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現代交換原理/李生紅/高等院校通信與信息專業規劃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245674
- 條形碼:9787111245674 ; 978-7-111-2456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交換原理/李生紅/高等院校通信與信息專業規劃教材 內容簡介
《現代交換原理/高等院校通信與信息專業規劃教材》主要介紹各類交換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盡可能反映其新的進展。全書共9章,主要內容包括:通信網與交換的關系、交換的基本技術及分類;交換網絡的基礎理論;信令的基礎知識和七號信令系統;電路交換的概念及原理、數字程控交換的原理及主要相關技術;分組交換和幀中繼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相關技術;ATM交換的基本概念、交換原理、交換系統及相關技術等;TCP/IP、傳統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第三層交換的概念及基本原理、相應典型技術等;下一代網絡的概述、軟交換的基本原理、主要相關技術和所提供的服務及應用等;光交換的定義、元件、光交換技術及光交換機簡介等。書中各章節也都附有習題,可作為課堂教學的鞏固和延續! 冬F代交換原理/高等院校通信與信息專業規劃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的通信網絡領域教材,也可作為通信領域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教材和參考書。
現代交換原理/李生紅/高等院校通信與信息專業規劃教材 目錄
出版說明
前言
第1章 概論
1.1 通信網與交換
1.1.1 通信的目的與通信系統的組成
1.1.2 通信網
1.2 通信交換的基本技術
1.2.1 接口技術
1.2.2 互連技術
1.2.3 信令技術
1.2.4 控制技術
1.3 交換技術分類
1.4 小結
1.5 習題
第2章 交換網絡
2.1 信號復用方式
2.2 交換單元
2.2.1 基于時分結構的典型交換單元
2.2.2 基于空分結構的交換單元
2.3 點到點多級交換網絡
2.3.1 多級交換網絡的概念
2.3.2 T一S組合型多級交換網絡
2.3.3 CLOS網絡
2.3.4 Cantor網絡
2.3.5 Banyan網絡
2.4 多點連接交換網絡
2.4.1 基本概念
2.4.2 緊湊超集中器及超集中器的構建
2.4.3 拷貝網的構建
2.4.4 組播S連接交換網絡的構建
2.5 小結
2.6 習題
第3章 信令系統
3.1 信令系統概述
3.1.1 信令系統
3.1.2 信令的定義
3.1.3 信令編碼
3.1.4 信令傳輸
3.1.5 信令處理
3.2 七號信令
3.2.1 七號信令網
3.2.2 七號信令系統的基本功能結構
3.2.3 七號信令系統協議分層結構
3.2.4 信令消息單元基本格式
3.2.5 消息傳遞部分
3.2.6 SCCP
3.2.7 TCAP
3.2.8 與具體業務有關的用戶及應用部分
3.3 小結
3.4 習題
第4章 電路交換和數宇程控交換
4.1 電路交換
4.1.1 基本電路交換
4.1.2 多速率電路交換
4.1.3 快速電路交換
4.2 數字程控交換
4.2.1 數字程控交換的基本原理
4.2.2 數字程控交換系統的硬件組成
4.2.3 數字程控交換系統的軟件組成
4.2.4 呼叫處理
4.3 小結
4.4 習題
第5章 分組交換和幀中繼
5.1 分組交換
5.1.1 分組交換的工作原理
5.1.2 分組交換的核心技術
5.1.3 X.2 5協議._
5.2 幀中繼
5.2.1 幀中繼概述
5.2.2 幀中繼協議
5.2.3 幀中繼操作
5.3 小結
5.4 習題
第6章 ATM交換
7.6 小結
7.7 習題
第8章 軟交換
8.1 下一代網絡
8.1.1 NCN的定義及重要特征
8.1.2 NGN的體系結構
8.1.3 支撐NCN的主要技術
8.2 軟交換的定義及特點
8.3 軟交換的體系結構
8.4 一些典型的網元設備
