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城市規劃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029754
- 條形碼:9787112029754 ; 978-7-112-02975-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規劃原理 內容簡介
《城市規劃原理》系統地闡述了城市規劃的基本原理、城市規劃設計的原則與方法,以及城市規劃的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問題。《城市規劃原理》共分十章,主要包括城市總體規劃與詳細規劃兩大部分。內容有城市規劃的任務與工作階段,城市性質與規模,城市各組成要素的規劃布置,城市總體布局,城市工程規劃,居住區與城市中心詳細規劃,城市規劃中的社會與經濟問題研究。城市規劃的實施和管理等。《城市規劃原理》內容比較全面、系統,并淺顯易懂,可作為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技術(建筑學)專業的教學用書,同時也是二級注冊建筑師資格考試復習參考輔助教材,亦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城市規劃原理 目錄
**節 原始居民點的形成及城市的產生
第二節 外國古代城市
第三節 外國近代城市
第四節 中國古代城市
第五節 中國近代城市
第六節 現代城市規劃學科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章 城市規劃的任務與編制
**節 國土規劃與區域規劃
第二節 城市規劃的任務及工作階段
第三節 城市規劃工作的調查研究
第三章 城市性質與規模
**節 城市性質與城市分類
第二節 城市規模
第三節 城市用地
第四章 城市自然環境與技術經濟分析
**節 城市自然環境條件的分析
第二節 城市技術經濟條件分析
第三節 城市用地選擇與評定
第四節 城市環境保護
第五節 城市環境容量
第五章 城市組成要素的用地規劃
**節 城市對外交通
第二節 城市工業
第三節 城市倉庫
第四節 城市生活居住
第五節 城市公共建筑
第六節 城市郊區
第七節 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第六章 城市總體布局
**節 城市用地功能組織
第二節 城市總體布局的基本方法
第三節 城市總體藝術布局
第四節 城市總體規劃實例
第七章 城市基礎設施與工程規劃
**節 城市基礎設施
第二節 城市給水工程規劃
第三節 城市排水工程規劃
第四節 城市供電工程規劃
第五節 城市郵電工程規劃
第六節 城市燃氣工程規劃
第七節 城市供熱工程規劃
第八節 城市管線工程綜合
第九節 城市防災工程規劃
第十節 城市用地豎向設計
第十一節 城市道路交通規劃
第十二節 城市園林綠地規劃
第八章 城市詳細規劃
**節 居住區規劃綜述
第二節 居住區的規劃設計
第三節 城市中心規劃
第四節 詳細規劃的技術經濟分析
第九章 城市規劃中的經濟與社會研究
**節 城市經濟學與城市發展
第二節 城市社會學與城市規劃
第十章 城市規劃管理
**節 城市規劃的審批
第二節 城市規劃的實施與管理
城市規劃原理 節選
在原始社會,人類主要的經濟生活是狩獵與采集。在漫長的歲月中,人類逐漸模仿山洞、鳥巢建造人為的居住空間,出現了穴居、巢居等居住形式,但還沒有形成固定的居民點。 舊石器初期,人們只會用極簡單的工具。舊石器中期,人們能創造較多的工具,開始集體狩獵,形成比較穩定的勞動群體——原始群(50~100人),仍以穴居、巢居為主,原始公社開始萌芽。中石器時代,人們開始從事農業生產,逐漸產生勞動分工,將農業、畜牧業與狩獵分開。農業勞動的對象是土地,土地是不能隨意移動的,因而逐漸形成相對固定的居民點。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及氏族公社的形成,必然產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點。以農業為主的固定居民點是人類**次勞動大分工的產物。 隨著生產工具的不斷進步,生產力的逐漸發展,勞動產品有了剩余,出現了私有制,有了商品交換,產生了手工業與農業、牧業的分工,出現了人類社會第二次大分工,即商業、手工業與農業的分工。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變化導致了居民點的分化,形成了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居民點——鄉村,和以商業、手工業為主的居民點——城市。城市是在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所以城市也是私有制和階級社會的產物。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