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綠色發展理念與服務綠色崛起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3458
- 條形碼:9787010193458 ; 978-7-01-01934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綠色發展理念與服務綠色崛起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內容簡介
書稿以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托,旨在通過深入研究綠色發展理念的理論內涵和實踐品質,總結、提煉海南深入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頂層指導、戰略部署和實踐進程,揭示綠色發展理論建構與實踐發展之間的耦合互動,以期深化綠色發展的理論深度,強化綠色發展的實踐力度,提升綠色發展的理論與實踐高度。對綠色發展進行理論與實踐研究,無論是對于綠色發展的理論發展,還是對于綠色發展的實踐推進,亦或是對于二者之間的相輔相成,均具有重要價值和現實意義。
綠色發展理念與服務綠色崛起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目錄
**章 綠色發展理念的理論內涵
一、綠色發展理念的實踐邏輯
(一)綠色發展理念與生產力發展的生態轉型
(二)綠色發展理念與生產關系的綠色變革
(三)綠色發展理念與人類社會形態的生態演進
二、綠色發展理念的理論創新
(一)綠色發展理念的理論基礎和思想資源
(二)綠色發展理念理論創新的主要內容
三、綠色發展理念的理論特質
(一)綠色發展理念在價值目標上的公共整體性及和諧
永續性
(二)綠色發展理念在動力來源上的改革創新性及科技
革命性
(三)綠色發展理念在思維方式上的辯證統一性及綜合
系統性
(四)綠色發展理念在實踐模式上的尊重遵循及共建共享
第二章 綠色發展理念的實踐品格
一、繪制綠色發展總藍圖
(一)綠色發展的頂層布局
(二)綠色發展的基本方略
(三)綠色發展的戰略格局
二、構建綠色發展綜合體
三、形成綠色發展合力
四、共享綠色發展紅利
第三章 海南綠色發展的頂層指導和戰略部署
一、海南建省初期的探索
二、海南綠色發展的起步:“一省兩地”產業發展戰略
(一)“一省兩地”產業發展戰略的提出
(二)“一省兩地”產業發展戰略的內涵
(三)“一省兩地”產業發展戰略的進步和局限
三、海南綠色發展的大突破:生態省建設
(一)海南建設生態省的必要性
(二)海南生態省建設的目標規劃
(三)海南生態產業的發展方向
(四)海南生態省建設的保障
(五)生態省建設促進海南綠色生產力的發展
四、海南綠色發展的新征程:“生態立省”與國際旅游島建設
(一)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背景
(二)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內涵
(三)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綠色成就
五、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建設美好新海南
第四章 海南綠色發展的實踐進程
一、海南服務業的綠色發展進程
(一)海南生態旅游業
(二)海南現代服務業
二、海南農業的綠色發展進程
……
第五章 綠色發展理念下“服務綠色崛起”的理論依據和戰略選擇
第六章 綠色大學推動綠色發展并“服務綠色崛起”的定位和模式
第七章 海南省綠色大學發展的現狀分析
第八章 “服務綠色崛起”的綠色大學理論及學科定位
第九章 “服務綠色崛起”的綠色大學創建模式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綠色發展理念與服務綠色崛起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節選
《綠色發展理念與“服務綠色崛起”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第五,海南民俗文化和節日觀光旅游產品。海南中部、西部地區聚居著黎族和苗族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有他們特有的文化和節日,開發少數民族文化旅游產品,一方面有利于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和人民的經濟水平,特別有利于貧困地區和貧困民眾的脫貧,并實現長期發展。位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內的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創建于1998年,景區由非遺村、甘什黎村、谷銀苗家、田野黎家、《檳榔·古韻》大型實景演出、蘭花小木屋、黎苗風味美食街七大文化體驗區構成,風景秀麗。景區內還展示了十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急需保護名錄。檳榔谷還是海南黎、苗族傳統“三月三”及“七夕嬉水節”的主要活動舉辦地之一,文化魅力十足,是海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2015年7月,檳榔谷被評為國家SA級旅游景區,這也是中國首家民族文化型SA級景區。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對于挖掘、保護、傳承、弘揚海南黎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化是旅游業的靈魂,通過民俗文化旅游產品,還能讓游客身臨其境地感受和體驗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除了民俗文化以外,還可以充分利用海南地區的一些節日,大力吸引游客,如海南島歡樂節、少數民族“三月三”節日、保亭七仙溫泉嬉水節等。同時,海南自身還需要不斷加強文化建設,不斷提高旅游的文化內涵,實現旅游文化向文化旅游的轉變和發展。 第六,生態文明鄉村旅游產品。2000年海南啟動文明生態村建設以來,取得了積極的成果,截至2016年年底海南已經建成文明生態村17003個,占海南全省自然村的80.7%。鄉村旅游和觀光,對于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海南要堅持建設文明生態村,這既是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鄉村綠色發展的根本要求。充分發揮海南各地文明生態村的優勢,大力發展以鄉村度假休閑和鄉村民俗節日為主題的生態鄉村旅游,既能提供勞動就業,又能提高鄉村經濟水平,實現脫貧致富。通過鄉村旅游業和文明生態村建設的雙重作用,促進海南鄉村綠色可持續發展。 第七,會議和賽事旅游產品。在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背景下,海南可以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將海南建設成為聯系東南亞國家的樞紐和橋頭堡。同時積極引進大型會議和大型比賽項目,特別是國際性、區域性的會議和比賽,不斷增加國內外的關注和吸引力,提升海南品牌。博鰲亞洲論壇是海南的一個品牌,通過博鰲亞洲論壇可以更好地在國際上展現海南的形象和地位。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現在也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前往參觀。從2006年開始的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越來越多的人參賽,受到國內外關注的程度也越來越高,現在已經成為亞洲頂級賽事。國際旅游島建設以來,舉辦會議和賽事的規模越來越大,水平也越來越高。除了每年一屆的博鰲亞洲論壇外,還舉辦其他大型的國際會議或比賽。2014年舉辦了世界旅游旅行大會、亞洲市長論壇等系列重大活動。2015年成功舉辦中韓人文交流主題省道活動、“中國一東盟海洋合作年”啟動儀式、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等重大活動;2015年三亞舉辦了第65屆世界小姐總決賽,這也是三亞第6次舉辦世界小姐總決賽。2016年圓滿完成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中非合作圓桌會議、中國一中亞合作對話會、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上合組織成員國和金磚國家總檢察長會議服務保障工作;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交流,成功舉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島嶼經濟論壇”、“中國一東盟省市長對話”等18場海南主題活動及瀾湄國家旅游城市(三亞)合作論壇,成功開展“海南柬埔寨光明行”活動;2016年還成功舉辦首屆海南國際旅游貿易博覽會、首屆國際旅游島購物節、首屆國際休閑旅游博覽會、冬交會、中國國際廣告節;成功舉辦環島大帆船賽、環島自行車賽、海南國際馬拉松賽、第四屆觀瀾湖世界高爾夫明星賽等。通過舉辦各種會議和賽事,提升了海南的國際知名度,不斷推進海南的國際化進程,也向世界各國展示了海南國際旅游島的良好形象。 ……
綠色發展理念與服務綠色崛起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
李紅梅(1963-),女,湖南邵陽人,中央黨校(1998-2001)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研究員。現任海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兼任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海南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海南師范大學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高等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主持省級科研項目數項,獲得省級科研成果獎勵3項。主要代表作有《21世紀海上絲路以心相通》《把握瀾湄合作機遇開創對外交流新局》《強力推進三大服務助力旅游特區建設》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