8.4.1 媒體網關控制器
8.4.2 媒體網關
8.4.3 信令網關
8.5 軟交換涉及的幾種主要協議
8.5.1 H.2 48協議
8.5.2 H.3 23
8.5.3 會話啟動協議
8.5.4 SIP和H.3 23的比較
8.6 小結
8.7 習題
第9章 光交換
9.1 光交換概述
9.2 典型的光交換元器件
9.2.1 光開關
9.2.2 光耦合器
9.2.3 波長轉換器
9.2.4 光緩存器
9.3 光交換技術的分類
9.4 典型的光路光交換
9.4.1 空分光交換
9.4.2 時分光交換
9.4.3 波分光交換
9.4.4 碼分光交換
9.4.5 自由空間光交換
9.4.6 混合光交換
9.5 典型的分組光交換
9.5.1 光分組交換
9.5.2 光突發交換
9.5.3 光標記交換
9.5.4 ATM光交換
9.6 光交換機
9.6.1 聲學光交換機
9.6.2 微機電光交換機
9.7 小結
9.8 習題
附錄縮略語
參考文獻
前言
第1章 概論
1.1 通信網與交換
1.1.1 通信的目的與通信系統的組成
1.1.2 通信網
1.2 通信交換的基本技術
1.2.1 接口技術
1.2.2 互連技術
1.2.3 信令技術
1.2.4 控制技術
1.3 交換技術分類
1.4 小結
1.5 習題
第2章 交換網絡
2.1 信號復用方式
2.2 交換單元
2.2.1 基于時分結構的典型交換單元
2.2.2 基于空分結構的交換單元
2.3 點到點多級交換網絡
2.3.1 多級交換網絡的概念
2.3.2 T一S組合型多級交換網絡
2.3.3 CLOS網絡
2.3.4 Cantor網絡
2.3.5 Banyan網絡
2.4 多點連接交換網絡
2.4.1 基本概念
2.4.2 緊湊超集中器及超集中器的構建
2.4.3 拷貝網的構建
2.4.4 組播S連接交換網絡的構建
2.5 小結
2.6 習題
第3章 信令系統
3.1 信令系統概述
3.1.1 信令系統
3.1.2 信令的定義
3.1.3 信令編碼
3.1.4 信令傳輸
3.1.5 信令處理
3.2 七號信令
3.2.1 七號信令網
3.2.2 七號信令系統的基本功能結構
3.2.3 七號信令系統協議分層結構
3.2.4 信令消息單元基本格式
3.2.5 消息傳遞部分
3.2.6 SCCP
3.2.7 TCAP
3.2.8 與具體業務有關的用戶及應用部分
3.3 小結
3.4 習題
第4章 電路交換和數宇程控交換
4.1 電路交換
4.1.1 基本電路交換
4.1.2 多速率電路交換
4.1.3 快速電路交換
4.2 數字程控交換
4.2.1 數字程控交換的基本原理
4.2.2 數字程控交換系統的硬件組成
4.2.3 數字程控交換系統的軟件組成
4.2.4 呼叫處理
4.3 小結
4.4 習題
第5章 分組交換和幀中繼
5.1 分組交換
5.1.1 分組交換的工作原理
5.1.2 分組交換的核心技術
5.1.3 X.2 5協議._
5.2 幀中繼
5.2.1 幀中繼概述
5.2.2 幀中繼協議
5.2.3 幀中繼操作
5.3 小結
5.4 習題
第6章 ATM交換
7.6 小結
7.7 習題
第8章 軟交換
8.1 下一代網絡
8.1.1 NCN的定義及重要特征
8.1.2 NGN的體系結構
8.1.3 支撐NCN的主要技術
8.2 軟交換的定義及特點
8.3 軟交換的體系結構
8.4 一些典型的網元設備
8.4.1 媒體網關控制器
8.4.2 媒體網關
8.4.3 信令網關
8.5 軟交換涉及的幾種主要協議
8.5.1 H.2 48協議
8.5.2 H.3 23
8.5.3 會話啟動協議
8.5.4 SIP和H.3 23的比較
8.6 小結
8.7 習題
第9章 光交換
9.1 光交換概述
9.2 典型的光交換元器件
9.2.1 光開關
9.2.2 光耦合器
9.2.3 波長轉換器
9.2.4 光緩存器
9.3 光交換技術的分類
9.4 典型的光路光交換
9.4.1 空分光交換
9.4.2 時分光交換
9.4.3 波分光交換
9.4.4 碼分光交換
9.4.5 自由空間光交換
9.4.6 混合光交換
9.5 典型的分組光交換
9.5.1 光分組交換
9.5.2 光突發交換
9.5.3 光標記交換
9.5.4 ATM光交換
9.6 光交換機
9.6.1 聲學光交換機
9.6.2 微機電光交換機
9.7 小結
9.8 習題
附錄縮略語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