細部彩畫分析
6.2.2.8 建筑定位與需求分析
6.2.3 八卦樓
6.2.3.1 八卦樓建筑風格
6.2.3.2 八卦樓歷史及功能轉型調研分析
6.2.4 原日本領事館
6.2.4.1 建筑所處地區的地域性
6.2.4.2 建筑所處區位
6.2.4.3 建筑歷史文脈
6.2.4.4 建筑現狀
6.2.4.5 建筑周邊狀況
6.2.4.6 交通及道路狀況
6.2.4.7 綠化環境分析
6.2.4.8 周邊人流活動
6.2.5 原日本領事館警察署
6.2.5.1 基地概況
6.2.5.2 庭院場地現狀
6.2.5.3 建筑物現狀格局
6.2.5.4 建筑物材料
6.2.5.5 建筑立面
6.2.5.6 建筑使用及業態現狀
6.2.6 海天堂構側樓
6.2.6.1 歷史概況
6.2.6.2 基地環境
6.2.6.3 現狀優勢分析
6.2.6.4 現狀劣勢分析
6.2.6.5 機遇分析
6.2.6.6 潛在風險分析
6.2.7 海天堂構主樓
6.2.7.1 建筑環境
6.2.7.2 物理環境
7 鼓浪嶼作為遺產地的旅游價值與可持續發展
7.1 交叉學科方法
7.2 場地、景色和環境
7.2.1 硬景觀與軟景觀
7.2.2 園林建筑和結構
7.3 整體論的方法與展望未來
7.3.1 關于建筑保護的專業培訓
7.3.2 教育大眾
7.4 城市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7.4.1 可持續的城市:概念與主題
7.4.2 可持續的城市視野
7.4.3 城市的文藝復興
7.4.4 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巧合
7.5 結論與建議
7.5.1 世界文化遺產的突出普遍價值
7.5.2 建筑與地產之轉型為世界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鼓浪嶼的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研究 作者簡介
梅青:博士,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上海中心顧問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建筑歷史與理論、歷史建筑保護工程。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